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票据的风险根源是将票据作为管理工具,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实现了票据电子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频发的问题
原计划10月份挂牌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因系统测试不够完善,其正式上线时间或被推迟到11月份。
8月末,《财经》记者曾独家报道,央行金融市场司巡视员、负责上海票据交易所筹备工作的徐忠有望执掌央行研究局。
今年5月,徐忠临时受命,带领几位央行人员以及一些银行推荐员工成立团队筹备票交所,本计划今年10月上线。仅三个月后,票交所还未上线,徐忠便从票交所筹备负责人职位卸任。
接近徐忠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徐忠此前在金融市场司主要分管债券交易和货币,正适合筹备票交所。不过,票交所一般脱离权力核心,而徐忠又很年轻,有进步空间,研究局对他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业内人士认为,票交所筹备并非如预期般简单。近几年票据大案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票据类案件涉及资金规模或达上百亿元。
某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票交所成立对减少虚假票据案件有所帮助,特别是纸张票据电子化进行交易也可以解决虚假票据问题,但是当下的票据问题不是渠道问题,电票也爆发出问题,票据的问题还是在内控上。
《财经》获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下称224号文),旨在推动电票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票据正在从纸票向电票过渡中,但是目前票据的风险根源是将票据作为管理工具,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实现了票据电子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频发的问题。
据了解,票交所由央行金融市场司牵头、支付司配合筹备,但在筹备过程中出现很多未预期的因素,导致上线时间从10月份推迟到11月份。
接近票交所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票交所难的地方不是系统建设,而是如何实现业务的问题,流程比较难办。
“纸票从法律上讲是有效益的,转身变为电票如何实现托收?是用电子信息托收还是将纸票拿给承兑行,按照法律来讲,承兑肯定是要见到票的,票作为记账凭证,见不到票还是要将票寄给承兑行,是先将电子票清掉做托收,还是将票寄给承兑行收到票之后再办电票业务,这些都对系统建设有一定影响。”上述接近票交所人士说道。
有业内人士建议,要在纸票上标识已经进行电子化处理,因为这种电子化处理的标志,虽然没有法律效应,但是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不过这样的提示对银行作用更大一些,企业则未必有这个意识。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先不要管纸票,直接将电票做大,把电票的交易端打开,活跃起来,逐步挤出纸票,用增量挤存量,因为现在不可能要求不准许签发纸票,纸票改为电票之后,透明度提高,票据风险会减少。
交易平台的目的是想把影子里面的东西挪到阳光下面,但是不是要强行所有银行接入也是未来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有媒体报道,票交所第一步或先接入电票。引导大型企业集团或大银行的票据中心接入系统。
224号文要求,自2016年9月1日起,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以外的、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的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代理加入电票系统,开展电票转贴现(含买断式和回购式)、提示付款等规定业务。这一文件一定程度被解读为筹备中的票交所铺路。
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认为,通过票交所平台,票据交易端透明化,信息公开程度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交易成本降低,操作风险也进一步降低,但不能解决票据风险的根本问题。
近年特别是进入2016年,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事件频发,其中既包括农行、工行等国有大行,也包括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甚至天津、宁波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均涉足其中。
今年1月,农行爆出39亿元票据诈骗案;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票据无法兑付风险事件,涉及风险资金金额约10亿元;4月,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7.86亿元人民币;7月,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原员工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共涉及金额合计32亿元;8月, 工商银行、恒丰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均涉事的假票据案件资金规模达20亿元。
特别是工行、恒丰、焦作中旅牵扯在内的20亿元假票据案件,市场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电票上,认为电票不安全。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事件不是电票渠道出了问题,根源还在于银行的内控。
简单从上面的数据就能看出,今年被公开报道的票据案件已经超百亿元,据《财经》记者了解,市场上还有一些买入反售的假票据业务没有被媒体报道,但是涉事银行都损失不小。
票据案件涉及规模较大与票据目前的功能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说的票据主要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中又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最初问世主要发挥支付功能作用,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转让,到银行贴现则演化为融资功能。
某接触票据十多年的监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国内票据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异化,票据本身是带有一定融资性的支付工具,国外商业票据属于纯粹的融资性工具,很多国家都有相关工具,而只有咱们国家出了很多问题,主要在于银行间已经将票据不仅仅作为融资支付工具,而是作为其管理工具,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例如国内有存贷比,目前国内存贷比虽然已经取消,但仍然作为一个指标被关注。
