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均衡化就是要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校际之间的差别,而这种差别很大程度上来自师资力量的强弱、执教团队水准的高下。随着江苏扬州市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创建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在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看到,按照扬州市数字化校园的创建标准进行建设的农村中小学校在已有信息化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络建设,加强了对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培训,促进了学校教学、研究、管理等信息系统及资源的应用与整合,促进了学校数字化教学、数字化教研、数字化管理及数字化服务等行为方式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恐怕要数教师的信息专业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了。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点
在网络环境下,农村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的专业信息素养,以此作为专业发展的发力点,具体表现为专业意识、信息知识、技术能力、道德素质这几个方面。
1.专业意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如今大家关注的热点。教师要树立信息第一的意识。这就要求校长和全体教职工首先必须确立紧紧依靠信息技术来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理念。面对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教师要有预防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加速,教师要增强再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
2.信息知识:教师要熟悉与网络相关的常用术语和符号,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及背景,熟知与网络信息获取和使用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
3.技术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要具备网络信息筛选、获取与传输能力,具备信息处理、存储与运用能力,具备信息判断和批判能力,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应急和处置能力,具备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下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为重要内容和主要能力来培养。比如,能够制作出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简洁美观的课件,设计出布局合理、架构良好、专题性强的网页,能够对图文、音视频等原始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提炼、组合呈现,能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恰当选择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对应的技术手段。
4.道德素质:教师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具备不断创新的精神,形成相互协作的团队,加强服务社会的责任。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在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在数字化校园火热建设的进程中,能否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从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网络培训
传统的集中式培训常常不在本地,时间占用较长,且培训日程安排相对固定,不够灵活。食宿费和交通费往往占了大头,真正用于培训的费用可能不算多,这样算来培训的“性价比”并不高。“高昂”的费用,使得农村学校常常望而却步,能出去参加培训的只有骨干教师,不能惠及普通教师。
在数字化校园的创建评估标准中,我们要求学校“有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培训平台、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总结”。从目前挂牌学校验收的情况来看,许多农村学校积极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网络培训,突破了传统培训活动时空、人数、费用的局限,既让每一位农村教师都能参与到整个创建活动中来,又让大家掌握了发布个人主页、制作网络家园的方法和技巧,在感悟专家经验、学习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促进了应用和创新,拓展了校本培训的空间,提高了培训的规模和效益。
2.网络研修
传统教研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①时间有限,重点不能充分展开。②缺少互动,不利于形成集体智慧。③受众获益面狭窄,仅限于现场的参与者。
数字化校园平台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与传统教研活动相比,数字化校园平台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具有跨时空、信息量大的功能,能为教师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能生动地反映校本研修的过程。它不但有助于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而且由于网络研修的重心下移,创设了一种“平等、互动、参与”的教研氛围,既满足了教师对教研的多样化需求,又有效地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自愿自主的发展意愿代替了应付完成任务的被动情绪。
3.网络资源
随着扬州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和数字化校园校本资源库的深入建设,农村教师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日渐丰富。通过建立学校资源建设的长期规划、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建设与使用制度等措施,将相关的教育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包括格式的处理、目录整理归类、存档与发布处理等)转化为适用于本校教师开展办公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辅导等活动的资源。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不仅扩充了教师们的备课素材,也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最终达到了资源人人知晓、人人会建、人人会用、人人共享的良性循环状态。
4.教育博客
数字化校园平台中的教育博客为农村一线教师构架了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地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搭建了很好的舞台。它不但是一个进行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而且还是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的新载体,也是教育宣传的新阵地。它既发挥了资料库知识存储与分类的功能,又发挥了论坛交流的功能。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学会利用博客网站中发布、更新、分类、上传下载、链接、搜索、更换模板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进展、生活故事、心路历程,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教学理念、内心感悟,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资源,美化和装扮自己温馨的个性化网络家园。有些教师还开始尝试直接利用博客备课、记录案例、反思教学、讨论问题。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和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促进专业品质的提高。
教育博客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分享和交流。对于其他教师发布的日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参与回复、讨论,体验他人的思想并与他人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这些体验、经验的获得将使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由教师个体行为转向教师的群体行为,协作和交流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扬州数字化校园创建实践中,我们出台并修订了《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和《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细则》。其中对教师的要求有“能积极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将每节课的电子教案归档;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等等,旨在建构网络化、开放性的数字化校园,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成长体系。
