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9日,在成都市总工会指导下,由成都市青羊区总工会、成都市青羊区总部经济区工作委员会、中国葛洲坝集团机电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青羊总部经济区“青青讲坛”第四期——“匠心绽芳华”活动正式举办。
活动邀请到多个领域的杰出匠人,以访谈对话形式为在场企业员工分享他们的工匠故事,传播工匠精神。其中便有在蜀锦织造领域潜心五十年的原成都蜀锦厂职工,丝绸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民间艺术(织锦工艺)大师胡光俊。在满堂掌声中,满头银发的胡光俊走上讲台,讲起了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工匠故事。
从学徒到独当一面
“蜀锦有近3000年的历史,就我亲身经历的这50年来讲并不算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都蜀锦厂的艺人们和工程技术人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改高潮,花色品种、产量、质量、安全生产都大幅度提高,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胡光俊说,蜀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并长期占有“母锦”地位。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锦织造技艺独特繁复,共有纹织工艺设计、装造设计工艺、丝织准备工艺、丝织品上机织造四个工种,六十多道工序,能够完全掌握其完整织造技艺的人不多,而胡光俊就是其中一个。
1971年,胡光俊被分配到成都蜀锦厂上班。
胡光俊回忆道:“我接触的第一个工种是挡车,也就是掌控织机开关。”当时胡光俊负责操控的是台半自动化的铁木织机,这种织机没有自动刹车控制系统,关闭以后,织机存在惯性还会不停地运转,这时就需要人工紧紧地撑住梭箱强行让织机停下。为了能够快速掌握挡车技巧,胡光俊下班后就留在车间不停地练习,手掌心磨出了泡、手指常常发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到后来他一个人可以同时操控四台织机。
后来,厂里重新给新职工分配工种,胡光俊被分配到装造车间。“说通俗一点就是‘针线活儿’,我一开始很抵触。”胡光俊说,后来厂里领导多次劝说,告诉自己这是一门快失传的技艺,教学的师傅又是高手,这才说服自己静下心来学。就这样,胡光俊与蜀锦的大半生缘分由此而始。
“学习时我发现,蜀锦织造技艺很深奥,需要将每个工种、每项工序有机地组合起来”,胡光俊明白做一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就跑去每个工种的车间拜师学艺。四五年后,胡光俊基本能独当一面了。
重振蜀锦织造技艺
二三十年间,蜀锦历经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的供不应求,直到跨入21世纪后,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夕阳产业”。
2003年,成都蜀锦厂倒闭,厂房被夷为平地,几十年积累的织造技艺资料全部丢失,仅留下一台花楼木织机用以展示国家古代科技成果。蜀锦爱好者呼吁恢复蜀锦,召集了10位年已古稀的蜀锦老艺人搭建了简易厂房,“复制”了五六台花楼木织机,但生产效率极低,蜀锦织造技艺濒临失传。
“不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给丢掉啊。”2008年,胡光俊牵头成立成都市古蜀蜀锦研究所,招募一批人从头开始。据胡光俊介绍,蜀锦织造工艺极其复杂,共有十多个工种,五六十道工序,是团队合作的结晶。“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件蜀锦产品的,从小样设计到上机织造,一般需要七八个人,耗时更是少至数月,多至数年。”
一边物色徒弟,胡光俊一边也在改良蜀锦技艺。为了让蜀锦技艺更适应时代,同时降低劳动强度,胡光俊在保留蜀锦核心技艺的同时,将以人工作为动力的花楼木织机改为以电作为动力的花楼电动铁织机,使锦缎织物幅宽从60多厘米增加到150多厘米,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投梭”是蜀锦“织造工艺”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每制作1厘米蜀锦便需投梭120次,现在采用的多梭箱装置,实现了七梭三十六色重经、重纬、多组织、经纬同时起花的织造技艺,且一人便可操作。
全力拓展蜀锦市场
而要让蜀锦走向市场,被更多人熟知,更是难上加难。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后,胡光俊跑去一个又一个单位介绍蜀锦工艺特色,进行推销。前后跑了一个月,打了数千个电话,第一批产品才被卖出,蜀锦产品的销路也逐渐被打开。
此后,胡光俊全力拓展经营市场,积极跨界合作,与一些院校、机构、服装厂家加强合作,生产的蜀锦产品被成都推荐为选购外宣礼品的单位。到如今,研究所已在为恢复蜀锦床上用品、室内饰品、服飾面料等传统产品作准备。
“学习蜀锦,五六年才能学会基本操作,而且略显枯燥,从而造成了这一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为了让这一门珍贵的艺术再现昔日荣光,只要有人想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会的全部传授。”从2012年开始,胡光俊也陆续走进学校、社区举办蜀锦知识讲座,成为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主讲蜀锦艺术的客座教授,开办了好几个工作室。
