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高考语文中的科技文阅读题,选用的无论是社会科学文章还是自然科学文章,其难度都不算大,但考生们在这一块上的成绩却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总结,发现不少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都存在着一些误区,而正是这些误区,导致考生无法在这部分取得理想的成绩。为此,本文结合考生的常见误区,来做一个“病例诊断”,希望考生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病例一]一叶障目,不能立足整体
[病症]不少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往往容易忽视对原文的整体把握,而更看重对出题点所在文段的关注,一叶障目,忽略文章整体意思。
[病因]考生犯这样的错误,实际上是盲目追求快速阅读的心理造成的。其实,能快固然很好,而保证阅读的质量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科技文阅读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较为合适,超出这个时间会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而少于这个时间则有可能弄不懂整体文意,导致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此外,出题者在出科技文阅读等阅读类试题时,往往是立足于文章整体的,所以,即使题目中考的是文章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它们也都是和整个文章密切相联、息息相关的,如果为了求快而只重点阅读相关的词句,同样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处方]要解决这种“病症”,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科技类文章的阅读,做题之前要能初步地概括其主旨,辨识材料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关键词句、解答题目打下基础。
2、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时,思维要积极灵活,高度集中。若想加快阅读速度,一定要注意方法。可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地抓住文章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在逐句快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心一些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如此”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等。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一遇到上文所提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就要把速度稍微放慢一下,认真、仔细地阅读。只有圈定好了关键信息,在后面做题时才能迅速准确地回到原文做对照。
[相关案例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中关于“艺术变形”的科技类材料,其第1题要求选出对“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本题旨在考查对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但要做此题需要立足于整体,从全文进行分析。如果把握了全文的大意,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概括:“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是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结合文章大意来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可以知道,虽然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原文在谈到它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所以B项的表述不正确,应选。
[病例二]鱼目混珠,捕捉不住信息
[病症]在一些科技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不是直接地表露出来,而是隐含在材料的关键句段中,有待考生捕捉发现。而有的考生恰恰缺乏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鱼目混珠,以致落人命题者设置的圈套,作出错误的判断。
[病因]考生为什么会缺乏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一是审题不仔细,对于题干的要求,甚至对其中带有启示性的意思领会不了,或者产生误会;二是由于对原材料既不能迅速形成整体意识,又不能深入分析,故而归纳概括的内容不能抓住主要内容和实质而出现偏颇;三是不能把握材料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善于将选项进行比较等。
[处方]要解决这种“病症”,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审题干,明要求。首先应反复琢磨题干,多读两遍,力求全面细致,明确答题范围(如题目规定“从全文来看”一般都要联系全文的主旨)和答题角度,好使答案与要求高度一致。题干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了思维的方向,审题时切不可大而化之。题干一般是问文中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要么选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么选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或对某一内容理解正误的一项或是推断错误的一项。要特别注意“不”、“是”、“正确”、“错误”、“属于”、“不属于”这类词语,注意明确题干的陈述对象(有些选项原文有这句话,但与题干陈述对象不一致也是错误的),可用笔直接在题干上打着重号标明。
