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胜亦为寇?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q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半年内,马云的第二次叫苦。
  有“中国电子商务教父”盛名的他,这一次显然有“装可怜”的嫌疑——“看着家人的眼泪,听见同事们疲惫委屈的声音,心悴了,真累了,真想放弃。心里无数次责问自己:我们为了什么?”10月13日,马云在微博中大倒苦水,为其旗下主打业务淘宝商城近日的一次调整辩护。而这一次与他演对手戏的,不再是对中国束手无策的雅虎或者软银,而是曾经淘宝最忠实的“亲们”。
  事情的来龙去脉可以一言以蔽之:淘宝毫无征兆地突然翻脸,让中小商家多掏10倍的银子换未来可能的20倍好处,不想当“冤大头”的“亲们”心存不满,开始用各种江湖手段攻击淘宝。
  但这绝不是一次普通的企业方针调整、用户纠纷或者淘宝所言的“有组织攻击”事件。无论是“很受伤”的商户,还是“很委屈”的淘宝,都无法从这样一次纷争中得到好处。而淘宝过河拆桥的背后,则是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更大隐忧。
  
  逼羊变狼的风险
  淘宝的决定确实有些过河拆桥的味道。也许马云认为,解决了支付宝难题,前路漫漫再无荆棘,可谁曾想,依附于淘宝生存的小商户们居然会群起而攻之,变成了难缠的对手。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商,淘宝上的卖家与买家,均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用户,用户在则企业在,用户亡则企业亡。站到淘宝对立面的中小卖家显然不能容忍被“始乱终弃”的结局,更不是任企业宰割的“羊群”,必须无条件屈服于淘宝的决定。
  虽然17日淘宝高调妥协,宣布将以18亿扶持中小商户,但未来又能如何?一家漠视用户的企业,如何能扛起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标杆大旗?脱离用户的企业战略调整,如何能够持久的支撑企业的发展?当淘宝只服务于亿量级的企业之时,淘宝还会是原来的那个淘宝么?当多年的品牌积淀被企业的逐利决策扫地出门之时,等在那里的会是什么?
  
  冰山一角
  “公司想挣钱是正常的,不想挣钱是不正常的。淘宝经历了九年不正常!”马云话中的无奈却掩饰不了深层次的矛盾。用九年时间开始一家不挣钱的公司,目的就是为了今天的收费,潜台词无疑是瞎子摸象九年之久,今天终于想清楚了!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今天想清楚的,真的是明天的正路么?基于用户体验与免费服务的中国互联网产业,依靠免费吸引用户、凭借广告与增值服务获取盈利本乃天经地义。马云想做一家“不正常”的互联网公司,此举可能是创新,当然也有可能是倒行逆施。
  淘宝对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的贡献不可磨灭,但曾经的伟大与辉煌并不能代表永远的正确,其此时面对的问题也仅仅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巨大隐忧的冰山一角。在2001年第一轮互联网泡沫之后崛起的新兴互联网公司中,类淘宝者不计其数:凭借模仿硅谷而来的技术创新迅速抢占用户资源,依仗用户资源制造概念融资烧钱造势,然而一谈到最根本的商业模式之时,立刻哑然无声。一家始终想不明白如何挣钱的企业,在做出可能伤害用户的举动之时,真的慎重考虑过了么?
  真诚地希望马云此时遭遇口诛笔伐的举动,不仅是为了证明未来可能的偏执狂式成功,同样也真诚地希望淘宝能够真正认清自己,一路走好。
  责任编辑:诸葛晓岚
其他文献
文贪与理贪    说到“贪腐”,人人痛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了解贪腐,甚至不知道今天之贪腐已经进化到了相当高的层次。  某日,与一官场友人深夜交谈,他突然问我一个问题:“你知道文科生当贪官,与理科生当贪官,有什么区别吗?”——这是一个什么鬼问题?  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他说:“文科生当贪官,是小偷式的,比如:贪污官银、接受贿赂,还有拿私人发票去冒充报销的。理科生就不一样,他们是工程师式的,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