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组诗)

来源 :广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衍的真相
  在逼仄的巷弄里,猫须穿过
  时间凝固,板凳上怔忡著
  才想起昨夜漏数了一颗星辰
  别想摇晃,保温箱的安眠曲
  那团音符早把耳朵都摘了
  只留给每个喜憨儿一对翅膀
  他们不是都说,头过身就过?
  尾巴意外卡断转角的房间
  影子撕不开你拂袖的那堵墙
  司芬克斯死了谜语还在流浪
  能三只脚走路的动物永生
  不肯饶舌的人有自溺的墓葬
  天亮以后,裹着围裙的爸爸
  跋涉羊水返回妈妈的子宫
  我哇的一声跌落红色的海洋
  青 鸟
  你在闹市的废墟遇见
  一个荒芜的童年
  翻开密藏于芸台的手迹
  还有脚跟忘了认领的记忆
  心中豢养那匹食梦的兽
  循着你姗姗而至的跫音
  睁开了催眠的六识
  随你南飞的青鸟
  殷勤探看岛屿的身世
  时间是脱缰的马
  来回传递前生失落的消息
  那些还在路上踱步的人
  捡起了谁和谁的背影
  北方来的风声沁凉了
  赤道上疲惫的炎夏
  云纹为不曾相忘的江湖
  划开牵挂两地的航道
  每次的归去,是为了预留
  下回执手相望的伏笔
  失物招领
  铁道是一条弯曲的孤独
  哲学违建一列嗜毒的车厢
  鸣着笛抵达未知的远方
  琐细的灰尘如爆米花
  在身上爆破一阵阵喧哗
  自己不过是一座荒怠的岛
  前世预约不到丰沛的雨
  洗不净毛孔里的疲惫
  借隔岸穿刺的日光
  模拟一面洁白无垠的海洋
  走错的月台有失物招领
  沿途捡起一颗颗隐蔽的玻璃
  原来是迷路人踩碎的脚印
  离散是卜算不到的天意
  初见那一瞬就是索引
  命盘上的小智和大勇
  都由一个恍惚的名字感应
  地图上的擦身和磨踵
  都不会离岸礁太远或太近
  → 陈晞哲,生于1971年,新加坡人。得过新加坡金笔奖、方修文学奖。目前为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研究台湾文学。2020年4月在台湾出版诗集《一个人的山海经》。
其他文献
2013年,我從凤山回到都安,立即被安排到蓝湾镇搞扶贫。镇书记问我,先去哪里?我说哪里穷去哪里。就这样,我踏上了“穷途末路”。蓝湾的山连绵起伏,无边无际,高耸入云。穿行在山谷里,越野车就像年久失修的摇篮,“嘎吱嘎吱”地挣扎着,仿佛随时都可以崩溃。谁都知道考验还在后头。果然,书记说,登香屯就在崖上云朵开花的地方。果儿头往上一抬,草帽便落到她脚后跟的草丛里。  车到山前没有路,没有路就上山。大山是我们
期刊
故乡有个习俗,清明节扫墓时,必须清除坟头上的杂草和清洁墓碑,就像一个人要剪发和洗脸一样,是家家户户上坟扫墓不可逾越的规定动作。这个习俗就像青青草木给春天带来风景一样,在清明节也给故乡带来风景。漫步在故乡土坡岭上,满目一座座干净坟墓和洁白墓碑,星罗棋布,如同满坡遍岭在举行一场盛大的字画展,从各个坟头上墓碑上清晰可见的字迹中,可以品读先人和后人的来路。  与往年一样,今年清明节,我们兄弟姐妹都一起回老
期刊
一  我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午饭的时候,祖父步履蹒跚地回来了,怀里抱着一件用报纸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入他那收藏宝贝的木箱。  祖父八十多岁了,身子还算硬朗,没事总是喜欢在村里闲逛,碰到什么喜欢的东西,都顺手捡拾回来,当宝物收藏。大概是人越老就越恋旧,祖父收拾这些东西,多半是在收拾记忆,收拾正在流逝的时光。  每次捡拾这些宝物时,即使是一根被虫蛀了的门楣,祖父脸上总是显出喜滋滋的神情。可今
期刊
