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系统内外发生了多起自助设各、柜员现金箱现金挪用、盗用案件,对商业银行的形象带来负面影响,网点现金业务风险防控形势严峻,不容乐观。面对网点现金业务案件频发的现状,及时对网点现金业务的现状及风险特征进行探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一、网点现金业务现状及风险特点
(一)现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兴起的同时,商业银行也依托自身品牌过硬、客户群体庞大、技术先进、支付限额高等优势,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业务,也笼络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客户改变了过去喜欢用现金支付的习惯,使银行网点的现金业务大大减少。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积极适应网点现金业务减少的现状,压内增外,减少高柜窗口,减少柜员数量,增加客户经理数量,进一步保障我行业务经营发展。网点现金业务减少了,但现金管理却不敢有丝毫松懈。近两年现金挪用、盗用的案件频发,银行业有多起盗用自助设各现金数百万元的案件,网点现金管理形势严峻。
(二)风险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网点现金业务风险贯穿于现金业务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在柜员的业务操作和自助设备的加配钞管理上。而柜面人员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柜员和自助设备加配钞人员多为年龄偏大的员工,对制度缺乏敬畏,对规范不够重视,这加剧了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二是具有隐蔽性。在网点,柜员的日常监督管理,主要靠内勤行长的现场管理和监管经理的非现场管理。内勤行长事务繁杂,无法时刻监督柜员,监管经理负责网点众多,且监控也存在死角。假如柜员有心挪用、盗用小金额现金,刻意规避监控,在短期内是较难被发现的。三是具有高发性。柜面现金差错时常发生,如柜员记账串户;转账误操作成现金;漏支付客户利息;误提前支取等。四是危害大。银行柜面窗口性强,柜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银行形象。有些差错,及时联系客户,追回了损失,或者柜员自赔了事。而有些差错给银行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如柜员误将假币当做真币交付给客户;侵吞客户小面额利息,这些严重损害了银行形象,还可能受到外部监管部门的处罚。
二、网点现金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柜面经理碰箱不认真,现金箱限额管理混乱。柜员一日两碰箱制度,是保障柜员及时发现当日现金差错的关键环节。但个别柜员碰箱时,没有仔细盘点现金实物,当日漏付的二十元长款,连续多日盘点均未查出。对柜员现金箱限额管理,是现金管理的重要环节。银行实行柜员现金箱限额报备制。对柜员现金箱限额进行专项检查,支行也针对此进行了检查、辅导、培训,但仍有网点,不按报备的限额执行,随意修改。
(二)自助设备加配钞存在隐患,双人制约形同虚设。自助设各数量多,现金金额大,管理难度大,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近两年行内已多次发生盗取设备现金的案件。案件发生后,执行了新的管理规定,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着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钞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变淡薄了,加配钞流程变得不规范。某行一名加钞人员,将加钞用的100万现金和另一名加钞人员留在加钞问,自己离开加钞间去拿东西,操作严重违规;清点回钞时,一名加钞人员去洗手间,留另一名加钞人员独自清点回钞。双人制约如同虚设,警钟没有长鸣。
(三)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查库制度敷衍了事。网点负责人履职不到位,没有按照“四个一”履职,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未按月对所有柜员查库、未按季对所有自助设备查库,存在漏查、虚假登记等情况。二是查库均在月末进行,失去了突击性,不利于现金风险的防控。三是查库流于形式,有网点负责人在查库时,未汇总核对现金总数。内勤行长履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仅对自助设备金额确认,未参与检查加配钞全流程。
三、网点现金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开展员工行为排查,从人员管理上杜绝案发风险。一是谈心谈话。管理人员应多与员工沟通交流,倾听员工对工作、對岗位的看法,从其言语中了解其思想动态;多关注员工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的困难;多询问员工对其他员工的评价及可疑行为。二是家访。与员工家属面对面交流,关心家庭上的困难,关注员工班后的生活。三是员工征信报告。关注员工贷款和信用卡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信用不良记录,其消费水平是否与收入成正比,是否有信用卡套现等行为,对可疑的记录应一查到底。
