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情商自然也属于精神领域。语文水平和情商水平就像两朵并蒂花,互为联系,互为依存。我们要在语文的学习、情商的提高两者之间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充分认识到情商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有目的、有意识地在语文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高情商,实现“语文为人生”的目标。
一、勤写作多活动,正确认识自我
中国自古以来推崇“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省”,说的就是人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我们可以沿以下两种途径尝试:
1 以写作促进“认识”
首先是写日记。魏书生把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因为写日记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憧憬理想,追忆往事,倾诉烦恼,激励自我。其次,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有助于学生情商的提高。
2 以活动引导“认识”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除了书写心路历程,还可以依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语文活动可以是比赛类,如演讲、写作比赛,也可以是语文小游戏,像成语接龙、对对子、猜字谜等,这些活动学生都非常乐于参加,就必定会在活动中大显身手。因此,每一次语文活动,都会给学生一个信息的反馈。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二、学英雄诵好诗,调控情绪脉搏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运用教材或其他语文学习材料,随时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的调控,激发学生的正意识,减少负意识的影响。
1 探究人物心理,认识正意识
小学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许多是英雄、伟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詹天佑等,学生爱读他们的故事,对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他们的心理和精神,让学生懂得他们之所以成就巨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个个都是情绪高度定向调控的高手。如学习《黄继光》一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黄继光是怎样牺牲的?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做的?再以《厄运中的海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她听不到妈妈轻声哼唱的摇篮曲,看不见爸爸慈祥的面孔。她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耳边是死一样可怕的寂静。这个幼小的生命掉进了痛苦的深渊,面对着厄运,海伦是选择了退缩还是坚强面对呢?她靠什么勇敢地战胜了命运?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情感调控对海伦在非常环境下的重要。通过深入探究书中人物的心理,较好地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绪调控引导。
2 诵读优秀诗歌,激发正意识
诗歌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心灵中的诗启发人的高尚情操、高尚行为以及高尚著作。”的确,抒情诗催人奋进,哲理诗给人以回味。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选择一些较适合中学生朗读的诗歌,也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穿插诗作,如学习《生活是多么广阔》一诗时,开题可选用残疾青年吴强的诗《走一步再走一步》,在课文学完以后,结尾可选汪国真的《走》,让学生一起朗读。这样首尾用振奋的诗作串联,学生必定激情上扬。
三、订目标施压力,进行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是学生能自主地确立目标和接受挫败。没有目标的人,其需要的层次低,没有使命感,缺乏内驱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适当设置陷阱,让学生经受失败,而后再加以引导,使其确立获取成功的信心。
1 自订语文目标,增强内驱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订语文目标前,可以先把新课标中关于小学阶段应达到的语文目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订立目标。如从阅读方面,要求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根据这两条要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阅读的量和速度上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2 设立语文“陷阱”,进行挫折教育
弗洛伊德认为,信心来自对挫折的战胜。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设置一些有益的障碍或教学悬念,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饥渴心理和新奇心理,是不无益处的。如在阅读方面,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名著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并非时时如在西湖泛舟,有时也像在海上航行,会有大风和暗礁,阅读不是为了消遣,对一些名著的阅读,越是看不懂,越要坚持看下去,直到读懂为止,利用这种阅读的暂时挫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征服欲,对提高学生意志大有好处。另外,在课堂提问上,设计一些高难度的问题,答案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
四、倡导合作学习,加强互动交往
人际互动交往以认识他人的情绪为基础,准确认知他人情绪是为了关心他人和助人为乐。孔子提出“群育”的概念,实质就是强调交往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互动交往意识,使学生始终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成长,教师可以这样试一试:
1 讲述友谊佳话,强调互动功能
教师应结合课文涉及的作家、人物,告诉学生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讲到李白的诗歌,给学生讲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学到鲁迅的文章,可讲一讲鲁迅对文学青年的帮助,讲歌德与席勒的交往,莱蒙托夫对普希金的维护等。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交往的重要。
2 组成语文研究小组,进行互动实践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交往的环境,提供交往的载体。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交往的重要。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学生自由组合,志同道合结成联盟,办文学社、成立读书协会、剧团、朗读小组等,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定期组织活动,让他们在共同的语文学习探讨中学会交往、共同发展,在课内,可以设立学习讨论小组,以四人一组为宜,共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批改作文,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商,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让情商之花在语文的沃土绽放,二者相得益彰,正可谓“并蒂花开分外香”。
