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是个性化的,音乐教学也应当是个性化的。在面对差异化明显的学生群体时,教师应当如何制定教学方针,以保证教学成果的最大化?这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注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两者理念看似有些许出入,但实际上,两者之间却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注重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而“因材施教”又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实践性延伸。音乐教学工作者需要认清两者的关联性,以便更好、更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
[关键词]音乐教学 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
音乐家贝多芬将音乐赞誉为“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大文学家雨果也将音乐视为“思维着的声音”。由此可知,音乐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还有心灵上的熏陶和启迪。
近些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效,但也遭遇着一些现实困境。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动下,音乐教学工作逐渐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开拓出一片全新的教育视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愈发趋于和谐,学生逐渐走出了被动接受者的局面,继而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然而,在面对一群个性化的学生群体时,教师应当如何设定教学方针,以便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潜能?这是广大音乐教学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确定教学方针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在此,本文以音乐教学的教学方针为视点,试图探究“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种理念之间的关联性。
一、个性化发展与因材施教的概念以及彼此的相辅相成性
“个性化发展”是指某些个体或群体按照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去塑造性格,完善自我,从而形成稳健的个性。而“因材施教”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人属性不同,有针对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音乐是一项体验性的学科,唯有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参与,才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才能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新知识。音乐教学的优势是在教育中,可以张扬自我个性、抒发个人情感,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力的发挥和情感的交集。而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又是教师必须秉持的教学原则。在面对个性化差异明显的学生个体时,只有正视他们在音乐素养、兴趣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所以说,“个性化发展”与“因材施教”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理念。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把个性化发展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设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背景下,轻松和谐地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切实的发展。唯有如此,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主热情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音乐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果。
二、注重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
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潜能与素质。而要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就不得不先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宽松有度的大环境里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所以说,个性化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是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一个重要“前阶”。唯有站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石之上,因材施教理念方能切实地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成为一盏指引教学工作的明灯。
1、凸显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前阶”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往往遵循着一种“示范——模仿”的模式。教师扮演着绝对的主导角色,而学生则沦为被动的模仿者。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个性自然无法显现出来,教师也就不能知晓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当音乐教学赋予学生们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时,学生便能够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愿望,并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音乐能力。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因材施教”而做好铺垫工作。
2、尊重个体性是因材施教的基本保障
学习音乐,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地燃起音乐热情,继而触发更深层次的学习成果。所以,音乐教学也应当以“激趣”为教学目标,力图让学生们带着兴趣来学习音乐。若想调动其学生的音乐兴趣,就不能让教学活动桎梏于一个狭小的范畴,而要营造一个开放的、自由的音乐教学空间。正是由于“注重个性发展”,学生才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身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够领会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度,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任务。
3、个性化的情境教学将助力因材施教的顺利开展
无论是学习音乐还是欣赏音乐,都需要调动起感官因素和情感因素,在身心合一的状态下逐渐深入到音乐世界之中。音乐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都十分深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学生难以理解音乐艺术的精髓,就在于他们未能完成思维能力之间的对接,以至于无法得到音乐艺术的“馈赠”。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地融入到音乐艺术氛围中,建立起形象、生动的感性认知。在情境化的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的个性化特质得以凸显出来,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体现。这种积淀的过程,将有助于“因材施教”的进一步展开。
三、因材施教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地,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综合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音乐教学将这些差异化的学生视为一个单调的整体,只去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那么这种教学形式必然是失败的。“因材施教”是一剂良方,让学生能够立足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相应程度的能力提升。可以说,“因材施教”就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实践性延伸,是将学生的个体特质容纳到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措施。
1、拉近师生距离,触发音乐激情
