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研究须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双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们对73例须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成氯毗格雷(波立维,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加阿司匹林治疗组(即双抗治疗组)和阿司匹林组,观察住院半月及出院半月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及出血副作用。结果发现双抗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治疗组;脑梗死发病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治疗组。因此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无禁忌证及患者同意应尽早行短期双抗治疗,以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率。
关键词: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毗格雷加阿司匹林 联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4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20-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ehemic attacks,TIA)是完全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是目前较常见的TIA治疗和二级预防类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的临床疗效差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的选择: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TIA住院患者,共73例,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其中,男45例,女28例,年龄47~76岁。
1.2 分组与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60.25±6.04)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试验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59.86±6.88)岁。阿司匹林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在阿司匹林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7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并酌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等对症治疗,期间均不使用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查,包括全血高切(200/s)黏度、全血低切(5/s)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具体分析采用SAS9.1软件处理,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在年龄分布(P=0.8003)、性别构成(P=0.5661)、合并高血压发病率(P=0.3932)、合并糖尿病发病率(P=0.7185)、合并高脂血症发病率(P=0.4649)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所以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具有可比性。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1。可见,各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时五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五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五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2,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69),有无合并症也对疗效存在影响(P=0.0151)。其中,对照组显效率为61.11%,无效10例,4例发展为脑梗死。试验组显效率为83.78%,5例无效,1例发展为脑梗死,系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2d发病,年龄为76岁,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上述结果说明,试验组的疗效在整体上是优于对照组的。另外,对照组中有合并症的患者显效率为44.44%,低于无合并症患者的显效率77.78%;试验组中有合并症的患者显效率为76.19%,也低于无合并症患者的显效率93.75%,说明有合并症的患者其疗效较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差。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5~30min以内,之后完全恢复,但该病可反复发作。且在发病最初的一周内,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可达10%以上,若未经治疗,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这极大地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在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基础状况均衡。而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患者的均值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时,其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即两药联用可起到更好地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小板的作用。另外,试验组的显效率(83.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61.11%),也显示二者联用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阿司匹林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v.10;No.16308:66
[2] 张学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v.2206:456-457
关键词: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氯毗格雷加阿司匹林 联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44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20-0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ehemic attacks,TIA)是完全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且呈低龄化发展趋势。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是目前较常见的TIA治疗和二级预防类药物,本研究旨在比较单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TIA的临床疗效差别,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受试对象的选择: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TIA住院患者,共73例,均符合上述纳入标准。其中,男45例,女28例,年龄47~76岁。
1.2 分组与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阿司匹林治疗组(对照组)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60.25±6.04)岁;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试验组)37例,男24例,女13例,年龄(59.86±6.88)岁。阿司匹林组患者入院后予以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每次100mg,每日1次。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患者在阿司匹林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氯吡格雷(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75mg,每日1次,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并酌情给予降压、降糖、调脂等对症治疗,期间均不使用溶栓、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
1.3 观察指标: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时,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查,包括全血高切(200/s)黏度、全血低切(5/s)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聚集率。治疗6个月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具体分析采用SAS9.1软件处理,P<0.05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在年龄分布(P=0.8003)、性别构成(P=0.5661)、合并高血压发病率(P=0.3932)、合并糖尿病发病率(P=0.7185)、合并高脂血症发病率(P=0.4649)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所以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方面具有可比性。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见表1。可见,各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6个月时五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五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在五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时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X±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2.3 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2,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69),有无合并症也对疗效存在影响(P=0.0151)。其中,对照组显效率为61.11%,无效10例,4例发展为脑梗死。试验组显效率为83.78%,5例无效,1例发展为脑梗死,系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后2d发病,年龄为76岁,且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上述结果说明,试验组的疗效在整体上是优于对照组的。另外,对照组中有合并症的患者显效率为44.44%,低于无合并症患者的显效率77.78%;试验组中有合并症的患者显效率为76.19%,也低于无合并症患者的显效率93.75%,说明有合并症的患者其疗效较没有合并症的患者差。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TIA是指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供血不足,导致脑供血突然出现一过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在5~30min以内,之后完全恢复,但该病可反复发作。且在发病最初的一周内,发展为脑梗死的概率可达10%以上,若未经治疗,约有1/3的患者可发展为脑梗死,这极大地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
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在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基础状况均衡。而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五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上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患者的均值要低于对照组患者,提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使用时,其降低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即两药联用可起到更好地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小板的作用。另外,试验组的显效率(83.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显效率(61.11%),也显示二者联用疗效更好。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阿司匹林在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v.10;No.16308:66
[2] 张学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96例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v.2206:45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