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是一种数学课堂的教育契机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10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上,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力.那么,如何认识和对待教学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错误呢?在我看来:
  一、诱导错误,引发深思
  音乐界有这样一个故事,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当初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下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甚至诱导学生“犯错”,使其“上当”,当他们落入“陷阱”而还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指出他们的错误,并通过正误辩析,让他们从错误中猛醒过来,记取教训,往往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效果。由于高度的情感反差,伴随着明显的正误对照,自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面积与面积的单位》这节课当学生学会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大小时,我故意设置“陷阱”:那下面就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本领来做一个数方格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男同学数的时候,女同学闭上眼睛。女同学数的时候,男同学闭上眼睛。接下来男同学数了是8格,女同学数了是4格,所有同学都认为8格的长方形大,但出乎意外的是我拿出来的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是一样大的。这时学生大呼“上当”,激烈的认知冲突使学生恍然大悟,悟出了“统一格子大小”的必要性,面积单位的出现可谓水到渠成。没有教学谍谍不休的细碎讲解,也没有教师近乎武断的“国际规定”,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陷阱”中,自己领悟出了“规定”后面的“道理”。这样学生走进了“陷阱”,又从“陷阱里”走了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将就“错误”,因势利导
  《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而真实的课堂教学,学生不可能不出现错误,就因为有了这种、那种错误,我们教师就要考虑如何利用好这些“错误”化弊为利,我们也可以经常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将错就错”的训练,这种“化错为正”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修改錯误。这不仅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扬长补短,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如我在教学应用题时,出示一道练习“铅笔有30支,比圆珠笔的3倍多6支,圆珠笔有多少支?”学生列出的算式有:①3×30 6;②3×30-6;③(30 6)÷3;④(30-6)÷3;⑤30÷3-6;⑥30×3 6……解法很多,究竟谁对谁错?通过学生合作,结合线段图,学生很快“统一”了答案,①、④是正确的。这时,我“将错就错”,因势利导:如果是其他算式,你能改变原题中的条件,改编出应用题吗?学生的思维打开了,针对其他算式改编出应用题。这样的“将错就错”,举一反三,既丰富了知识,又拓展了思路,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从学生出现的错误做法出发,进行引导点拨,不仅能引出正确的想法,还可以“将错就错”,拓宽学生思维。同时也使我们的教学环节更加精彩,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三、课后反思错误——共同成长的课堂
  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思作前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反思一下错题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然后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纠错,让错误发挥最大的育人功效。我要求每位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集”,这是一条很好的培养学生反思习惯的途径。每个人在做数学习题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把这些错误记录在一本专门的本子里。我定期从学生的“错题集”中选出有代表性的错题,在课堂上进行剖析,同时让学生的解题思维充分暴露出来,然后,尽量详尽地分析错误原因。在学生常犯错误的关键之处,经常适时地引导学生去反思、回顾,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数学思维品质,又可以完善认知结构,形成系统。
  总之,数学错误随着数学学习的开始也产生着,对于错误,我们要站在数学价值的角度上重新审视,灵活的运用于数学教学当中,发挥数学错误最大限度的作用,挖掘内在的“闪光点”,对其新的探究与发现,为学生创设新的学习机会,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新的教育契机。
其他文献
摘要:“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技能的提高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中学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难学的学科,老师应该将“支架式”教学模式正确的应用,以达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文本对“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简要的分析介绍,并对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对其进行正确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模式;中学数学;应用研究  中学数学
背景:  尿失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康复进程及预后,近年来受到医学界高度重视。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后尿失禁的治疗,但目前尚缺乏高质量证据评
今年,我在数学课堂上有意识的进行了一些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尝试。通过实践,形成一些点滴如下,供同行商榷。  一、问题情境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生来说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是简单
期刊
当今中国媒体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潮流的要求,越来越多地重视和参与国际新闻报道,但相关实践经验欠缺,人才知识准备不足。马胜荣、薛群合著的《描述世界——国际新闻采访
目的:在全面梳理小儿中医药养护理论的发展源流,系统总结中医药养护理论指导下小儿饮食喂养方法与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临床研究的方法深入探讨小儿饮食喂养与功能性便秘的相关性,以
[摘要]计算器是现代社会应用广泛的计算工具。我国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引入计算器教学,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所必须的。本文在作者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初一学生使用计算器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此产生的质疑。以期提高初中学生对现代技术工具的使用水平,达到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目的。  [關键字] 计算器 数学计算  一、理不理解没关系,得分看计算器的好差  现在的初中生很喜欢使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几乎是一个模式,一个班级几十个同学,同时学习一个例题,讨论同一个问题,共同完成一样的作业,在教学中采取”一刀切”,不顾学生认识水平的差异,个性的差异,
露天铁矿的水力除尘是主要除尘方法之一。它在采掘-装载工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采用该工艺过程时是将矿岩预先湿润达到水力除尘。目前在露天矿电铲挖掘作业面使用水力除尘
数列是高中代数的重要内容,又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在高考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数列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有关数列的求和,求通项公式以及求数列的最值等基本问题,这几类数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新课标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国家教育十二五规划纲要对义务教育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后,更严格了教育教学规范和教师教学职责。因此,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新背景下,如何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怎样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老师这位指路人的职责发挥到最大,是建立高效课堂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并非是一门直观课程,他需要一定的思维逻辑性和敏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