巧对应,重比较。要标准与选项、题干对应的原文信息。筛选出的原文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还可以是几段甚至全篇,关键是要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地方。找准对应的内容之后,就要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时要注意严密、准确。科技类阅读,重点是考查准确的认知、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判断的全称、特称、单称,语气的必然、或然,时态的未然、已然、将然,条件的充分、必要,组成的主次,集合的相容、不相容等,准确把握推理方式。根据上下文整体把握词句的含义,还要善于前后比较参悟,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普遍到特殊来正确判断、推断。
[相关案例分析]
2008年高考广东卷科技类文章《诗与直觉》第13题,要求选出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就是考查考生捕捉准确信息的能力。该题选项如下: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现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 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犀的文化积淀。
本题考查对“直觉的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答案:C。该题答案主要从关键语段第三自然段中找。其中A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这是属于“名理的知”的内容,因为这是一种“联想”,有联想就不是“直觉的知”。原文对“直觉的知”有这样的表述:“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联想”,故本项为错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和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联想,它并没有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本身,而是“心思的旁驰博骛”,关心的是“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不是“直觉的知”。C项是对《望岳》诗的欣赏,它“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这正是对泰山这一“个别事物的知”,心思没有“旁驰博骛”、浮想联翩,因此属于“直觉的知”。
[病例三]交错混淆,整合错误信息
[病症]科技文阅读常会在材料中体现一些新知识、新信息,并要求考生正确接收和处理这些信息;而有的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会缺乏“原文意识”,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把握住信息的表现形式,交错混淆,整合出错误信息,导致答题错误。
[病因]考生之所以会出现交错混淆、整合错误信息的情形,一是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真正读懂原文。分不清哪儿是主要信息,哪儿是次要信息;不能将隐含的或潜在的信息整合出来。二是分辨不清选项和材料之间的差别,特别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如一些副词,像“一切”、“大概”、“预计”等,从而在辨析选项中的内容和材料中的内容时出现错误。
[处方]做科技文阅读,首先要明确其内在的考查目的:考查准确的认知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考生在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时,务必要准确地把握问题,明确问题“问什么”。有以下一些情况需要注意:
1、有的问题需要考生提取的信息比较简明,涉及的范围较小,这时就可采用直接摘取法,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摘取时要注意把握住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以防偷梁换柱。在科技文阅读中,多要求筛选主要说明对象或文章说明、论述的概念,以及对文章的关键语句的理解等,这类题目多以客观题出现,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正确的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2、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息比较多,这时就需要考生理清思绪,认真对其进行分析。比如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同一观点的地方可能相距较远,或者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并不聚在一处,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高考命题往往有“下面几句都能说明××的一项是”,就是考查这方面的能力。又如有些文章的信息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题、注解、文中的括号内、文中的摘出句里等,在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漏掉。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3、对于有些实在理解不了的语句,就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整体把握其含义。还要善于前后比较参悟,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普遍到特殊来正确判断。此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筛选材料时应有整体观念,不要只盯着题目随意缩小答题范围,更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阅读科技类文章时,只要能做到心平气和、按部就班、仔细严谨、逐点清理,要选出正确的答案是不难的。
