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实践的土壤,在初中生物课堂应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运用生活情景唤起学生求知欲、运用亲身经历唤起学生对健康的渴望、运用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当前,生物技术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学好生物知识,打好知识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境治理、转基因作物、生态圈建设、疾病防控等热点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生物技术。因此,教师需加强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途径,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现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为例,谈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运用。
一、运用生活情景唤起学生求知欲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生活即课堂,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身心,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行知识的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提升学生探索大自然的能力。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源于日常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图片,你从中能告诉大家哪些疾病可以传染吗?
学生1: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可以传染,贫血应该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学生2:近视是自己不注意用眼,不会人传人。
学生3:老师,蛔虫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吗?
师:同学们对蛔虫病有疑问,请再看看这个小视频,了解我们是如何患上蛔虫病的。
(学生观看生活视频)
师:通过生活视频,谁能说说蛔虫病是否存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吗?
学生1:蛔虫卵随着人或其他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我们不注意卫生就会让蛔虫卵进入体内,这就是有人与人、人与动物间传染的可能。
学生2:如果我们没煮熟食物,蛔虫卵也会进入我们体内。
师总结:人与人、人与动物间存在着传播的疾病,不但病毒、细菌,连寄生虫也可以有传播的能力。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见识到病毒传染的威力。我们可以明确传染病的两个关键点:“病原体引发”“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图片和生活视频很感兴趣,并且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笔者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知识,引发学生注意“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传播”,同时让学生产生“蛔虫病”的疑惑。现在,蛔虫病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学生容易忽略,这时加入生活小视频,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要降低传染率,讲究生活卫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生活化的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敢于大胆发言;待课堂预热完成,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解决这类生活问题。如此,由生活到课本,创设生活化课堂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求知。
二、运用亲身经历唤起学生对健康的渴望
当前,很多社会热点新闻都与生物知识有关,而这些新闻又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可把握这类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实现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引入热点新闻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讲授知识后,教师也可引入热点新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热点问题。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思考生活细节——知识源于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有哪些新闻热点?
学生1: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复学呀?
学生2: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我国情况有所好转,国外开始爆发。
师:这个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学生1:据新闻说是有人乱吃野生动物,它身上的病毒就传染给了我们。
学生2: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这个病毒,结果携带病毒的人到处走,导致越来越多人感染了。
师: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体跟我们接触,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那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呢?请通过一段视频了解。
学生1:飞沫传播原来那么厉害,我们真要带好口罩。
學生2:空气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触摸到病毒也会感染,所以要勤洗手。
师:传染病也会致人死亡,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多数是本来身体患病或抵抗力弱的人,你们觉得生活中哪些人需要重点保护?
学生1:老人。
学生2:我家的弟弟,我觉得小孩都要重点保护。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正处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传染病流行一般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
教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堂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知识落实后教师可以拓展“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流行病呢”,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既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亲身经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需要我们懂得运用掌握的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在生活情景中,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学会在生活细节中发现知识。课堂教学不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是不断地渗透,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成长。
三、运用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三要素及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反思自身生活行为,真正体会健康生活的真谛,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不仅掌握生物考点,还提升对生命的认知,珍惜生命的意义。因此,更高层次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是要实现领悟生命的价值,践行人生价值。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生活中的自己——选择健康方式
师:我国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有许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无伤无病,一个人生理没有疾病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请阅读并分析一段材料。
材料:2020年1月15日,被告人张某智的姐姐张某琴和姐夫袁某发从湖北省武汉市来到海南省东方市山海湾小区居住。当天,被告人张某智便与其姐姐和姐夫一起吃饭,之后还串门数次。1月19日,张某智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先是自行在家吃药未见好转,于1月24日、27日和28日三次到东方市人民医院就诊,28日还曾去东方医院(原铁路医院)就诊。就诊期间,医生均按照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治措施的要求询问了被告人张某智是否有武汉旅居史或接触过武汉籍人员,张某智隐瞒了其姐姐和姐夫是从武汉市来到东方市并与其接触的事实,在东方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期间还曾向针水瓶回收桶内吐口水。
此则材料中的张某,他的不健康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1:张某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身体有疾病。
学生2:张某明知自己身体有不适症状还到处串门,道德品质有问题。
学生3:张某的行为对社会有不良影响,就算身体疾病好了,但思想不健康也是病。
师:同学们分析得不错,意識到人的健康最起码在身体上、心理上要良好。张某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不但影响自己还伤害到家人、朋友。
师总结:我们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需要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的,请设计一个家人健康生活卡。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活动实现“运用经验”与“探究与分享”的有机整合,达到“阅读感悟”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教学的常用手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喜欢的方式参与、展示、分享,促进自身发展。知行合一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生活中蕴藏着各类科学知识,这也是人们学习与探索之重要对象,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在初中生物课堂,能使教师更重视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知识探索与应用能力之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应努力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知识的平台,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当前,生物技术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学好生物知识,打好知识基础,有助于学生理解环境治理、转基因作物、生态圈建设、疾病防控等热点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生物技术。因此,教师需加强课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有效应用途径,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现笔者以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为例,谈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的运用。
一、运用生活情景唤起学生求知欲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生活即课堂,生活化教学需要教师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放松身心,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行知识的探索学习,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知识,提升学生探索大自然的能力。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源于日常生活——积累生活经验
教师: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图片,你从中能告诉大家哪些疾病可以传染吗?