一、勤写作多活动,正确认识自我
中国自古以来推崇“吾日三省吾身”、“反躬自省”,说的就是人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我们可以沿以下两种途径尝试:
1 以写作促进“认识”
首先是写日记。魏书生把日记称为“道德长跑”,因为写日记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意志,更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日记,让学生在日记中憧憬理想,追忆往事,倾诉烦恼,激励自我。其次,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尽情地抒发自我情感,叙述自我经历,描绘自我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有助于学生情商的提高。
2 以活动引导“认识”
学生对自我的认识除了书写心路历程,还可以依靠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发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语文活动可以是比赛类,如演讲、写作比赛,也可以是语文小游戏,像成语接龙、对对子、猜字谜等,这些活动学生都非常乐于参加,就必定会在活动中大显身手。因此,每一次语文活动,都会给学生一个信息的反馈。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
二、学英雄诵好诗,调控情绪脉搏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运用教材或其他语文学习材料,随时捕捉学生的情感变化,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情绪的调控,激发学生的正意识,减少负意识的影响。
1 探究人物心理,认识正意识
小学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有许多是英雄、伟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詹天佑等,学生爱读他们的故事,对他们的故事津津乐道,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他们的心理和精神,让学生懂得他们之所以成就巨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个个都是情绪高度定向调控的高手。如学习《黄继光》一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黄继光是怎样牺牲的?是什么力量使他这样做的?再以《厄运中的海伦》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她听不到妈妈轻声哼唱的摇篮曲,看不见爸爸慈祥的面孔。她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耳边是死一样可怕的寂静。这个幼小的生命掉进了痛苦的深渊,面对着厄运,海伦是选择了退缩还是坚强面对呢?她靠什么勇敢地战胜了命运?通过讨论让学生懂得情感调控对海伦在非常环境下的重要。通过深入探究书中人物的心理,较好地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情绪调控引导。
2 诵读优秀诗歌,激发正意识
诗歌是社会文明的象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心灵中的诗启发人的高尚情操、高尚行为以及高尚著作。”的确,抒情诗催人奋进,哲理诗给人以回味。教师可以在课前五分钟,选择一些较适合中学生朗读的诗歌,也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穿插诗作,如学习《生活是多么广阔》一诗时,开题可选用残疾青年吴强的诗《走一步再走一步》,在课文学完以后,结尾可选汪国真的《走》,让学生一起朗读。这样首尾用振奋的诗作串联,学生必定激情上扬。
三、订目标施压力,进行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就是学生能自主地确立目标和接受挫败。没有目标的人,其需要的层次低,没有使命感,缺乏内驱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适当设置陷阱,让学生经受失败,而后再加以引导,使其确立获取成功的信心。
1 自订语文目标,增强内驱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订语文目标前,可以先把新课标中关于小学阶段应达到的语文目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订立目标。如从阅读方面,要求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根据这两条要求,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阅读的量和速度上订立切实可行的目标。
2 设立语文“陷阱”,进行挫折教育
弗洛伊德认为,信心来自对挫折的战胜。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设置一些有益的障碍或教学悬念,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饥渴心理和新奇心理,是不无益处的。如在阅读方面,教师有意识地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名著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并非时时如在西湖泛舟,有时也像在海上航行,会有大风和暗礁,阅读不是为了消遣,对一些名著的阅读,越是看不懂,越要坚持看下去,直到读懂为止,利用这种阅读的暂时挫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征服欲,对提高学生意志大有好处。另外,在课堂提问上,设计一些高难度的问题,答案遵循“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原则。
四、倡导合作学习,加强互动交往
人际互动交往以认识他人的情绪为基础,准确认知他人情绪是为了关心他人和助人为乐。孔子提出“群育”的概念,实质就是强调交往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互动交往意识,使学生始终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成长,教师可以这样试一试:
1 讲述友谊佳话,强调互动功能
教师应结合课文涉及的作家、人物,告诉学生友谊和合作的重要性,讲到李白的诗歌,给学生讲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学到鲁迅的文章,可讲一讲鲁迅对文学青年的帮助,讲歌德与席勒的交往,莱蒙托夫对普希金的维护等。让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交往的重要。
2 组成语文研究小组,进行互动实践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交往的环境,提供交往的载体。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交往的重要。新课标提出:“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学生自由组合,志同道合结成联盟,办文学社、成立读书协会、剧团、朗读小组等,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定期组织活动,让他们在共同的语文学习探讨中学会交往、共同发展,在课内,可以设立学习讨论小组,以四人一组为宜,共同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批改作文,更好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商,让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积极的心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让情商之花在语文的沃土绽放,二者相得益彰,正可谓“并蒂花开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