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中蕴藏的成长密码

来源 :新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mangra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雷家书》从面世以来,备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楼适夷这样评价:“这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对于《傅雷家书》这本书,我们还需更深入的了解。
  成才不易,成人更难,而傅雷的两个儿子,这两点都达到了,他们的成才是毋庸置疑的。
  傅聪:少年成名,21岁便获得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瑪祖卡”最优奖。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在国际上被称为“钢琴诗人”。
  傅敏:中学英语特级教师。
  成人方面只说两个儿子的家国情结。傅聪、傅敏始终保持对国家、民族的赤子之心,无疑是受傅雷夫妇言传身教的影响。1958年傅聪出走英国十个月后,在周总理和陈毅元帅的关心下,傅雷在信中对儿子说:“孩子,十个月来我的心绪你该想象得到;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母亲朱梅馥在信中说:“但愿你不忘祖国对你的培养,首长们的爱护,坚持你的独立斗争,为了民族自尊心,在外要出人头地、为国争光。你的成功,仍然是祖国的光荣。”
  因为傅聪和傅敏一个在国外,一个长期在北京读书、工作,傅雷的教育则主要是依靠家书来进行的。《傅雷家书》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成长密码呢?
  一、严父
  “我教育子女的方式非常严格,非常刻板,甚至很专制,我一直怕宠坏孩子,尤其是聪。”
  ——《傅雷家书》
  这是傅雷对自己教育的陈述,但这只是傅聪成长过程中某一个阶段的傅雷。傅雷的教育神奇之处在于他的角色是在不断变化着的,这是一个充满生命和活力的过程。在傅聪的成长过程中,傅雷既是父亲,也是老师、知己朋友,也是一位心理医生,更是一位人生的导师!
  二、心理医生
  说傅雷是抚慰灵魂的心理医生是因为傅雷为解开傅聪的三个心结做了诸般努力并获得成功。
  ◎钢琴技巧
  “自信”我是有的,但是我根底差,技巧上缺陷还很多……在技术上我还是常常遇到挫折。
  ——傅聪
  傅聪作为第一位获得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大奖的亚洲人,他竟然对他的钢琴技巧感到自卑,这似乎让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9岁半时傅聪才开始学钢琴,这个年龄是有点晚。对于这个心结,傅雷是怎样劝说儿子的?“哼唱……看谱的时候多哼,弹的时候少哼。”“身体动作不能有。”除了这些具体技巧以外还有诸如“音色变化不能纯粹从音色上去追求,而完全要从音乐本身去体会”这样的一些心理疏导。
  ◎感情问题
  艺术家都是感性的,傅聪也不例外。关于感情问题,傅雷夫妇是这样劝儿子的:“要找永久的伴侣,多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对于婚后的夫妇相处他们是这样教育儿子的:“对终身伴侣的要求不能太苛……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三、老师
  傅聪没有经过系统的学校教育,然而在大家的评价中都极力表扬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他的钢琴技艺与众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有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傅雷,他是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者。傅聪的母亲朱梅馥也是一位典型的贤惠的以相夫教子为主业的东方女子。所有傅雷父子间的家书,她都用娟秀的小楷工工整整地誊写好,正是她的细心和耐心才有今天的这二百多封信的《傅雷家书》。虽然傅聪已经成年,虽然他已经是一个艺术家,能独立面对生活,但是在家书中,傅雷夫妇还是不遗余力地对他的读书、学习进行指导。给儿子推荐了“毛选”中的《实践论》《矛盾论》,还有中外名著《人间词话》《世说新语》《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给儿子建议如何学俄文。这真是身正、学高堆砌出的爱啊!在精神品质上要求儿子做到坚强;要虚心不要骄傲;有勇气;冷静和虚心;学做人;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更敏感;有自信同时又能保持自我批评精神;要斗争、要坚持,必须要讲手段、讲方式。
  四、知己
