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158名婴幼儿的血常规结果,进而得出结论:贫血发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不容易早期发现。为了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应当对婴幼儿家长做好健康教育和营养知识指导工作,使家长掌握辅食添加、平衡膳食的知识,改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正确添加辅食,保证婴幼儿的营养供给,促进婴幼儿健康成长。
【关键词】 婴幼儿 贫血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70-01
1 引言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最迅速,同时饮食食谱和饮食量都相对不足,这样在婴幼儿期患贫血的较多,我院从2010年结合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在预防接种门诊开诊日,为婴幼儿提供免费查血常规服务,许多家长认为没啥症状不必要,但是检查的结果显示:婴幼儿期从六个月后患贫血的比例较高,特别是6个月至18个月的婴幼儿,贫血率最集中,早诊断早纠正,给予饮食指导和药物治疗后大多数很快恢复正常,以下是我所记录的随机选出2013年7月-2014年7月一年间查血常规的婴幼儿的结果分析。
2 临床资料
2.1 所选婴幼儿是健康查体时随机抽取的6个月至36月龄的婴幼儿。在预防接种时给予健康查体并愿意查血常规的158名儿童。经查发现血红蛋白值在110g/L以下较多,总计75人,占查体总数的47%。其中100-110g/L23人,90-100g/L37人,80-90g/L11人,80g/L以下4人。
2.2 贫血的诊断标准: 血红蛋白(Hb)降低,轻度贫血:90~110g/L;中度贫血:60~90g/L;重度贫血:30~60g/L。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疾病[1]。
3 结果
3.1 我们所查的158名儿童中轻度贫血37.9%,中度贫血9.49%,没有重度和极重度的。
3.2 血象特点:血红蛋白降低以红细胞数目减少明显、体积减小,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6pg)。白细胞、血小板无明显改变。符合缺铁性贫血。
3.3 贫血集中在6-18月龄儿童。24月龄以上逐渐改善,少数24月龄以上儿童贫血者多为轻度贫血。
4 结果分析
4.1 所有查出贫血儿童,其家长没有一人有观察到,说明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少部分表现面色发黄、毛发稀疏多被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引起重视。
4.2 婴儿添加辅食品种多为牛乳、谷类,属于低铁食品,是造成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
4.3 母亲孕期贫血婴儿更易患贫血,从出生至6月龄时母体内储存的铁质逐渐消耗掉,而且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增加,每日所需铁质相对较多,添加的辅食品种达不到营养要求,致使6-24月龄儿童易患营养性贫血。
4.4 少部分婴幼儿长期大便稀薄:年龄<2岁的婴幼儿,其消化功能还不完善使得其的胃肠道吸收功能比较差,同时患者很容易发生感冒和腹泻等疾病,使得患者对铁的摄入不足或不够,导致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机率增加,进而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5 讨论
预防贫血应该给予辅食添加指导: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非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不及时、不合理、挑食,家长最好坚持母乳喂养,同时应在4~6个月给小儿及时添加辅食,补充营养所需。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厌食挑食的发生造成恶性循环[2~3]。引导年轻的母亲合理喂养儿童,提倡母乳喂养。婴儿食品种类有限,吃的数量也不多,添加富含铁的营养素比较容易改善贫血。可从4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先由少量到多量,由单一到多样化食物,添加含铁丰富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瘦肉、血、动物肝脏等。选择含铁量高的精肉、猪血、羊血、猪肝等。必要时应加入适量的铁剂强化。
母亲孕期及哺乳期体内铁相对不足及婴儿的喂养方式不当是导致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孕期保健尤其重要,早发现与及时纠正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孕期给孩子充足的储存铁,是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贫血的程度和数量。以及及时纠正婴幼儿腹泻等疾病以利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也能尽早改善婴幼儿贫血状况。
由于贫血的发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不易早期发现[5-6]。一般症状为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好。症状明显者嘴唇及眼结膜色淡红,牙床、手掌缺乏血色、毛发枯黄;提早发现贫血症状可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同时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营养知识宣传,传授辅食添加、平衡膳食的知识,改善不合理膳食结构,正确添加辅食,是保证各种营养供给、促使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孩子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特别是婴幼儿期保证营养充足最为关键,应转变意识,变治病为防病。
参考文献
[1]常树英,何武,贾风梅,等.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一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卫生研究[J].卫生研究,2007,31(2):210―212.
[2]戴晓月,朱晓梅.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6):540-541.
[3]赵武红.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04例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9:75-76.
[4]杨海鹰,王新利.婴儿期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07期.
[5]刘畅,孙静,赫欣.婴幼儿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6]富振英,贾凤梅,何武,付罡,陈春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营养学报,2003年01期.
