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0日,又是一年教师节。今年的教师节,与以往相比有着别样的意味。2017年堪称中国教育焦虑的爆发之年。教育问题成为诸多阶层关注的焦点。教育成本、学区房、师生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在教育层面的映射。
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的“教育层面”,这是常识。无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很大程度并不是对教育本身的焦虑而恰恰是背后的阶层焦虑,这也需要承认。这种焦虑发生在大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更加凸显了社会发展层面的一系列问题。
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教育生态。在教育生态中,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无疑是变革中的主要力量。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系统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变革自身应对教育公平、教育需求以及其它衍生出的更多问题?这是教育者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了获取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有必要选取一个区域的教育系统,观察其中各方角色的生长状态。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系统一直是济南乃至整个山东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其辖区内有着众多的名校资源,育英中学、实验初中、经五路小学、胜利大街小学、纬二路小学、南上山街小学、经十一路小学、舜耕小学等济南知名基础教育学校坐落其中。富集的名校资源有助于我们观察一种模式的诞生以及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在这里发生、落地。相对基础薄弱的城郊学校在此也有分布,它们的发展过程也能为“城乡二元教育”提供观察的视角。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了市中教育的诸多亮点。在教育理念上,他们强调尊重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以此达成其“零起点教育”“绿色教育”的目标,在教师培养上,他们构建大培训体系,让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获得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能够把孩子培育成为“身心两健,气质独特”的合格公民。
我们希望通过对该区域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的采访,展现一个教育生态的纵横切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教育之问的简约解答。 (本专题6-21页)
□ 本刊编辑部
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义务教育肇始于18世纪的普鲁士,普鲁士王国的教育体系主张人人平等,在当时具有十足的创新意义。这种要求人人参与的免费教育,就是我们今天义务教育的发端。这样的教育体系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中产阶级。
200多年过去了,由普鲁士人开创的学校教育,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学校学习早已成为我们的传统,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对很多问题充满疑问:学校是一个封闭场所,还是一个开放空间?老师们是否仍旧满脑子集体意识,不在乎孩子们蓬勃喷发的个性?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抑或两者都不是?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全世界都在探索的将教育作用发挥到最佳的好老师?
当我们带着这些疑惑,走进了济南市市中区的学校时,我们试图观察它们的运作形态,以及在这里发生的变化。在我们看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将来的人才,它们不仅不应该落后,甚至需要具有超越当前的意识。尤其是小学教育,它是一个人进入强制性社会规范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和场所。
让我们惊讶的是,市中区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很少谈论学生们的成绩,她们谈得最多的是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生活管理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在这些教育者看来,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孩子们的多种能力是紧紧咬合在一起的。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与人交往出现问题,很难获得自信和融入感,最后体现出的学习效果也不好;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往往没有头绪,这种思维上的混乱很容易带入学习中;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参与运动少,学习的時候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位老师描述起她们眼中优秀的孩子:谦卑,追求公平,有规则意识,不逃避责任。
优秀孩子的培养依赖于市中区的名师辈出,也依赖于其一直所倡导的尊重两个规律。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表示:“我们一直在说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如何落实?必须要尊重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
“什么叫教育规律?比如,一年级到底应不应该开始学拼音,数年前我们说不建议孩子一年级开始学拼音,从今年开始实现了;我们还提过初中不要从一开始就学音标,但是现在还没有实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也会实现。”
零起点教学、绿色教育,这是市中区教育系统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零起点教学,家长对孩子过度挤压,社会对于孩子过分的要求,就都会变淡,我们就不会被社会所绑架。由此,我们不建议孩子参加社会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也不允许我们的老师出去开辅导班。”
这样的教育理念,必然又会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逼近专业”成为市中区教育系统在培养名师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教育领先者的努力方向;获悉努力、坚毅、规则、公平、担当,才是孩子们最核心的品质;我们意识到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与交往、运动、自我管理等能力紧密相连。这样说来,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类似的核心品质永远重要。
