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信息素养教学设计、教学交互性等革新问题,通过应用实践的开展调研在总结翻转课堂功能特色、阐述信息素养翻转课堂可行性及现状基础上,提出基于翻转校园APP的信息素养设计,在开学前、备课、课中、课后、期末五个时期中进行出勤、资源、测验、互动等方面的学习环节设计,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进行阐述与总结,旨在为高校信息素养翻转课堂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校园APP;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23-0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逐步被大众所接受,也走进了大学课堂,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热点之一。
应用于移动学习的软件系统APP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由于相关软件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对这类APP的称谓也有很多,如数字校园APP,朋友圈APP,翻转校园APP,掌上校园APP等等。本文所提到的APP软件,主要以:教学大数据展示、课堂教学工具、信息资源共享为主要的功能,因此更偏向于课堂教学,所以统称为翻转校园APP。希望能够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介绍翻转校园APP功能特征
1.1 翻转校园APP的功能特色
翻转校园APP是一款应用于翻转校园APP是一款运行在手机端的移动校园应用软件,旨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传递校园正能量。主要应用于一下领域其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
1)大数据分析:通过智能顾问模块,将学校的出勤情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等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后,形成可视化的分析报表,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2)教育教学应用:通过课堂教学模块,实现学生上课考勤、课堂测试与讨论、教学评教、成绩查询等功能,改善教与学的關系,提供丰富的互动教学方法。
3)师生交流沟通:通过学籍管理,建立学生档案,教师可以定点给一个或多个学生发送各类信息,缩短了沟通距离,受到师生的欢迎。
4)信息全方位分享:通过校园指南、杰出校友、社团风采、周边大家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信息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便利。
5)就业信息个性化推送:通过校园招聘会、职位搜索、秘籍专区等模块,结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荐就业岗位,指导学生就业和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1.2 信息素养教育的革新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重点,重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过多地注重检索的方法和技巧。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一是检索方式更加的智能化,无须过多的讲授方法和技巧。二是新知识点对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革新,新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素养、元素养等。在智能化和新知识点的推动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更加的泛化,内容更加广泛,指导学生利用信息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综合素质、研究效率、前沿查新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1.3 利用翻转校园APP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1.3.1 翻转校园APP软件能够满足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需求
翻转校园APP软件在教育教学功能设计方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主要表现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该软件可以完整的保留上一节或是多节课程的历史课件、测试、讨论、作业等关键学习资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及时的查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相关的历史记录,特别是学生回答某个问题的亮点,能够以电子档的形式长期保留多年。
翻转校园APP软件设计的交互功能,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明晰学生遇到的难题,针对共性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示讲解,对单一问题可以利用单独指导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及时解决。
1.3.2 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增强实践性与互动性
信息素养教学设计突出实践性。实践环节设计是信息素养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实践环节的设计需要能够提供便捷的题目展示方式,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进度,及时纠正操作错误,都需要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来辅助。
信息素养教学设计强调互动性。互动性经常采取讨论法进行授课,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资源供学生利用,并逐步地启发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开放性的结论。整个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的环节迫切需要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来实现。
2基于翻转校园APP的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2.1 课程的理论框架
国内外先后提出过多种翻转校园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以美国 Robert Talbert 的理论框架(如图1)应用较为广泛,该提出者经过积累多年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通过对翻转校园理论框架的分析,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课前的预习,如何设计课上学习活动的细节,成为教学的关键。
2.2 教学设计
经过不断的升级更新,基于翻转校园的教学设计按课程分为:开学前、备课、课中、课后、期末五个时期,描述了五个时期教师需要做的相关工作(如表1)。
2.3 开课前准备
查看课程信息:课的前两天,需要登录APP查看一下我的课程,是否跟课程表一致,如果不一致,按照翻转校园的操作视频去自行修改或者联系教务处调整。 上传教学大纲:课程确认完成以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课程概况,把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上传到课程资源中。考虑到教学大纲语言太学术化,在课程寄语里面上传本门课程的理解,方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编写课程寄语:教师撰写课程期望、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等,让学生更多的熟悉课程。
查看题库:能否继续使用,适当进行丰富与调整,如果本学期开了新的课程,则创建新的题库,后期也能持续使用。
上传课程资源:为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上课前在课程资源模块上传各章节的课程资料。
