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校园流行“抛书包”背古文、引诗词的文风,似乎不如此,作文就不够深度,没有可读性。流风所至,应试作文如此,连状景述怀的写景散文也照样“抛书包”,作者的情怀往往被大量古人的文字掩盖了。难道不“抛书包”背古文、引诗词,就不能写好写景散文吗?
从德富芦花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中,我选取了《相模滩落日》《檐沟》来谈写景散文,主要是它们最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作文最高境界,也是写自然小散文时该学习的范文。
德富芦花散文的整体风格,近似明、清的小品文,简约、轻灵,说它是性灵小品也沒错,非常清新可喜。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情景交融的写景散文吧——
自然妥帖的《檐沟》
落樱,是凄凉之物,不过对此景,作者着墨处却是檐沟(檐沟,属于落水系统,为老式建筑房屋屋面檐口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竖管引到地面。这里的“檐沟”应指地面上排放檐水的沟渠)。
选取檐沟来写作,这有点奇怪。
檐沟,有什么好写的?但这个独特的题材却能表现作者对景色的体察人微。
檐沟,能抱“碧空”,能见樱树的倒影,是寻常景色,但见到鸡的欢乐时,作者心灵被触动了。“怡然共栖”,是他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世界的褊狭”,是通过与鸡的“怡然共栖”对比而来的。这文章的结句,运用了“凿之使深”的技法。“褊狭”“共栖”,这一对比,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言不多,意尽出。
景色是清静的,但画面是生动的:
樱的“落”,檐沟的“抱”,作者的“窥见”、“看到”,鸡冠的“摇荡”、鸡们的“俯仰”……这些文字用来表现动态,看起来并不死板。
《檐沟》不作大议论,点评也不空泛,行文都是缘景而来。
全文自然妥帖,读起来舒服。
睿语迭出的《相模滩落日》
《相模滩落日》是德富芦花的名作。可欣赏的地方不少:
1:选材。
去相模滩(相模国是古代日本令制国之一,属东海道,领域大约为现在神奈川县),看落日是重点,所以,作者省略了看落日的前后所见、所思。笔墨集中在那日落的3分钟。
2:层次。
行文叙述的层次,很有法度。
第一步,太阳自远而近的描写。
第二步,点明作者视角的出发点:海滨。这里,一句“落日流过海面,直达我的足下”,就将人与景联系在一起。观落日者与落日是交融的,而不是分开的。
第三步,又将视线推远,落实到“日落”中。
第四步,日落后的议论。
“视线”这样的来、去,夹叙夹议,不沉闷。
3:文字的精美
精美一:拟人化的景语。
“群山也眯细了眼睛。”
“群山紫色的肌肤。”
“太阳……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
“变成一弯秀眉……”
将山、太阳作了拟人化的描写,生动而有趣味。
精美二:迭出的睿语。
“在风平浪静的黄昏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一段,写观落日的感受:那种“纵然一个凡夫俗子”也能感受到“庄严之极,平和之至”,作者的感触非常神圣。
“太阳沉没了。忽然,余光上射,万箭齐发。遥望西天,一片金黄。伟人故去皆如是矣”一段,写太阳“落”而不死,就像我们尊为伟人的前贤,他们的光辉,会化身千万亿个物体,始终照亮着我们。
这些景语,也是情语,结合得非常完美,短小,却意蕴无穷,真算得上是以“小小许胜多多许”的妙笔。它或给人启迪,或予人美感,往往能收点睛之效。
结尾的“太阳的遗孽”,更是想落天外。这句,是少经前人道的语言。相比而言,我们常常说的“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已经习见,显得像行货,又太口号化,早巳没有新鲜感了。
不惜与前贤“雷同”
自然妥帖的《檐沟》和睿语迭出的《相模滩落日》绝不抛书包、引古文,这两文虽短,但可提供欣赏的东西不少,对学习写作写景散文而言,非常有帮助。
我在最初学习写作散文时,就刻意“临摹”过德富芦花的散文,特别注意少援引前人句子,写出心中所想。《相模滩落日》中“太阳的遗孽”,就是一个我非常欣赏的意象。我设想:德富芦花写野外的落日,我写都市的落日如何?
