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邙山头有个村子叫董沟。董沟属于河南巩县,在洛河下游,距洛河只有一里多地,距洛河与黄河交汇处也不过十来里。
1923年9月15日,一个浓眉大眼的小姑娘出生在这里,她姓张,乳名妙玲,她就是后来的“豫剧皇后”常香玉。
妙玲家祖上只有五分多旱地,因为无水可浇,风调雨顺的年景,也只能收获100多斤麦子;若碰上旱灾、水灾或者蝗灾,几乎颗粒无收。平时妙玲的爸爸张茂堂领着妙玲的妈妈魏彩荣和刚出生不久的弟弟外出唱戏糊口,家里只剩下妙玲和奶奶。奶奶吃斋念佛,为人热心善良,又做得一手好针线,左邻右舍,谁家里娶新媳妇、嫁闺女,或者增丁添口、老人人殓出殡,需要做针线活儿的,只要有谁来招呼一声,奶奶就高高兴兴地前去帮忙。因为都是穷人,别人给的酬谢也不多,往往只是半升米或者一斤面,所以,从妙玲记事起,她就和奶奶相依为命,以乞讨为生。酷暑和寒冬两季,因为天气恶劣,既没有人写戏(请人唱戏、签订合同),也没有人看戏,戏班只得封箱,妙玲的爸爸妈妈也只好回到家里,这时候,妙玲就和妈妈一起外出要饭。
妙玲六岁那年秋天,一天下午,妙玲像往常一样,拎着菜篮子在路边挖野菜。看看太阳快要落山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妙玲拎起菜篮子往回走。恰巧她看到路边有一片非常壮实的马齿苋,就停下来准备扯了这片马齿苋再回家。
扯完马齿苋抬起头来,这时妙玲看到路上的人三五成群,都朝着一个方向走,一边走还一边有说有笑。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呢?妙玲一打听,原来都是去看戏的。妙玲自从听说老渡口的戏楼给龙王爷写了戏,就一直盼望着去看戏,没想到戏今晚就开演了!妙玲一下子忘记了饥饿,也不顾得应该先把野菜篮子送回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人流往河边走,一直走到戏台跟前。
只见戏楼两边的柱子上系着两盏大灯,燃起的火苗足有小孩子的胳膊粗,把整个戏台照得跟白天一样通亮。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戏才正式开演。开戏前,妙玲一直站在最前排,伸长脖子朝台上张望,可是台上一直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突然听到锣鼓点子响,后面的人猛地一下往前拥,妙玲一个趔趄,手里的野菜篮子脱了手,瞬间被踩得稀巴烂,妙玲也差点儿被挤倒。好在她人虽小,但身子灵活,她拼着吃奶的劲儿在人群里钻呀挤呀,终于钻出了人群,却发现自己来到了舞台侧面。戏在舞台前面演,侧面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听到声音。跑到舞台前面去吧,现在前排已经是人挨人,挤得水泄不通,妙玲根本挤不进去了。她又跑到后面去,看见的都是前面人的后脑勺,更加什么也看不见。
锣鼓点子响得更紧了,戏台上咿咿呀呀传来了演员的声音,观众的喝彩声也一阵阵传来。这一切勾得妙玲看戏的瘾头更足了。可是,她还是只能在外面转来转去,什么也看不到。
妙玲仰起头来围着舞台转呀转,一边转一边想办法:要怎么样才能看到戏呢?
突然,妙玲的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是从舞台一侧搭拉下来的。妙玲拉起绳子,灵机一动:太好啦!
只见她用力揪住绳子,咬紧牙关,拼着力气往上攀,一边攀一边换手,换了几次手以后,她居然攀上去了,来到了舞台上!
