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计算机作为公共基础课在各个专业中开设,还补国家教育部名文规定设置成必修课,由此可见,这门课程对于所有学科来说关系重大。而目前,好多院校中,都不是太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学院设备不足,教师水平有限,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目标不明确,面对这样的现状,本文阐述了所要作出的相应改革。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高职高专教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在高职高专中,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必修课被国家教育部名文规定,由此可见,它对于所有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分为了两个模块: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专业的实践操作都跟计算机的操作脱不了干系,都是依附于计算机进行操作的。但是,现在好多高职高专院校中,存在着好多问题,比如,教材的选取适应不了目前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落后,适应不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需求,学院的教学设备陈旧,完全满足不了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需求。面对这样的现状,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必然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一般录取的学生的成绩较低,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自控能力,学习习惯等这些方面都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而公共基础课又被定为是必修的,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跟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以提高同学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采用最适合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
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无论在任何系部,在任何专业,计算机都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由此可见,这门课的重要性。在开设的过程中,好多院校由于多媒体教室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有限,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只能在普通教室里面进行,而讲课的方式也只能通过黑板和语言来表达,包括课本上牵涉到的一些有关word,excel,powerpoint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只能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十分低下的。如此一来,理论课上,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相关图片来认识有关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相关界面、相关工具栏,而至于如何操作的,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有些院校的教学设备甚是缺乏,有些甚至于连个像样的机房都没有,上机时好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机器坐,电脑上面装的软件也是最古老的版本,明明教材已经更新到2007版的了,而电脑上还是2003的,这样,好多操作不能按课本上图片标注的来进行,还得按着2003版的自己去摸索,真是费时又费力。
还有一些院校里面,针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肯定得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担任,可是有的院校里面由于资金的原因,硬是让自己专业的教师带,试想下,一个学医的老教授要教计算机,不觉得滑稽吗?显然,教学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针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实施的具体改革。
1、教学目标定位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好课前规划,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把知识点一提,然后就举个例子一操作就完事了,丝毫不顾学生掌握了没有。
比如,在学习word的基础知识这一小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相关的界面,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像排版,设置文字段落样式之类的,这样就可以制定相应的知识目标:熟悉word的相关界面,熟悉工具栏的相关内容。而相关的能力目标就是:熟练掌握word的一些简单的基本排版操作,会进行文字段落格式的基本设置。
2、教学模式方面。
好多院校里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不是太重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只顾着自己讲完相关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而至于学生掌握的好坏,好像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在教学模式方面也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的虽然用到大屏来讲课了,可是在屏幕上显示的都是课本上的原话,他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做成了ppt,丝毫没有新意,也没有额外补充的内容,这样学生也只是跟着老师的讲述进度熟悉下课本,至于操作技巧之类的完全没有提及。
由此看来,教学模式必然要改变,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可以采取当前盛行的“项目化教学”或是“任务驱动法”来进行,就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一个项目或是制定一个任务,然后一步步的去实现完成它,当然在完成的过程中,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也都一一的掌握了,这样就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设备方面。
计算机教学当然离不开设备,要是没有相关的多媒体教室,或是没有电脑让学生进行操作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就必须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是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要用到的,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面通过大屏把本节课里面涉及的相关项目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大家,然后学生在机房里,通过电脑自己再进行相关项目的操作。由此,没有相关的设备,实践操作是没法进行的。
4、教师能力的培养方面。
教师,当然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肯定要是本专业的教师,半路出身的肯定掌握的不是太全面,也不及本专业的教师那样的专业了。由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牵涉到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实践方面要求教师的操作能力相当的熟练。
由此看来,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最好能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尤其是经过相应的师资培训,不能自己操作挺熟练,可是在课堂中就是讲不出来,这也是行不通的。可以鼓励一部分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进修,或是在课外时间教师多学习些相关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相应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搞校企合作,让一部分教师可以从企业中来丰富自己的操作能力,从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是不断地在更新的,它的改革的道路也是在不断探索中的。它进行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改革后,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完成学习,完成操作,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师生在教学改革中共同进步。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以后我们还要不断的探索新方法,挖掘新知识,变革新观念,深化新改革,使高职高专的同学们的公共计算机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畅,白廷国.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理论观察.2010(2)
