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鸟和STEM融合项目式教育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sh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养。”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思维、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为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积蓄力量。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通过实施项目式学习、基于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用多学科融合的方式,打开学科界限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限制,整体提升核心素养。
  鸟类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观鸟和鸟类知识项目,可以涵盖到核心素养中的所有要素:诗画花鸟的人文审美、鸟类知识的科学研究、观察思考求实的科学精神、走进大自然的健康生活方式,思考人与鸟类关系中的责任担当、鸟类在仿生学的贡献引发的实践创新。基于观鸟活动而开展的多学科融合项目式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及能力。观鸟活动并不简单为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可以延伸开展多种项目式学习,用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实现核心素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基于观鸟活动,从问题出发,探索创新人才培养之道
  问题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特质,问题来自观察和思考。目前教育的诟病是幼小的孩子充满好奇心,总是有十万个为什么,但随着年龄增长却越来越不会提问题了。深度学习、高品质思维从会提问开始,要教会学生提问题,需要策略,需要从项目式学习中,走学科融合途径,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解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观鸟活动正是适合问题情景的跨学科项目式活动。
  (一)问题的来源
  1.对自然事物的观察,从不同学科角度找问题
  鸟的种类、形态、习性、繁殖充满趣味,是激发学生观察兴趣的最佳媒介。在对鸟类的观察中,找到问题。
  2.对自然事件的观察
  鸟类生活也是有趣的自然事件,鸟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正是研究问题的好出处。如鸟儿洗澡和搭建五星级浴场项目,科学角度:鸟为何洗澡、怎样洗澡;技术角度:如何进行浴场的设计;工程角度:如何选材和制作;艺术角度:如何根据鸟类习性美化浴场
  3.对自然变化的观察
  鸟类世界充满规律但也在变化,这些变化也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绝佳途径。
  (二)如何提出问题
  1.给学生机会,从现象的观察中提问
  “你观察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如对鸟膝盖的观察,以鸟膝盖的秘密和鸟腿运输机器人的创作为例,科学角度:鸟的身体结构知识;技术角度:鸟膝盖建模;工程:鸟腿机器人之制作;艺术角度:美化作品;数学:角度、几何、计算、数据统计。提问:“请观察鸟膝盖,看到什么?”“目测似乎鸟膝盖是像后弯,和其他动物不一样,想知道为什么吗?”“我们看到的鸟膝盖是鸟膝盖吗?”“研究鸟类骨骼,观察鸡大腿,有什么发现?”
  2.给学生示范,如何从观察中提出问题
  观察鸟儿洗澡和搭建五星级浴场,科学角度:鸟为何洗澡、怎样洗澡;技术角度:如何进行浴场的设计;工程角度:如何选材和制作;艺术角度:如何根据鸟类习性美化浴场。
  3.让学生看到问题从现象中来,是提炼问题的来源
  “我们以为的鸟膝盖是鸟的脚后跟,那为什么鸟腿的结构是这样的呢?为什么跟其他动物不一样?有没有仿生学价值?“又例如鸟鸣叫,如何发声,为什么要叫、不同的鸟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一样、声音的产生原理、如何做一支鸟哨子如何画一只猫头鹰,美化鸟哨子。数学角度:如何测量。
  (三)观鸟活动中的多学科问题
  通过观察10种鸟类的行为和特征,在真实的问题中形成探究性、自主性的学习任务,从不同学科角度提出问题,进行项目式学习。所有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学生运用不同学科知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美术和语言表达,文字撰写。在项目式探究活动中学生感受到学科间的联系,自觉运用相关知识,从而提高综合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学生在项目研究中提出假设、查找资料、反复验证、得出结论、设计和制作作品以及进一步思考,提升创新能力。活动中既要独立思考又要團队合作,在对环境问题的探究中提升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担当。
  二、探索从STEAM模式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
  学生在自然中观察鸟类,掌握鸟类外形、行为知识、思考环境及人类活动对其的影响,查找资料并进行实验和动手制作。
  以学生对鸟巢的项目式研究为例:春天,学生小毛对树上的鸟巢进行了持续的观察,发现亲鸟在鸟巢中产卵育雏,幼鸟学飞离巢;也发现鸟巢有涂改带等人类废弃垃圾,其中一只雏鸟被涂改带勒死。
  S科学概念学习——鸟巢的功能。很多人认为鸟类晚上都是在鸟巢休息的,实际绝大多数的鸟仅在产卵育雏时用鸟巢。带着这个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和观察,了解鸟巢的作用,进行鸟巢的分类整理。从材料分类、鸟类体型与鸟巢大小分类,列表和分析。提升学生科学知识储备以及资料收集、对比分析能力。
  TE工程技术学习——为什么有的鸟巢如此精细、结实,鸟类是如何筑巢的?通过观察废弃的鸟巢,了解其结构、材料。动手制作鸟巢,编织、搭建或木艺。
  A艺术学习——如何通过色彩装饰木艺鸟巢。通过鸟巢观察和制作项目式学习提升学生对工程技术的掌握,并通过有结构的思考和渗透环境美学,付诸实用。
  A人文社会学科学习——人类垃圾如何成为了鸟类筑巢的材料?产生了哪些影响?动手制作了有垃圾材料的鸟巢,跟原始鸟巢进行了抗风、透水、牢固性的对比实验。进行资料检索,查找到鸟用人工材料筑巢而引发事故的案例。此项目式学习对学生触动很大,环境保护责任感得到提升。
  在鸟巢项目式研究与各学科素养挂钩,学生进行了项目式阅读,收集数据资料、整理观察和实验结论撰写科学论文,并进行答辩,得到阅读、写作、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动手能力的全方位训练。   三、探索培养小学生创新型人才的项目学习评价设计,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积极使用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1.长效机制的晋级奖励
  在本项目式学习案例中,给予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用晋级勋章给与奖励。学生从事观察、研究、整理形成汇报材料,上台分享表达。从对数量到质量的评判设立晋级勋章,从一星到五星。
  2.创造舞台,精彩多元的评价
  从观鸟社的分享,晋级到学校外事活动分享、继续晋级到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和经验分享。好的文章和项目可以入选《协和鸟语》丛书和发表到报刊杂志,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聚焦和吸引到了各类媒体的报道,来自荣誉和外界肯定的评价。
  3.学生成长档案,校本课程的创设、以及对学生成长的研究,促进本项目的科学性,提升社会公认度
  老师收集学生作品、帮助提升研究项目水平、设立成长档案进行过程性评价,集结出《协和鸟语》3辑。进行《环境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研究》,有三年的数据跟踪分析。