“再比如在信贷规模上,虽然没有规定了,但是仍然有窗口指导,那么,票据业务的压缩、发展就很容易进行调节。而将票据的功能放大到管理功能,确实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票据的滚动发行,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两端都有增加,存贷款都有提高。”上述人士说。
票据作为支付工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为伪造票据,不过随着纸票印制的防伪水平提高,伪造、编造票据难度加大,所以,目前票据出现问题主要集中在融资端。虽然票据相关法律规定,承兑和贴现都要提供真实的贸易背景,但是票据中介时常进行伪造,有的甚至开俱增值发票,然后再注销,而注销增值发票在系统中需要十几天才能反映出来,银行也很难反悔。
原计划10月份挂牌的上海票据交易所(以下简称“票交所”),因系统测试不够完善,其正式上线时间或被推迟到11月份。
8月末,《财经》记者曾独家报道,央行金融市场司巡视员、负责上海票据交易所筹备工作的徐忠有望执掌央行研究局。
今年5月,徐忠临时受命,带领几位央行人员以及一些银行推荐员工成立团队筹备票交所,本计划今年10月上线。仅三个月后,票交所还未上线,徐忠便从票交所筹备负责人职位卸任。
接近徐忠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徐忠此前在金融市场司主要分管债券交易和货币,正适合筹备票交所。不过,票交所一般脱离权力核心,而徐忠又很年轻,有进步空间,研究局对他来说最适合不过了。
业内人士认为,票交所筹备并非如预期般简单。近几年票据大案频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票据类案件涉及资金规模或达上百亿元。
某接近监管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票交所成立对减少虚假票据案件有所帮助,特别是纸张票据电子化进行交易也可以解决虚假票据问题,但是当下的票据问题不是渠道问题,电票也爆发出问题,票据的问题还是在内控上。
《财经》获悉,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规范和促进电子商业汇票业务发展的通知》(银发[2016]224号,下称224号文),旨在推动电票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票据正在从纸票向电票过渡中,但是目前票据的风险根源是将票据作为管理工具,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便实现了票据电子化,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频发的问题。
票交所预11月上线
据了解,票交所由央行金融市场司牵头、支付司配合筹备,但在筹备过程中出现很多未预期的因素,导致上线时间从10月份推迟到11月份。
接近票交所人士告诉《财经》记者,票交所难的地方不是系统建设,而是如何实现业务的问题,流程比较难办。
“纸票从法律上讲是有效益的,转身变为电票如何实现托收?是用电子信息托收还是将纸票拿给承兑行,按照法律来讲,承兑肯定是要见到票的,票作为记账凭证,见不到票还是要将票寄给承兑行,是先将电子票清掉做托收,还是将票寄给承兑行收到票之后再办电票业务,这些都对系统建设有一定影响。”上述接近票交所人士说道。
有业内人士建议,要在纸票上标识已经进行电子化处理,因为这种电子化处理的标志,虽然没有法律效应,但是可以起到提示作用,不过这样的提示对银行作用更大一些,企业则未必有这个意识。
也有业内人士建议,先不要管纸票,直接将电票做大,把电票的交易端打开,活跃起来,逐步挤出纸票,用增量挤存量,因为现在不可能要求不准许签发纸票,纸票改为电票之后,透明度提高,票据风险会减少。
交易平台的目的是想把影子里面的东西挪到阳光下面,但是不是要强行所有银行接入也是未来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有媒体报道,票交所第一步或先接入电票。引导大型企业集团或大银行的票据中心接入系统。
224号文要求,自2016年9月1日起,除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财务公司以外的、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主体的其他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银行业金融机构代理加入电票系统,开展电票转贴现(含买断式和回购式)、提示付款等规定业务。这一文件一定程度被解读为筹备中的票交所铺路。
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均认为,通过票交所平台,票据交易端透明化,信息公开程度提高,交易效率提升,交易成本降低,操作风险也进一步降低,但不能解决票据风险的根本问题。
功能异化
近年特别是进入2016年,银行承兑汇票风险事件频发,其中既包括农行、工行等国有大行,也包括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甚至天津、宁波银行等地方性银行均涉足其中。
今年1月,农行爆出39亿元票据诈骗案;中信银行兰州分行发生票据无法兑付风险事件,涉及风险资金金额约10亿元;4月,天津银行上海分行票据买入返售业务发生一起风险事件,涉及风险金额为7.86亿元人民币;7月,宁波银行深圳分行原员工违规办理票据业务,共涉及金额合计32亿元;8月, 工商银行、恒丰银行、焦作中旅银行均涉事的假票据案件资金规模达20亿元。
特别是工行、恒丰、焦作中旅牵扯在内的20亿元假票据案件,市场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电票上,认为电票不安全。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事件不是电票渠道出了问题,根源还在于银行的内控。
简单从上面的数据就能看出,今年被公开报道的票据案件已经超百亿元,据《财经》记者了解,市场上还有一些买入反售的假票据业务没有被媒体报道,但是涉事银行都损失不小。
票据案件涉及规模较大与票据目前的功能定位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所说的票据主要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中又主要是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最初问世主要发挥支付功能作用,在企业与企业之间转让,到银行贴现则演化为融资功能。
某接触票据十多年的监管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国内票据已经很大程度上被异化,票据本身是带有一定融资性的支付工具,国外商业票据属于纯粹的融资性工具,很多国家都有相关工具,而只有咱们国家出了很多问题,主要在于银行间已经将票据不仅仅作为融资支付工具,而是作为其管理工具,调节银行资产负债表,例如国内有存贷比,目前国内存贷比虽然已经取消,但仍然作为一个指标被关注。
“再比如在信贷规模上,虽然没有规定了,但是仍然有窗口指导,那么,票据业务的压缩、发展就很容易进行调节。而将票据的功能放大到管理功能,确实容易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票据的滚动发行,相当于资产负债表两端都有增加,存贷款都有提高。”上述人士说。
票据作为支付工具,风险问题主要体现为伪造票据,不过随着纸票印制的防伪水平提高,伪造、编造票据难度加大,所以,目前票据出现问题主要集中在融资端。虽然票据相关法律规定,承兑和贴现都要提供真实的贸易背景,但是票据中介时常进行伪造,有的甚至开俱增值发票,然后再注销,而注销增值发票在系统中需要十几天才能反映出来,银行也很难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