(二)落实人员轮岗和岗位制约,从岗位管理上杜绝案发风险。员工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了,一方面对业务办理方法、制度要求、风险点都有深刻的认识,对客户较为熟悉,更容易提升业务效率、提高网点业绩。另一方面也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员工对如何逃避监管有了自己的认识,易发案件。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人员轮岗制度。另外,应充分发挥岗位制约的作用,在自助设备加配钞、现金调拨款、上缴款等环节必须双人操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强化管理岗位人员履职,从监督检查上杜绝案发风险。一是各级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现金履职要求,对现金箱和自助设各进行查库,保质保量完成检查工作。二是查库应注重突击性,不被查人员时间准各,而不是每月查库集中在固定时间。三是对自助设各的检查,应关注设各清机加钞的全流程,不能只核对结果。
一、网点现金业务现状及风险特点
(一)现状。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兴起的同时,商业银行也依托自身品牌过硬、客户群体庞大、技术先进、支付限额高等优势,大力推广电子银行业务,也笼络了一批忠实的客户。客户改变了过去喜欢用现金支付的习惯,使银行网点的现金业务大大减少。在此背景下,银行业积极适应网点现金业务减少的现状,压内增外,减少高柜窗口,减少柜员数量,增加客户经理数量,进一步保障我行业务经营发展。网点现金业务减少了,但现金管理却不敢有丝毫松懈。近两年现金挪用、盗用的案件频发,银行业有多起盗用自助设各现金数百万元的案件,网点现金管理形势严峻。
(二)风险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网点现金业务风险贯穿于现金业务的各个方面。主要集中在柜员的业务操作和自助设备的加配钞管理上。而柜面人员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柜员和自助设备加配钞人员多为年龄偏大的员工,对制度缺乏敬畏,对规范不够重视,这加剧了发生风险事件的可能性。二是具有隐蔽性。在网点,柜员的日常监督管理,主要靠内勤行长的现场管理和监管经理的非现场管理。内勤行长事务繁杂,无法时刻监督柜员,监管经理负责网点众多,且监控也存在死角。假如柜员有心挪用、盗用小金额现金,刻意规避监控,在短期内是较难被发现的。三是具有高发性。柜面现金差错时常发生,如柜员记账串户;转账误操作成现金;漏支付客户利息;误提前支取等。四是危害大。银行柜面窗口性强,柜员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银行形象。有些差错,及时联系客户,追回了损失,或者柜员自赔了事。而有些差错给银行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如柜员误将假币当做真币交付给客户;侵吞客户小面额利息,这些严重损害了银行形象,还可能受到外部监管部门的处罚。
二、网点现金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柜面经理碰箱不认真,现金箱限额管理混乱。柜员一日两碰箱制度,是保障柜员及时发现当日现金差错的关键环节。但个别柜员碰箱时,没有仔细盘点现金实物,当日漏付的二十元长款,连续多日盘点均未查出。对柜员现金箱限额管理,是现金管理的重要环节。银行实行柜员现金箱限额报备制。对柜员现金箱限额进行专项检查,支行也针对此进行了检查、辅导、培训,但仍有网点,不按报备的限额执行,随意修改。
(二)自助设备加配钞存在隐患,双人制约形同虚设。自助设各数量多,现金金额大,管理难度大,容易被不法分子盯上。近两年行内已多次发生盗取设备现金的案件。案件发生后,执行了新的管理规定,开展了多次专项检查,着实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钞人员风险意识明显变淡薄了,加配钞流程变得不规范。某行一名加钞人员,将加钞用的100万现金和另一名加钞人员留在加钞问,自己离开加钞间去拿东西,操作严重违规;清点回钞时,一名加钞人员去洗手间,留另一名加钞人员独自清点回钞。双人制约如同虚设,警钟没有长鸣。
(三)管理人员履职不到位,查库制度敷衍了事。网点负责人履职不到位,没有按照“四个一”履职,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未按月对所有柜员查库、未按季对所有自助设备查库,存在漏查、虚假登记等情况。二是查库均在月末进行,失去了突击性,不利于现金风险的防控。三是查库流于形式,有网点负责人在查库时,未汇总核对现金总数。内勤行长履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仅对自助设备金额确认,未参与检查加配钞全流程。
三、网点现金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开展员工行为排查,从人员管理上杜绝案发风险。一是谈心谈话。管理人员应多与员工沟通交流,倾听员工对工作、對岗位的看法,从其言语中了解其思想动态;多关注员工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上的困难;多询问员工对其他员工的评价及可疑行为。二是家访。与员工家属面对面交流,关心家庭上的困难,关注员工班后的生活。三是员工征信报告。关注员工贷款和信用卡使用情况,是否存在信用不良记录,其消费水平是否与收入成正比,是否有信用卡套现等行为,对可疑的记录应一查到底。
(二)落实人员轮岗和岗位制约,从岗位管理上杜绝案发风险。员工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了,一方面对业务办理方法、制度要求、风险点都有深刻的认识,对客户较为熟悉,更容易提升业务效率、提高网点业绩。另一方面也带来负面的影响,如员工对如何逃避监管有了自己的认识,易发案件。因此,必须严格执行人员轮岗制度。另外,应充分发挥岗位制约的作用,在自助设备加配钞、现金调拨款、上缴款等环节必须双人操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
(三)强化管理岗位人员履职,从监督检查上杜绝案发风险。一是各级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现金履职要求,对现金箱和自助设各进行查库,保质保量完成检查工作。二是查库应注重突击性,不被查人员时间准各,而不是每月查库集中在固定时间。三是对自助设各的检查,应关注设各清机加钞的全流程,不能只核对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