镜头一:角色转换瞬间定  南宁市瑞康医院。有这么一位个性独特的医生,他三十出头,中等身材,那方正的国字脸镶嵌一对柳刀眉,配上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一头浓密的短发永远竖立着,眉宇间透着股英气。他那健硕的体格工作起来总是精力充沛,平时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办事雷厉风行,口头禅就是:我来我来,这事我来办。休闲时一身时尚,洋气中不乏一种返璞归真的味道。他就是李金荣医生。  那天,李金荣医生正当班。院领导打来电话
期刊
海天一线,你看中的地方,如豆荚  摇晃在巨人与小孩之间,交错现实  与梦想,童话如消毒,野史如抗体  你注意到的,白话在这里,走出书面语  偏锋的字体,落地前行,如水色离开码头  日光投入万木,追踪留宿,在两极中间  在可能之地,陌生人,与许多陌生人  混成熟人,互融身份,远大于物物交换  做一个春天的蚕蛹,一起束缚为当地人  差池以外,这个边角,是你看中的地方  不管以后,如何你不会再是你,绕指
期刊
我出生在一個叫枫林的村庄。在“一山两住户,三家是一村”的桂西北山区,算是一个大屯了。全村近百个瑶壮农户四百多人,聚居在四面青山合围的一片洼地里。  故乡行路难,难以上青天。不通公路那些年,出门先得翻越人称“鬼见愁”“索命路”的枫林坳和黑虎山,两段险路走毕,还有四个荒无人烟的峒场要跨越。在口干舌燥、双腿抽筋时,山道尽头方始看到一条稍为平坦的泥土路七拐八弯伸向远方。  听父亲说,我祖辈是在战乱频发、盗
期刊
1  她站在路边,微笑着问我:阿姐,你们回县城吗?车上还有位置吗?  身形消瘦,肤色黝黑粗糙,但她落落大方的气质还是一下子吸引了我,于是我告诉她,我们还要进烂棚一趟,一个多小时后就回来。  她说我在这里等你们。  在村委办完事,我们即刻开往烂棚。一路上山,已經开完散学典礼的孩子们,像一只只野兔一样跳上路边的小坡坎,然后迅速钻进野草和树木覆盖的山道,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  半个多小时后,车子开上一个
期刊
一  天峨的乡村,我最熟悉的莫过于三堡乡顶换村。每年,我都要去一两次顶换村,每去一次,都有收获。我不仅感受到顶换村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还感受到村庄在不断发展变化。不知不觉,我成了顶换村脱贫摘帽的见证者。我能有此幸运,得从我的恩师王进先生说起。  2013年三堡乡举办第二届桐花节那天,诗人罗平文邀请我去三堡赏桐花,在小河路口,罗平文停下了车,说等一位朋友。一会儿,一个人从远处走来,罗平文立刻迎上
期刊
龙滩天湖,因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龙滩水电站而生,总面积377平方公里,也是广西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龙滩天湖,淹没天峨县大片沃野,375米高程下的良田、房屋淹没水中,天峨县全县9个乡镇有8个乡镇近3万群众移民,虽然故土难离,但绝大多数移民识大体、顾大局,迁离故土,从头开始,再建家园。正如一位作家说过:“我曾经一无所有过。”  从历史的另一个角度去看,天峨曾是一个国定贫困县,2012年,脱贫摘帽,
期刊
雪  抚慰大地  街道,一片  旷亮。  城市步伐  放缓,找回呼吸。  暌违的清新,小雪堆,还有  心神向往的纯净  世人推开窗口,迎接  佳音,  冷空气嗖嗖刮来一记耳光  赶忙关窗  雪  缜密地  埋盖阴沟  房顶,以  高度概括的白  醒来,  我们失去所有颜色。  过去的  寄生无花果  偷偷  黏附主树的枝叶  氣根生长  一截  一截   往下  缠绕  爬入泥土  面向阳光  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