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技服务业具有人才智力密集、科技含量高、产业附加值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等特点,是实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和调结构、促发展的关键一环。文章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和重点调查资料,从市场主体的分布、经济效益、产业适配等方面对西安科技服务业市场主体发展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科技服务;市场主体;企业效益
1科技服务业的统计界定
2015年,国家统计局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和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布了《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从统计标准的角度对科技服务业统计进行了规范。将科技服务业的范围确定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专业化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普及和宣传教育服务、综合科技服务等七大类。其中,信息技术服务、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推广等行业是科技服务的核心“骨架”;金融、财务、法律、出版、科普宣传、政府管理等行业,是科技服务的“筋脉”支撑。
2市场主体分布五个集中特点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截至2013年,西安属于科技服务业行业范围的法人单位1.33万个,从业人员58.88万人,呈现五个集中特点。
一是向核心领域集中。核心领域有法人单位0.58万个,从业人员22.26万人,分别占43.9%和38.0%。考虑到相关领域中只有部分业务活动和单位应属于科技服务业,核心领域的实际占比将达到半数或更多,初步呈现向核心领域集中的趋势。
二是向专业技术服务集中。根据普查资料,西安科技服务业中专业化技术服务单位占15.9%,从业人员占20.3%,主要是勘察设计、工程设计单位。科技信息服务单位占21.9%,从业人员占26.4%,主要是各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单位,反映了西安软件业服务外包行业的实力。
三是向企业类型集中。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核心领域中企业机构的比重已经超过90%,市场化程度较高;相关领域中,由于有部分行业涉及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单位,企业机构的占比相对较低,但也接近八成。
四是向非公领域集中。从控股情况看,目前西安科技服务业中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单位数占比尚且不到10%,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和其他控股类型的企业占比达到了92%以上。其中私人控股企业的单位数最多,有超过1万家企业,但规模优势仍未形成,人数、收入、资产等指标仍远小于国有企业。
五是向开发区集中。五区一港两基地共有科技服务业单位近5000家,单位数和人数都占全市30%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更是占全市半数以上,成为西安科技服务业集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安高新区的科技服务业集中优势最为明显,区内共有科技服务业单位近3000家,从业人员近18万人。
3企业经济效益喜忧参半
经济总量规模较大但下行压力同样加大。2013年,全市属于科技服务业行业范畴的法人单位中,有企业1.12万个,全年营业收入2077.32亿元,资产总计10425.97亿元,总体规模较大。但企业收入增长放缓,利润实现困难,下行压力较大。
规模以上单位数量增加较快但平均规模有所缩小。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417个,比上年增加155个,增长较快。但户均拥有从业人员306人,年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营业利润0.26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69.7%、72.1%和65.3%,企业规模显著缩小。
核心领域成长性好但相关领域经营形势严峻。2014年,核心领域的规模以上单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成长性较好。相关领域的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仅微增0.1%,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7%,经营形势严峻。收入下滑最为明显的是科普宣传、中介服务、广告会展等领域。
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双高。2014年,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人均产出73.64万元(按营业收入计算),是其他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的2.1倍;人均应付薪酬12.54万元,是其他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的2倍,是2014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2倍。科技含量高、人才智力密集特点明显。
4“骨筋”适配有所不足
核心领域综合实力较强,技术要素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核心领域调查单位中,有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3个,占32.9%;有114个企业独立拥有各类知识产权5000余件;有84个企业专门设置了负责研发的机构或部门,专职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超过6000人,约占企业员工数的1/5。从业人员中,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2%具有海外学习经历,1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014年,调查单位营业收入344.2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长7.3%,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收入增长4.4%,近三年有科技经费投入的企业收入增长8.8%,技术要素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研发意识强、投入高。除了专门设置研发机构,部分调查单位采取项目组形式,按项目从不同部門中抽调人员开展研发活动;还有近30%的调查对象与其他机构开展了科技合作,省内的高校、科研院所是企业合作的首选。26%的企业在近三年的财务数据中能够明确核算科技经费投入情况,且科技经费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在18%左右,其中科技经费投入最高的企业甚至超过了同期营业收入。