  四、实践证明“观鸟和STEM融合项目式教育实践”培养小学生创新人才确实可行
  项目自2013年启动,坚持了8年的实践。参加项目的学生来自一年级到六年级,最大的现在已经读大学。他们从观鸟STEM活动中获得善于观察的优秀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具有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强,获得多项科技竞赛优秀成绩,品学兼优。有的初三毕业被省实南山科技创新人才班录取,大學多选择理工科专业。家长反馈,因为小学阶段的观鸟科技活动,让孩子爱上生物、物理等学科,创新能力明显更强。
  学生硕果累累:全国青少年科幻小说创作一等奖,广州市科技小达人电视大赛一二三等奖、全国第33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省市一等奖、创新奖、校长奖、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二三等奖……
  以观鸟为起点,一大批具有创新型人才特质的孩子在国省市自然观察大赛、自然笔记大赛、观鸟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大赛、模型大赛、家庭创新电视大赛、环境地图大赛等表现突出,成人成才。实践证明“观鸟和STEM融合项目式教育”是培养小学生创新人才的有效路径。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我校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学生体质,依据实际探索性地构建了体育校本课程体系,设置了体育校本课程内容,开展了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究,积累了一些经验,收到了实际成效。  一、广泛调研,分析课程现有的资源  学校在课程开设之前,就加强了解学生的体质状况,如近视率、肥胖率、肺活量等薄弱指标,柔韧、速度以及速度耐力等加强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增强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
期刊
近些年来核心素养在教育界被广泛关注,培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了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忽略过程的情况,有些教师对核心素养概念的理解及培养的策略缺乏认识,核心素养的培养往往停留在表面。深度学习理念的提出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带来了新契机:通过加强学生的深度学习,关注核心知识与能力,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各类学科的本质,从而引导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社会情感、积极的
期刊
基于深度学习理論的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期刊
“融合教育”不仅是特殊人群的教育,更是我国的社会文化、经济、教育等因素的综合,这就需要无论是研究者还是实践者,都需要从其内在的联系出发,将融合的理念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而非只从中摘取某个方面反复咀嚼。融合教育本质上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在探讨其与普通教育关系之时,应当超越当前已经确立的边界性思维,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性思维。  一、依托普教变革是融合教育的发展之基  融合教育的推行需要教育体制乃至社
期刊
当前我国采用《汉语拼音方案》来给汉字注音。但我国古代还没有创制出拼音字母,如果要给汉字注音,不得不采用非拼音字母的注音方式了。例如,譬况法就是这样的注音方式,它是通过文字来描述某个汉字发音时间的长短或发音语速的缓急程度,而读若法也只是相似拟音,两者均无法得到精准读音。至于采用同音字来注音的直音法,弊端也很明显,因为并不是每个汉字都有同音字的,如果用一个同音的生僻字来注音,终究是徒劳无功。声调定音法
期刊
一、新办学校品牌建设过程中为什么要建设校园环境文化  (一)校园环境文化是学校品牌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品牌学校需要良好的学校文化,它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灵魂,优秀的学校文化等于卓越的品牌。学校文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校理念文化,二是学校制度文化,三是校园环境文化。学校的校容、校貌等外显环境是学校传播给社会公众的外在形象,是学校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有着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是学校品
期刊
一、家校共育,养成习惯  (一)家校共创良好读书环境  1.共营良好阅读氛围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我们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设良好的读书环境,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我们学校开展了 “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等活动,在校园设立了优雅的开放式图书室,班级也设置了各具特色的班级图书角,这样一来,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随时阅读。家庭的学习阅读氛围也不能忽视,我们利用家访、微信群等家校沟通平台倡议构建“书香家庭
期刊
深度学习的概念起源于人工网络神经的研究,国外60年代就提出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我国在深度学习领域研究起步较晚。董静霞老师在《促进深度学习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指出,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是指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初中生围绕着挑战性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初中生进行从具体到抽象、几何直观、运算与推理、数据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等数学学习活动,学习主动性随
期刊
一、巧用微课资源,变革教学模式  疫情期间,由于线上学习的需要,网络上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微课资源。对于如何利用优质的微课资源,提高课堂效率,做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融合创新,笔者所在的学校对此开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动。  教学《温度》一课时,笔者利用学而思轻课,创设有趣而完整的读写温度探索活动。微课通过两个人物在不同环境下的30℃冷热感受引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不同写法,也介绍了0℃为何是零上温度
期刊
为提升学生的篮球素养,推动校园篮球特色发展,我校编写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篮球校园读本。  一、读本的结构与构成要素  (一)读本的整体结构  我校篮球校园读本分三个水平段,每个水平段又分为上下两册,每册供一个年级使用。读本的单元主题编排如下表。  (二)课文的构成要素  每课内容分为概述、学一学、练一练、评一评等四部分。“概述”引出本课内容,简要叙述学习本内容的意义。“学一学”详细介绍了动作步骤,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