  书中有一个词叫“赤子”。这个词出自傅雷的名言——“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这句话出自《人间词话》,“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是由傅聪在信中首先提出的。再由傅雷在回信中,阐发自己的思考。而这句话竟然成了傅雷的墓志铭。其实无论是具有家国情怀的士大夫气质的傅雷还是行走在异国他乡心怀故国的钢琴诗人傅聪,他们都是令人钦佩的赤子。除了赤子之说外,像肖邦的“非人世”等这些钢琴艺术上他们也有很多不谋而合的想法。类似的知识对撞、心灵互融的内容在家书中比比皆是。傅雷说:“我跟你的讨论和争辩,常常就是我跟自己的讨论和争辩。父子之间能有这种境界,也是人生莫大的幸福。”这种境界就是父子是知己般的存在,有很共同语言,形同一人。
  这种父子间关系的有机变化使得两人都获得涅槃重生,这就是《傅雷家书》中蕴藏的成长密码吧!所以,无论是父亲还是儿子,在这场从1954年到1966年跨越12年的书信教育中,他们都是成功的。
  ★学生品读
  ◎尊重
  《傅雷家书》慢慢翻完了。这本书是傅雷以书信的形式写给自己的儿子傅聪的。每一封都流露出对傅聪的想念,对国家的忠诚。傅聪的成就离不开那位深爱他的父亲。傅聪说过小时候在他的印象中父亲是很严厉的,但他从不会因为子女的理想去阻拦,而是尊重他们的想法。这样的观点是值得现在的家长学习的,和你的孩子像朋友一样去互相了解,互相体谅吧。
  ——九(6)班◎杨子涵
  ◎艺术家的“爱”
  在读完《傅雷家书》以后,我受益匪浅。傅雷对艺术的看法和思想,让我觉得十分感动。他对儿子从小的培养和管教十分严格。许多人不认同这种严格,但是这恰恰说明了他对儿子的爱。他的爱并不是常在嘴边说的那些平白肤浅的话语,而是从对儿子的全方位教育来表达。他对儿子的教育无微不至,持续了他的一生,他对孩子的爱是永远的。   ——九(6)班◎陈星宇
  ◎爱无大小
  在傅雷给傅聪的无数封家书中,我读到的不只是那种广义的、大体的爱,而是流淌在文字中的细节之爱。让我印象深刻的那封信中,傅雷告诉傅聪:进到别人家里要脱大衣、拿掉手套,这是生活上的细节。傅雷提醒傅聪弹奏、哼唱、练习的技巧,这是艺术的细节。这些都是傅雷对傅聪的细节之爱。当时他们相隔千里,傅雷还如此细致入微地关怀着傅聪,家书的字里行间都蕴含着傅雷无私的、细致的爱。
  ——九(8)班◎张海鑫
  ◎爱就一个字
  我想从“爱”这个字出发,了解傅雷家书,了解一个艺术家的“爱”。傅雷和现在一些家长的教育方法有着天差地别。不是一味地溺爱,一味四顺从,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之法。在书中,傅雷和儿子有着三层关系: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想念与关切;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朋友,吐露心声,研究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位艺术家,有高尚品德,时刻提醒儿子不忘初心和爱国。这是一本流露真情的家书,爱是它的核心。
  ——九(8)班◎沈叶姿
  ◎有一种细节叫爱
  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关爱。傅雷对傅聪的爱就像是一场春雨,每一滴都轻轻地落在傅聪身上,它对傅聪的成长有很大作用。傅雷在信中教导儿子去别人家做客时,如何才是有礼貌的。比如进门时,要把帽子拿掉放好,吃饭的时候,应该把大衣和围巾都摘下来,桌上的刀叉要摆好,就算是自己吃好了,也不能把手放在腿上等等。你看,即使傅聪远在波兰,傅雷对于儿子这些微小的细节也关注到位,这真是无微不至的爱啊。
  ——九(8)班◎赵新伟
  ◎点点滴滴汇成爱
  一封封质朴的信,蕴含着父子间最真挚的感情;一句句感人至深的話语背后,是父亲包容又严苛的爱;一次次不厌其烦的教诲,是父母望子成龙的殷切希望。这就是钢琴家傅聪与父亲傅雷在书信交流中的点点滴滴。书中有傅雷夫妇对身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千个叮咛万个嘱咐,有亲情间的心灵沟通,是傅雷夫妇留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当时,通讯不发达,远隔重洋的他们,只能凭家信慰藉思念之情,“家书抵万金”,见字如面,书信让他们近在咫尺,书中的一封封信蕴含着傅雷夫妇对儿子深深的爱,从生活细节、做人处事、婚姻生活等各方面对傅聪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读完了这本书,明白了父母的心,不管我们的父母是多么平凡,抑或普通,他们一生都在勤勤恳恳地为孩子们付出。
  ——九(8)班 章浩然
其他文献
河北体育学院大学生因旷课多被退学。  复旦大学12名研究生被退学,原因为“学习年限届满未毕业或结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一次性清退了52名研究生,其中包括42名博士生、10名硕士生。清退原因是“未在学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  中国人民大学一次性清退了16名本科生,其中包含留学生。  延边大学一次清退136名研究生:有人入学近15年没毕业。  以正学风:南京理工今年撤销多名学位论文