对相关领域服务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核心领域调查对象列出了当前最需要的3项服务依次是人才培训、市场推广和法律服务,与企业反映的当前经营中存在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缺乏,企业有技术、有产品但推广营销渠道狭窄、平台少,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棘手等问题直接呼应。但从相关领域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对科技服务业的认识依然停留在空泛的概念阶段,存在对科技活动的认识不足、业务量不足、效益预期不足、未来拓展意愿不足、有效服务不足等问题。
5对策
第一,全面提升核心领域综合竞争力。加大对基础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工作者从事基础性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用权威、领先的学科优势为产业发展打造核心实力。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开展研发活动,参与区域或行业标准制订,提升影响力。
第二,全面提升非公领域主体活力。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服务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对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科技小巨人给予奖励。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面向民营科技企业的比例,研究设置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服务采购项目。
第三,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资本实力。多角度加强科技服务投融资体系建设:在传统货币银行业探索新的抵押、质押方式,拓展完善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鼓励开发适合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保险品种,分散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减少因支付保证金等原因而产生的资金沉淀,激发流动性;在地方财政允许的范围内,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切实减少科技企业税收负担;鼓励科技服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企业上市给予辅导和奖励。
第四,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科技影响力。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发现机遇,为科技服务开拓市场的同时提升县域经济科技含量。发挥开发区带动作用,提升开发区科技服务增长极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影响力。
第五,全面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科技服务公共设施建设,充实各类科技馆、博物馆的馆藏量,丰富布展方式,提升科普宣传服务能力。鼓励新闻、出版单位探索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市场好评度高的科普出版物。培养挖掘文字功底好的科技从业者和具备相当科技专业素养的文字编辑,提升科普宣传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正海,雷军.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何书渊.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7).
[关键词]科技服务;市场主体;企业效益
1科技服务业的统计界定
2015年,国家统计局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49号)和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布了《国家科技服务业统计分类(2015)》,从统计标准的角度对科技服务业统计进行了规范。将科技服务业的范围确定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专业化技术服务、科技推广及相关服务、科技信息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科技普及和宣传教育服务、综合科技服务等七大类。其中,信息技术服务、软件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科技推广等行业是科技服务的核心“骨架”;金融、财务、法律、出版、科普宣传、政府管理等行业,是科技服务的“筋脉”支撑。
2市场主体分布五个集中特点
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截至2013年,西安属于科技服务业行业范围的法人单位1.33万个,从业人员58.88万人,呈现五个集中特点。
一是向核心领域集中。核心领域有法人单位0.58万个,从业人员22.26万人,分别占43.9%和38.0%。考虑到相关领域中只有部分业务活动和单位应属于科技服务业,核心领域的实际占比将达到半数或更多,初步呈现向核心领域集中的趋势。
二是向专业技术服务集中。根据普查资料,西安科技服务业中专业化技术服务单位占15.9%,从业人员占20.3%,主要是勘察设计、工程设计单位。科技信息服务单位占21.9%,从业人员占26.4%,主要是各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单位,反映了西安软件业服务外包行业的实力。
三是向企业类型集中。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核心领域中企业机构的比重已经超过90%,市场化程度较高;相关领域中,由于有部分行业涉及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单位,企业机构的占比相对较低,但也接近八成。
四是向非公领域集中。从控股情况看,目前西安科技服务业中国有和集体控股企业单位数占比尚且不到10%,私人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外商控股和其他控股类型的企业占比达到了92%以上。其中私人控股企业的单位数最多,有超过1万家企业,但规模优势仍未形成,人数、收入、资产等指标仍远小于国有企业。
