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迎接圣诞节,以艺术空间著称的商业中心侨福芳草地,早早地撤换掉了门口那件达利的巨型雕塑《尊海豚的人》,同时,在沿街的草坪处新换上了两个气宇轩昂、昂首跨步的小士兵雕塑。吕恒顺先生非常高兴我察觉到了展陈上的这些变化,这也是他作为侨福集团艺术文化部总经理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12月25日,圣诞颂歌弥漫在整个芳草地大厦里,坐在2楼安静的一角,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从一个店铺出来又钻进了另一个店铺,有说有笑;而有的人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在有趣的雕塑面前拿捏着各种照相的姿势。“艺术是芳草地最独特的DNA之一,许多独具一格的艺术创作展示于芳草地的灵动空间里,为顾客提供真正充满艺术氛围的理想购物之所。此外,这里还典藏了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贵重艺术名品,全年都能带给顾客愉悦的艺术体验。”写在芳草地官网上的话,简洁明快地描述了我眼前的这个场域。从内部装饰到空间布局,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都能发现一个有趣的小雕塑或者是一个精致的展览厅。而在整个建筑的顶层,运营了3年的芳草地展览馆里,姜亨九的个展“灵魂”和王鲁炎的系列作品《图-寓言》相峙而立。展览空间很大,想要比较悠闲地看完这两个展览,大概也要在此稍作停留。这是一个上一秒注意力还停留在一桶爆米花,而下一秒就转移到岳敏君、张晓刚、陈文令等艺术作品上的地方。在这里,商业和艺术有趣的伴生着,人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一个博物馆都难以企及的。
为了迎接圣诞节,以艺术空间著称的商业中心侨福芳草地,早早地撤换掉了门口那件达利的巨型雕塑《骑海豚的人》,同时,在沿街的草坪处新换上了两个气宇轩昂、昂首跨步的小士兵雕塑。吕恒顺先生非常高兴我察觉到了展陈上的这些变化,这也是他作为侨福集团艺术文化部总经理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较早一批从台湾来到大陆从事艺术品交易工作的人,吕恒顺经历了整个大陆艺术市场的成长与发展,也是芳草地兴建之初就被其老板黄建华锁定的肱股之臣。现在他负责芳草地展览馆、以及下属五处不同地点的芳草地画廊的管理和经营,也向我谈了他多年的经营心得。“在整个CBD兴建之初,就把主题定位为艺术,芳草地算是比较早的一个,而在一个企业里,单独设立一个艺术部,也是很少见的。这一设想目前看来效果很好。一方面,入驻的商户很高兴总有新鲜的艺术作品来装点门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提起芳草地时也总是说:‘哦,那个有好多雕塑艺术的商场’。”
跟随着吕恒顺先生很快来到了今年刚刚扩建的芳草地画廊,相比商场,这里安静了许多。坐定之后,才发现吕先生手里握着的两页纸上写好了采访问题的答案,那是我事先用邮件发送给他的,有些段落他还用了红色字体标注。吕恒顺的平时的工作繁琐而具体,对他日程表里的所有事务,他都无比认真细致。“关键是黄先生是个很能干的老板,他胖胖的,有脾气,有个性,我们工作中的任何疏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吕恒顺口中的“黄先生”是侨福集团的第二代传人黄建华,也是聘请吕恒顺出任芳草地艺术文化部主管的人。芳草地里大部分的艺术作品都是他的收藏,而陈列方式和展示理念也多来自于这个家族企业的灵魂人物。
吕恒顺说:“考虑到商铺很多,墙面的空间有限,我们以雕塑的摆放为主,雕塑的比例和形态也都是根据空间特点来安排的。”尽管空间很大,但所有作品的摆放都是利用比较零碎的空间巧妙完成的,毕竟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作品的摆放要考虑到如何既可以满足匆忙一瞥的人,也能供悠闲的人细细品味,将芳草地真正变成一个可观可游之地。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雕塑对于空间的适应性有时也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之前摆在建筑下层空间草坪上的刘若望的狼群雕塑呈放射状散开,一方面将整个草坪变成了电影一幕,场景感十足,另一方面,作品在这个区域内也产生了新的组合形态,相得益彰。
“我们确实不像美术馆和博物馆一样,把作品全权保护起来。只是在作品周围加一个小小的围栏,你可以上手去摸去碰。”这种对于艺术的好奇之心是芳草地的经营者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和很多把艺术品当作唯一主角去维护的博物馆最大的不同之处。但芳草地的典藏和陈列在空间上强调人对艺术微距离的体验感,而在艺术品触手可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经常有碰坏的,坏了就修呗,修好了还这么摆着。”吕恒顺觉得因为人和作品互动的时候有损伤就把作品罩起来,是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艺术品最大的价值都隐藏在这些互动中。
相比黄老板数量庞大的收藏(仅达利的艺术作品的收藏就有47件之多),芳草地的艺术品展示陈列只是冰山一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真的只能算是黄老板的“微展陈”。也正因为如此,芳草地典藏和展陈艺术品的另一大特点是在时间上注重变化的新鲜感。“我们有这么多作品,所以可以支持不定期撤换。这样,我们的客人每次来到芳草地都像是第一次来一样新鲜。而收藏方面,也不是只进不出,我们也会向周边的学校、机关捐赠一些艺术品,这样购藏、展示和捐赠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并不像很多私人博物馆花费昂贵的代价去维护艺术品,侨福芳草地的做法更像是让艺术品变成了一条流动的河,去除艺术品本身封闭独立的主体地位,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作为一个以商业性为主体的艺术空间,芳草地对《论语》中“游于艺”的实践略有心得,因为当下,除了物质上的享受,芳草地还希望给来访者精神上的喜悦,以及人和艺术之间更加轻便灵活的连接。