妙玲把自己的身子藏在舞台柱子的暗影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看,一直看到刹戏。
这天晚上演的剧目是《甩大辫》,也就是现在的《洛阳桥》。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讲的是王爷耶律寿的妹妹耶律含嫣在外出郊游时偶遇青年猎手花荣,与他一见钟情,并且约他以卖猎物为名,到王府会面。耶律含嫣回到王府,为了迎接花荣的到来,在闺房里梳妆打扮,欢喜非常,把大辫子甩起来当花枪耍,十分花哨。也因为戏中扮演耶律含嫣的演员需要有独特的甩辫子功夫,这出戏又叫《甩大辫》。
妙玲被台上的戏所吸引,全身心地沉浸在舞台上的世界里。她一边看,还一边晃动脑袋,不由自主地模仿台上演员甩辫子。
突然之间,妙玲发现舞台上空荡荡的,已经没有了演员,舞台前坪上的人们也开始向四面散开。
原来,戏已经演完了。
这时候妙玲才想起来,自己来看戏的时候没有跟家里说一声,菜篮子也不见了,现在回家去,爸爸妈妈能饶了她吗?肯定会有一顿好打!
妙玲不敢回家去,可是,如果不回家,这一夜该在哪里过呢?
妙玲在心里发起愁来,拿不定主意是回家还是不回家。就在妙玲磨蹭的时候,戏台前坪地上的人已经走得一个不剩了,舞台柱子上两盏大灯的火苗也越来越小。
大灯上的火苗最后撲闪了一下,熄灭了,黑暗像一床巨大的毯子,铺天盖地而来。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秋夜中最寒冷的时分。天上不见星星和月亮,只从遥远的村落里传来一两声狗吠,打破这黑暗中的静寂。夜风从河边吹过来,吹在妙玲的身上,一阵比一阵凉。六岁的妙玲孤身在这黑暗和寒冷中,害怕极了。她只好又摸黑回到戏楼前,找个背风的地方坐下,将身子蜷缩起来,躲避黑暗和寒冷。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妙玲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呜哇!呜哇!”的声音。这声音妙玲太熟悉了——是她的哑巴朋友的声音!妙玲揉揉眼睛,只见哑巴正笑眯眯地站在她的面前。
这时天已经麻麻亮了。哑巴一把把妙玲拉起来,双手比画着告诉妙玲:家里人不见妙玲,急坏了,已经找了她一夜呢,让她赶紧回家去。妙玲看到哑巴,虽然高兴,但还是害怕回家会挨打,不敢跟他一起回去。聪明的哑巴用手比画着吃饭的样子,又拍拍肚子,意思是说:“你不回家,不怕饿吗?”妙玲这才发现,自己昨天还没有吃晚饭,现在肚子正饿得咕咕叫呢。于是,她再也顾不得害怕,赶紧跟着哑巴回家去了。
妙玲回到家里,多亏有哑巴陪着,有哑巴替她“说”好话求情,妙玲才没有挨打。但从这天起,妙玲的心里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她做梦都想当演员,做梦都想演戏。她一想起台上那个花俏的耶律含嫣右手拿着手巾,左手扣着辫梢,在台上扭来扭去的样子,心里就痒痒的。于是有一天,妙玲找一块破布当手巾,把奶奶的扎腿带系在头上当辫子,趁院子里没有人的时候,一个人在院子里又唱又扭。 就在妙玲一个人又唱又扭,玩得十分起劲的时候,听得背后传来“扑哧”一声笑,原来是妙玲的爸爸站在窑洞的窗户跟前,一直盯着妙玲看。
妙玲一下子羞得满面通红,躲到院子里的大椿树后面。没想到爸爸却走过来,把妙玲拉到跟前,对她说:“你看着我。”
爸爸在妙玲面前拿着架子走了几个圆圈,又双手按地,接着是胸部、腹部和双腿先后顺序落地,反复做了好几次。他做完以后,让妙玲照着做。前一个动作叫跑圓场,后一个动作叫虎扑。妙玲看到爸爸并没有责备她,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地上扑腾,觉得很好玩,便照着爸爸示范的动作做起来。虎扑的动作因为妙玲之前没有学过,做得不太好,圆场的小碎步倒模仿得有模有样。爸爸看在眼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在心里不免嘀咕:“妙玲只看过一回《洛阳桥》就学得有模有样,刚才跑起圆场来也有模有样,难道这孩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打这以后,爸爸再去密县戏班帮忙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带上妙玲。妙玲特别活泼开朗,一来二去就和戏班里的叔叔伯伯们混熟了。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妙玲就在后台不错眼珠地盯着看。看完了回到演员们的住处,她就模仿演员们的动作扭来扭去,嘴里咿咿呀呀地唱。如果有人夸她,逗她,她就扭得更活泛,唱得更来劲。
有一天晚上,舞台上要演《老包铡陈世美》,临到要开戏了,一个小演员发高烧,上不了台。大家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人说:“嗨,就让妙玲上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唱词,不就是跟着大人在台上转几圈吗?”戏班的掌班征求妙玲爸爸的意见,妙玲爸爸说:“不光是转圈,还得哭。我家这妮子,脾气倔得很,从小不爱哭。”妙玲生怕错过了上台的机会,赶紧说:“我会哭,我会哭。”并且立即模仿受委屈的样子,揉揉眼睛,鼻子一抽一抽、身子扭来扭去地哭起来,表演得跟真的一样。
众人看了,异口同声说:“中!”
