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及文化交流逐渐加深,语言工具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然而,调查发现,很多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的学生,实际口语及听力水平却很难达到众多企业的工作要求,知识面窄,综合素养有待提高,这充分反映出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存在片面强调过级率而忽略学生能力和素养培育的弊端。一些高校正努力建设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技能。本文重点探索通识教育视角下的英语校园文化构建,旨在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帮助学生摆脱英语学习功利化的心理。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通识教育 校园文化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交流语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这也加速推动了高校英语教学改革进程。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英语学习当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英语课堂教学偏重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应试教育,教学方法往往倾向于“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语法、句型的讲授,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实际应用能力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人文素养的培育更无法兼顾。另外,高校的英语教学任务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二两年,本科后期接触较少,尽管开展了部分英语选修课程,但是类型较少、课时较少;并且缺乏综合性、系统性和多元性,从而很难培育出当前社会最需要的综合素质高、具备广阔知识背景、专业面宽,又善于综合信息、解决问题、具有国际视野的真正人才。
  近年来,很多高校在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将构建英语校园文化作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大学校园营造出了学习英语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让学生更深入地接触英语、积极地使用英语,从而全面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重点讨论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关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协调发展问题,探索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融合的道路。
  二、通识教育视阈下高校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原则
  1.通识教育
  起源于自由教育思想的“通识教育”是由美国帕卡德教授在十九世纪提出来的。从通识教育性质来讲,具有非职业化、非技能化及非功利化等特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识教育旨将学生培养成为“人”而不是一个“产品”,即在通识教育模式中,学生将会得到全面发展,因其注重对学生各领域相关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力争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英语语言学习中,一个人要流利地用英语交流,仅仅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语言能力和社会能力两个方面。前者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方面的知识,具体到语言的学习包括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后者包括应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即运用语言及语言贯通的能力。英语教学中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既懂语言,又通社会、文化与人文,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思维、有国际竞争力的智力人才,这也是中国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方向。
  2.构建原则
  从通识教育观点来看,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应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水平。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文化艺术节、话剧表演、英语竞赛、英语社团、英语课外阅读等课外活动来增加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自主地学习英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是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通过开展系列讲座活动,如“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与文化”、“英语电影赏析”、“中西方礼仪与习俗”等包含文化介绍、中西方礼仪风俗对比及商贸英语等活动,丰富学生的阅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达到通识教育所提倡的“完人”目标。
  三、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英语校园文化的构建形式与措施
  传统的英语文化活动形式很多,包括早晚英语朗读、英语诵读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英语辩论比赛、英语角、英语歌曲大赛、英语书法展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中教和外教的参与,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的同时,帮助学生改正不正确的英语读音、阅读、书写等语言习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英语环境。
  而通识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教育,其理念指导下的英语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学科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综合,同时还要着重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等多方面的能力和批判创新的意识,加强道德水平修养和审美体验,这一点是通识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并实现知、情、意融合的有完整人格的人才的基本前提,因此通识教育更强调从全局出发构建多元英语校园文化。
  1.举办大型英语活动
  高校在举办英语校园文化活动时,要将英语语言能力训练与丰富人文素养的目标相结合,从全局出发,举办一些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生文化沉淀的活动。比如举办经典英语影视剧配音赛、英语演讲擂台赛、英语歌曲接龙团体赛、英语情景剧比赛等,使学生总体英语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丰富多彩的大型英语校园活动可以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英语学习,使学生的英语听力及口语交流能力大大提高,同时拓展知识层面。学生既能欣赏到英语歌曲及影视剧,认真地训练自己的听说能力,又能提升音乐素养和艺术鉴赏力;既能了解他国文化,又能掌握语言习惯。英语歌曲接龙团体赛不仅要求学生的语音、语调、音乐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群体合作意识。演讲擂台赛比单纯的演讲赛更灵活,更有趣,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可以充分体现出来,观众练习了听力,参赛者练习了口语,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英语情景比赛强化了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的胆量和技巧,为以后在外企及合资企业就业打好了基础。
