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微公益、微文明、微电影,微尘、微创,我们正处在“微”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心浮躁,生活工作的步伐匆忙,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们在这样的世界面前倍增焦虑,充满了匮乏感、无力感。“微”观念的出现和风靡,正是证实人们存在缓解这种焦虑感的一种方式。
语文教学也出现了“微课”。“微”有“小”“少”和“精深”的含义。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评价、备考等方面,“微”观念可以产生出更多的创意,提升效率。
一、阅读教学中的“微创”
1.从标题入手,洞幽察微
许多课文的标题能够精确而明显地提示文章的基本信息,表露文章的结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文章的思想倾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眼于课文标题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想象与联想,启发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对标题进行“微”处理,可对其展开不同角度的探究,也可将其关键词进行替换性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洞幽察微,直达文章要害。
鲁迅的《药》则是一个佳例。作者以“药”为题,是其匠心所在。教师则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再加上以下四个角度去思考:何人,何时,何地,如何;从而促使学生将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挖掘出来:沾着革命者夏瑜的人血馒头的药无法拯救小栓的病,而暗示辛亥革命并不是拯救中国人民的药。
再如《听听那冷雨》一文的授课从题目本身入手,以3个问题贯穿全文主题部分:何处听雨?听雨何感?何故有感?如此处理,同时也解决了关键词“冷”的双重含义。一条简单而清晰的设计思路,使得全文贯穿一线,既解决了由于文章本身时空纵横造成学生阅读上的游离感,又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
又如课文题目《最后的常春藤叶》能否置换为《那片常春藤叶》? 旨在引导学生从实虚两方面着手,关注这片叶子的特殊性和故事人物性格发展的关系。这个题目可以适当分化为几个阶梯性问题:①这是怎样的一片叶子?顺势可以分析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色。②“最后”一词的丰富内涵:如何理解它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信念对逆境人生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充满爱的力量、饱蘸人文关怀的;理解底层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珍贵情感。
2.从细节入手,睹微知著
从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入手,从这些一言一行挖掘开来,可引导学生管中窥豹,睹微知著。《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人血馒头”这一“物”,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不仅突显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更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散文从细节入手,感受丰富而深刻的情感。《项脊轩志》一文擅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情感”,教学中则可以此为学习目标,从人物这些细小的动作场景中体味作者对家人的浓浓深情。如写到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写到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还有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诸如此类,这些微小的生活琐事,真实的细节描写,以小见大。
3.从语言入手,辞微旨远
在阅读教学中,如特级教师程红兵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并没有按常规做法,从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着手,而是抓住一个“盼”字,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的大量细节,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展现了出来。
在诗歌鉴赏中,邓彤老师教授《凉州词》时,据“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片”字设计问题,仅以一个量词让学生咀嚼出:戍边士兵于万仞高山茫茫群山中,在一座单薄如纸的小城间戍守的悲苦!真可谓“一词一境界”!
二、写作教学中的“微练”
1.微篇幅——片段写作
片段写作,是指用段落或小节的篇幅,表现某一个主题。片段写作的文字虽“体积”小,但“技术”含量高,字少意丰,惜字如金。片段写作正是一种“具体而微”的训练方法,它具备写作的整个形体,只是篇幅比较微小而已。
与篇章写作训练的形式相比,片段写作是小步走,“短平快”的打法。片段写作与篇章写作相比具备以下三个优点:一是“速度快”,耗时短。十来分钟写一段或一小节,即写即评,练习与反馈都快。二是“弧度平”,难度小。读写结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敢于操作。三是“击球点多”,训练选择点多。大到拟题选材,思想立意,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等等,无所不包。四是适应性强。无论是在写作学习的起始阶段还是提高阶段,这种“微”篇幅的训练都能适用。
2.微目标——专题训练
写作要素丰富,写作教学则可以从其中某一个专题切入,进行小专题训练,可以分解培养基本能力,也可以深化,实现在“发展特级”方面的提升。如从文章的基本要素而言,分为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从写作过程而言,分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从文章结构而言,分为开头、结尾、主体、过渡等。
三、评价反馈中的“微评”
教育评价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如果不能评价,你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管理,你就不能提高,评价對于教学提高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四、复习备考中的“微调”
1.微调整现有典型题目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总是会遇到习题太难或太易的现象。怎么办?不妨将习题适当的修改一下,课堂完全能够生成一些题目嘛!