胡光俊曾说:“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在蜀锦近3000年的历史中,他经历的半个世纪也许可以用“短”来形容,但对于技艺传承而言,付出毕生心血的才是真正的工匠。
活动邀请到多个领域的杰出匠人,以访谈对话形式为在场企业员工分享他们的工匠故事,传播工匠精神。其中便有在蜀锦织造领域潜心五十年的原成都蜀锦厂职工,丝绸工程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锦织造技艺省级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省级民间艺术(织锦工艺)大师胡光俊。在满堂掌声中,满头银发的胡光俊走上讲台,讲起了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工匠故事。
从学徒到独当一面
“蜀锦有近3000年的历史,就我亲身经历的这50年来讲并不算长。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都蜀锦厂的艺人们和工程技术人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技改高潮,花色品种、产量、质量、安全生产都大幅度提高,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胡光俊说,蜀锦兴起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并长期占有“母锦”地位。
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蜀锦织造技艺独特繁复,共有纹织工艺设计、装造设计工艺、丝织准备工艺、丝织品上机织造四个工种,六十多道工序,能够完全掌握其完整织造技艺的人不多,而胡光俊就是其中一个。
1971年,胡光俊被分配到成都蜀锦厂上班。
胡光俊回忆道:“我接触的第一个工种是挡车,也就是掌控织机开关。”当时胡光俊负责操控的是台半自动化的铁木织机,这种织机没有自动刹车控制系统,关闭以后,织机存在惯性还会不停地运转,这时就需要人工紧紧地撑住梭箱强行让织机停下。为了能够快速掌握挡车技巧,胡光俊下班后就留在车间不停地练习,手掌心磨出了泡、手指常常发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到后来他一个人可以同时操控四台织机。
后来,厂里重新给新职工分配工种,胡光俊被分配到装造车间。“说通俗一点就是‘针线活儿’,我一开始很抵触。”胡光俊说,后来厂里领导多次劝说,告诉自己这是一门快失传的技艺,教学的师傅又是高手,这才说服自己静下心来学。就这样,胡光俊与蜀锦的大半生缘分由此而始。
“学习时我发现,蜀锦织造技艺很深奥,需要将每个工种、每项工序有机地组合起来”,胡光俊明白做一名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于是他白天上班,晚上就跑去每个工种的车间拜师学艺。四五年后,胡光俊基本能独当一面了。
重振蜀锦织造技艺
二三十年间,蜀锦历经了技术创新和市场的供不应求,直到跨入21世纪后,便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夕阳产业”。
2003年,成都蜀锦厂倒闭,厂房被夷为平地,几十年积累的织造技艺资料全部丢失,仅留下一台花楼木织机用以展示国家古代科技成果。蜀锦爱好者呼吁恢复蜀锦,召集了10位年已古稀的蜀锦老艺人搭建了简易厂房,“复制”了五六台花楼木织机,但生产效率极低,蜀锦织造技艺濒临失传。
“不能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技艺给丢掉啊。”2008年,胡光俊牵头成立成都市古蜀蜀锦研究所,招募一批人从头开始。据胡光俊介绍,蜀锦织造工艺极其复杂,共有十多个工种,五六十道工序,是团队合作的结晶。“一个人是无法完成一件蜀锦产品的,从小样设计到上机织造,一般需要七八个人,耗时更是少至数月,多至数年。”
一边物色徒弟,胡光俊一边也在改良蜀锦技艺。为了让蜀锦技艺更适应时代,同时降低劳动强度,胡光俊在保留蜀锦核心技艺的同时,将以人工作为动力的花楼木织机改为以电作为动力的花楼电动铁织机,使锦缎织物幅宽从60多厘米增加到150多厘米,提高了生产效率。
其中,“投梭”是蜀锦“织造工艺”极为关键的一道工序,每制作1厘米蜀锦便需投梭120次,现在采用的多梭箱装置,实现了七梭三十六色重经、重纬、多组织、经纬同时起花的织造技艺,且一人便可操作。
全力拓展蜀锦市场
而要让蜀锦走向市场,被更多人熟知,更是难上加难。研究所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后,胡光俊跑去一个又一个单位介绍蜀锦工艺特色,进行推销。前后跑了一个月,打了数千个电话,第一批产品才被卖出,蜀锦产品的销路也逐渐被打开。
此后,胡光俊全力拓展经营市场,积极跨界合作,与一些院校、机构、服装厂家加强合作,生产的蜀锦产品被成都推荐为选购外宣礼品的单位。到如今,研究所已在为恢复蜀锦床上用品、室内饰品、服飾面料等传统产品作准备。
“学习蜀锦,五六年才能学会基本操作,而且略显枯燥,从而造成了这一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为了让这一门珍贵的艺术再现昔日荣光,只要有人想学,我都会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所会的全部传授。”从2012年开始,胡光俊也陆续走进学校、社区举办蜀锦知识讲座,成为四川师范大学服装学院主讲蜀锦艺术的客座教授,开办了好几个工作室。
胡光俊曾说:“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在蜀锦近3000年的历史中,他经历的半个世纪也许可以用“短”来形容,但对于技艺传承而言,付出毕生心血的才是真正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