[相关案例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6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为A。好多考生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就是因为分辨不清选项和材料之间的差别,特别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A项的内容是对文中第二段前两句话的理解,从原文中“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一句看,所谓《周髀算经》一书出自周人之手只是“传说”,并非史实,A项把《周髀算经》的作者落实为春秋时代的周朝人,当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B项的内容是对第三段前几句话的理解,基本是原文的照抄,所以,B项的理解符合文意。C项的内容是对第三段后半部分的理解,原文中所说的“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和c项的内容完全一致,因此c项也是符合文意的。D项依据文中第四段“平面盖天图”、“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浑象上绘出的星图……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可知,D项的内容也是符合文意的。
[病例四]武断盖论,缺乏推断想象
[病症]考生在阅读科技文时,应该依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要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应该有创见。近年来许多考卷里都有“推断题”设题,正是这项要求的体现。有的考生缺乏这种能力,不能依据原文进行推断想象,挖掘出文章的隐含信息,而是武断盖论,仅仅是根据自己的印象得出判断,有的把推断说成结果,有的把实验说成事实,造成丢分。
[病因]考生之所以会缺乏推断想象能力,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在阅读材料时不够投入,对试卷中所提供的科技文材料没有读懂,不熟悉、不理解,这样在解题时就不能迅速找到推断和想象试题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不能正确地进行比较、分析、推断、想象。另外,对试卷中这一考点常用的一些设错方式不太了解,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故意曲解、夸大其词、条件互混、改变限定等,从而也影响了自己的推断想象。
[处方]要纠正“武断盖论,缺乏推断想象”的病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调整心理,具备两种状态。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 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二是一定要认真仔细。我们知道科技类文章一般讲求科学性、严谨性,语言准确严密。虽然题目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材料,但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它是一种推理,在原文中一般是没有现成的表述的。
挖掘信息,注意关键语句。阅读中要注意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含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又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环节,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如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的语句,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如试题中设置的常见语言形式有:今后将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等等。
[相关案例分析]
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7题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答案为D。考生在做这道题时最易犯的毛病是,抓不住原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和隐含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据不完全统计,考生在做这道题时,选A、B、C三个选项的都有。比如A项,与A项内容相关的材料是原文第二段中“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大量交易的的确是白银,不然不会“独占重要地位”,所以A项推断是正确的。有的考生抓不住“独占重要地位”这一关键句,因而认为A项推断错误。B、C项推断错误的原因也是如此。与B项内容有关的材料是原文第二段“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西班牙是西方国家,可见西班牙到美洲,最早应该是开采黄金,后来因与中国商品交易的需要才“转而开采白银”;一个“转”字,接着前句“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也表明西班牙本来的主要矿产应该是黄金。因此B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C项,原文中说“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可见当美洲白银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时,就带动了东南亚贸易,那么,当美洲白银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时,也必然会带动欧洲直至印度这一地区的贸易,因此c项的推断应该无误。关于D项,首先一个问题是当时世界上有没有出现“经济全球化”,根据原文第二段关于白银带动亚洲、欧洲等地经济的表述,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其次,经济全球化处在什么程度上?原文第三段说“明代……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既是“全球化的开端”,那么D项中“全球化开始形成”的话也就无误。然而如果只有中国对于白银的需求,而没有世界各地对于丝绸、瓷器等的需求,那么世界经济全球化还是无法形成的。所以,中国对于白银的需求只能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之一,而不能说是“根本”的原因,因此D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因此看来,要想得到正确的推断,就必须读懂材料,抓住关键语句。