爸爸还是不放心,又把在戏中扮演哥哥的小男孩找过来,对妙玲说:“你在台上可不能想哭就哭,也不能哭个没完没了。你看着哥哥,他哭你也哭,他不哭你也不要哭。”
这是妙玲头一次登台演出,虽然是第一次,但她一点儿也不怯场。刹戏以后,掌班的对妙玲爸爸说:“你这妮子怪机灵的呢,让她学戏吧,准有出息。”爸爸说:“女孩子家学戏,我还得跟她妈妈商量商量。”
妙玲不明白爸爸说的“商量”的意思,只是糊里糊涂地抢着说:“我就跟爸爸学戏。”
学唱戏谈何容易!
在旧社会,女孩子学唱戏,被认为是从事低贱的职业,舞台上的女角多是男人扮演。即便男人学唱戏,也被人认为是丢人现眼,在家族里做不起人,死后还不能葬入祖坟。张茂堂在外面学唱戏,就瞒着村里的家族和亲戚。他搭班唱戏也是在外地,比如密县,从来不敢回巩县唱戏,而且唱戏的时候用的是艺名。
妙玲九岁那年,端午节这天,当着回家“送端午”的大姑和三姑的面,妙玲壮着胆子说出自己的梦想:“我要跟爸爸学唱戏!”
妙玲的妈妈、大姑和三姑没料到妙玲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齐声大叫道:“什么?你要学唱戏?”
爸爸一把把妙玲搂在怀里,说:“好,闺女,你就跟我学唱戏,保险不会饿死!”
“学唱戏?”三姑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她实在不敢相信妙玲和她爸爸会做出这个决定。
“你疯啦?”大姑的眼里射出愤怒的光来。
妈妈也不相信爸爸说的是真话,埋怨道:“你怎么能跟孩子瞎说呀!”
大姑说:“茂堂,因为你学戏,已经闹得亲戚朋友都在你背后戳脊梁骨,说你百年之后不准葬入祖坟,还连累得你姐夫也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你如今还想让闺女去学戏,你是不是疯了?你想想,族长会答应吗?”
一提起族长,张茂堂气不打一处来:“族长是族长,我张茂堂是张茂堂。前年咱娘去世,没有钱埋葬,我给他磕了三个响头,他才借了20块钱给我,还要三分的利息,还要咱姐夫做保人。他算什么族长?!”
“你既然不听我的话,这个家我也不管了!”大姑气鼓鼓地起身走了,临出门的时候还撂下一句话:“张茂堂,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姐姐,你也不是我兄弟,咱们一刀两断!”