2015年12月25日,圣诞颂歌弥漫在整个芳草地大厦里,坐在2楼安静的一角,熙熙攘攘的人群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有的人从一个店铺出来又钻进了另一个店铺,有说有笑;而有的人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在有趣的雕塑面前拿捏着各种照相的姿势。“艺术是芳草地最独特的DNA之一,许多独具一格的艺术创作展示于芳草地的灵动空间里,为顾客提供真正充满艺术氛围的理想购物之所。此外,这里还典藏了来自世界其它地区的贵重艺术名品,全年都能带给顾客愉悦的艺术体验。”写在芳草地官网上的话,简洁明快地描述了我眼前的这个场域。从内部装饰到空间布局,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都能发现一个有趣的小雕塑或者是一个精致的展览厅。而在整个建筑的顶层,运营了3年的芳草地展览馆里,姜亨九的个展“灵魂”和王鲁炎的系列作品《图-寓言》相峙而立。展览空间很大,想要比较悠闲地看完这两个展览,大概也要在此稍作停留。这是一个上一秒注意力还停留在一桶爆米花,而下一秒就转移到岳敏君、张晓刚、陈文令等艺术作品上的地方。在这里,商业和艺术有趣的伴生着,人和艺术作品之间的亲密度是任何一个博物馆都难以企及的。
为了迎接圣诞节,以艺术空间著称的商业中心侨福芳草地,早早地撤换掉了门口那件达利的巨型雕塑《骑海豚的人》,同时,在沿街的草坪处新换上了两个气宇轩昂、昂首跨步的小士兵雕塑。吕恒顺先生非常高兴我察觉到了展陈上的这些变化,这也是他作为侨福集团艺术文化部总经理日常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较早一批从台湾来到大陆从事艺术品交易工作的人,吕恒顺经历了整个大陆艺术市场的成长与发展,也是芳草地兴建之初就被其老板黄建华锁定的肱股之臣。现在他负责芳草地展览馆、以及下属五处不同地点的芳草地画廊的管理和经营,也向我谈了他多年的经营心得。“在整个CBD兴建之初,就把主题定位为艺术,芳草地算是比较早的一个,而在一个企业里,单独设立一个艺术部,也是很少见的。这一设想目前看来效果很好。一方面,入驻的商户很高兴总有新鲜的艺术作品来装点门面,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在提起芳草地时也总是说:‘哦,那个有好多雕塑艺术的商场’。”
跟随着吕恒顺先生很快来到了今年刚刚扩建的芳草地画廊,相比商场,这里安静了许多。坐定之后,才发现吕先生手里握着的两页纸上写好了采访问题的答案,那是我事先用邮件发送给他的,有些段落他还用了红色字体标注。吕恒顺的平时的工作繁琐而具体,对他日程表里的所有事务,他都无比认真细致。“关键是黄先生是个很能干的老板,他胖胖的,有脾气,有个性,我们工作中的任何疏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吕恒顺口中的“黄先生”是侨福集团的第二代传人黄建华,也是聘请吕恒顺出任芳草地艺术文化部主管的人。芳草地里大部分的艺术作品都是他的收藏,而陈列方式和展示理念也多来自于这个家族企业的灵魂人物。
吕恒顺说:“考虑到商铺很多,墙面的空间有限,我们以雕塑的摆放为主,雕塑的比例和形态也都是根据空间特点来安排的。”尽管空间很大,但所有作品的摆放都是利用比较零碎的空间巧妙完成的,毕竟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作品的摆放要考虑到如何既可以满足匆忙一瞥的人,也能供悠闲的人细细品味,将芳草地真正变成一个可观可游之地。其实,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雕塑对于空间的适应性有时也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比如之前摆在建筑下层空间草坪上的刘若望的狼群雕塑呈放射状散开,一方面将整个草坪变成了电影一幕,场景感十足,另一方面,作品在这个区域内也产生了新的组合形态,相得益彰。
“我们确实不像美术馆和博物馆一样,把作品全权保护起来。只是在作品周围加一个小小的围栏,你可以上手去摸去碰。”这种对于艺术的好奇之心是芳草地的经营者最希望看到的,也是和很多把艺术品当作唯一主角去维护的博物馆最大的不同之处。但芳草地的典藏和陈列在空间上强调人对艺术微距离的体验感,而在艺术品触手可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困扰。“经常有碰坏的,坏了就修呗,修好了还这么摆着。”吕恒顺觉得因为人和作品互动的时候有损伤就把作品罩起来,是种因噎废食的做法,艺术品最大的价值都隐藏在这些互动中。
相比黄老板数量庞大的收藏(仅达利的艺术作品的收藏就有47件之多),芳草地的艺术品展示陈列只是冰山一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里真的只能算是黄老板的“微展陈”。也正因为如此,芳草地典藏和展陈艺术品的另一大特点是在时间上注重变化的新鲜感。“我们有这么多作品,所以可以支持不定期撤换。这样,我们的客人每次来到芳草地都像是第一次来一样新鲜。而收藏方面,也不是只进不出,我们也会向周边的学校、机关捐赠一些艺术品,这样购藏、展示和捐赠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并不像很多私人博物馆花费昂贵的代价去维护艺术品,侨福芳草地的做法更像是让艺术品变成了一条流动的河,去除艺术品本身封闭独立的主体地位,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作为一个以商业性为主体的艺术空间,芳草地对《论语》中“游于艺”的实践略有心得,因为当下,除了物质上的享受,芳草地还希望给来访者精神上的喜悦,以及人和艺术之间更加轻便灵活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