2.4课中
点名:电子点名快捷、方便,点名系统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出缺勤情况,如果忘记带手机或者教室网速不好,可以设置一个学生小助手,让小助手来协助点名。
测验:能够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发起测验,测验结束,系统能自动统计测验结果,根据测验结果,了解到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授课。(上课测验题目,就需要上课前,在题库中进行绑定了。)
讨论:发布各类的讨论话题,增加师生之间思想交流,如设定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分享感受经验,发布典型案例等。因为课上时间有限,也可以在课后讨论区内会发布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同学们在课下查看,积极参与讨论,
评学:记录学生的表现,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2.5课后
作业:在课后讨论区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课下去查看我发布的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统计成绩: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平时成绩。
2.6 期末
期末期间,教师可以导出各类的报表,導出出勤记录、测试成绩、平时成绩、讨论情况、评学成绩等等。
3应用实践
翻转校园APP在2017年3月—12月,在大连艺术学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表2)。在学风建设方面,完成点名6.2万次,课堂签到总人数达154万,出勤率提高12%。在课堂讨论互动中,开展讨论的教师321人,总课程1423门,讨论使用总次数7448次,参与讨论人数7.78万人次。
4存在问题与反思
4.1 学生对手机点名考勤排斥心理,由强到弱
在未使用手机点名机制前,以教师集中点名和抽查为主,实施手机点名后,学生点名数据实时上传到系统中,对旷课、迟到、早退学生的管理得到加强,同时,结合了手机定位功能,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排斥,养成一定的点名习惯后,这种心理逐步得以正确的引导。
4.2 教师对翻转校园APP软件使用不够熟练,需逐步加强培训学习
教师对翻转校园APP软件新事物的接受有一个过程,对软件本身的功能提出异议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很多好的建议都是一线教师提供的,对软件的完善大有益处。同时,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起到较好的培训学习效果,如:使用方法的视频微课、教师使用案例交流、答疑反馈会、建立微信答疑组等。
4.3 翻转校园APP软件与教务系统对接,暴露出教务数据不规范,应逐步完善教学数据
翻转校园APP的主要数据来源于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翻转校园APP。因此,长期规范化的数据采集、管理十分有必要,在对接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也是必要过程。
5 结语
通过翻转校园APP加强学风建设,让学生回归教室,通过丰富的学习环节设计,提高授课效果,为师生提供便利,今后在教学大数据应用,AI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谢计红,李小庆.高校校园APP框架构建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2):20-22.
[2] 孙净宇,李澈,张震,等.高校校园APP发展现状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6):84-85.
[3] 钟广锐,郑春燕.移动学习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4(3):82-86 2.
[4] 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 51.
[5] 张言林,李博,王文博,等.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手机app客户端设计初探——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设计[J].设计,2014(2):81-82.
[6] 王希.信息素养教育在Web2_0环境下的长尾效应[J].图书馆杂志,2010(3):32-35.
[7] 黄蕾.20年来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5(3):16-22.
[8] 王细荣.研究生文检课中的学术信息素养教育实践_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思路[J].图书馆杂志,2016(3):26-32.
【通联编辑:朱宝贵】
关键词:翻转校园APP;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32-0123-03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借助于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的教学方式逐步被大众所接受,也走进了大学课堂,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热点之一。
应用于移动学习的软件系统APP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由于相关软件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对这类APP的称谓也有很多,如数字校园APP,朋友圈APP,翻转校园APP,掌上校园APP等等。本文所提到的APP软件,主要以:教学大数据展示、课堂教学工具、信息资源共享为主要的功能,因此更偏向于课堂教学,所以统称为翻转校园APP。希望能够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为教学改革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为教学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策略,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介绍翻转校园APP功能特征
1.1 翻转校园APP的功能特色
翻转校园APP是一款应用于翻转校园APP是一款运行在手机端的移动校园应用软件,旨在加强师生之间的交互沟通,传递校园正能量。主要应用于一下领域其主要应用在以下领域:
1)大数据分析:通过智能顾问模块,将学校的出勤情况、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等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后,形成可视化的分析报表,为学校教学管理提供智力支持。
2)教育教学应用:通过课堂教学模块,实现学生上课考勤、课堂测试与讨论、教学评教、成绩查询等功能,改善教与学的關系,提供丰富的互动教学方法。
3)师生交流沟通:通过学籍管理,建立学生档案,教师可以定点给一个或多个学生发送各类信息,缩短了沟通距离,受到师生的欢迎。
4)信息全方位分享:通过校园指南、杰出校友、社团风采、周边大家评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信息空间,丰富第二课堂活动,为师生的生活提供便利。
5)就业信息个性化推送:通过校园招聘会、职位搜索、秘籍专区等模块,结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推荐就业岗位,指导学生就业和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1.2 信息素养教育的革新
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重点,重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组织信息、利用信息、评价信息的能力,为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奠定了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过多地注重检索的方法和技巧。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一是检索方式更加的智能化,无须过多的讲授方法和技巧。二是新知识点对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革新,新知识点主要包括数据素养、元素养等。在智能化和新知识点的推动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也更加的泛化,内容更加广泛,指导学生利用信息知识提高生活质量、综合素质、研究效率、前沿查新等多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
