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维护教师之尊严、教育之纯净,网络舆论需要为教师重塑专业形象,抵制因“害群之马”的影响而对整个教师行业进行恶意评价的行为,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与付出。
尊师重教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至今已流传千年之久。不论是教师“博古通今”的知识涵养,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抑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形象,都为教师树立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有关教师的“丑闻”频频出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也因此受到了重重质疑和非议,尊师重教的传统在此过程中逐渐式微。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成功进行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全新方式重塑尊师重教传统势在必行。
一、尊师重教传统由何而来
(一)尊师重教传统来源于教师职责之重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总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他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既然教师的作用关乎国.之兴衰,那么,与之而来的职责必然重大。《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明确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暗含了教师的教化职责之重。在这句话中,“性”是指一种上天所赋予的天然的、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一种“天命之性”;而“道”是指一种规律,它通过人们遵循天命之性并合乎自然规律行事而体现出来。然而,“性”并非总是与“道”一致,因此,需要通过“教”才能实.现人的“性道合一”,进而达到人由“内圣”至“外王”的目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挥其“教”的能力,既要辅佐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者,又要教育出“安分守己”的百姓。除此之外,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也提出教师应当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作为当时唯一的授业者,不但担负着传道、解惑的重要任务,还需作为“道"的化身为学生树立榜样。也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重职责,使得尊师和重教实现了有机统一维持了我国数千年来尊师重教的传统。
(二)尊师重教传统体现在教师标准之高
《荀子·致士》中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这其中涵盖了对教师的四点要求:一要有尊严,使人信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且不违反师法;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并能以浅显的话语加以阐发。此外,《学记》中“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对教师在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作出相应要求。明清教育家王夫之从三个方面为教师划定标准:一是“必恒其教事”,即教师要热爱教育工作;二是“明人者先自明”,即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三是“正言”“正行”“正教”,即教师需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教师的权威在这些为其设立的高标准中得以体现,教师的尊严也在“重道”的思想中得以保存。
(三)尊师重教传统得益于关于教育的制度之兴在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备为尊师重教思想的延续夯实基础。一方面,自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确立,接着太学建立,设五经博士,再到隋唐时期的祭孔之风盛行,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和统治阶级对尊师重教思想的推崇;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产生将教育与政治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自此有了实质的依托,学校制度也由此得以完善,这在客观上巩固了当时尊师重教思想的地位。不仅如此,民间书院教育的形成、蒙学教育的发展等都对尊师重教思想的延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尊师重教传统缘何式微
(一)尊师重教传统的式微源于“知识轻”
教师作为当时唯一传道之人,常常以一种知识权威的形象存在。因此,在古代“尊师”即是“重道”,亦是“重教”。《学记》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说明只有尊敬老师,老师所传授的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由此人们才能敬重学问、尊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信息传递的速度飞快,只要登录浏览器,输入关键字,想要的任何信息都能扑面而来。一方面,知识获取变得更加轻松,使得知识学习变得随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职业权威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有学者做过一项关于教師知识权威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学生校内获取知识的途径仍是教师,但是在校外则主要通过家长和网络来解答问题。向老师请教,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解答疑问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是第一途径。另一方面,知识获取的便捷,使得知识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利益的筹码,知识也逐渐被功利化,人们许多错误观念也在此之中滋生,如“学校是知识交易的场所,教师成了卖主,家长成了买主,教育就是花钱为子女买来知识”“读书无用论”等。“尊师”本是源于“重教”,如今“重教”思想逐渐扭曲,“尊师”思想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二)尊师重教传统的式微源于“要求变”
尊师重教的传统,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高标准之中,教师作为“道”的传授者、正面人格形成的榜样,不论是对其知识储备,还是为人处世,抑或是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也拥有管教学生的绝对权力;另一方面,尊师重教还体现在学生对待教师的要求中,如《弟子职》中“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规定了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的管教。然而,当下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在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法律法规的约束中改变了。在教育模式方面,随着“上行下效,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教育模式,课堂不再以教师为绝对中心,强调教师对知识的输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在师生互动当中产生。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既给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权,也给了学生挑战教师课堂权威的机会。在法律法规方面,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并未成熟,需要受到多方保护,教师作为接触未成年人最密切的群体,自然会对其作出许多要求,教师在行使教育权利时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当教育权利被一次次地限制,就出现了教师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情况,“尊师”的观念在此之中逐渐淡化,“重教”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尊师重教传统的式微源于“舆论传”