如2008年安徽高考题: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而广东珠三角的天气炎热,学生直接的生活经验太少了,可以降低难度,先改成“这个夏天,天气异常炎热。”然后,再调动间接经验,写作“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再如2007江西高考题: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我们在课堂上随即再出一题:“走进食堂”。
2.微辐射以求举一反三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引领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知识网络,可以在复习某一个知识点时,辐射到其他相关的知识,达成举一反三之功效。
如复习判别病句时,有一选项是“请考生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前往考场”,此句状语中动词“乘坐”与宾语“公共交通方式”搭配不当,部分学生对此语法现象把握不准,教师可以引入《鸿门宴》中的“(项伯)夜驰之沛公军”,让学生分析其语法成分。此举,以语法为连接点,联通古今。
又如这道语言运用题:以“网”为中心续写两段话,第一段描述情景,第二段表达见解,每段不少于40字。
(1)有形的网: 。
(2)无形的网: 。
高考作文命题有不少寓意型的:1990年: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1995: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评说》);1996: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的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拓展性的训练,以“门、窗、墙、洞、路、桥、阳光、船,浆、帆、风、雨、水、火”与“脸、手、肩膀”等为中心来从实写和虚写两个角度去练习。
寻到知识与能力的交错相通之处,运用“微辐射”这一思路,集中—发散,发散—集中,以期提高效率。
“微”决不可“一叶障目”,但“具体而微”,“微”中自有大天地。一线教学工作者有“微”观念,对我们教学实践也许会有不“微”的影响,微小处有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程红兵《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中国教师》2016年第12期。
[2] 史婉笛《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评析程红兵老师的教学案例》,《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5期。
语文教学也出现了“微课”。“微”有“小”“少”和“精深”的含义。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写作、评价、备考等方面,“微”观念可以产生出更多的创意,提升效率。
一、阅读教学中的“微创”
1.从标题入手,洞幽察微
许多课文的标题能够精确而明显地提示文章的基本信息,表露文章的结构,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反映文章的思想倾向。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着眼于课文标题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对标题的想象与联想,启发与质疑,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活动,把握课文思想内容。对标题进行“微”处理,可对其展开不同角度的探究,也可将其关键词进行替换性的比较,从而引导学生洞幽察微,直达文章要害。
鲁迅的《药》则是一个佳例。作者以“药”为题,是其匠心所在。教师则引导学生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再加上以下四个角度去思考:何人,何时,何地,如何;从而促使学生将文章深刻的思想内容挖掘出来:沾着革命者夏瑜的人血馒头的药无法拯救小栓的病,而暗示辛亥革命并不是拯救中国人民的药。
再如《听听那冷雨》一文的授课从题目本身入手,以3个问题贯穿全文主题部分:何处听雨?听雨何感?何故有感?如此处理,同时也解决了关键词“冷”的双重含义。一条简单而清晰的设计思路,使得全文贯穿一线,既解决了由于文章本身时空纵横造成学生阅读上的游离感,又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散文阅读方法。
又如课文题目《最后的常春藤叶》能否置换为《那片常春藤叶》? 旨在引导学生从实虚两方面着手,关注这片叶子的特殊性和故事人物性格发展的关系。这个题目可以适当分化为几个阶梯性问题:①这是怎样的一片叶子?顺势可以分析小说结尾“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特色。②“最后”一词的丰富内涵:如何理解它对不同人物的不同意义?引导学生感悟信念对逆境人生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理解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充满爱的力量、饱蘸人文关怀的;理解底层人之间相濡以沫的珍贵情感。
2.从细节入手,睹微知著
从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入手,从这些一言一行挖掘开来,可引导学生管中窥豹,睹微知著。《孔乙己》中,孔乙己会“回”字的四种写法,《药》中描写丁字街头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个字,“人血馒头”这一“物”,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严监生临终前望着灯盏里点了两茎灯芯而不肯断气,不仅突显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更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散文从细节入手,感受丰富而深刻的情感。《项脊轩志》一文擅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展现情感”,教学中则可以此为学习目标,从人物这些细小的动作场景中体味作者对家人的浓浓深情。如写到先妣,“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写到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还有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诸如此类,这些微小的生活琐事,真实的细节描写,以小见大。
3.从语言入手,辞微旨远
在阅读教学中,如特级教师程红兵讲授《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并没有按常规做法,从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着手,而是抓住一个“盼”字,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的大量细节,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展现了出来。
在诗歌鉴赏中,邓彤老师教授《凉州词》时,据“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片”字设计问题,仅以一个量词让学生咀嚼出:戍边士兵于万仞高山茫茫群山中,在一座单薄如纸的小城间戍守的悲苦!真可谓“一词一境界”!