1.3 利用翻转校园APP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可行性
1.3.1 翻转校园APP软件能够满足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际需求
翻转校园APP软件在教育教学功能设计方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主要表现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该软件可以完整的保留上一节或是多节课程的历史课件、测试、讨论、作业等关键学习资料,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方便及时的查阅,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知识。相关的历史记录,特别是学生回答某个问题的亮点,能够以电子档的形式长期保留多年。
翻转校园APP软件设计的交互功能,可以让教师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况,明晰学生遇到的难题,针对共性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示讲解,对单一问题可以利用单独指导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及时解决。
1.3.2 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增强实践性与互动性
信息素养教学设计突出实践性。实践环节设计是信息素养教学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实践环节的设计需要能够提供便捷的题目展示方式,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进度,及时纠正操作错误,都需要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来辅助。
信息素养教学设计强调互动性。互动性经常采取讨论法进行授课,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提供一定的资源供学生利用,并逐步地启发思路,引导学生得出开放性的结论。整个设计问题、提供资料、启发思路、得出结论的环节迫切需要借助翻转校园APP软件来实现。
2基于翻转校园APP的信息素养教学设计
2.1 课程的理论框架
国内外先后提出过多种翻转校园课堂教学的理论框架,以美国 Robert Talbert 的理论框架(如图1)应用较为广泛,该提出者经过积累多年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通过对翻转校园理论框架的分析,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做好课前的预习,如何设计课上学习活动的细节,成为教学的关键。
2.2 教学设计
经过不断的升级更新,基于翻转校园的教学设计按课程分为:开学前、备课、课中、课后、期末五个时期,描述了五个时期教师需要做的相关工作(如表1)。
2.3 开课前准备
查看课程信息:课的前两天,需要登录APP查看一下我的课程,是否跟课程表一致,如果不一致,按照翻转校园的操作视频去自行修改或者联系教务处调整。 上传教学大纲:课程确认完成以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课程概况,把教学大纲与教学进度上传到课程资源中。考虑到教学大纲语言太学术化,在课程寄语里面上传本门课程的理解,方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位置。
编写课程寄语:教师撰写课程期望、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等,让学生更多的熟悉课程。
查看题库:能否继续使用,适当进行丰富与调整,如果本学期开了新的课程,则创建新的题库,后期也能持续使用。
上传课程资源:为更好地进行课堂互动,上课前在课程资源模块上传各章节的课程资料。
2.4课中
点名:电子点名快捷、方便,点名系统会自动记录学生的出缺勤情况,如果忘记带手机或者教室网速不好,可以设置一个学生小助手,让小助手来协助点名。
测验:能够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发起测验,测验结束,系统能自动统计测验结果,根据测验结果,了解到学生们的知识掌握情况,然后有针对性的授课。(上课测验题目,就需要上课前,在题库中进行绑定了。)
讨论:发布各类的讨论话题,增加师生之间思想交流,如设定有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分享感受经验,发布典型案例等。因为课上时间有限,也可以在课后讨论区内会发布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同学们在课下查看,积极参与讨论,
评学:记录学生的表现,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参考。
2.5课后
作业:在课后讨论区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同学们课下去查看我发布的作业要求,按时完成
统计成绩:可以随时查看学生的平时成绩。
2.6 期末
期末期间,教师可以导出各类的报表,導出出勤记录、测试成绩、平时成绩、讨论情况、评学成绩等等。
3应用实践
翻转校园APP在2017年3月—12月,在大连艺术学院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如表2)。在学风建设方面,完成点名6.2万次,课堂签到总人数达154万,出勤率提高12%。在课堂讨论互动中,开展讨论的教师321人,总课程1423门,讨论使用总次数7448次,参与讨论人数7.78万人次。
4存在问题与反思
4.1 学生对手机点名考勤排斥心理,由强到弱
在未使用手机点名机制前,以教师集中点名和抽查为主,实施手机点名后,学生点名数据实时上传到系统中,对旷课、迟到、早退学生的管理得到加强,同时,结合了手机定位功能,学生对此有一定的排斥,养成一定的点名习惯后,这种心理逐步得以正确的引导。
4.2 教师对翻转校园APP软件使用不够熟练,需逐步加强培训学习
教师对翻转校园APP软件新事物的接受有一个过程,对软件本身的功能提出异议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很多好的建议都是一线教师提供的,对软件的完善大有益处。同时,采用多样的培训方式,起到较好的培训学习效果,如:使用方法的视频微课、教师使用案例交流、答疑反馈会、建立微信答疑组等。
4.3 翻转校园APP软件与教务系统对接,暴露出教务数据不规范,应逐步完善教学数据
翻转校园APP的主要数据来源于教务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翻转校园APP。因此,长期规范化的数据采集、管理十分有必要,在对接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清洗、加工也是必要过程。
5 结语
通过翻转校园APP加强学风建设,让学生回归教室,通过丰富的学习环节设计,提高授课效果,为师生提供便利,今后在教学大数据应用,AI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会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谢计红,李小庆.高校校园APP框架构建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2):20-22.
[2] 孙净宇,李澈,张震,等.高校校园APP发展现状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6):84-85.
[3] 钟广锐,郑春燕.移动学习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4(3):82-86 2.
[4] 宗平,朱洪波,黄刚,等.智慧校园设计方法的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15-19 51.
[5] 张言林,李博,王文博,等.基于数字化校园的手机app客户端设计初探——东北林业大学“移动校园”手机APP客户端设计[J].设计,2014(2):81-82.
[6] 王希.信息素养教育在Web2_0环境下的长尾效应[J].图书馆杂志,2010(3):32-35.
[7] 黄蕾.20年来国内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综述[J].图书馆杂志,2015(3):16-22.
[8] 王细荣.研究生文检课中的学术信息素养教育实践_基于品管圈活动的思路[J].图书馆杂志,2016(3):26-32.
【通联编辑:朱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