在古代,自孔子的私学兴起到书院教育的完备,再到蒙学在民间的发展、学习之风在民间兴盛,都体现了社会对尊师重教传统的维持之重要性。社会作为舆论生成的重要场所,必然对尊师重教观念的延续有着重大影响。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体发达的时代,舆论的传播既能引导教师尊严的建立与毁灭,也能影响教育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变化。比如今年5月份广州某一小学生家长将教师体罚孩子的情况曝光至网络,声称自己患有哮喘病的孩子因为教师的体罚行为导致其病发,甚至落下后遗症。此消息一出,网络上一片哗然,网友纷纷指责该教师的不当行为。后经广州教育局及公安部门的调查,发现该教师确实存在体罚行为并在去年已经受到学校处分,而家长由于言过其实,最终因网络造谣受到刑事拘留。此时的舆论又纷纷导向了对教师的同情。在舆论之下,教师被赋予了“春蚕”“红烛”“无私奉献”等形象,这也将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到了一个至高点。也正是在舆论之下,随着多例教师侵害学生的行为被媒体曝光,人们心中完美的教师不再,随之而来的口诛笔伐使整个教师行业的尊严被舆论的消极导向逐渐吞噬,“重教”观念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三、尊师重教传统如何重塑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如果说“重教”的前提是“尊师”,那么,维持教师尊严需要依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学生“向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积极影响。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自己的言行一致,教师的“说到”与“做到”不仅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得以凸显,更使教师的威信在学生之中得以树立,最终也能使教育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其次,教师要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一方面,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与扩展,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且常新的知识去应对不同学生随时抛出的各種问题。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需要教师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性和职业独特性的重要体现。专业知识的丰富,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做到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性由此体现,教师的尊严得以维护,教育的目标也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实现。除此之外,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新时代的教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知识传递,更是知识创造。叶澜教授曾说:“社会上,乃至学生家长,也因教师的工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直接、可见的利益或创造成果,虽因看到这份职业的辛苦与付出,看到孩子的成长,会给予教师同情或感谢式的尊重,但这份尊重不是因看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而给予的尊重。”因此,尊师重教传统的重塑依托于教师跳脱以往的“书本知识传递者”形象,将自身塑造为一个能够创造知识的角色,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令知识新颖起来、使教育鲜活起来。
(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
师生关系是尊师重教观念的外在体现,荀子将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说明教师在古代处于教育关系中的绝对权威地位。面对教师的施教,学生几乎没有存疑机会,更多的是悉心接受。然而,教学的实质在于教与学的统一,实现教与学的统一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实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则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首先,教师除了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格力量为自己树立威信,还要主动了解和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想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与教师主动沟通交流,达到师生之间在教学关系上的平等与民主。其次,家长可通过自身言行去引导孩子形成尊敬师长的观念和行为。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因此,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妈妈说是对的”或“我爸爸就是这样做的”等情况。所以,家长对待教师的合理态度、对教师的正向评价都有助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此外,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也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变化。如今,唯分数、唯文凭的教育观念使得教育功利化思想盛行。受这样的观念影响,家长在教师那里为孩子“买知识”的观念以及给教师送礼的行为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尴尬,尊师重教也便无从谈起了。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时,应当摒除功利化思想,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考高分、进好学校,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网络舆论的正面导向
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舆论创造了一个全新场所。在网络上,社会舆论不但能够轻易产生,而且舆论的影响范围更广,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也更加严格。一条负面微博加上几条匿名网友的评论和点赞就可能给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诽谤、恶意炒作等行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严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为教师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等方面支持。”所以,为维护教师之尊严、教育之纯净,网络舆论需要为教师重塑专业形象,抵制因“害群之马”的影响而对整个教师行业进行恶意评价的行为,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与付出。同时,网络舆论的正面导向还体现在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上。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展示教师特色教学模式,宣传教师独到的教育观念,鼓励教师在教育中行使专业自主权,从而发挥其专业特长,对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创造优越的教育环境。专业自主权的有效运用,能使教师感受到自身教育理念的落实.所带来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教师的专业权威得以维护,尊师重教传统也会在网络舆论中以全新方式得以延续。
