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生物新课程教材内容问题化。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考虑以问题为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设问题情境来驱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最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情境是指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也就是当学习者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对疑难问题亟需解决的心理壮态。新课程提倡课程内容问题化,提倡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学科教学中,以问题驱动,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式的学习,应是基本的策略和方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高中生物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一、问题情境创设方式
  1.从日常生活实际中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知识是牢固的。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创设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有兴趣。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的教学中,可通过展示硬挺和萎蔫的青菜设问:“造成这两种现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怎样使乙瓶(萎蔫的)青菜叶变得鲜嫩?”在一问一答的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并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接着引导学生归纳出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失水、在低浓度溶液中细胞吸水的原理。并根据这个原理,让学生分析:为什么盐碱地上的庄稼长不好?一次性施肥过多为什么会造成庄稼的“烧苗”现象?这样,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实的问题情景中进行探究,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也能激发学生探究积极性,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我们要探究的东西。
  2.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实现结果和过程的并重,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在学生进行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当学生观察到现象,理解了渗透作用原理之后,可创设如下问题,进一步探究知识:为什么选择紫色的洋葱鳞片叶做实验材料?能否用无色的洋葱鳞片叶做实验材料?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系统,哪些结构相当于半透膜?……经过引导,使学生能很快就掌握原生质层的概念、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失水和吸水等知识。在学生动手实验时,能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带着想知道的问题听课,能做到有所给有所不给,而不是面面俱到。这既能解决新教材课时紧的问题,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以生物科学史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科学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是创设问题情境的良好素材。教师可以利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物科学史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学知识的道路和思维轨迹,去体验创造的境界,不仅能深化对概念、知识的理解,而且能体验科学的过程和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与态度。
  4.以当代生物科学前沿或成果为背景创设问题情境
  当代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为人类的未来展现了美好的前景。选取一些生物科学的前沿成果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更好的认识到生命科学的价值,树立为生命科学奋斗的远大理想。例如,收集并提供有关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一些信息,提出下列问题:(1)人的单倍体基因组由哪24条双链DNA组成?为什么是这24条,而不是46条或23条?(2)这24条DNA上约有30亿对碱基,估计有4万个基因左右,基因的碱基对数目估计不超过全部碱基对的1-5%,试问平均每个基因最多含多少个碱基对?(3)人类基因组计划有何实践意义?在学生初步具备同源染色体、中心法则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提供这一组热点、焦点问题供学生讨论,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在讨论中不断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认识到科学工作的复杂性和艰苦性,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二、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应注意的问题
  1.问题情境创设应与教学目标有关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问得太多,大大小小的知识点都设问,核心问题就不够突出,教师的提问应该表明那些是重点。如在“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中可创设如下问题:滤纸条上有几条不同颜色的色带?其排序怎样?宽窄如何?这说明了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就突出强调了实验结果,而让学生明白如何看实验结果,看实验结果的哪些方面。象这种问题就能抓住教学目标,突出学习的重点。
  2.问题情境创设应有启发性,循序渐进性
  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才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认真地听、主动地学、积极地思考。问题过难,启而不发,问题过浅,窒息思维。人的认识是渐进式的,教师应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结合思维特点创设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逐步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3.问题情境创设要面向全体学生
  问题情境创设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每个学生。因此教师应恰如其分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多数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形成一个全体学生积极进取的良好课堂氛围。
  4.问题提出之后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
  虽然教学提问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但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思考问题。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欠缺的就是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课堂上,多给他们一点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的答案组织出来、甚至讲出来,这无也疑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秋前编著:《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手册——新课程的教学实施,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侨光中学)
其他文献
运用循环伏安测试方法,对酪氨酸在玻碳电极上,在不同pH的恒离子强度(I=0.5)的B-R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在文献[1][2]的基础上给出了求方程f(x)=0实根的连分式法.不论函数f(x)是否可导,在有实根的情况下,一般都能通过该方法求出一个实根.
为了了解一九九四年国库券发行进展情况及其对吸收储蓄存款的影响,以便及早采取有效措施稳住储蓄存款,继续保持储蓄存款快速增长的好势头,我们对工商银行西宁市支行的部分行
英语单词的汉语释义容易对英语学习者产生误导,其主要原因是英汉语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点:一、内涵意义的不同.二、概念意义的不同.这些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词汇
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成立四十周年的喜庆日子。 我们西宁市建行成立
1病历摘要患者女,46岁。因进食后咽部不适3年,加重伴胸骨后疼痛1周入院。3年前无明显诱因感进食后咽部不适,未引起重视,每次自服含片及抗生素,未正规诊治,1周前加重伴有胸骨
全省银行结算工作会议,于9月24日至25日在西宁召开。来自全省人、工、农、建、中行的主管行长、会计处长,人民银行二级分行的行长、会计科长、城市信用联社主任以及省上有关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国有商业企业,特别是占企业大多数的小型企业采用“国有民营”、“大包干”等经营体制,一方面给企业
青海省湟中县上新庄藏毯工贸公司始建于1985年,是农业银行先后用上千万元贷款,扶持发展起来的外向型乡镇企业。该村1986年还是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口粮不足100公斤的贫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