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课现状及改革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lf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3
  摘 要 公共体育课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国内体育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发展迅猛,但公共体育建设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发展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显得十分紧迫。以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对我院体育课开设情况、选课情况、教学评价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革对策,为公共体育课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体育高职院校 非体育专业 体育课现状 改革
  一、研究背景、意义
  (一)政策依据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第一条明确指出:高校体育课程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纲要》还对高校体育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进行了规定。按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的文件精神,体育课程也是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
  (二)现实依据
  体育高职院校作为高职教育特殊的类型之一,在蓬勃发展中也在对自身课程设置不断进行改革、调整和完善。体育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目标决定了其办学目标必然是依托体育优势,全方位发展。以我院为例,作为全国15所体育高职院校中既承担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育,又承担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体育人才培养双重任务的院校,近年来我院立足体育,又不断拓宽发展渠道,非体育专业发展强劲,为学院的前景注入新的活力。体育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我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应与形势发展同步。
  (三)社会需求
  对近几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目前毕业生在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各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大学生个人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并在积极寻求解决策略。体育课程教学可以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具有顽强意志、积极心态、合作精神的人才,进而达到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的目标。但是,体育高职院校非体育专业公共体育建设明显不足,不能满足發展要求,因此校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迫在眉睫。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3级、2014级在校大学生,2012级实习生及2011级、2012级部分毕业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阅读有关的论文、报刊、文献资料法:检索国内有关体育职业院校开设公共体育课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和研究成果,教育部及高职教育的相关文件,并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2.问卷调查法:设计有效调查问卷《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课开设情况调查问卷》,经专家认可后进行发放调查,共计发放390份,回收有效问卷352份,深入研究我院非体育专业体育课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反馈意见。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软件和Excel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课开设情况分析
  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一、二年级非体育专业体育课为选修课。课程内容一年级、二年级均以选项课为主,根据上课时间安排,按选项课程组成授课班级。其中大一、大二体育课总学时平均为108学时,低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的144学时。
  如表1所示,统计结果出现了两极分化,数据显示,选择“不能满足”、“说不清楚”两项的总和,与选择“超出需求”、“恰好能够”的总和不相上下。对不同专业进行进一步具体分析,选择“不能满足需求”一项的人数比例,酒店管理高达55.00%、体育保健与康复高达50.00%;市场营销39.39%、体育服务与管理28.21%、高尔夫服务与管理23.08%。由此可见,我院与体育相关、相近的专业,因其另外开设专业运动课程,体育课时基本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但与体育完全不相关的专业,体育课时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求。
  学生认为我院体育课项目丰富性为“一般”的占43.75%;认为项目“丰富”与“不丰富”的分别为24.43%和21.59%;认为项目“极少”的为10.23%,说明我院对开设的体育项目丰富性总体比较满意,但是在“项目不丰富”的选项上,2014级、2013级与上两级学生相比,人数比例增加了很多,也反映了随着我院非体育专业的壮大,对体育项目多样化的要求在不断地提高。
  (二)体育课选课情况分析
  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极少数学生对选课难易程度评价为“容易”,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选课渠道不够通畅,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二是公选体育课程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
  由表3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选择体育课程时,想法明确,将“个人兴趣”放在首位,同时也注重“专业相关素质拓展”。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希望开设的体育项目十分多样化,几乎涵盖了所有大众体育项目,这也意味着我们应该开设依据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种类多样,并能提升各专业相关素质的体育课程。
  (三)体育课评价情况分析
  1.课程教学评价方面
  “对已学过的体育课的教学评价”选项的统计结果为:好(38.07%)、一般(42.61% )、不好(10.8% )、其他(8.52%)。对体育教师的评价方面,36.36%的学生认为教师很严格,47.73%的学生认为一般严格,少数学生(9.66%)认为不严格。以上两项统计共同表明,学生对我院体育课程教学基本满意,对教师基本认可,但应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提升评价等级。
  2.学生自我评价方面   统计显示,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课程学习收获的是:良好的身体素质(79.55%),运动技能(75%),更阳光的形象和气质(69.32%),增加毅力和自信心(59.66%)。通过对实习生、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他们在体育课程中学习收获依次是:提升了综合素养(71.59%),提升了自信心(58.52%),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51.14%)。学生的体育课学习初衷与其收获尽管不符,但这也反映了体育课程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体育课存在问题
  通过对“影响制约体育课开展的主要因素”(多选)调查,发现学生将“场地(74.43%)”排在首位,“课时量(63.07%)”紧随其后。学生对“体育课的教学评价不好的主要原因(多选)”如下:运动场地受到限制为(59.66%);教学内容单调(53.98%)。以上调查说明,场地是制约我院体育课程发展的客观外在因素,教学内容是核心的内在因素。我院非体育专业和体育专业班级数量多,场地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课需求;同一个班级人数超标,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满足不了需求;课余时间我院部分场地對外出租,学生锻炼机会减少。
  四、结论建议
  (一)科学统筹,优化师资配备
  作为一所体育高职院校,我院体育师资雄厚,各个项目的体育名师支撑并引领着团队发展,能很好地满足体育专业及非体育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需求。但是,体育师资隶属于体育专业,首要任务是完成体育专业的教学任务。非体育专业的体育课师资则由所属专业自行负责。随着我院非体育专业突飞猛进,人数远远超过了体育专业,且相关需求更多,更复杂。近两年,我院体育师资相对紧缺。虽然,非体育专业采取外聘教师、错峰排课等方法缓和矛盾。但是,非体育专业的体育课在师资、项目丰富性、教学方面还是受到了很大影响,而且师资安排显得更为复杂、散乱,未能做到全盘布局,合理配置。因此,我院应积极发挥我院教职工体育人才优势,挖掘校内兼课教师,寻找优秀的校外兼课教师,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内外结合,共同壮大体育教师队伍;并实行体育课程统一归口,集中管理,体育师资统筹安排。如此,才能兼顾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的需求。