[2]韩晓红.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甘肃高师学报.2003(2)
[3]布瑞琴.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与实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
[4]冯玉东,冯明卿,张国锋.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福建电脑.2006(10)
【关键词】公共基础课高职高专教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在高职高专中,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必修课被国家教育部名文规定,由此可见,它对于所有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它分为了两个模块: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养和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基本上所有的专业的实践操作都跟计算机的操作脱不了干系,都是依附于计算机进行操作的。但是,现在好多高职高专院校中,存在着好多问题,比如,教材的选取适应不了目前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落后,适应不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需求,学院的教学设备陈旧,完全满足不了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的需求。面对这样的现状,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必然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一般录取的学生的成绩较低,他们在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在自控能力,学习习惯等这些方面都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而公共基础课又被定为是必修的,所以,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跟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区分开来,以提高同学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采用最适合他们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
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中,无论在任何系部,在任何专业,计算机都是作为必修课开设的,由此可见,这门课的重要性。在开设的过程中,好多院校由于多媒体教室缺乏,多媒体教学设备有限,导致这门课程的教学只能在普通教室里面进行,而讲课的方式也只能通过黑板和语言来表达,包括课本上牵涉到的一些有关word,excel,powerpoint的一些基本操作也只能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十分低下的。如此一来,理论课上,学生只能通过课本上的相关图片来认识有关应用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相关界面、相关工具栏,而至于如何操作的,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有些院校的教学设备甚是缺乏,有些甚至于连个像样的机房都没有,上机时好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机器坐,电脑上面装的软件也是最古老的版本,明明教材已经更新到2007版的了,而电脑上还是2003的,这样,好多操作不能按课本上图片标注的来进行,还得按着2003版的自己去摸索,真是费时又费力。
还有一些院校里面,针对计算机这门课程肯定得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来担任,可是有的院校里面由于资金的原因,硬是让自己专业的教师带,试想下,一个学医的老教授要教计算机,不觉得滑稽吗?显然,教学质量也是可想而知的。
二、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针对公共计算机基础课实施的具体改革。
1、教学目标定位方面。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作好课前规划,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好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不能像以前那样,只是把知识点一提,然后就举个例子一操作就完事了,丝毫不顾学生掌握了没有。
比如,在学习word的基础知识这一小节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要让学生熟悉相关的界面,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操作,像排版,设置文字段落样式之类的,这样就可以制定相应的知识目标:熟悉word的相关界面,熟悉工具栏的相关内容。而相关的能力目标就是:熟练掌握word的一些简单的基本排版操作,会进行文字段落格式的基本设置。
2、教学模式方面。
好多院校里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不是太重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只顾着自己讲完相关的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而至于学生掌握的好坏,好像跟他们没有丝毫的关系。在教学模式方面也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的虽然用到大屏来讲课了,可是在屏幕上显示的都是课本上的原话,他只是把课本上的内容做成了ppt,丝毫没有新意,也没有额外补充的内容,这样学生也只是跟着老师的讲述进度熟悉下课本,至于操作技巧之类的完全没有提及。
由此看来,教学模式必然要改变,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可以采取当前盛行的“项目化教学”或是“任务驱动法”来进行,就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置一个项目或是制定一个任务,然后一步步的去实现完成它,当然在完成的过程中,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点也都一一的掌握了,这样就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教学设备方面。
计算机教学当然离不开设备,要是没有相关的多媒体教室,或是没有电脑让学生进行操作显然是行不通的。所以要想让学生学好这门课,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就必须提供充足的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是教师在讲授理论课的时候要用到的,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面通过大屏把本节课里面涉及的相关项目的操作过程演示给大家,然后学生在机房里,通过电脑自己再进行相关项目的操作。由此,没有相关的设备,实践操作是没法进行的。
4、教师能力的培养方面。
教师,当然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师肯定要是本专业的教师,半路出身的肯定掌握的不是太全面,也不及本专业的教师那样的专业了。由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牵涉到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方面要求教师要有全面的基础知识,实践方面要求教师的操作能力相当的熟练。
由此看来,作为这一学科的教师,最好能进行过专业的培训,尤其是经过相应的师资培训,不能自己操作挺熟练,可是在课堂中就是讲不出来,这也是行不通的。可以鼓励一部分教师进行专业方面的进修,或是在课外时间教师多学习些相关的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相应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可以搞校企合作,让一部分教师可以从企业中来丰富自己的操作能力,从而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综上所述,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改革是不断地在更新的,它的改革的道路也是在不断探索中的。它进行诸如此类的一系列改革后,不但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完成学习,完成操作,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师生在教学改革中共同进步。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以后我们还要不断的探索新方法,挖掘新知识,变革新观念,深化新改革,使高职高专的同学们的公共计算机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刘畅,白廷国.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理论观察.2010(2)
[2]韩晓红.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甘肃高师学报.2003(2)
[3]布瑞琴.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与实现.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6)
[4]冯玉东,冯明卿,张国锋.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福建电脑.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