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分析
2011年3月菏泽市曹县发生一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先将该病例的调查监测处理分析如下。
1病例情况
1.1一般情况患者李天宇,男,2010年6月22日出生,三胎,计划外生育儿童。家长李大兴,现居住曹县古营集镇北李庄村。
1.2诊疗经过患儿于2011年3月25日出现发热、腹泻后于3月26日出现双下肢无力,发热2-3天,最高体温达38℃,随后出现昏迷、肌肉震颤等症状表现。3月26日立即到曹县人民医院就诊,因病情严重于26日立即转菏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给予丙种球蛋白等临床治疗,治疗3天后清醒,并逐渐好转,治疗2周出院,但双下肢肌力无恢复。于4月16日转菏泽市立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脊灰?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入院检查:患者现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营养可,发育正常。无哭闹,无抽搐、无声音嘶哑,无眼睑下垂,无咳嗽、无呕吐,无腹疼、腹泻,无皮疹。发病前无注射史,未服脊灰疫苗。体格检查:体质一般,心(-),肺(-),腹(-)。脊柱四肢外观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未引出,双上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皆正常。颈软,无抵抗,双侧巴氏征阴性。市立医院CT显示颅脑未见明显异常,1011年4月19日脑脊液结果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符合脊灰脑脊液改变。住院给予控制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2011年4月19日要求出院,出院診断为“双下肢软瘫”。经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后到其他医疗机构门诊进行神经康复治疗。经长期康复治疗病情有所恢复。
1.3病例实验室监测情况患者在菏泽市立医院住院期间,菏泽市疾控中心于2011年4月20日、21日分别采集了两份大便标本,冷藏送省疾控中心检测。中国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从第二份大便标本中分离到Ⅲ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有7个碱基对变异)。2011年7月份省、市、县疾控机构联合在古营集镇北李庄村采集了34份5岁以下接触者大便标本,冷藏送省疾控中心检测。未检测到脊灰疫苗病毒变异株和脊灰疫苗病毒株。有3例接触者分离到其他肠道病毒,其他肠道病毒分离率为8.82%。
1.4随访检查省、市、县有关专家2011年7月再次对病例进行了随访检查:患儿,男,一般状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发育正常,体质一般,心(-),肺(-),腹(-)。右下肢肌力III+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减弱,右下肢肌肉轻度萎缩。双上肢肌力、肌张力、腿反射皆正常。
1.5病例的应急处理情况2011年7月省疾控中心接到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我市送检的曹县1例AFP病例第二份大便标本中检出1株Ⅲ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省、市、县立即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汇报,启动了脊灰相关事件应急响应。对下一步的防控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制定并落实应急响应方案,明确责任,强化督查指导,控制传染源,防止扩散。一定范围组织开展儿童OPV强化免疫,确保易感人群达到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杜绝继发感染的可能。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测。成立了省、市、县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对该病例及相关免疫规划工作开展了进一步调查处理。对曹县县级及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的主动监测,对发现漏报的麻痹病例皆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随访,皆为非AFP病例,对病例所在乡镇及邻近乡镇进行了全面的主动搜索,皆未发现与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病例。全面加强了AFP病例的监测和预警预测。开展了病例的随访检查及接触者的监测。经省、市、县疾控机构调查患者未建证、卡,市立医院住院病历记录病人家长口述未服脊灰疫苗,疾控中心个案调查显示病人发病前未服用脊灰疫苗。
对当地的免疫状况进行了评估,调查显示病例所在乡镇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建卡率、建证率和接种率有待提高。全县开展了应急强化免疫活动,应急强化免疫达到95%以上。监测表明曹县未发生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传播,但存在发生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循环的风险。
1.6结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4——2008)《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作出以下结论:①急性弛缓性麻痹;②疫苗高变异株脊灰病毒病例。
2讨论
2.1虽然我国于2000年已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但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部分国家仍有脊灰流行,脊灰野病毒输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2011年我国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造成的脊灰疫情,对我国保持无脊灰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由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和VDPV循环以及脊灰疫苗变异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和脊灰疫苗变异株病毒循环也使消灭脊灰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无脊灰状态。
2.2由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及其循环使消灭脊灰面临新的挑战。也逐渐成为影响消灭脊灰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的研究,进一步规范其调查、诊断、应急处理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启动脊灰相关事件应急响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传播,确保无脊灰状态。
2.3我市发生了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为我市保持无脊灰工作敲响了警钟。也表明了消灭脊灰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克服松懈麻痹、盲目乐观思想,克服厌战情绪,加强督导、培训和检查,及时发现消灭脊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全面加强消灭脊灰的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我市无脊灰状态。
参考文献
[1]迮文远主编.计划免疫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261-284.
[2]王陇德主编.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3-166.