学生1: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肺结核、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可以传染,贫血应该是营养不良导致的。
学生2:近视是自己不注意用眼,不会人传人。
学生3:老师,蛔虫病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吗?
师:同学们对蛔虫病有疑问,请再看看这个小视频,了解我们是如何患上蛔虫病的。
(学生观看生活视频)
师:通过生活视频,谁能说说蛔虫病是否存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染吗?
学生1:蛔虫卵随着人或其他动物的粪便排出体外,我们不注意卫生就会让蛔虫卵进入体内,这就是有人与人、人与动物间传染的可能。
学生2:如果我们没煮熟食物,蛔虫卵也会进入我们体内。
师总结:人与人、人与动物间存在着传播的疾病,不但病毒、细菌,连寄生虫也可以有传播的能力。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让我们见识到病毒传染的威力。我们可以明确传染病的两个关键点:“病原体引发”“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传播”。
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图片和生活视频很感兴趣,并且纷纷表达自己的见解。笔者加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知识,引发学生注意“人与人、人与动物间的传播”,同时让学生产生“蛔虫病”的疑惑。现在,蛔虫病发病率已大大降低,学生容易忽略,这时加入生活小视频,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要降低传染率,讲究生活卫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生活化的课堂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敢于大胆发言;待课堂预热完成,教师可让学生结合教材知识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解决这类生活问题。如此,由生活到课本,创设生活化课堂氛围,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求知。
二、运用亲身经历唤起学生对健康的渴望
当前,很多社会热点新闻都与生物知识有关,而这些新闻又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教师可把握这类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探讨,实现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新课开始之前,教师可引入热点新闻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讲授知识后,教师也可引入热点新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讨热点问题。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传染病及其预防》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思考生活细节——知识源于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有哪些新闻热点?
学生1: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复学呀?
学生2: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疫情我国情况有所好转,国外开始爆发。
师:这个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学生1:据新闻说是有人乱吃野生动物,它身上的病毒就传染给了我们。
学生2: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这个病毒,结果携带病毒的人到处走,导致越来越多人感染了。
师: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个体跟我们接触,扩大了它的影响范围,那它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呢?请通过一段视频了解。
学生1:飞沫传播原来那么厉害,我们真要带好口罩。
學生2:空气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触摸到病毒也会感染,所以要勤洗手。
师:传染病也会致人死亡,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多数是本来身体患病或抵抗力弱的人,你们觉得生活中哪些人需要重点保护?
学生1:老人。
学生2:我家的弟弟,我觉得小孩都要重点保护。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正处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抵抗力。传染病流行一般需要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
教师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堂知识与生活的关系,知识落实后教师可以拓展“生活中我们如何应对流行病呢”,同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既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广度。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亲身经历,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需要我们懂得运用掌握的知识,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为社会稳定做出贡献。在生活情景中,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会遇到不可避免的问题,要学会在生活细节中发现知识。课堂教学不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是不断地渗透,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成长。
三、运用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到传染病流行的基本三要素及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反思自身生活行为,真正体会健康生活的真谛,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不仅掌握生物考点,还提升对生命的认知,珍惜生命的意义。因此,更高层次的生活化课堂教学是要实现领悟生命的价值,践行人生价值。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了解自己,增进健康》一课的教学为例。 教学片段:生活中的自己——选择健康方式
师:我国城市前五位死亡原因依次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农村依次是: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有许多人认为健康就是无伤无病,一个人生理没有疾病就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请阅读并分析一段材料。
材料:2020年1月15日,被告人张某智的姐姐张某琴和姐夫袁某发从湖北省武汉市来到海南省东方市山海湾小区居住。当天,被告人张某智便与其姐姐和姐夫一起吃饭,之后还串门数次。1月19日,张某智开始出现发热症状,先是自行在家吃药未见好转,于1月24日、27日和28日三次到东方市人民医院就诊,28日还曾去东方医院(原铁路医院)就诊。就诊期间,医生均按照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治措施的要求询问了被告人张某智是否有武汉旅居史或接触过武汉籍人员,张某智隐瞒了其姐姐和姐夫是从武汉市来到东方市并与其接触的事实,在东方市人民医院门诊输液期间还曾向针水瓶回收桶内吐口水。
此则材料中的张某,他的不健康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1:张某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身体有疾病。
学生2:张某明知自己身体有不适症状还到处串门,道德品质有问题。
学生3:张某的行为对社会有不良影响,就算身体疾病好了,但思想不健康也是病。
师:同学们分析得不错,意識到人的健康最起码在身体上、心理上要良好。张某的行为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不但影响自己还伤害到家人、朋友。
师总结:我们要做一个健康的人,需要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方面做出努力。我们可以探讨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的,请设计一个家人健康生活卡。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活动实现“运用经验”与“探究与分享”的有机整合,达到“阅读感悟”的目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教学的常用手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喜欢的方式参与、展示、分享,促进自身发展。知行合一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掌握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知识,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生活中蕴藏着各类科学知识,这也是人们学习与探索之重要对象,将生活化教学运用在初中生物课堂,能使教师更重视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实现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知识探索与应用能力之提升。初中生物教师应努力探索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应用知识的平台,促进学生生物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