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意识;开展网络研修,全面增长专业知识;运用网络资源,同步强化技术能力;书写网络博客,进而培养专业态度……我们看到,基于数字化校园地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校长和教师已经认识到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技术和功能层面上有较大的跃进和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卫平.加强研究 促进有效应用[J].江苏教育技术,2007.(4)
[2]王珠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0)
[3]钟和军.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9)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点
在网络环境下,农村教师亟需提高自身的专业信息素养,以此作为专业发展的发力点,具体表现为专业意识、信息知识、技术能力、道德素质这几个方面。
1.专业意识: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如今大家关注的热点。教师要树立信息第一的意识。这就要求校长和全体教职工首先必须确立紧紧依靠信息技术来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理念。面对新课改的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必然趋势,教师要有预防本领恐慌的忧患意识。随着信息时代的技术进步和知识更新的加速,教师要增强再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意识。
2.信息知识:教师要熟悉与网络相关的常用术语和符号,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及背景,熟知与网络信息获取和使用有关的法律法规、条例规范。
3.技术能力:这些能力主要包括教师要具备网络信息筛选、获取与传输能力,具备信息处理、存储与运用能力,具备信息判断和批判能力,具备信息系统安全的防范、应急和处置能力,具备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下的学习、工作和创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把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作为重要内容和主要能力来培养。比如,能够制作出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简洁美观的课件,设计出布局合理、架构良好、专题性强的网页,能够对图文、音视频等原始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加工提炼、组合呈现,能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恰当选择与教学主题、内容相对应的技术手段。
4.道德素质:教师在掌握网络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操,具备不断创新的精神,形成相互协作的团队,加强服务社会的责任。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在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在数字化校园火热建设的进程中,能否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从而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1.网络培训
传统的集中式培训常常不在本地,时间占用较长,且培训日程安排相对固定,不够灵活。食宿费和交通费往往占了大头,真正用于培训的费用可能不算多,这样算来培训的“性价比”并不高。“高昂”的费用,使得农村学校常常望而却步,能出去参加培训的只有骨干教师,不能惠及普通教师。
在数字化校园的创建评估标准中,我们要求学校“有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培训平台、培训计划、培训教材、培训内容、培训总结”。从目前挂牌学校验收的情况来看,许多农村学校积极利用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展网络培训,突破了传统培训活动时空、人数、费用的局限,既让每一位农村教师都能参与到整个创建活动中来,又让大家掌握了发布个人主页、制作网络家园的方法和技巧,在感悟专家经验、学习集体智慧的基础上,促进了应用和创新,拓展了校本培训的空间,提高了培训的规模和效益。
2.网络研修
传统教研已经不能充分满足教师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①时间有限,重点不能充分展开。②缺少互动,不利于形成集体智慧。③受众获益面狭窄,仅限于现场的参与者。
数字化校园平台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网络环境下的校本研修。与传统教研活动相比,数字化校园平台支持下的校本研修具有跨时空、信息量大的功能,能为教师的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并能生动地反映校本研修的过程。它不但有助于解决教师的工学矛盾,而且由于网络研修的重心下移,创设了一种“平等、互动、参与”的教研氛围,既满足了教师对教研的多样化需求,又有效地唤醒了教师的主体意识。教师自愿自主的发展意愿代替了应付完成任务的被动情绪。
3.网络资源
随着扬州教育城域网资源中心和数字化校园校本资源库的深入建设,农村教师可利用的网络资源日渐丰富。通过建立学校资源建设的长期规划、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资源建设与使用制度等措施,将相关的教育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包括格式的处理、目录整理归类、存档与发布处理等)转化为适用于本校教师开展办公管理、教育教学、学习辅导等活动的资源。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不仅扩充了教师们的备课素材,也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最终达到了资源人人知晓、人人会建、人人会用、人人共享的良性循环状态。
4.教育博客
数字化校园平台中的教育博客为农村一线教师构架了一个民主、平等、尊重、和谐地展示自我和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搭建了很好的舞台。它不但是一个进行知识管理、行动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的平台,而且还是教师培训、教育科研的新载体,也是教育宣传的新阵地。它既发挥了资料库知识存储与分类的功能,又发挥了论坛交流的功能。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教师学会利用博客网站中发布、更新、分类、上传下载、链接、搜索、更换模板等功能,记录和发布个人的工作进展、生活故事、心路历程,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教学理念、内心感悟,精选和积累自己最为需要的、最感兴趣的信息资源,美化和装扮自己温馨的个性化网络家园。有些教师还开始尝试直接利用博客备课、记录案例、反思教学、讨论问题。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回顾和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问题,找出不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促进专业品质的提高。
教育博客重要的功能就在于分享和交流。对于其他教师发布的日志,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参与回复、讨论,体验他人的思想并与他人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这些体验、经验的获得将使自己某一方面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结构实现跨越式的提升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由教师个体行为转向教师的群体行为,协作和交流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扬州数字化校园创建实践中,我们出台并修订了《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和《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细则》。其中对教师的要求有“能积极利用相关教育资源和素材进行电子备课,并将每节课的电子教案归档;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能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反馈,对学生学习成绩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研活动,并积极开展校内外网上研讨交流”等等,旨在建构网络化、开放性的数字化校园,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成长体系。
利用网络技术、网络平台,不断增强专业意识;开展网络研修,全面增长专业知识;运用网络资源,同步强化技术能力;书写网络博客,进而培养专业态度……我们看到,基于数字化校园地建设,越来越多的农村校长和教师已经认识到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在技术和功能层面上有较大的跃进和突破。
参考文献
[1]刘卫平.加强研究 促进有效应用[J].江苏教育技术,2007.(4)
[2]王珠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0)
[3]钟和军.网络校本教研的实践模式与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04.(9)
[4]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