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孕育出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较浅、接受主动性不高、与思政教育融入不深、创新性缺乏。建议从非遗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出发,积极探索实践途径,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基金项目】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2017年度学校科研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探究”(项目编号:YK17-03-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孕育出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非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职学生对非遗文化认知较浅、接受主动性不高、与思政教育融入不深、创新性缺乏。建议从非遗文化与高职学生思政教育的融合点出发,积极探索实践途径,为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红舞”作为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资源和重要载体,传播方式还比较单一,育人价值有待挖掘,这影响了“红舞”育人功能的有效发挥。应重新审视“红舞”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探索“红舞”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路径:“红舞”内涵融入课程思政的原则,“红舞”精神融入舞蹈教学目标,“红舞”元素融入教学实践。“红舞”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思政的红色元素,将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两者有效融合,以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
红色舞剧是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它在加强国民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文章立足红色舞剧的产生背景和创作特点,以《英雄》为例,分析了红色舞剧的艺术特点及审美价值。文章提出,在创作革命历史题材舞蹈作品时,要综合运用动作三要素,体现审美因素,科学运用编创手段,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创作手段,更好地发挥红色舞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教育价值。
舞蹈艺术是一项集艺术、娱乐以及文化等特性为一体的活动,它是通过各种肢体语言来表达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和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其在散发独特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还能使人们的精神内涵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基于此,基层文化馆应积极开展群众舞蹈活动,并在舞蹈的编排创作上以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主要依据,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使其编排创作更加科学合理,这样不仅可以将群众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还可以让群众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充
原创舞蹈《掌中流年》是浙江省平阳县文化馆2020年文艺精品创作之一,舞蹈灵感来源于平阳单档布袋戏,又称“掌上戏”,2008年,单档布袋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演时,一米见方的小舞台装搭在戏箱背上,艺人坐在镂空小舞台屏风后面操作,周围蒙布,只留一个舞台口作表演区。
本文使用2011-2021年省际房价数据,运用BSADF方法测度各省房价泡沫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结合A股股票指数、不良贷款率和房价泡沫水平,使用联立方程组和PVAR模型,从资本市场和信贷市场两个视角实证检验房价泡沫与金融风险的交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从全国来看,资本市场风险上升时,资金会转向房地产市场,带来房价泡沫上升;房价泡沫上升时,房价上升的利好消息带动股市上涨,而住房价格扭曲带来的
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是河流生态修复项目的基础,也是判断修复手段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的重点在于大型河流,对于尺度较小的城市河流缺少合适的评价方法。通过借鉴国外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相关方法,选择适合城市中进行河流栖息地质量评价的指标,将各指标的适宜条件作为修复策略制定的依据。基于栖息地质量评价的城市河流生态建设可以弥补过去对中小尺度、生物数据缺失的城市河流健康评价的不足,对未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及提出真实的贴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1]。基于主题的问题式教学通过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和抛出贴合生活实际的问题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关键能力,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并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本文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欧洲西部》为例,对基于主题的问题式教学
随着现代社会新课改理念的实施和地理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地理复习的需要。主题式教学可以克服以知识为取向的弊端,帮助学生习得认知、提升思维、增强观念、拓展能力,在身心参与中提升地理核心素养。这些特点符合新课改的育人目标和高考考核目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