“一个鸡娃两只爪,还能刨点吃的,我就不信孩子跟着我会饿死!”张茂堂人穷志不短,回答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从三年前的夜戏到现在,妙玲一次次地在院子里又扭又唱,一次次想着登台演戏,现在,爸爸终于决定带她学戏了,妙玲自然高兴。然而,要想美梦成真,她还得经历许许多多艰难曲折呢。梦想永远都是生命里的光。因为有这光的指引,最终妙玲成了“豫剧皇后”。
1923年9月15日,一个浓眉大眼的小姑娘出生在这里,她姓张,乳名妙玲,她就是后来的“豫剧皇后”常香玉。
妙玲家祖上只有五分多旱地,因为无水可浇,风调雨顺的年景,也只能收获100多斤麦子;若碰上旱灾、水灾或者蝗灾,几乎颗粒无收。平时妙玲的爸爸张茂堂领着妙玲的妈妈魏彩荣和刚出生不久的弟弟外出唱戏糊口,家里只剩下妙玲和奶奶。奶奶吃斋念佛,为人热心善良,又做得一手好针线,左邻右舍,谁家里娶新媳妇、嫁闺女,或者增丁添口、老人人殓出殡,需要做针线活儿的,只要有谁来招呼一声,奶奶就高高兴兴地前去帮忙。因为都是穷人,别人给的酬谢也不多,往往只是半升米或者一斤面,所以,从妙玲记事起,她就和奶奶相依为命,以乞讨为生。酷暑和寒冬两季,因为天气恶劣,既没有人写戏(请人唱戏、签订合同),也没有人看戏,戏班只得封箱,妙玲的爸爸妈妈也只好回到家里,这时候,妙玲就和妈妈一起外出要饭。
妙玲六岁那年秋天,一天下午,妙玲像往常一样,拎着菜篮子在路边挖野菜。看看太阳快要落山了,肚子也饿得咕咕叫,妙玲拎起菜篮子往回走。恰巧她看到路边有一片非常壮实的马齿苋,就停下来准备扯了这片马齿苋再回家。
扯完马齿苋抬起头来,这时妙玲看到路上的人三五成群,都朝着一个方向走,一边走还一边有说有笑。他们这是要去哪里呢?妙玲一打听,原来都是去看戏的。妙玲自从听说老渡口的戏楼给龙王爷写了戏,就一直盼望着去看戏,没想到戏今晚就开演了!妙玲一下子忘记了饥饿,也不顾得应该先把野菜篮子送回家,就不由自主地跟着人流往河边走,一直走到戏台跟前。
只见戏楼两边的柱子上系着两盏大灯,燃起的火苗足有小孩子的胳膊粗,把整个戏台照得跟白天一样通亮。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戏才正式开演。开戏前,妙玲一直站在最前排,伸长脖子朝台上张望,可是台上一直空空的,什么也没有。突然听到锣鼓点子响,后面的人猛地一下往前拥,妙玲一个趔趄,手里的野菜篮子脱了手,瞬间被踩得稀巴烂,妙玲也差点儿被挤倒。好在她人虽小,但身子灵活,她拼着吃奶的劲儿在人群里钻呀挤呀,终于钻出了人群,却发现自己来到了舞台侧面。戏在舞台前面演,侧面什么也看不到,只能听到声音。跑到舞台前面去吧,现在前排已经是人挨人,挤得水泄不通,妙玲根本挤不进去了。她又跑到后面去,看见的都是前面人的后脑勺,更加什么也看不见。
锣鼓点子响得更紧了,戏台上咿咿呀呀传来了演员的声音,观众的喝彩声也一阵阵传来。这一切勾得妙玲看戏的瘾头更足了。可是,她还是只能在外面转来转去,什么也看不到。
妙玲仰起头来围着舞台转呀转,一边转一边想办法:要怎么样才能看到戏呢?
突然,妙玲的脚下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根绳子。这根绳子是从舞台一侧搭拉下来的。妙玲拉起绳子,灵机一动:太好啦!
只见她用力揪住绳子,咬紧牙关,拼着力气往上攀,一边攀一边换手,换了几次手以后,她居然攀上去了,来到了舞台上!