  (二)依托优势,完善课程结构
  我院应结合非体育专业普遍需求,重置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体育基础课程,丰富体育选项课程,灵活增设体育选修课。我院依托广州市运动队,15个项目运动队,具有天生的体育教学、体育训练、体育实践等体育资源优势。应进一步共享资源、开发资源,丰富非体育专业的体育项目,满足学生对体育活动多样化的需求。在体育基础课程方面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掌握体育锻炼方法、了解体育与健康等相关应用知识为主。在体育选项课方面,结合各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专业发展方向,适当开设传统体育项目,积极增设新兴运动项目。例如针对酒店管理专业以塑造形体、培养气质为主,开设健美操、体育舞蹈等;针对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开设保健操、太极拳等;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以培养沟通能力及协作能力为主,开设各种对抗性的球类项目等。应灵活开设体育选修课,以拓展体育知识、提高体育素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为主,每学期限制选修人数和班级,学生可以需求在任意学期选课。我院体育教学要紧紧围绕各专业特点,从体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合理的设置和优化。并将体育技能与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的渗透和融合,设计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
  (三)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应适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我院体育教学应通过完善课程结构,增设选修体育项目,让学生们对自己喜爱的项目产生渴求。体育教师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变换练习内容、练习手段,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例如可以采用比赛法,以赛促练;可以与社团、协会结合,开展课外活动,从而促进课堂训练学习。教师还应多用鼓励法,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氛围,增加学生的信心,并多注重学生的差异,使他们体验到体育课的乐趣,提高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逐步形成和完善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良性机制。
  (四)开拓思路,解决场地问题
  作为体育职业院校,我院现有的体育设施比较充足,基本上能满足学生运动的需求,立足长远,我院迫切需要设置公共体育课,必将对我院体育场馆、设施、器材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要充分重视加大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注意对现有器材的改造和利用,同时对新场馆和设施做好提前规划和考虑,利用好校内外一切可用的资源,与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共健体育活动基地,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体育课和课余锻炼的需求。统筹场地使用,合理优化场馆出租管理和免费向市民开放时间,充分保证上课、课余训练需求,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先决条件。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体育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课题编号:GDJY-2014-B-b141)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Z].2002.
  [2] 王杰.闽粤苏三省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 陈亚.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J].湖北体育科技.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传统电力通信传输参数远程监测体系不达标的情况,为电力通信传输参数设计出远程监测体系。使用信号控制电路,从而放大智能电网信号,对电路输入端实行优化采集。采集电路对电力通信信号实行参数分离措施,便于实现信号控制电路,优化传输性能。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通信传输参数;远程监测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24-0056-02  目前
文章回顾了大情报观的历史及其意义,对情报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知识经济的网络化时代,情报学在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上的发展走向.
全面阐述新一代信息资源共享协作网的特征、形式和功能,并据此提出我国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构想。 Comprehensively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forms and functions of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多媒體教学是教学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的出现对体育教学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将其有机的融合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可形象直观的将许多运动技术特点和细节展示出来,使体育教学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体育
本文提出了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概念。在这个时代,高等教育保障了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在现代化进程中,离开了与全球化、国际化的联系、离开了满足世界市场对劳动
故乡,是每年都要回去一两趟的地方,因为我有寒暑两个假期.每当放假之余,除了零星的事务安排或外出旅游之外,必定要回的地方就是故乡了.rn故乡是靠近粤北的湘南地区,距离我工
期刊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足球25米绕杆运球教学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分析了该项目教学中的观察结果和测试数据,同时对影响该项目成绩提高的有关因素做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该项目的基本技术,并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成绩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女生稳定性比男生高;女生成绩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2  摘 要 面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当然体育也不例外,因此,本文笔者就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概念入手,对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展开研究,浅议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  关键词 现代化教学 高校 体育教学 应用  21世纪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科学化、多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 要 对培养学生工作来说,开展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体质,进行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学生想要有好的学习成绩,没有好的身体做支撑是万万不行的。但体育教学想要达到优异效果,不仅要重视开展,还要将教学活动与学生成长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来讲,想要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并非易事,由于缺乏必要的体育锻炼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迎来新时期,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出台与普及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标准,在新时体育教育是小学一门重要的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想启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