尽管未来社会的知识将无限丰富,尽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样的观念总是在制造焦虑感,我们仍然需要看到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拥有知识而缺乏品格和素养,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教育的成功。而知识,或许是未来社会最不缺乏的“财富”。
教育问题是整个社会问题的“教育层面”,这是常识。无数家长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很大程度并不是对教育本身的焦虑而恰恰是背后的阶层焦虑,这也需要承认。这种焦虑发生在大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更加凸显了社会发展层面的一系列问题。
新的时代,要求新的教育生态。在教育生态中,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无疑是变革中的主要力量。当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系统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变革自身应对教育公平、教育需求以及其它衍生出的更多问题?这是教育者们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了获取这些问题的解答,我们有必要选取一个区域的教育系统,观察其中各方角色的生长状态。
济南市市中区教育系统一直是济南乃至整个山东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其辖区内有着众多的名校资源,育英中学、实验初中、经五路小学、胜利大街小学、纬二路小学、南上山街小学、经十一路小学、舜耕小学等济南知名基础教育学校坐落其中。富集的名校资源有助于我们观察一种模式的诞生以及更先进的教育理念如何在这里发生、落地。相对基础薄弱的城郊学校在此也有分布,它们的发展过程也能为“城乡二元教育”提供观察的视角。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发现了市中教育的诸多亮点。在教育理念上,他们强调尊重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以此达成其“零起点教育”“绿色教育”的目标,在教师培养上,他们构建大培训体系,让教师在职业生涯的每一个阶段都能获得专业素质的提升,从而能够把孩子培育成为“身心两健,气质独特”的合格公民。
我们希望通过对该区域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的采访,展现一个教育生态的纵横切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教育之问的简约解答。 (本专题6-21页)
□ 本刊编辑部
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义务教育肇始于18世纪的普鲁士,普鲁士王国的教育体系主张人人平等,在当时具有十足的创新意义。这种要求人人参与的免费教育,就是我们今天义务教育的发端。这样的教育体系为德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原动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中产阶级。
200多年过去了,由普鲁士人开创的学校教育,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学校学习早已成为我们的传统,但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对很多问题充满疑问:学校是一个封闭场所,还是一个开放空间?老师们是否仍旧满脑子集体意识,不在乎孩子们蓬勃喷发的个性?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中心,抑或两者都不是?什么样的学生,才是老师眼里的优秀学生?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全世界都在探索的将教育作用发挥到最佳的好老师?
当我们带着这些疑惑,走进了济南市市中区的学校时,我们试图观察它们的运作形态,以及在这里发生的变化。在我们看来,学校为社会培养将来的人才,它们不仅不应该落后,甚至需要具有超越当前的意识。尤其是小学教育,它是一个人进入强制性社会规范的起点,也是一个人心智成长的重要时期和场所。
让我们惊讶的是,市中区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很少谈论学生们的成绩,她们谈得最多的是学生们的运动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自我生活管理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在这些教育者看来,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孩子们的多种能力是紧紧咬合在一起的。情绪控制能力差的孩子,往往与人交往出现问题,很难获得自信和融入感,最后体现出的学习效果也不好;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做事情往往没有头绪,这种思维上的混乱很容易带入学习中;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参与运动少,学习的時候注意力很难集中……几位老师描述起她们眼中优秀的孩子:谦卑,追求公平,有规则意识,不逃避责任。
优秀孩子的培养依赖于市中区的名师辈出,也依赖于其一直所倡导的尊重两个规律。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表示:“我们一直在说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如何落实?必须要尊重两个规律:教育规律和孩子身心成长规律。”
“什么叫教育规律?比如,一年级到底应不应该开始学拼音,数年前我们说不建议孩子一年级开始学拼音,从今年开始实现了;我们还提过初中不要从一开始就学音标,但是现在还没有实现,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也会实现。”
零起点教学、绿色教育,这是市中区教育系统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如果我们真正实现了零起点教学,家长对孩子过度挤压,社会对于孩子过分的要求,就都会变淡,我们就不会被社会所绑架。由此,我们不建议孩子参加社会机构开设的辅导班,也不允许我们的老师出去开辅导班。”
这样的教育理念,必然又会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逼近专业”成为市中区教育系统在培养名师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在几天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了教育领先者的努力方向;获悉努力、坚毅、规则、公平、担当,才是孩子们最核心的品质;我们意识到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与交往、运动、自我管理等能力紧密相连。这样说来,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类似的核心品质永远重要。
尽管未来社会的知识将无限丰富,尽管“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样的观念总是在制造焦虑感,我们仍然需要看到教育的本质与核心。如果我们的孩子只拥有知识而缺乏品格和素养,没有人会认为这是教育的成功。而知识,或许是未来社会最不缺乏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