[病例一]一叶障目,不能立足整体
[病症]不少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往往容易忽视对原文的整体把握,而更看重对出题点所在文段的关注,一叶障目,忽略文章整体意思。
[病因]考生犯这样的错误,实际上是盲目追求快速阅读的心理造成的。其实,能快固然很好,而保证阅读的质量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科技文阅读的做题时间控制在15~18分钟较为合适,超出这个时间会影响其他题目的作答,而少于这个时间则有可能弄不懂整体文意,导致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此外,出题者在出科技文阅读等阅读类试题时,往往是立足于文章整体的,所以,即使题目中考的是文章中的某些词语或句子,它们也都是和整个文章密切相联、息息相关的,如果为了求快而只重点阅读相关的词句,同样会在理解上产生偏差。
[处方]要解决这种“病症”,考生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对于科技类文章的阅读,做题之前要能初步地概括其主旨,辨识材料的行文思路,进而对整个材料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总体的认识,为进一步理解关键词句、解答题目打下基础。
2、在整体把握阅读材料时,思维要积极灵活,高度集中。若想加快阅读速度,一定要注意方法。可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地抓住文章提供的重要信息,把握整体文意。在逐句快读的过程中,要特别留心一些关键词、关键句。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如此”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等。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关键句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突破口,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3、一遇到上文所提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就要把速度稍微放慢一下,认真、仔细地阅读。只有圈定好了关键信息,在后面做题时才能迅速准确地回到原文做对照。
[相关案例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8年高考海南宁夏卷中关于“艺术变形”的科技类材料,其第1题要求选出对“变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客观物象在现实中具有正常的自然形态,艺术上所谓的“变形”,是指客观物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的形态的改变。
B、在现实生活中客观物象的形态偶然会出现变异,由于这一现象不是艺术美学研究的对象,所以人们并不把它称为“变形”。
C、关于“变形”,艺术美学所研究的是正常的自然形态在艺术表现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美学意义。
D、艺术上所说的“变形”往往是指狭义的“变形”,即指在艺术表现中客观物象的几何图形所发生的改变。
本题旨在考查对文中的重要概念“变形”的理解,但要做此题需要立足于整体,从全文进行分析。如果把握了全文的大意,我们不难做出这样的概括:“变形”指的是艺术“变形”,文章主要是从艺术“变形”的实质、艺术“变形”在美学范畴的意义、艺术“变形”的广义狭义划分以及艺术“变形”在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和功能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的。结合文章大意来看“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变异”,可以知道,虽然其与文章中的“艺术变形”相区别,但原文在谈到它们时也说“这些‘变形”’,可见这种变异也被一些人称为“变形”。所以B项的表述不正确,应选。
[病例二]鱼目混珠,捕捉不住信息
[病症]在一些科技类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不是直接地表露出来,而是隐含在材料的关键句段中,有待考生捕捉发现。而有的考生恰恰缺乏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鱼目混珠,以致落人命题者设置的圈套,作出错误的判断。
[病因]考生为什么会缺乏准确捕捉信息的能力?一是审题不仔细,对于题干的要求,甚至对其中带有启示性的意思领会不了,或者产生误会;二是由于对原材料既不能迅速形成整体意识,又不能深入分析,故而归纳概括的内容不能抓住主要内容和实质而出现偏颇;三是不能把握材料和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善于将选项进行比较等。
[处方]要解决这种“病症”,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审题干,明要求。首先应反复琢磨题干,多读两遍,力求全面细致,明确答题范围(如题目规定“从全文来看”一般都要联系全文的主旨)和答题角度,好使答案与要求高度一致。题干限定了考生答题的内容,指示了思维的方向,审题时切不可大而化之。题干一般是问文中说了什么或没说什么,要么选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要么选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或对某一内容理解正误的一项或是推断错误的一项。要特别注意“不”、“是”、“正确”、“错误”、“属于”、“不属于”这类词语,注意明确题干的陈述对象(有些选项原文有这句话,但与题干陈述对象不一致也是错误的),可用笔直接在题干上打着重号标明。