教师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激情。音乐教师如果能唤起学生们的激情,不仅能够在情感上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首先,教师要理解并支持学生,站在学生们的立场上去看待整个世界,这样才能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用音乐的方式去交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欣赏音乐的能力,给予最合适的教育,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其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教师的爱、人格、智慧等都会对学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浓郁学习氛围中充满激情。最后,教师还应当联系实际,把音乐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的灵感,或者通过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音乐世界。
2、正视个体差异性,有效引导音乐素养
每一位学生都是差异化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空间,所以教师要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具体的分析,明确学生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个方面,再以此为突破口来开展有效的引导工作。拿破仑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从心理学角度讲,正确的自尊和自信是奋进的前提,特别是学生的自信尤其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使学生各尽所能,体验成功的感觉。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活动,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挖掘出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并让这些潜能拥有更多可以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专长的过程,既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步骤,其中也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例如:某些同学,他们的音乐中的乐理知识较为扎实,而嗓音却处于一个发育变声阶段,教师就应该着重他们的旋律、节奏上的把握,尽量避免让他们开唱,如此,他们在音乐课上才能获得信息,将自己展现给大家。又例如:有些同学有乐器方面的特长就应鼓动他们用自己的特长将学习的歌曲演奏给大家听,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这类学生的积极性。如此,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好学。
3、借鉴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组式教学
音乐教师根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进行分组式的音乐讨论学习。处于不同学习层次中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音樂鉴赏、歌曲演唱等教学活动。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发问、相互点评,最后教师再给与归纳和总结。这种小组式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来,并且拥有足够的表达机会。这样一来,师生双方的观点、想法都能得到交融,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也会趋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此外,教师也能够依据小组学习状况,进一步规划“因材施教”的具体步骤,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激发创新型思考之余,都能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进步。譬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动物狂欢节》中的某段音乐段落创作一个生动的故事。
四、结语
由上可以看出,“注重个性发展”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相辅相成性,构筑起一份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两者在相互促动的过程中,推动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拨开虚无的表象,我们可以窥见这两种理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脐带”般的联系。正是“注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种先进理念之间的相互角力,理论的光辉才能普照到实践的土壤之上,不断指导着音乐教学实践迈向一个更加明朗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双蓓;陈建芳;【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力学素质】[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简悦;【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浅谈分级滚动教学】[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2)
[3]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单位:深圳市观澜中心小学)
[关键词]音乐教学 个性发展 因材施教 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
音乐家贝多芬将音乐赞誉为“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大文学家雨果也将音乐视为“思维着的声音”。由此可知,音乐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还有心灵上的熏陶和启迪。
近些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教学成效,但也遭遇着一些现实困境。在素质教育理念的促动下,音乐教学工作逐渐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开拓出一片全新的教育视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愈发趋于和谐,学生逐渐走出了被动接受者的局面,继而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然而,在面对一群个性化的学生群体时,教师应当如何设定教学方针,以便让学生获得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又能开发他们的音乐学习潜能?这是广大音乐教学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在确定教学方针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保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要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在此,本文以音乐教学的教学方针为视点,试图探究“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种理念之间的关联性。
一、个性化发展与因材施教的概念以及彼此的相辅相成性
“个性化发展”是指某些个体或群体按照自身所特有的属性去塑造性格,完善自我,从而形成稳健的个性。而“因材施教”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个人属性不同,有针对进行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
毋庸置疑,音乐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为,音乐是一项体验性的学科,唯有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参与,才能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才能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新知识。音乐教学的优势是在教育中,可以张扬自我个性、抒发个人情感,良好的音乐教学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力的发挥和情感的交集。而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又是教师必须秉持的教学原则。在面对个性化差异明显的学生个体时,只有正视他们在音乐素养、兴趣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才能制定出科学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正如《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所以说,“个性化发展”与“因材施教”应当是相辅相成的两种理念。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把个性化发展与因材施教的教学手法有机的结合起来,设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背景下,轻松和谐地进行音乐学习。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们大胆尝试,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切实的发展。唯有如此,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自主热情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音乐教学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成果。
二、注重个性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