妙玲把自己的身子藏在舞台柱子的暗影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台上看,一直看到刹戏。
这天晚上演的剧目是《甩大辫》,也就是现在的《洛阳桥》。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讲的是王爷耶律寿的妹妹耶律含嫣在外出郊游时偶遇青年猎手花荣,与他一见钟情,并且约他以卖猎物为名,到王府会面。耶律含嫣回到王府,为了迎接花荣的到来,在闺房里梳妆打扮,欢喜非常,把大辫子甩起来当花枪耍,十分花哨。也因为戏中扮演耶律含嫣的演员需要有独特的甩辫子功夫,这出戏又叫《甩大辫》。
妙玲被台上的戏所吸引,全身心地沉浸在舞台上的世界里。她一边看,还一边晃动脑袋,不由自主地模仿台上演员甩辫子。
突然之间,妙玲发现舞台上空荡荡的,已经没有了演员,舞台前坪上的人们也开始向四面散开。
原来,戏已经演完了。
这时候妙玲才想起来,自己来看戏的时候没有跟家里说一声,菜篮子也不见了,现在回家去,爸爸妈妈能饶了她吗?肯定会有一顿好打!
妙玲不敢回家去,可是,如果不回家,这一夜该在哪里过呢?
妙玲在心里发起愁来,拿不定主意是回家还是不回家。就在妙玲磨蹭的时候,戏台前坪地上的人已经走得一个不剩了,舞台柱子上两盏大灯的火苗也越来越小。
大灯上的火苗最后撲闪了一下,熄灭了,黑暗像一床巨大的毯子,铺天盖地而来。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也是秋夜中最寒冷的时分。天上不见星星和月亮,只从遥远的村落里传来一两声狗吠,打破这黑暗中的静寂。夜风从河边吹过来,吹在妙玲的身上,一阵比一阵凉。六岁的妙玲孤身在这黑暗和寒冷中,害怕极了。她只好又摸黑回到戏楼前,找个背风的地方坐下,将身子蜷缩起来,躲避黑暗和寒冷。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妙玲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呜哇!呜哇!”的声音。这声音妙玲太熟悉了——是她的哑巴朋友的声音!妙玲揉揉眼睛,只见哑巴正笑眯眯地站在她的面前。
这时天已经麻麻亮了。哑巴一把把妙玲拉起来,双手比画着告诉妙玲:家里人不见妙玲,急坏了,已经找了她一夜呢,让她赶紧回家去。妙玲看到哑巴,虽然高兴,但还是害怕回家会挨打,不敢跟他一起回去。聪明的哑巴用手比画着吃饭的样子,又拍拍肚子,意思是说:“你不回家,不怕饿吗?”妙玲这才发现,自己昨天还没有吃晚饭,现在肚子正饿得咕咕叫呢。于是,她再也顾不得害怕,赶紧跟着哑巴回家去了。
妙玲回到家里,多亏有哑巴陪着,有哑巴替她“说”好话求情,妙玲才没有挨打。但从这天起,妙玲的心里有了一个美好的愿望,她做梦都想当演员,做梦都想演戏。她一想起台上那个花俏的耶律含嫣右手拿着手巾,左手扣着辫梢,在台上扭来扭去的样子,心里就痒痒的。于是有一天,妙玲找一块破布当手巾,把奶奶的扎腿带系在头上当辫子,趁院子里没有人的时候,一个人在院子里又唱又扭。 就在妙玲一个人又唱又扭,玩得十分起劲的时候,听得背后传来“扑哧”一声笑,原来是妙玲的爸爸站在窑洞的窗户跟前,一直盯着妙玲看。
妙玲一下子羞得满面通红,躲到院子里的大椿树后面。没想到爸爸却走过来,把妙玲拉到跟前,对她说:“你看着我。”
爸爸在妙玲面前拿着架子走了几个圆圈,又双手按地,接着是胸部、腹部和双腿先后顺序落地,反复做了好几次。他做完以后,让妙玲照着做。前一个动作叫跑圓场,后一个动作叫虎扑。妙玲看到爸爸并没有责备她,还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在地上扑腾,觉得很好玩,便照着爸爸示范的动作做起来。虎扑的动作因为妙玲之前没有学过,做得不太好,圆场的小碎步倒模仿得有模有样。爸爸看在眼里,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在心里不免嘀咕:“妙玲只看过一回《洛阳桥》就学得有模有样,刚才跑起圆场来也有模有样,难道这孩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打这以后,爸爸再去密县戏班帮忙的时候,有时候就会带上妙玲。妙玲特别活泼开朗,一来二去就和戏班里的叔叔伯伯们混熟了。每一次演出的时候,妙玲就在后台不错眼珠地盯着看。看完了回到演员们的住处,她就模仿演员们的动作扭来扭去,嘴里咿咿呀呀地唱。如果有人夸她,逗她,她就扭得更活泛,唱得更来劲。
有一天晚上,舞台上要演《老包铡陈世美》,临到要开戏了,一个小演员发高烧,上不了台。大家正在着急的时候,有人说:“嗨,就让妙玲上吧。反正也没有什么唱词,不就是跟着大人在台上转几圈吗?”戏班的掌班征求妙玲爸爸的意见,妙玲爸爸说:“不光是转圈,还得哭。我家这妮子,脾气倔得很,从小不爱哭。”妙玲生怕错过了上台的机会,赶紧说:“我会哭,我会哭。”并且立即模仿受委屈的样子,揉揉眼睛,鼻子一抽一抽、身子扭来扭去地哭起来,表演得跟真的一样。
众人看了,异口同声说:“中!”