期刊
2019年11月24日,四川大學文新学院“中国科幻研究院”在川大宣布成立。这是目前国内首家科幻研究院。  川大文新学院院长、学者李怡教授在成立仪式上提到,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科学普及,科幻文学可以与科学展开各种对话:可以是正面推进式的,也可以是自我反思式的。四川大学具有多学科的发展基础,比如文学人类学、多民族神话研究,当代文化创意与产业研究、这些都可以构成“大幻想”文化的组成部分,最终共同打开科幻世界
期刊
封义珑,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首届全国中语会学术先锋人物。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②,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①狂:豪情。②锦帽貂裘: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
期刊
凛冽的寒风从耳边刮过,我感觉到阵阵寒意侵袭到身上,使我浑身打着哆嗦,双手甚至感觉到被冻得麻木。我急忙把双手来回搓个不停,把羽绒服的拉链拉到顶,并用帽子紧紧捂住耳朵,这样方使我感觉身上拥有暖意。我望着车水马龙的大街,翘首以待着公交车的到来。  看到公交车临近,我远远地挥手,当车子停靠站台,打开车门,我赶紧上了车,环视左右,看到还有空座,便急急走过去坐了下来。随着公交车的启动,我看向窗外的风景,车子飞
期刊
/作者自画/  我性格比较安静,平时喜欢阅读,爱好写作、画画、弹琴。写作于我而言,是一汪清泉,滋润了我的心灵,解放了我的天性。  眼眸瞧向那灯火阑珊处,一晕幽黄,脸上皱纹悠长。哀叹,灯熄,微凉。只见那窗外万家灯火昼夜连绵不绝,栖息于此顾盼不归之人。你我皆为灯火,终为灯火。  ——题记  自幼起,常听着家里人讲曾祖父的故事,讲他抗美援朝的经历,讲他三次大难不死的传奇,讲他胸前挂满的勋章……我常听得热
期刊
人们戏说猫和狗是冤家,却没想到这真是亘古的世仇。作为宠物,猫和狗各自是猫科和犬科最常见的物种,它们生活在人类身边表现出了两种迥异的脾气,在野生环境中也有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猫是敏捷的化身,以灵巧的动作突袭猎物,总是单独行动,是纯粹的肉食者;狼是耐力的象征,不知疲倦地追踪目标,喜欢协作狩猎,食腐吃素都无所谓。这样大相径庭的生存策略代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顶级掠食者争夺战:在旧大陆的生态系统中,哺乳动物中
期刊
2005年,我第一次去杭州,在那里生活了三年。  记得刚去的时候那种震撼:满眼的绿,随时随地可见,随时随地都在养眼。  是的,“养眼”这个词,用在那个地方如此贴切。  2005年之前的20年,我一直在山西生活、学习,黄土高原刮过的风沙,偶然可见的绿色,只有两个字的感悟:苍茫。  2005年,我想要是能长久生活在杭州,该多好。  2008年,我回到了太原工作、生活。  白驹过隙的时间,滑到了2020
期刊
2019年2月,美国航天局根据卫星数据进行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首。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显示,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自2004年连续10年保持双缩减。中国大西北,正上演着“由黄变绿”的生态奇迹。  中国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绿色奇迹”正在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植树造林是中华五千年遗留下来的优
期刊
天启四骑士,出自《圣经新约》末篇《启示录》第6章,传统上和文学作品里将其解释为白马骑士——瘟疫、红马骑士——战争、黑马骑士——饥荒、灰马骑士——死亡。在人类的历史上,天启四骑士带走了无数的生命,而瘟疫,作为天启四骑士之一,千百年来,带走了大量人口的同时,也数度改变了历史进程。可以说,科学越来越昌明,才使得今天的人类得以摆脱这位白马骑士。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瘟疫作斗争的历史。  人类最厉害的杀手曾
期刊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始,流水潺潺,浸润着我们的心灵,启迪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应师从于水,跟随水的脚步,聆听水的声音,学习水的精神。  师从于水,淡泊名利。早在春秋时期,老子就在《道德经》中写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也正是有了这个思想,老子才能活得率性而为,自由自在。水,滋养万物,而不与其相争。古今多少成功人士,都像水一样,不争,不抢,不显,不露,所以才能“海纳百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