2011年3月菏泽市曹县发生一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先将该病例的调查监测处理分析如下。
1病例情况
1.1一般情况患者李天宇,男,2010年6月22日出生,三胎,计划外生育儿童。家长李大兴,现居住曹县古营集镇北李庄村。
1.2诊疗经过患儿于2011年3月25日出现发热、腹泻后于3月26日出现双下肢无力,发热2-3天,最高体温达38℃,随后出现昏迷、肌肉震颤等症状表现。3月26日立即到曹县人民医院就诊,因病情严重于26日立即转菏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脑炎,给予丙种球蛋白等临床治疗,治疗3天后清醒,并逐渐好转,治疗2周出院,但双下肢肌力无恢复。于4月16日转菏泽市立医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脊灰?病毒性脑炎后遗症?入院检查:患者现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未见明显异常,营养可,发育正常。无哭闹,无抽搐、无声音嘶哑,无眼睑下垂,无咳嗽、无呕吐,无腹疼、腹泻,无皮疹。发病前无注射史,未服脊灰疫苗。体格检查:体质一般,心(-),肺(-),腹(-)。脊柱四肢外观无异常,双下肢无水肿,双下肢肌力I级,肌张力降低,腱反射未引出,双上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皆正常。颈软,无抵抗,双侧巴氏征阴性。市立医院CT显示颅脑未见明显异常,1011年4月19日脑脊液结果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符合脊灰脑脊液改变。住院给予控制感染、营养神经等治疗,2011年4月19日要求出院,出院診断为“双下肢软瘫”。经住院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出院后到其他医疗机构门诊进行神经康复治疗。经长期康复治疗病情有所恢复。
1.3病例实验室监测情况患者在菏泽市立医院住院期间,菏泽市疾控中心于2011年4月20日、21日分别采集了两份大便标本,冷藏送省疾控中心检测。中国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从第二份大便标本中分离到Ⅲ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有7个碱基对变异)。2011年7月份省、市、县疾控机构联合在古营集镇北李庄村采集了34份5岁以下接触者大便标本,冷藏送省疾控中心检测。未检测到脊灰疫苗病毒变异株和脊灰疫苗病毒株。有3例接触者分离到其他肠道病毒,其他肠道病毒分离率为8.82%。
1.4随访检查省、市、县有关专家2011年7月再次对病例进行了随访检查:患儿,男,一般状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呼吸平稳,发育正常,体质一般,心(-),肺(-),腹(-)。右下肢肌力III+级,左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减弱,膝腱反射减弱,右下肢肌肉轻度萎缩。双上肢肌力、肌张力、腿反射皆正常。
1.5病例的应急处理情况2011年7月省疾控中心接到国家脊灰实验室报告,我市送检的曹县1例AFP病例第二份大便标本中检出1株Ⅲ型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省、市、县立即向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了汇报,启动了脊灰相关事件应急响应。对下一步的防控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制定并落实应急响应方案,明确责任,强化督查指导,控制传染源,防止扩散。一定范围组织开展儿童OPV强化免疫,确保易感人群达到高水平的免疫接种率,杜绝继发感染的可能。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测。成立了省、市、县流行病学调查小组,对该病例及相关免疫规划工作开展了进一步调查处理。对曹县县级及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全面的主动监测,对发现漏报的麻痹病例皆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和随访,皆为非AFP病例,对病例所在乡镇及邻近乡镇进行了全面的主动搜索,皆未发现与病例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病例。全面加强了AFP病例的监测和预警预测。开展了病例的随访检查及接触者的监测。经省、市、县疾控机构调查患者未建证、卡,市立医院住院病历记录病人家长口述未服脊灰疫苗,疾控中心个案调查显示病人发病前未服用脊灰疫苗。
对当地的免疫状况进行了评估,调查显示病例所在乡镇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建卡率、建证率和接种率有待提高。全县开展了应急强化免疫活动,应急强化免疫达到95%以上。监测表明曹县未发生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传播,但存在发生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循环的风险。
1.6结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294——2008)《脊髓灰质炎诊断标准》,作出以下结论:①急性弛缓性麻痹;②疫苗高变异株脊灰病毒病例。
2讨论
2.1虽然我国于2000年已实现了无脊灰目标,但国外一些国家特别是与我国接壤的部分国家仍有脊灰流行,脊灰野病毒输入我国并引起流行的危险依然存在。2011年我国新疆发生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造成的脊灰疫情,对我国保持无脊灰工作产生重大影响。与此同时由脊灰疫苗衍生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和VDPV循环以及脊灰疫苗变异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和脊灰疫苗变异株病毒循环也使消灭脊灰面临新的挑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加强消灭脊灰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无脊灰状态。
2.2由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及其循环使消灭脊灰面临新的挑战。也逐渐成为影响消灭脊灰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应加强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的研究,进一步规范其调查、诊断、应急处理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立即启动脊灰相关事件应急响机制,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不发生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传播,确保无脊灰状态。
2.3我市发生了脊灰疫苗高变异株病毒病例,为我市保持无脊灰工作敲响了警钟。也表明了消灭脊灰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克服松懈麻痹、盲目乐观思想,克服厌战情绪,加强督导、培训和检查,及时发现消灭脊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全面加强消灭脊灰的各项工作,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我市无脊灰状态。
参考文献
[1]迮文远主编.计划免疫学.第一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261-284.
[2]王陇德主编.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