如何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这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活动,在实践中挖掘学生的潜能与素质。而要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就不得不先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在一个宽松有度的大环境里得到个性化的发展。所以说,个性化发展是因材施教的前提基础,是贯彻因材施教理念的一个重要“前阶”。唯有站在个性化发展的基石之上,因材施教理念方能切实地渗透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成为一盏指引教学工作的明灯。
1、凸显个性是因材施教的“前阶”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往往遵循着一种“示范——模仿”的模式。教师扮演着绝对的主导角色,而学生则沦为被动的模仿者。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个性自然无法显现出来,教师也就不能知晓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当音乐教学赋予学生们个性化发展的空间时,学生便能够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愿望,并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音乐能力。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因材施教”而做好铺垫工作。
2、尊重个体性是因材施教的基本保障
学习音乐,需要学生投入足够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他们主动地燃起音乐热情,继而触发更深层次的学习成果。所以,音乐教学也应当以“激趣”为教学目标,力图让学生们带着兴趣来学习音乐。若想调动其学生的音乐兴趣,就不能让教学活动桎梏于一个狭小的范畴,而要营造一个开放的、自由的音乐教学空间。正是由于“注重个性发展”,学生才能成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拥有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身处于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能够领会到每个学生的兴趣度,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任务。
3、个性化的情境教学将助力因材施教的顺利开展
无论是学习音乐还是欣赏音乐,都需要调动起感官因素和情感因素,在身心合一的状态下逐渐深入到音乐世界之中。音乐艺术的内涵与外延都十分深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有些学生难以理解音乐艺术的精髓,就在于他们未能完成思维能力之间的对接,以至于无法得到音乐艺术的“馈赠”。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情景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快地融入到音乐艺术氛围中,建立起形象、生动的感性认知。在情境化的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的的个性化特质得以凸显出来,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都能够得到个性化的体现。这种积淀的过程,将有助于“因材施教”的进一步展开。
三、因材施教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具体措施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地,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每个人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综合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如果音乐教学将这些差异化的学生视为一个单调的整体,只去追求整齐划一的教学效果,那么这种教学形式必然是失败的。“因材施教”是一剂良方,让学生能够立足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得相应程度的能力提升。可以说,“因材施教”就是“注重个性发展”的实践性延伸,是将学生的个体特质容纳到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措施。
1、拉近师生距离,触发音乐激情
教师最有效的教学就是要唤起学生的激情。音乐教师如果能唤起学生们的激情,不仅能够在情感上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而且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成果。首先,教师要理解并支持学生,站在学生们的立场上去看待整个世界,这样才能融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们用音乐的方式去交流,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欣赏音乐的能力,给予最合适的教育,让他们快乐地成长。其次,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教师的爱、人格、智慧等都会对学生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音乐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浓郁学习氛围中充满激情。最后,教师还应当联系实际,把音乐与生活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音乐的灵感,或者通过生活中生动的例子去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走向更为广阔的音乐世界。
2、正视个体差异性,有效引导音乐素养
每一位学生都是差异化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空间,所以教师要进行细致的了解和具体的分析,明确学生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个方面,再以此为突破口来开展有效的引导工作。拿破仑曾经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秘诀”,从心理学角度讲,正确的自尊和自信是奋进的前提,特别是学生的自信尤其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开展各种活动和竞赛,使学生各尽所能,体验成功的感觉。通过大量不同形式的活动,教师可以尽可能地挖掘出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并让这些潜能拥有更多可以展示的舞台。发挥学生专长的过程,既是“因材施教”的具体步骤,其中也可以看到音乐教育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视。例如:某些同学,他们的音乐中的乐理知识较为扎实,而嗓音却处于一个发育变声阶段,教师就应该着重他们的旋律、节奏上的把握,尽量避免让他们开唱,如此,他们在音乐课上才能获得信息,将自己展现给大家。又例如:有些同学有乐器方面的特长就应鼓动他们用自己的特长将学习的歌曲演奏给大家听,这样可以充分调动这类学生的积极性。如此,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保持浓厚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好学。
3、借鉴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小组式教学
音乐教师根可以根据学生的音乐知识水平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等综合因素,进行分组式的音乐讨论学习。处于不同学习层次中的学生,都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互动,共同完成音樂鉴赏、歌曲演唱等教学活动。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发问、相互点评,最后教师再给与归纳和总结。这种小组式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来,并且拥有足够的表达机会。这样一来,师生双方的观点、想法都能得到交融,两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模式也会趋于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此外,教师也能够依据小组学习状况,进一步规划“因材施教”的具体步骤,让学生们在张扬个性、激发创新型思考之余,都能在原有基础之上获得进步。譬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动物狂欢节》中的某段音乐段落创作一个生动的故事。
四、结语
由上可以看出,“注重个性发展”与“因材施教”之间的相辅相成性,构筑起一份完善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两者在相互促动的过程中,推动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拨开虚无的表象,我们可以窥见这两种理念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脐带”般的联系。正是“注重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这两种先进理念之间的相互角力,理论的光辉才能普照到实践的土壤之上,不断指导着音乐教学实践迈向一个更加明朗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李双蓓;陈建芳;【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力学素质】[A];世纪之交的力学教学——教学经验与教学改革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2]简悦;【因材施教与个性发展--浅谈分级滚动教学】[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2)
[3]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单位:深圳市观澜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