巧对应,重比较。要标准与选项、题干对应的原文信息。筛选出的原文可以是一句话、一段话,还可以是几段甚至全篇,关键是要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地方。找准对应的内容之后,就要进行比较分析。比较时要注意严密、准确。科技类阅读,重点是考查准确的认知、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准确把握判断的全称、特称、单称,语气的必然、或然,时态的未然、已然、将然,条件的充分、必要,组成的主次,集合的相容、不相容等,准确把握推理方式。根据上下文整体把握词句的含义,还要善于前后比较参悟,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普遍到特殊来正确判断、推断。
[相关案例分析]
2008年高考广东卷科技类文章《诗与直觉》第13题,要求选出对诗的赏析符合“直觉的知”的一项,就是考查考生捕捉准确信息的能力。该题选项如下:
A、在欣赏《诗经·蒹葭》时,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
B、在欣赏曹操《现沧海》时,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
C、在欣赏杜甫《望岳》时,感 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
D、在欣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时,体味到了西湖深犀的文化积淀。
本题考查对“直觉的知”这一概念的理解,答案:C。该题答案主要从关键语段第三自然段中找。其中A项的“注意到了韵脚变化和重章叠唱的特点”,这是属于“名理的知”的内容,因为这是一种“联想”,有联想就不是“直觉的知”。原文对“直觉的知”有这样的表述:“在这一顷刻中你不能同时起……‘它用平声韵’……之类的联想”,故本项为错项。B项的“领悟到了诗人当时的志向与理想”和D项的“体味到了西湖深厚的文化积淀”也是一种联想,它并没有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本身,而是“心思的旁驰博骛”,关心的是“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因此也不是“直觉的知”。C项是对《望岳》诗的欣赏,它“感觉到了泰山的巍峨高大、雄伟壮丽”,这正是对泰山这一“个别事物的知”,心思没有“旁驰博骛”、浮想联翩,因此属于“直觉的知”。
[病例三]交错混淆,整合错误信息
[病症]科技文阅读常会在材料中体现一些新知识、新信息,并要求考生正确接收和处理这些信息;而有的考生在做科技文阅读时会缺乏“原文意识”,常常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把握住信息的表现形式,交错混淆,整合出错误信息,导致答题错误。
[病因]考生之所以会出现交错混淆、整合错误信息的情形,一是考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真正读懂原文。分不清哪儿是主要信息,哪儿是次要信息;不能将隐含的或潜在的信息整合出来。二是分辨不清选项和材料之间的差别,特别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如一些副词,像“一切”、“大概”、“预计”等,从而在辨析选项中的内容和材料中的内容时出现错误。
[处方]做科技文阅读,首先要明确其内在的考查目的:考查准确的认知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考生在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时,务必要准确地把握问题,明确问题“问什么”。有以下一些情况需要注意:
1、有的问题需要考生提取的信息比较简明,涉及的范围较小,这时就可采用直接摘取法,略过那些无关的信息,把文中重要的词语或短语摘取出来即可。摘取时要注意把握住说明对象的内涵和外延,以防偷梁换柱。在科技文阅读中,多要求筛选主要说明对象或文章说明、论述的概念,以及对文章的关键语句的理解等,这类题目多以客观题出现,要求考生从四个选项中挑选出正确的或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2、有的问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大,干扰信息比较多,这时就需要考生理清思绪,认真对其进行分析。比如在一篇文章中,提出同一观点的地方可能相距较远,或者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并不聚在一处,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高考命题往往有“下面几句都能说明××的一项是”,就是考查这方面的能力。又如有些文章的信息藏在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如副标题、注解、文中的括号内、文中的摘出句里等,在这些不显眼的地方可能隐藏着重要的信息,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漏掉。这也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的。
3、对于有些实在理解不了的语句,就需要根据上下文意思来整体把握其含义。还要善于前后比较参悟,并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普遍到特殊来正确判断。此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筛选材料时应有整体观念,不要只盯着题目随意缩小答题范围,更不能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在阅读科技类文章时,只要能做到心平气和、按部就班、仔细严谨、逐点清理,要选出正确的答案是不难的。
[相关案例分析]
依据上述方法来阅读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第6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作为天文学理论的盖天说诞生甚早,在春秋时代周朝人所著的《周髀算经》中就有“天象盖笠,地法覆盘”的说法。
B、盖天图仪状如伞盖,上绘日月星辰,人可站立其下仰视。盖图可以旋转、倾斜,演示星辰运动状态。
C、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实物已经失传,但在古人的车盖、墓室穹顶上仍绘有盖天图,形制与其相似。