【关键词】 婴幼儿 贫血 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5-0070-01
1 引言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最迅速,同时饮食食谱和饮食量都相对不足,这样在婴幼儿期患贫血的较多,我院从2010年结合公共卫生服务要求,在预防接种门诊开诊日,为婴幼儿提供免费查血常规服务,许多家长认为没啥症状不必要,但是检查的结果显示:婴幼儿期从六个月后患贫血的比例较高,特别是6个月至18个月的婴幼儿,贫血率最集中,早诊断早纠正,给予饮食指导和药物治疗后大多数很快恢复正常,以下是我所记录的随机选出2013年7月-2014年7月一年间查血常规的婴幼儿的结果分析。
2 临床资料
2.1 所选婴幼儿是健康查体时随机抽取的6个月至36月龄的婴幼儿。在预防接种时给予健康查体并愿意查血常规的158名儿童。经查发现血红蛋白值在110g/L以下较多,总计75人,占查体总数的47%。其中100-110g/L23人,90-100g/L37人,80-90g/L11人,80g/L以下4人。
2.2 贫血的诊断标准: 血红蛋白(Hb)降低,轻度贫血:90~110g/L;中度贫血:60~90g/L;重度贫血:30~60g/L。外周血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性改变,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g/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27pg。排除其他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疾病[1]。
3 结果
3.1 我们所查的158名儿童中轻度贫血37.9%,中度贫血9.49%,没有重度和极重度的。
3.2 血象特点:血红蛋白降低以红细胞数目减少明显、体积减小,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平均红细胞容积(MCV<80fl),平均红细胞蛋白量(MCH<26pg)。白细胞、血小板无明显改变。符合缺铁性贫血。
3.3 贫血集中在6-18月龄儿童。24月龄以上逐渐改善,少数24月龄以上儿童贫血者多为轻度贫血。
4 结果分析
4.1 所有查出贫血儿童,其家长没有一人有观察到,说明症状不明显容易忽视,少部分表现面色发黄、毛发稀疏多被认为孩子还小没有引起重视。
4.2 婴儿添加辅食品种多为牛乳、谷类,属于低铁食品,是造成缺铁性贫血主要原因。
4.3 母亲孕期贫血婴儿更易患贫血,从出生至6月龄时母体内储存的铁质逐渐消耗掉,而且婴儿生长发育需求增加,每日所需铁质相对较多,添加的辅食品种达不到营养要求,致使6-24月龄儿童易患营养性贫血。
4.4 少部分婴幼儿长期大便稀薄:年龄<2岁的婴幼儿,其消化功能还不完善使得其的胃肠道吸收功能比较差,同时患者很容易发生感冒和腹泻等疾病,使得患者对铁的摄入不足或不够,导致患者发生缺铁性贫血的机率增加,进而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5 讨论
预防贫血应该给予辅食添加指导: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是非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不及时、不合理、挑食,家长最好坚持母乳喂养,同时应在4~6个月给小儿及时添加辅食,补充营养所需。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厌食挑食的发生造成恶性循环[2~3]。引导年轻的母亲合理喂养儿童,提倡母乳喂养。婴儿食品种类有限,吃的数量也不多,添加富含铁的营养素比较容易改善贫血。可从4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先由少量到多量,由单一到多样化食物,添加含铁丰富而且铁吸收率高的辅助食品,如瘦肉、血、动物肝脏等。选择含铁量高的精肉、猪血、羊血、猪肝等。必要时应加入适量的铁剂强化。
母亲孕期及哺乳期体内铁相对不足及婴儿的喂养方式不当是导致婴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因此孕期保健尤其重要,早发现与及时纠正母亲孕期缺铁性贫血,孕期给孩子充足的储存铁,是保护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贫血的程度和数量。以及及时纠正婴幼儿腹泻等疾病以利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也能尽早改善婴幼儿贫血状况。
由于贫血的发病缓慢,自觉症状不明显,不易早期发现[5-6]。一般症状为面色苍白,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好。症状明显者嘴唇及眼结膜色淡红,牙床、手掌缺乏血色、毛发枯黄;提早发现贫血症状可尽早进行干预治疗。同时对辖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儿童家长的营养知识指导,开展健康教育营养知识宣传,传授辅食添加、平衡膳食的知识,改善不合理膳食结构,正确添加辅食,是保证各种营养供给、促使婴幼儿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孩子健康成长意义重大,特别是婴幼儿期保证营养充足最为关键,应转变意识,变治病为防病。
参考文献
[1]常树英,何武,贾风梅,等.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一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卫生研究[J].卫生研究,2007,31(2):210―212.
[2]戴晓月,朱晓梅.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29(6):540-541.
[3]赵武红.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204例调查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0,19:75-76.
[4]杨海鹰,王新利.婴儿期营养性贫血多因素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07期.
[5]刘畅,孙静,赫欣.婴幼儿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6]富振英,贾凤梅,何武,付罡,陈春明.我国5岁以下儿童及其母亲贫血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营养学报,2003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