二、写作教学中的“微练”
1.微篇幅——片段写作
片段写作,是指用段落或小节的篇幅,表现某一个主题。片段写作的文字虽“体积”小,但“技术”含量高,字少意丰,惜字如金。片段写作正是一种“具体而微”的训练方法,它具备写作的整个形体,只是篇幅比较微小而已。
与篇章写作训练的形式相比,片段写作是小步走,“短平快”的打法。片段写作与篇章写作相比具备以下三个优点:一是“速度快”,耗时短。十来分钟写一段或一小节,即写即评,练习与反馈都快。二是“弧度平”,难度小。读写结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即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敢于操作。三是“击球点多”,训练选择点多。大到拟题选材,思想立意,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等等,无所不包。四是适应性强。无论是在写作学习的起始阶段还是提高阶段,这种“微”篇幅的训练都能适用。
2.微目标——专题训练
写作要素丰富,写作教学则可以从其中某一个专题切入,进行小专题训练,可以分解培养基本能力,也可以深化,实现在“发展特级”方面的提升。如从文章的基本要素而言,分为主题、材料、结构、语言;从写作过程而言,分为审题、立意、选材、组材;从文章结构而言,分为开头、结尾、主体、过渡等。
三、评价反馈中的“微评”
教育评价功能是指教育评价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能引起评价对象变化的作用和能力。它通过教育评价活动与结果,作用于评价对象而体现出来。其功能的内容取决于评价活动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如果不能评价,你就不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管理,你就不能提高,评价對于教学提高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四、复习备考中的“微调”
1.微调整现有典型题目
我们在高考复习中,总是会遇到习题太难或太易的现象。怎么办?不妨将习题适当的修改一下,课堂完全能够生成一些题目嘛!
如2008年安徽高考题: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而广东珠三角的天气炎热,学生直接的生活经验太少了,可以降低难度,先改成“这个夏天,天气异常炎热。”然后,再调动间接经验,写作“这个冬季,天气异常寒冷”。
再如2007江西高考题:以“走进考场”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方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个字。我们在课堂上随即再出一题:“走进食堂”。
2.微辐射以求举一反三
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引领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知识网络,可以在复习某一个知识点时,辐射到其他相关的知识,达成举一反三之功效。
如复习判别病句时,有一选项是“请考生尽量乘坐公共交通方式前往考场”,此句状语中动词“乘坐”与宾语“公共交通方式”搭配不当,部分学生对此语法现象把握不准,教师可以引入《鸿门宴》中的“(项伯)夜驰之沛公军”,让学生分析其语法成分。此举,以语法为连接点,联通古今。
又如这道语言运用题:以“网”为中心续写两段话,第一段描述情景,第二段表达见解,每段不少于40字。
(1)有形的网: 。
(2)无形的网: 。
高考作文命题有不少寓意型的:1990年: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1995: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评说》);1996: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的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做一些拓展性的训练,以“门、窗、墙、洞、路、桥、阳光、船,浆、帆、风、雨、水、火”与“脸、手、肩膀”等为中心来从实写和虚写两个角度去练习。
寻到知识与能力的交错相通之处,运用“微辐射”这一思路,集中—发散,发散—集中,以期提高效率。
“微”决不可“一叶障目”,但“具体而微”,“微”中自有大天地。一线教学工作者有“微”观念,对我们教学实践也许会有不“微”的影响,微小处有大作为。
参考文献:
[1] 程红兵《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中国教师》2016年第12期。
[2] 史婉笛《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评析程红兵老师的教学案例》,《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