爸爸还是不放心,又把在戏中扮演哥哥的小男孩找过来,对妙玲说:“你在台上可不能想哭就哭,也不能哭个没完没了。你看着哥哥,他哭你也哭,他不哭你也不要哭。”
这是妙玲头一次登台演出,虽然是第一次,但她一点儿也不怯场。刹戏以后,掌班的对妙玲爸爸说:“你这妮子怪机灵的呢,让她学戏吧,准有出息。”爸爸说:“女孩子家学戏,我还得跟她妈妈商量商量。”
妙玲不明白爸爸说的“商量”的意思,只是糊里糊涂地抢着说:“我就跟爸爸学戏。”
学唱戏谈何容易!
在旧社会,女孩子学唱戏,被认为是从事低贱的职业,舞台上的女角多是男人扮演。即便男人学唱戏,也被人认为是丢人现眼,在家族里做不起人,死后还不能葬入祖坟。张茂堂在外面学唱戏,就瞒着村里的家族和亲戚。他搭班唱戏也是在外地,比如密县,从来不敢回巩县唱戏,而且唱戏的时候用的是艺名。
妙玲九岁那年,端午节这天,当着回家“送端午”的大姑和三姑的面,妙玲壮着胆子说出自己的梦想:“我要跟爸爸学唱戏!”
妙玲的妈妈、大姑和三姑没料到妙玲会说出这样的话来,齐声大叫道:“什么?你要学唱戏?”
爸爸一把把妙玲搂在怀里,说:“好,闺女,你就跟我学唱戏,保险不会饿死!”
“学唱戏?”三姑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她实在不敢相信妙玲和她爸爸会做出这个决定。
“你疯啦?”大姑的眼里射出愤怒的光来。
妈妈也不相信爸爸说的是真话,埋怨道:“你怎么能跟孩子瞎说呀!”
大姑说:“茂堂,因为你学戏,已经闹得亲戚朋友都在你背后戳脊梁骨,说你百年之后不准葬入祖坟,还连累得你姐夫也在人前抬不起头来,你如今还想让闺女去学戏,你是不是疯了?你想想,族长会答应吗?”
一提起族长,张茂堂气不打一处来:“族长是族长,我张茂堂是张茂堂。前年咱娘去世,没有钱埋葬,我给他磕了三个响头,他才借了20块钱给我,还要三分的利息,还要咱姐夫做保人。他算什么族长?!”
“你既然不听我的话,这个家我也不管了!”大姑气鼓鼓地起身走了,临出门的时候还撂下一句话:“张茂堂,从今天起,我不是你姐姐,你也不是我兄弟,咱们一刀两断!”
“一个鸡娃两只爪,还能刨点吃的,我就不信孩子跟着我会饿死!”张茂堂人穷志不短,回答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从三年前的夜戏到现在,妙玲一次次地在院子里又扭又唱,一次次想着登台演戏,现在,爸爸终于决定带她学戏了,妙玲自然高兴。然而,要想美梦成真,她还得经历许许多多艰难曲折呢。梦想永远都是生命里的光。因为有这光的指引,最终妙玲成了“豫剧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