这两种落日,都传达出“生命不死的真义”,能把这种“我与世界契合”的体验与别人分享是最大的福分,所以,我不惜与前贤雷同。当然,这里的“雷同”是意念相近,并非抄袭。于是,便有了我的《都市落日》。
都市落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生况味,壮美悲凉。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落日这一大自然奇观的情感,似乎已被这两句名诗所尽揽。
然而,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看落日,就全然没有了这种徒然的唏嘘。
每天,落日以终古不变的姿态向下坠,它磕在摩天大楼刀样的边角上,碎了。碎片飞溅起来,渐变成盏盏明灯。这传递光明接力棒的时刻,华严辉煌,灯火盏盏,仿佛是太阳千亿个化身。荧荧然,整个都市仿如通透了,太阳的遗孽在跃闪,宣告着不死的信念被燃点了。
落日会带走许多东西,却不曾带走过都市蒸腾的文明和现代人不息的欲望。
不妨站在都市的高楼上,看一城飞涨的光流吧。点点灯光滋发的辉芒,就像一个个齿轮,带动你整个思绪奔驰。喧腾的娱乐城,顾客盈门的购物中心,迎来送往的机场、车站、码头,争分夺秒的工厂、企业……当大自然不可抵御地被黑夜拥抱时,唯有城市扬起光辉的旗帜,谢绝死亡,显出勃勃生机。
一样落日,两种心情。站在都市看日落,要比站在山边水涯更能感受到生命不死的真义。
从德富芦花的散文集《自然与人生》中,我选取了《相模滩落日》《檐沟》来谈写景散文,主要是它们最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作文最高境界,也是写自然小散文时该学习的范文。
德富芦花散文的整体风格,近似明、清的小品文,简约、轻灵,说它是性灵小品也沒错,非常清新可喜。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写情景交融的写景散文吧——
自然妥帖的《檐沟》
落樱,是凄凉之物,不过对此景,作者着墨处却是檐沟(檐沟,属于落水系统,为老式建筑房屋屋面檐口下面横向的槽形排水沟,用于承接屋面的雨水,然后由竖管引到地面。这里的“檐沟”应指地面上排放檐水的沟渠)。
选取檐沟来写作,这有点奇怪。
檐沟,有什么好写的?但这个独特的题材却能表现作者对景色的体察人微。
檐沟,能抱“碧空”,能见樱树的倒影,是寻常景色,但见到鸡的欢乐时,作者心灵被触动了。“怡然共栖”,是他写这篇文章的出发点。
“世界的褊狭”,是通过与鸡的“怡然共栖”对比而来的。这文章的结句,运用了“凿之使深”的技法。“褊狭”“共栖”,这一对比,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言不多,意尽出。
景色是清静的,但画面是生动的:
樱的“落”,檐沟的“抱”,作者的“窥见”、“看到”,鸡冠的“摇荡”、鸡们的“俯仰”……这些文字用来表现动态,看起来并不死板。
《檐沟》不作大议论,点评也不空泛,行文都是缘景而来。
全文自然妥帖,读起来舒服。
睿语迭出的《相模滩落日》
《相模滩落日》是德富芦花的名作。可欣赏的地方不少:
1:选材。
去相模滩(相模国是古代日本令制国之一,属东海道,领域大约为现在神奈川县),看落日是重点,所以,作者省略了看落日的前后所见、所思。笔墨集中在那日落的3分钟。
2:层次。
行文叙述的层次,很有法度。
第一步,太阳自远而近的描写。
第二步,点明作者视角的出发点:海滨。这里,一句“落日流过海面,直达我的足下”,就将人与景联系在一起。观落日者与落日是交融的,而不是分开的。
第三步,又将视线推远,落实到“日落”中。
第四步,日落后的议论。
“视线”这样的来、去,夹叙夹议,不沉闷。
3:文字的精美
精美一:拟人化的景语。
“群山也眯细了眼睛。”
“群山紫色的肌肤。”
“太阳……顾盼着行将离别的世界……”
“变成一弯秀眉……”
将山、太阳作了拟人化的描写,生动而有趣味。
精美二:迭出的睿语。
“在风平浪静的黄昏观看落日,大有守侍圣哲临终之感”一段,写观落日的感受:那种“纵然一个凡夫俗子”也能感受到“庄严之极,平和之至”,作者的感触非常神圣。
“太阳沉没了。忽然,余光上射,万箭齐发。遥望西天,一片金黄。伟人故去皆如是矣”一段,写太阳“落”而不死,就像我们尊为伟人的前贤,他们的光辉,会化身千万亿个物体,始终照亮着我们。
这些景语,也是情语,结合得非常完美,短小,却意蕴无穷,真算得上是以“小小许胜多多许”的妙笔。它或给人启迪,或予人美感,往往能收点睛之效。
结尾的“太阳的遗孽”,更是想落天外。这句,是少经前人道的语言。相比而言,我们常常说的“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已经习见,显得像行货,又太口号化,早巳没有新鲜感了。
不惜与前贤“雷同”
自然妥帖的《檐沟》和睿语迭出的《相模滩落日》绝不抛书包、引古文,这两文虽短,但可提供欣赏的东西不少,对学习写作写景散文而言,非常有帮助。
我在最初学习写作散文时,就刻意“临摹”过德富芦花的散文,特别注意少援引前人句子,写出心中所想。《相模滩落日》中“太阳的遗孽”,就是一个我非常欣赏的意象。我设想:德富芦花写野外的落日,我写都市的落日如何?
这两种落日,都传达出“生命不死的真义”,能把这种“我与世界契合”的体验与别人分享是最大的福分,所以,我不惜与前贤雷同。当然,这里的“雷同”是意念相近,并非抄袭。于是,便有了我的《都市落日》。
都市落日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人生况味,壮美悲凉。千百年来,人们面对落日这一大自然奇观的情感,似乎已被这两句名诗所尽揽。
然而,在现代化的大都市看落日,就全然没有了这种徒然的唏嘘。
每天,落日以终古不变的姿态向下坠,它磕在摩天大楼刀样的边角上,碎了。碎片飞溅起来,渐变成盏盏明灯。这传递光明接力棒的时刻,华严辉煌,灯火盏盏,仿佛是太阳千亿个化身。荧荧然,整个都市仿如通透了,太阳的遗孽在跃闪,宣告着不死的信念被燃点了。
落日会带走许多东西,却不曾带走过都市蒸腾的文明和现代人不息的欲望。
不妨站在都市的高楼上,看一城飞涨的光流吧。点点灯光滋发的辉芒,就像一个个齿轮,带动你整个思绪奔驰。喧腾的娱乐城,顾客盈门的购物中心,迎来送往的机场、车站、码头,争分夺秒的工厂、企业……当大自然不可抵御地被黑夜拥抱时,唯有城市扬起光辉的旗帜,谢绝死亡,显出勃勃生机。
一样落日,两种心情。站在都市看日落,要比站在山边水涯更能感受到生命不死的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