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糟了!要迟到了!”
我急匆匆地从地铁站跑出来,在地铁站旁的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这公交车像是在和我作对,平时5分钟一趟的车,现在我等了快1 0分钟,却连车的影子都没看到。我急得在公交车站踱来踱去。这时,我看到公交车站旁边有几辆黄色共享单车。我转念一想,反正目的地离这里也不是很远,骑个车兴许不会迟到。于是我拿出手机扫了码,骑上单车,一路飞奔,压着点儿到了目的地。
“压点儿王,不愧是你。”同行的朋友看到我,指着手上的表笑着说。我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气喘吁吁地说“:我等了1 0分钟也没等到公交车,急死我了!多亏这小黄,不然我就迟到了。”朋友夸张地张大嘴巴,用一只手捂着嘴,吃惊地说:“不会吧不会吧,你还不知道吗?因为有了共享单车,没有多少人去坐公交车了。我们平时坐的那趟公交车改成2 0分钟一趟了。”我吃惊地问:“它真的这么火吗?”朋友听后哈哈大笑:“现在好多上班族都骑共享单车,省时省钱还锻炼身体。美女,你家刚通网吗?”我翻了个白眼,挽着她的手臂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踏青之旅。
我们步入公园,走在绿荫下,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几声聒噪的蝉鸣入耳,眼前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团锦簇的草丛。我们拿着手机一路拍照,说说笑笑,不亦乐乎。突然,手机振动了两下,是一条提醒:“您的手机将在两分钟内关机,请及时连接电源。”我一惊,赶紧在背包里翻翻找找,没有找到充电宝。
我焦急地问朋友:“有充电宝吗?我的手机没电了。”她摊开手说:“巧了,我也没带。”我哭丧着脸,手机没电,连地铁都坐不成,我不会回不了家吧?朋友见我垂头丧气,用一只胳膊揽住我的肩,说:“怕啥,姐给你借。”我观望了一下四周,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不像是会有充电宝的人。“去哪儿借?你在这儿有熟人吗?”我疑惑地问。她神秘地笑了笑,说:“共享充电宝听说過吗?我给你借一个。”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蹦蹦跳跳地跟着她走。
在一个便利店里,我看到了一个绿色的大长方体机器,里面有一个个绿色的充电宝。朋友拿着手机扫码,付押金,取充电宝,然后故作大方地把充电宝塞到我的手里,说:“送你了,不用谢!”看到她这个样子,我笑得前仰后合。回家前,我在地铁站附近的一个商店还充电宝,我像第一次骑自行车的小朋友那样笨拙,鼓捣了好久,终于搞好了。做完这一切,我像发现了宝藏,高兴极了。
共享真好!出门不用带沉甸甸的充电宝,不用坐让我头晕目眩的公交车。共享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可真大!
(指导老师 王传平)
简 评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弃大选小,弃抽象选具体,弃一般选个别。文章不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写共享带来的变化,而是从“我”的角度,通过写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两件具体的事来写变化,这比笼统地介绍要生动有趣,也易于把握。我们有些同学在写这类文章时,常喜欢从社会、从国家的角度来写,这样的文章虽能表现变化,但易流于空洞、枯燥。二是构思巧妙,行文自然。文章把生活中的两个变化安排在“我”出行的一天中来写,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将两件事巧妙地串联起来,如此安排自然巧妙。三是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让人一目了然。四是描写生动,人物活动很有画面感,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王传平老师)
我急匆匆地从地铁站跑出来,在地铁站旁的公交车站等公交车。这公交车像是在和我作对,平时5分钟一趟的车,现在我等了快1 0分钟,却连车的影子都没看到。我急得在公交车站踱来踱去。这时,我看到公交车站旁边有几辆黄色共享单车。我转念一想,反正目的地离这里也不是很远,骑个车兴许不会迟到。于是我拿出手机扫了码,骑上单车,一路飞奔,压着点儿到了目的地。
“压点儿王,不愧是你。”同行的朋友看到我,指着手上的表笑着说。我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气喘吁吁地说“:我等了1 0分钟也没等到公交车,急死我了!多亏这小黄,不然我就迟到了。”朋友夸张地张大嘴巴,用一只手捂着嘴,吃惊地说:“不会吧不会吧,你还不知道吗?因为有了共享单车,没有多少人去坐公交车了。我们平时坐的那趟公交车改成2 0分钟一趟了。”我吃惊地问:“它真的这么火吗?”朋友听后哈哈大笑:“现在好多上班族都骑共享单车,省时省钱还锻炼身体。美女,你家刚通网吗?”我翻了个白眼,挽着她的手臂开始了我们今天的踏青之旅。
我们步入公园,走在绿荫下,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洒在我们身上,几声聒噪的蝉鸣入耳,眼前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花团锦簇的草丛。我们拿着手机一路拍照,说说笑笑,不亦乐乎。突然,手机振动了两下,是一条提醒:“您的手机将在两分钟内关机,请及时连接电源。”我一惊,赶紧在背包里翻翻找找,没有找到充电宝。
我焦急地问朋友:“有充电宝吗?我的手机没电了。”她摊开手说:“巧了,我也没带。”我哭丧着脸,手机没电,连地铁都坐不成,我不会回不了家吧?朋友见我垂头丧气,用一只胳膊揽住我的肩,说:“怕啥,姐给你借。”我观望了一下四周,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不像是会有充电宝的人。“去哪儿借?你在这儿有熟人吗?”我疑惑地问。她神秘地笑了笑,说:“共享充电宝听说過吗?我给你借一个。”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蹦蹦跳跳地跟着她走。
在一个便利店里,我看到了一个绿色的大长方体机器,里面有一个个绿色的充电宝。朋友拿着手机扫码,付押金,取充电宝,然后故作大方地把充电宝塞到我的手里,说:“送你了,不用谢!”看到她这个样子,我笑得前仰后合。回家前,我在地铁站附近的一个商店还充电宝,我像第一次骑自行车的小朋友那样笨拙,鼓捣了好久,终于搞好了。做完这一切,我像发现了宝藏,高兴极了。
共享真好!出门不用带沉甸甸的充电宝,不用坐让我头晕目眩的公交车。共享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可真大!
(指导老师 王传平)
简 评
这篇文章有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弃大选小,弃抽象选具体,弃一般选个别。文章不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写共享带来的变化,而是从“我”的角度,通过写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两件具体的事来写变化,这比笼统地介绍要生动有趣,也易于把握。我们有些同学在写这类文章时,常喜欢从社会、从国家的角度来写,这样的文章虽能表现变化,但易流于空洞、枯燥。二是构思巧妙,行文自然。文章把生活中的两个变化安排在“我”出行的一天中来写,以“我”的活动为线索,将两件事巧妙地串联起来,如此安排自然巧妙。三是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发生变化的原因、结果让人一目了然。四是描写生动,人物活动很有画面感,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王传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