D、平面盖天图虽然所绘星位因照顾角度而牺牲了距离。但是比起浑象来,仍然显得直观形象,而且容易携带。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和C级。本题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为A。好多考生之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就是因为分辨不清选项和材料之间的差别,特别是一些容易忽略的细微之处。A项的内容是对文中第二段前两句话的理解,从原文中“盖天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天文学理论,传说出自周人之手的《周髀算经》”一句看,所谓《周髀算经》一书出自周人之手只是“传说”,并非史实,A项把《周髀算经》的作者落实为春秋时代的周朝人,当然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B项的内容是对第三段前几句话的理解,基本是原文的照抄,所以,B项的理解符合文意。C项的内容是对第三段后半部分的理解,原文中所说的“古代完整的盖天图仪并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就相似的车盖等来探讨其形制”、“《隋书》中记有一辆南齐帝车”、“另一类盖天图绘于古墓葬中”和c项的内容完全一致,因此c项也是符合文意的。D项依据文中第四段“平面盖天图”、“因照顾角度而牺牲距离,而与实际天象不合”、“浑象上绘出的星图……还不如盖天图直观形象”可知,D项的内容也是符合文意的。
[病例四]武断盖论,缺乏推断想象
[病症]考生在阅读科技文时,应该依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要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应该有创见。近年来许多考卷里都有“推断题”设题,正是这项要求的体现。有的考生缺乏这种能力,不能依据原文进行推断想象,挖掘出文章的隐含信息,而是武断盖论,仅仅是根据自己的印象得出判断,有的把推断说成结果,有的把实验说成事实,造成丢分。
[病因]考生之所以会缺乏推断想象能力,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在阅读材料时不够投入,对试卷中所提供的科技文材料没有读懂,不熟悉、不理解,这样在解题时就不能迅速找到推断和想象试题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不能正确地进行比较、分析、推断、想象。另外,对试卷中这一考点常用的一些设错方式不太了解,如无中生有、以偏概全、故意曲解、夸大其词、条件互混、改变限定等,从而也影响了自己的推断想象。
[处方]要纠正“武断盖论,缺乏推断想象”的病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调整心理,具备两种状态。一是做题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 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二是一定要认真仔细。我们知道科技类文章一般讲求科学性、严谨性,语言准确严密。虽然题目涉及的所有信息均来自材料,但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不是简单的信息筛选,它是一种推理,在原文中一般是没有现成的表述的。
挖掘信息,注意关键语句。阅读中要注意挖掘有关材料或信息中的隐含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又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关键语言环节,抓住了某些关键词语也就可能找到了打开思路的钥匙。如表时间、趋向、主次、判断、因果、类比、总结的语句,句式上的因果、转折、条件等。如试题中设置的常见语言形式有:今后将成为主要方面,有望在近期获得解决,有可能实现,……是绝对不可能的,将有重大意义,等等。
[相关案例分析]
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7题要求根据原文的内容,选出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A、16世纪中叶以后,在日本各种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得到大量交易的是白银。
B、西方走向世界的重要原因是寻求黄金,因此西班牙早期在美洲的主要矿产是黄金。
C、美洲白银不仅从菲律宾,也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这就带动了更多地区的贸易。
D、晚明时期,中国对于白银的巨大需求,是当时世界经济全球化开始形成的根本原因。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答案为D。考生在做这道题时最易犯的毛病是,抓不住原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和隐含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据不完全统计,考生在做这道题时,选A、B、C三个选项的都有。比如A项,与A项内容相关的材料是原文第二段中“16世纪后半叶日本的输出品中,白银独占重要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的输出品中最受中国欢迎并大量交易的的确是白银,不然不会“独占重要地位”,所以A项推断是正确的。有的考生抓不住“独占重要地位”这一关键句,因而认为A项推断错误。B、C项推断错误的原因也是如此。与B项内容有关的材料是原文第二段“当西方走向世界寻求财富时,最早寻找的是黄金……西班牙在美洲转而开采白银……”。西班牙是西方国家,可见西班牙到美洲,最早应该是开采黄金,后来因与中国商品交易的需要才“转而开采白银”;一个“转”字,接着前句“最早寻找的是黄金”,也表明西班牙本来的主要矿产应该是黄金。因此B项的推断也是正确的。C项,原文中说“美洲白银不仅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贸易”,可见当美洲白银从马来西亚流向中国时,就带动了东南亚贸易,那么,当美洲白银从欧洲经过印度流入中国时,也必然会带动欧洲直至印度这一地区的贸易,因此c项的推断应该无误。关于D项,首先一个问题是当时世界上有没有出现“经济全球化”,根据原文第二段关于白银带动亚洲、欧洲等地经济的表述,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其次,经济全球化处在什么程度上?原文第三段说“明代……另一个就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既是“全球化的开端”,那么D项中“全球化开始形成”的话也就无误。然而如果只有中国对于白银的需求,而没有世界各地对于丝绸、瓷器等的需求,那么世界经济全球化还是无法形成的。所以,中国对于白银的需求只能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之一,而不能说是“根本”的原因,因此D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因此看来,要想得到正确的推断,就必须读懂材料,抓住关键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