  2.组织英语社团及高水平文化活动   为学生组建各种课余英语社团,比如疯狂英语口语社团、美式英语社团、旅游英语社团、贸易英语社团、雅思托福英语学习社团等。各种英语社团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学生可以参与多种英语社团,充实课余生活,提高英语水平。高水平英语活动是针对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开设的。如参与市级及省级英语口译及笔译比赛、外企实习、英语导游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此类活动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社会竞争力,拓宽学生就业视野。这类活动可以改善学习风气,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3.邀请专家讲座
  通识教育强调学习内容的跨学科或超学科性。高校除了邀请国内外知名英语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高水平的英语专题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之外,还可引进和吸纳其他专业知名教师和社会名流开设如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讲座,着力打造一批“名师讲坛”。如上外曾开设的“文化建设中的哲学问题”系列讲座,使学生学会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如台北医学院的医学人文通识讲座“医学与艺术”,其中就包括音乐与医学的关系、文学创作与医学的关系、莎士比亚作品内的医学、红楼梦里的疾病及影响、屈原创作的源泉——抑郁症、曹操的头痛与他的性格等主题。这些都是围绕学科进行的跨学科通识教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多元化的思维。
  4.搭建校园文化的网络平台
  网络技术对外语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英语校园文化也在网络技术的带动下,悄然改头换面。传统的校园文化只能围绕教学楼、宿舍等学生学习居住的场所进行建设,而网络的参与,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变革。网络自习室和听力自习室的出现使学生能随时随地地投入到英语世界中,主动寻找学习资源,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从通识教育的角度看,网络时代的新型外语人才不但要掌握外语知识,还要具备计算机知识、操作技能和网络技能等。因此,网络技术为英语校园文化的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网络把全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全国知名大学乃至全世界著名大学的网站,进行求学。同样,高校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校园网络、BBS研讨区,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四、结语
  英语多元校园文化建构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及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识教育的理念应始终贯穿其中。英语多元校园文化的建构不在一朝一夕,需要考虑细节及全局,如何做到以点带面,事半功倍,还需要师生齐心协力,共同配合。
  参考文献:
  [1]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美国心灵的攀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49.
  [2]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8.
  [3]孙有中主编.英语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265-289.
  [4]石松,邵存林,邵士昌,王菊芳.大学校园英语文化建设的思考——创建隐性英语教学体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钟晨.华中师范大学通识教育实施效果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13-17.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教研项目论文编号HJYJ201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的具备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一线产业工人。同时,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企业要成功地向更高层次转型,就需要中职学校向企业输送高技能、高品德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整合人才素质培养,通过不断摸索、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和发展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树立探索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 中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通过主动探究获得数学知识、情感体验,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学习 实践操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通过主动探究获得数学知识和情感体验,掌握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在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喜悦,增强
符号意识是《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个核心词之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样界定符号意识:“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上文中所提到的数、数量关系一般都来源于规定或约定俗成,是具有某种代表意义的标志,如教材中的C、S、V、
跨巷开采是采煤技术的一项重大革新,但“近距离”跨采与工作面方向平行的大巷还属少见。本文则以丰富的现场矿压观测资科为依据,总结了邢台煤矿“近距离”跨采中采取的各种措
地面建筑物的保安煤柱,一般根据移动角或预计地表变形值设计。由于各种建筑物的临界变形值不易确定、地表变形值的预计精度不高以及预计方法繁琐,所以现在都根据移动角设计
Padimate O作为一种抗紫外线的吸收剂,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及其它透光防日晒工业品中.使用一种含醋酸锌的钛类复合物为催化剂,使4-(N,N-二甲氨基)苯甲酸和异辛醇酯化反应合成了
摘 要: 数学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灵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发散学生思维空间,促进思维方法转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解题思维、解题方法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因此,教师要围绕学生成长进步的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方法,
罗克汉普顿镍红土矿矿物鉴定表明,镍与锰土及硅共生。镍红土矿也含一定量(约12%Cr_2O3)的铬铁矿。在大气压下以沸点用盐酸或硫酸浸出时,铁的溶解无选择性。溶解度增加是由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茶树一喷早“是一种茶树根外肥,系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专利产品。国内不少茶区已有应用,据报导对春茶、尤以对”明前茶“能促进其新梢萌发、伸展、提高产量,提早采制名优茶,取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