总之,“重教”以“尊师”为前提,教师尊严的维护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界对教师职业以及对整个教育事业的肯定。如此才能以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诠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周雅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李敏
尊师重教作为我国的传统美德,至今已流传千年之久。不论是教师“博古通今”的知识涵养,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抑或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形象,都为教师树立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有关教师的“丑闻”频频出现,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形象也因此受到了重重质疑和非议,尊师重教的传统在此过程中逐渐式微。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是成功进行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全新方式重塑尊师重教传统势在必行。
一、尊师重教传统由何而来
(一)尊师重教传统来源于教师职责之重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总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他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轻傅;贱师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既然教师的作用关乎国.之兴衰,那么,与之而来的职责必然重大。《中庸》中“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明确了教育的重要性,也暗含了教师的教化职责之重。在这句话中,“性”是指一种上天所赋予的天然的、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一种“天命之性”;而“道”是指一种规律,它通过人们遵循天命之性并合乎自然规律行事而体现出来。然而,“性”并非总是与“道”一致,因此,需要通过“教”才能实.现人的“性道合一”,进而达到人由“内圣”至“外王”的目标。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发挥其“教”的能力,既要辅佐培养“建国君民”的统治者,又要教育出“安分守己”的百姓。除此之外,韩愈在其《师说》一文中也提出教师应当承担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教师作为当时唯一的授业者,不但担负着传道、解惑的重要任务,还需作为“道"的化身为学生树立榜样。也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双重职责,使得尊师和重教实现了有机统一维持了我国数千年来尊师重教的传统。
(二)尊师重教传统体现在教师标准之高
《荀子·致士》中对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这其中涵盖了对教师的四点要求:一要有尊严,使人信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且不违反师法;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并能以浅显的话语加以阐发。此外,《学记》中“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对教师在知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也作出相应要求。明清教育家王夫之从三个方面为教师划定标准:一是“必恒其教事”,即教师要热爱教育工作;二是“明人者先自明”,即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三是“正言”“正行”“正教”,即教师需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教师的权威在这些为其设立的高标准中得以体现,教师的尊严也在“重道”的思想中得以保存。
(三)尊师重教传统得益于关于教育的制度之兴在我国古代,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备为尊师重教思想的延续夯实基础。一方面,自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确立,接着太学建立,设五经博士,再到隋唐时期的祭孔之风盛行,这体现了国家层面和统治阶级对尊师重教思想的推崇;另一方面,科举制度的产生将教育与政治之间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学而优则仕”的理念自此有了实质的依托,学校制度也由此得以完善,这在客观上巩固了当时尊师重教思想的地位。不仅如此,民间书院教育的形成、蒙学教育的发展等都对尊师重教思想的延续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尊师重教传统缘何式微
(一)尊师重教传统的式微源于“知识轻”
教师作为当时唯一传道之人,常常以一种知识权威的形象存在。因此,在古代“尊师”即是“重道”,亦是“重教”。《学记》中“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说明只有尊敬老师,老师所传授的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由此人们才能敬重学问、尊重教育。随着时代的变化,信息传递的速度飞快,只要登录浏览器,输入关键字,想要的任何信息都能扑面而来。一方面,知识获取变得更加轻松,使得知识学习变得随意,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职业权威也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有学者做过一项关于教師知识权威的调查,结果发现,虽然学生校内获取知识的途径仍是教师,但是在校外则主要通过家长和网络来解答问题。向老师请教,已经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解答疑问的唯一途径,甚至不是第一途径。另一方面,知识获取的便捷,使得知识逐渐成为人们获取利益的筹码,知识也逐渐被功利化,人们许多错误观念也在此之中滋生,如“学校是知识交易的场所,教师成了卖主,家长成了买主,教育就是花钱为子女买来知识”“读书无用论”等。“尊师”本是源于“重教”,如今“重教”思想逐渐扭曲,“尊师”思想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伤害。
(二)尊师重教传统的式微源于“要求变”
尊师重教的传统,一方面体现在教师的高标准之中,教师作为“道”的传授者、正面人格形成的榜样,不论是对其知识储备,还是为人处世,抑或是教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此教师也拥有管教学生的绝对权力;另一方面,尊师重教还体现在学生对待教师的要求中,如《弟子职》中“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先生将息,弟子皆起。敬奉枕席,问所何趾”规定了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要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的管教。然而,当下对教师与学生的要求在教育模式的转变以及法律法规的约束中改变了。在教育模式方面,随着“上行下效,知识灌输”的教育模式转变为“师生平等,共同探讨”的教育模式,课堂不再以教师为绝对中心,强调教师对知识的输出,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知识在师生互动当中产生。这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既给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权,也给了学生挑战教师课堂权威的机会。在法律法规方面,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展并未成熟,需要受到多方保护,教师作为接触未成年人最密切的群体,自然会对其作出许多要求,教师在行使教育权利时必然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当教育权利被一次次地限制,就出现了教师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的情况,“尊师”的观念在此之中逐渐淡化,“重教”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尊师重教传统的式微源于“舆论传”
