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难得,文玩之首
中国四大名砚中,有“三石一陶”之说,其中的“一陶”指的便是澄泥砚。澄泥砚是以汾河河底泥烧制而成。澄泥砚源于秦汉,是古人受秦汉砖、瓦当生产的启示,结合陶器烧制手法再精工制作,遂步演变而来。唐宋时期,澄泥砚工艺已经炉火纯青,因而当时人们评价澄泥砚为“砚中第一”。
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
古代,山西绛州是澄泥砚的主要产地。绛州之所以能成为澄泥砚的发源地,是因为绛州重要的地理位置。
绛州位于汾河之滨,是去都城长安的重要水旱码头,各路官宦商贾、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云集绛州,更进一步促进了绛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绛州先民继承秦砖汉瓦的澄泥工艺,改进陶砚的制作技法,使澄泥砚的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绛州能产澄泥砚的另一个原因是源于汾河的恩赐。汾河上游多是峡谷,水流湍急,而到了绛州段,河道宽阔,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形成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因为富含了来自上游各地带层的不同矿物质,所以在澄泥砚制作后期的烧制中,“窑变”更为澄泥砚带来了诸多神秘与变幻,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沙绿、檀香紫等色彩都是在炉火中随机孕育出来的。
遗憾,工艺失传
据史料记载,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先要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好,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河水冲洗,如此两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和泥成团作模子,待坚固后,用竹刀刻为砚形。阴干后再细刻,再烧,再蒸,反复多次,经过繁复的工序后,砚台便坚如铁石。绛州澄泥砚是融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陶艺等一身的艺术形式,虽然制作工艺已失传,但是因为其丰富的艺术内涵,一直受到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所垂青。自澄泥砚失传后,后世能工巧匠对澄泥砚的复兴前仆后继,但是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澄泥砚相较于其他材质的砚台而言,在技术要求和材料成本上都要高得多,所以当石砚、铜砚兴起后,澄泥砚就逐渐没落。到明末清初时,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1775年,乾隆皇帝命绛州知府在汾河一带取泥,打包运到京城,再命造办处找苏杭工匠烧制,制作“绛州澄泥砚”,历时十年而未成,最终放弃。
复兴,艰难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文博副研究员蔺永茂在一次与朋友聊到砚台时,朋友提到:“新绛县是古时绛州所在地,绛州澄泥砚是中华制砚史上的传奇,能否让这传奇重现?”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古绛州文化有着浓厚感情的蔺永茂开始了绛州澄泥砚的复兴工作。复兴澄泥砚是一个系统工程,乾隆皇帝集天下能工巧匠用了十年时间都没能成功,凭自己一个人,又怎么能成功?在苦苦钻研几年未果之后,蔺永茂把当时在学校当美术老师的儿子蔺涛拉了进来。1986年,父子二人辞去工作,成立了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视复兴澄泥砚为一生志向。
制作澄泥砚,澄泥原料是关键。因为实物匮乏,他们翻阅大量的资料,在清灯黄卷下搜录片言只语,几乎成为蔺氏父子生活的全部内容。而史料记载的澄泥砚原料无处寻觅,因汾河湾的采泥场历经沧桑巨变,早已面目皆非。于是,父子只能跋山涉水,踏遍汾河下游的沟壑,反复采集样泥。
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河水中裹带的泥沙流入绢袋中,经第一层绢袋过滤后,沉入第二层绢袋的细泥即是澄泥。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于是他们就改进了澄泥砚的制作工艺:第一步,是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的极为细致的泥土就是制砚的原料,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时间,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
制作澄泥砚的关键点是焙烧,这是决定澄泥砚成品率的关键。在焙烧中,蔺涛熬红了双眼,薰黑了脸,胳膊上的汗毛曾被火烧光,这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窑崩,砖土飞扬,顷刻间一切化为乌有或是全窑无成品,全部报废。
一次次去汾河边采泥,一次次失败的试验,一次次调整澄泥的物质成分。从陶泥与瓷泥、从陶土与瓷土里挖掘烧制工艺,将绘画、雕刻、陶艺制作融于一身,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绛州澄泥砚经过三百年的断代后,终于得到了新生。
