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中说:“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大多数表现为直观性,而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需要教师合理的创设适当的场景引导学生学,所以情景创设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数学教学效果的优劣。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A,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81-01
《数学课标标准》指出:“创设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众多教学实践表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利用学生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有趣的或者引人思考的生活案例创设情境,才能做到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利息问题》的教学中,我设置了过年拿压岁钱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多媒体展示小朋友们过年的场景)师:过年的时候除了穿漂亮衣服、吃可口的美食,长辈们还会给大家发压岁钱呢!收到压岁钱的同学请举起你的手。同学们纷纷举手。师:那你们是怎么保管压岁钱的啊?学生们讨论、交流后发表意见。从回答中引出“储蓄”。师:爸爸妈妈会帮助你们怎样保管压岁钱呢?那又为什么要帮你们把压岁钱存到银行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谈把钱存入银行的好处,引出把钱存入银行还有利息这个点,再过渡到数学中的《利息问题》。
二、编拟童话故事创设情境
郭玉明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感情基础”。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是人类的天性,恰好数学中也包含许多的趣味故事,如何利用好这些故事帮助我们教学,这是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例如:《认识“>”、“<”和“=”》这节课,可以编个“小猴子比聪明”童话故事。有一天,小猴子仨兄弟过生日,猴妈妈给仨个孩子准备了一些生日礼物,她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礼物?多媒体展示:梨、桃和香蕉。猴妈妈说:你们分别把三种礼物数一数,用数字表示,看谁数得准,表示的正确。多媒体展示小猴子们是如何数数的,用什么数字表示。猴妈妈接着问:今天你们哪几位过生日呢?结果小猴子们谁也没有数对,把猴妈妈都逗乐了。这时教师及时问同学们,为什么呢?听完同学们的回答,小猴子们羞红了脸。猴妈妈又问:你们每位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谁能动脑筋想出来,谁就最聪明。同时教师鼓励引导同学们一起来帮小猴子们想一想。多媒体展示3只小猴子对3个桃,3只小猴子对2根香蕉,3只小猴子对4个梨的图。从观察、比较中得出:3等于3(3=3),3大于2(3>2),3小于4(3<4)。在小猴子们过生日的过程中,通过猴妈妈提问题,小猴子们的数一数、比一比,同学们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实践活动需要来源于生活,贴近于学生实际而且需要容易学习和实现。《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们亲手去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结构的物体?生:晾衣架、三角板、自行车架……;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三角形?生1:它会使物体很牢固;师:老师做了一些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你来动手拉拉看,有什么感受?生1:三角形不容易被推拉动,四边形一推拉就会动。生2:三角形很牢固。师:那既然三角形比四边形稳定,我们想让四边形也变得稳定可以怎么做?生1:把四边形中一根木棒拿掉,让它变成三角形。生2:在四边形中间添加一根小棒,这样就有两个三角形了。师:加一根小木棒就让四边形变牢固吗?生:肯定牢固了。师:我加在这里可不可以?(把四边形分割成五边形和三角形)生1:三角形是稳定的,不知道五边形是否也一样。师:真棒!我们现在只知道三角形是稳定,五边形会不会变形我们不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课后你们可以去研究一下。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四、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情境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爱做游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學中加以正确引导,让游戏情境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创设学生表演的情境:请班上两位同学来到讲台前,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彼此拉开一段距离,表演相对行走。教师发出口令:“齐步走”后,两人一直走到碰面为止。演示完成后,顺势提出几个问题。1.有几位同学参与表演?2.这两位同学游戏开始前他们的位置在哪里?3.他们是往哪个方向行走的?4.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喊齐步走?5.演示的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巧妙地对应了课本的教学内容,直奔教学主题。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数不胜数,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环境选择出最适合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雪婷.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教育界),2012(02).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A,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6-0081-01