五是向开发区集中。五区一港两基地共有科技服务业单位近5000家,单位数和人数都占全市30%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更是占全市半数以上,成为西安科技服务业集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西安高新区的科技服务业集中优势最为明显,区内共有科技服务业单位近3000家,从业人员近18万人。
3企业经济效益喜忧参半
经济总量规模较大但下行压力同样加大。2013年,全市属于科技服务业行业范畴的法人单位中,有企业1.12万个,全年营业收入2077.32亿元,资产总计10425.97亿元,总体规模较大。但企业收入增长放缓,利润实现困难,下行压力较大。
规模以上单位数量增加较快但平均规模有所缩小。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417个,比上年增加155个,增长较快。但户均拥有从业人员306人,年实现营业收入2.26亿元、营业利润0.26亿元,分别是2013年的69.7%、72.1%和65.3%,企业规模显著缩小。
核心领域成长性好但相关领域经营形势严峻。2014年,核心领域的规模以上单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0%,成长性较好。相关领域的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营业收入同比仅微增0.1%,营业利润同比减少5.7%,经营形势严峻。收入下滑最为明显的是科普宣传、中介服务、广告会展等领域。
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双高。2014年,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单位人均产出73.64万元(按营业收入计算),是其他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的2.1倍;人均应付薪酬12.54万元,是其他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的2倍,是2014年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2倍。科技含量高、人才智力密集特点明显。
4“骨筋”适配有所不足
核心领域综合实力较强,技术要素直接影响经济效益。核心领域调查单位中,有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3个,占32.9%;有114个企业独立拥有各类知识产权5000余件;有84个企业专门设置了负责研发的机构或部门,专职从事研发工作的人员超过6000人,约占企业员工数的1/5。从业人员中,8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2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2%具有海外学习经历,1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2014年,调查单位营业收入344.21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收入增长7.3%,拥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收入增长4.4%,近三年有科技经费投入的企业收入增长8.8%,技术要素直接影响经济效益。
研发意识强、投入高。除了专门设置研发机构,部分调查单位采取项目组形式,按项目从不同部門中抽调人员开展研发活动;还有近30%的调查对象与其他机构开展了科技合作,省内的高校、科研院所是企业合作的首选。26%的企业在近三年的财务数据中能够明确核算科技经费投入情况,且科技经费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在18%左右,其中科技经费投入最高的企业甚至超过了同期营业收入。
对相关领域服务需求旺盛但有效供给不足。核心领域调查对象列出了当前最需要的3项服务依次是人才培训、市场推广和法律服务,与企业反映的当前经营中存在的高水平的专业人才缺乏,企业有技术、有产品但推广营销渠道狭窄、平台少,各类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棘手等问题直接呼应。但从相关领域调查情况看,大多数企业对科技服务业的认识依然停留在空泛的概念阶段,存在对科技活动的认识不足、业务量不足、效益预期不足、未来拓展意愿不足、有效服务不足等问题。
5对策
第一,全面提升核心领域综合竞争力。加大对基础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工作者从事基础性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用权威、领先的学科优势为产业发展打造核心实力。鼓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开展研发活动,参与区域或行业标准制订,提升影响力。
第二,全面提升非公领域主体活力。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服务领域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中小型民营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对发展迈上新台阶的科技小巨人给予奖励。逐步提高政府采购中面向民营科技企业的比例,研究设置专门面向民营企业的科技服务采购项目。
第三,全面提升科技服务资本实力。多角度加强科技服务投融资体系建设:在传统货币银行业探索新的抵押、质押方式,拓展完善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鼓励开发适合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保险品种,分散项目建设中的风险,减少因支付保证金等原因而产生的资金沉淀,激发流动性;在地方财政允许的范围内,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切实减少科技企业税收负担;鼓励科技服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对企业上市给予辅导和奖励。
第四,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科技影响力。引导和鼓励科技服务企业在县域经济中发现机遇,为科技服务开拓市场的同时提升县域经济科技含量。发挥开发区带动作用,提升开发区科技服务增长极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影响力。
第五,全面提升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科技服务公共设施建设,充实各类科技馆、博物馆的馆藏量,丰富布展方式,提升科普宣传服务能力。鼓励新闻、出版单位探索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市场好评度高的科普出版物。培养挖掘文字功底好的科技从业者和具备相当科技专业素养的文字编辑,提升科普宣传产品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正海,雷军.西安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研究[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2]何书渊.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