在古代,自孔子的私学兴起到书院教育的完备,再到蒙学在民间的发展、学习之风在民间兴盛,都体现了社会对尊师重教传统的维持之重要性。社会作为舆论生成的重要场所,必然对尊师重教观念的延续有着重大影响。在今天这样一个媒体发达的时代,舆论的传播既能引导教师尊严的建立与毁灭,也能影响教育环境的积极与消极变化。比如今年5月份广州某一小学生家长将教师体罚孩子的情况曝光至网络,声称自己患有哮喘病的孩子因为教师的体罚行为导致其病发,甚至落下后遗症。此消息一出,网络上一片哗然,网友纷纷指责该教师的不当行为。后经广州教育局及公安部门的调查,发现该教师确实存在体罚行为并在去年已经受到学校处分,而家长由于言过其实,最终因网络造谣受到刑事拘留。此时的舆论又纷纷导向了对教师的同情。在舆论之下,教师被赋予了“春蚕”“红烛”“无私奉献”等形象,这也将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到了一个至高点。也正是在舆论之下,随着多例教师侵害学生的行为被媒体曝光,人们心中完美的教师不再,随之而来的口诛笔伐使整个教师行业的尊严被舆论的消极导向逐渐吞噬,“重教”观念也必然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三、尊师重教传统如何重塑
(一)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如果说“重教”的前提是“尊师”,那么,维持教师尊严需要依靠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学生“向师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积极影响。同时,教师还要保证自己的言行一致,教师的“说到”与“做到”不仅使教师的人格魅力得以凸显,更使教师的威信在学生之中得以树立,最终也能使教育活动更加顺利地进行。其次,教师要丰富自身专业知识。一方面,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与扩展,这要求教师要有丰富且常新的知识去应对不同学生随时抛出的各種问题。另一方面,教育教学模式的变化需要教师拥有与时俱进的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知识是教学方法合理运用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性和职业独特性的重要体现。专业知识的丰富,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教师要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探索,做到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性由此体现,教师的尊严得以维护,教育的目标也能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实现。除此之外,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专业角色。新时代的教师是“经师”与“人师”的统一,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知识传递,更是知识创造。叶澜教授曾说:“社会上,乃至学生家长,也因教师的工作并没有给他们带来直接、可见的利益或创造成果,虽因看到这份职业的辛苦与付出,看到孩子的成长,会给予教师同情或感谢式的尊重,但这份尊重不是因看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而给予的尊重。”因此,尊师重教传统的重塑依托于教师跳脱以往的“书本知识传递者”形象,将自身塑造为一个能够创造知识的角色,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令知识新颖起来、使教育鲜活起来。
(二)师生关系的重新建构
师生关系是尊师重教观念的外在体现,荀子将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说明教师在古代处于教育关系中的绝对权威地位。面对教师的施教,学生几乎没有存疑机会,更多的是悉心接受。然而,教学的实质在于教与学的统一,实现教与学的统一需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实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则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首先,教师除了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人格力量为自己树立威信,还要主动了解和研究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与想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与教师主动沟通交流,达到师生之间在教学关系上的平等与民主。其次,家长可通过自身言行去引导孩子形成尊敬师长的观念和行为。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因此,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其价值观的形成很大程度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时常会出现“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妈妈说是对的”或“我爸爸就是这样做的”等情况。所以,家长对待教师的合理态度、对教师的正向评价都有助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形成。此外,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也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变化。如今,唯分数、唯文凭的教育观念使得教育功利化思想盛行。受这样的观念影响,家长在教师那里为孩子“买知识”的观念以及给教师送礼的行为都会使师生关系变得尴尬,尊师重教也便无从谈起了。所以,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时,应当摒除功利化思想,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考高分、进好学校,教育的独特价值在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网络舆论的正面导向
互联网的发展为社会舆论创造了一个全新场所。在网络上,社会舆论不但能够轻易产生,而且舆论的影响范围更广,对教师的行为要求也更加严格。一条负面微博加上几条匿名网友的评论和点赞就可能给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通过网络对教师进行诽谤、恶意炒作等行为,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从严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应责任。学校及教育部门应为教师维护合法权益提供必要的法律等方面支持。”所以,为维护教师之尊严、教育之纯净,网络舆论需要为教师重塑专业形象,抵制因“害群之马”的影响而对整个教师行业进行恶意评价的行为,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与付出。同时,网络舆论的正面导向还体现在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上。如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展示教师特色教学模式,宣传教师独到的教育观念,鼓励教师在教育中行使专业自主权,从而发挥其专业特长,对学生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创造优越的教育环境。专业自主权的有效运用,能使教师感受到自身教育理念的落实.所带来的职业成就感与幸福感,教师的专业权威得以维护,尊师重教传统也会在网络舆论中以全新方式得以延续。
总之,“重教”以“尊师”为前提,教师尊严的维护既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外界对教师职业以及对整个教育事业的肯定。如此才能以更加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诠释“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周雅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