《数学课标标准》指出:“创设情境”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众多教学实践表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利用学生们平时能够接触到的、有趣的或者引人思考的生活案例创设情境,才能做到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
例如:在《利息问题》的教学中,我设置了过年拿压岁钱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多媒体展示小朋友们过年的场景)师:过年的时候除了穿漂亮衣服、吃可口的美食,长辈们还会给大家发压岁钱呢!收到压岁钱的同学请举起你的手。同学们纷纷举手。师:那你们是怎么保管压岁钱的啊?学生们讨论、交流后发表意见。从回答中引出“储蓄”。师:爸爸妈妈会帮助你们怎样保管压岁钱呢?那又为什么要帮你们把压岁钱存到银行呢?同学们各抒己见谈把钱存入银行的好处,引出把钱存入银行还有利息这个点,再过渡到数学中的《利息问题》。
二、编拟童话故事创设情境
郭玉明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感情基础”。每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这是人类的天性,恰好数学中也包含许多的趣味故事,如何利用好这些故事帮助我们教学,这是每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应该深深思考的问题。
例如:《认识“>”、“<”和“=”》这节课,可以编个“小猴子比聪明”童话故事。有一天,小猴子仨兄弟过生日,猴妈妈给仨个孩子准备了一些生日礼物,她让孩子们猜一猜有哪些礼物?多媒体展示:梨、桃和香蕉。猴妈妈说:你们分别把三种礼物数一数,用数字表示,看谁数得准,表示的正确。多媒体展示小猴子们是如何数数的,用什么数字表示。猴妈妈接着问:今天你们哪几位过生日呢?结果小猴子们谁也没有数对,把猴妈妈都逗乐了。这时教师及时问同学们,为什么呢?听完同学们的回答,小猴子们羞红了脸。猴妈妈又问:你们每位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谁能动脑筋想出来,谁就最聪明。同时教师鼓励引导同学们一起来帮小猴子们想一想。多媒体展示3只小猴子对3个桃,3只小猴子对2根香蕉,3只小猴子对4个梨的图。从观察、比较中得出:3等于3(3=3),3大于2(3>2),3小于4(3<4)。在小猴子们过生日的过程中,通过猴妈妈提问题,小猴子们的数一数、比一比,同学们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实践活动需要来源于生活,贴近于学生实际而且需要容易学习和实现。《三角形的特性》教学中,我采用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们亲手去验证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说说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三角形结构的物体?生:晾衣架、三角板、自行车架……;师: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生活中常常能够见到三角形?生1:它会使物体很牢固;师:老师做了一些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模型,你来动手拉拉看,有什么感受?生1:三角形不容易被推拉动,四边形一推拉就会动。生2:三角形很牢固。师:那既然三角形比四边形稳定,我们想让四边形也变得稳定可以怎么做?生1:把四边形中一根木棒拿掉,让它变成三角形。生2:在四边形中间添加一根小棒,这样就有两个三角形了。师:加一根小木棒就让四边形变牢固吗?生:肯定牢固了。师:我加在这里可不可以?(把四边形分割成五边形和三角形)生1:三角形是稳定的,不知道五边形是否也一样。师:真棒!我们现在只知道三角形是稳定,五边形会不会变形我们不知道,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课后你们可以去研究一下。通过演示、操作使学生得到的结论既准确又全面。
四、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创设情境
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爱做游戏,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學中加以正确引导,让游戏情境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创设学生表演的情境:请班上两位同学来到讲台前,一个在左侧,一个在右侧,彼此拉开一段距离,表演相对行走。教师发出口令:“齐步走”后,两人一直走到碰面为止。演示完成后,顺势提出几个问题。1.有几位同学参与表演?2.这两位同学游戏开始前他们的位置在哪里?3.他们是往哪个方向行走的?4.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了老师为什么喊齐步走?5.演示的最后结果是什么样的?通过游戏情境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巧妙地对应了课本的教学内容,直奔教学主题。
总而言之,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数不胜数,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实际环境选择出最适合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刘雪婷.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如何体现学生主体性.(教育界),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