如今,澄泥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蔺氏父子也因此双双当选“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蔺氏父子用一己之力,让汾河泥再度焕发光彩,成就了乾隆皇帝集国家之力十年之功也未能完成的传奇。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中国四大名砚中,有“三石一陶”之说,其中的“一陶”指的便是澄泥砚。澄泥砚是以汾河河底泥烧制而成。澄泥砚源于秦汉,是古人受秦汉砖、瓦当生产的启示,结合陶器烧制手法再精工制作,遂步演变而来。唐宋时期,澄泥砚工艺已经炉火纯青,因而当时人们评价澄泥砚为“砚中第一”。
澄泥砚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因此质地细腻,犹如婴儿皮肤一般,而且具有贮水不涸,历寒不冰,发墨而不损毫,滋润胜水可与石质佳砚相媲美的特点,因此前人多有赞誉。今日所见古澄泥砚极为稀少,上品更是难求。
古代,山西绛州是澄泥砚的主要产地。绛州之所以能成为澄泥砚的发源地,是因为绛州重要的地理位置。
绛州位于汾河之滨,是去都城长安的重要水旱码头,各路官宦商贾、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云集绛州,更进一步促进了绛州经济文化的发展。
绛州先民继承秦砖汉瓦的澄泥工艺,改进陶砚的制作技法,使澄泥砚的生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峰。绛州能产澄泥砚的另一个原因是源于汾河的恩赐。汾河上游多是峡谷,水流湍急,而到了绛州段,河道宽阔,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在河床上,形成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因为富含了来自上游各地带层的不同矿物质,所以在澄泥砚制作后期的烧制中,“窑变”更为澄泥砚带来了诸多神秘与变幻,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沙绿、檀香紫等色彩都是在炉火中随机孕育出来的。
遗憾,工艺失传
据史料记载,绛州澄泥砚的制作需经过几十道工序。先要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后,用绢袋盛好,袋口系绳再抛入河中,继续受河水冲洗,如此两三年之后,绢袋中的泥越来越细。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和泥成团作模子,待坚固后,用竹刀刻为砚形。阴干后再细刻,再烧,再蒸,反复多次,经过繁复的工序后,砚台便坚如铁石。绛州澄泥砚是融绘画、雕塑、书法、篆刻、陶艺等一身的艺术形式,虽然制作工艺已失传,但是因为其丰富的艺术内涵,一直受到上至帝王、下至平民所垂青。自澄泥砚失传后,后世能工巧匠对澄泥砚的复兴前仆后继,但是无一例外,都以失败而告终。因为澄泥砚相较于其他材质的砚台而言,在技术要求和材料成本上都要高得多,所以当石砚、铜砚兴起后,澄泥砚就逐渐没落。到明末清初时,澄泥砚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1775年,乾隆皇帝命绛州知府在汾河一带取泥,打包运到京城,再命造办处找苏杭工匠烧制,制作“绛州澄泥砚”,历时十年而未成,最终放弃。
复兴,艰难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绛县博物馆业务馆长、文博副研究员蔺永茂在一次与朋友聊到砚台时,朋友提到:“新绛县是古时绛州所在地,绛州澄泥砚是中华制砚史上的传奇,能否让这传奇重现?”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对古绛州文化有着浓厚感情的蔺永茂开始了绛州澄泥砚的复兴工作。复兴澄泥砚是一个系统工程,乾隆皇帝集天下能工巧匠用了十年时间都没能成功,凭自己一个人,又怎么能成功?在苦苦钻研几年未果之后,蔺永茂把当时在学校当美术老师的儿子蔺涛拉了进来。1986年,父子二人辞去工作,成立了山西省新绛县绛州澄泥砚研制所,视复兴澄泥砚为一生志向。
制作澄泥砚,澄泥原料是关键。因为实物匮乏,他们翻阅大量的资料,在清灯黄卷下搜录片言只语,几乎成为蔺氏父子生活的全部内容。而史料记载的澄泥砚原料无处寻觅,因汾河湾的采泥场历经沧桑巨变,早已面目皆非。于是,父子只能跋山涉水,踏遍汾河下游的沟壑,反复采集样泥。
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河水中裹带的泥沙流入绢袋中,经第一层绢袋过滤后,沉入第二层绢袋的细泥即是澄泥。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完全遵循古法已不可能。于是他们就改进了澄泥砚的制作工艺:第一步,是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滤出的极为细致的泥土就是制砚的原料,再将滤制出的澄泥放置一年以上的时间,历经冬夏以去其燥性才能使用……
制作澄泥砚的关键点是焙烧,这是决定澄泥砚成品率的关键。在焙烧中,蔺涛熬红了双眼,薰黑了脸,胳膊上的汗毛曾被火烧光,这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窑崩,砖土飞扬,顷刻间一切化为乌有或是全窑无成品,全部报废。
一次次去汾河边采泥,一次次失败的试验,一次次调整澄泥的物质成分。从陶泥与瓷泥、从陶土与瓷土里挖掘烧制工艺,将绘画、雕刻、陶艺制作融于一身,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绛州澄泥砚经过三百年的断代后,终于得到了新生。
如今,澄泥砚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蔺氏父子也因此双双当选“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
蔺氏父子用一己之力,让汾河泥再度焕发光彩,成就了乾隆皇帝集国家之力十年之功也未能完成的传奇。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