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是鄂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近年来,东胜区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了壮大支柱财源、巩固基础财源、开辟新兴财源的发展战略,先后培育了煤炭、建安房地产、化工建材、制造酿造业等几大支柱产业,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经济支撑体系。
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27%,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8:57.2.40。财政收入完成9.23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306元和3940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1%。全年共开工各类建设项目236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4亿元,同比增长134.7%。2005年,东胜区经济继续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仅1-9月份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75.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7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4元,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106元,同比增长44%。这一年,东胜区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
全力搞好经济建设
东胜区委、区政府领导深知搞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工业经济方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煤、电、油、运和自治区要把鄂尔多斯打造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良好机遇,重点做好煤炭的开采和转化工作。而在发展第三产方面,东胜区依托现有基础及其区位优势,大力提升其区域竞争力,使第三产业突飞猛进。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0.1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2亿元,年均增长33.4%,比同期生产总值增速快11,1个百分点。2005年的1-9月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8亿元,占GDP比重的49.7%,实现财政收入15.9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72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0.2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64%。在农牧业经济发展方面,东胜区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种植业及其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使种植业向高效、集约方向大步迈进。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390亩,其中保护地1390亩。食用菌种植达到615万棒,产量达到885多万公斤。肉牛、奶牛饲养量达到8600多头,生猪存栏42000多口。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04年以来,东胜区一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招商思路,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策略和工作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东胜区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开展工作,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由政府单一招商向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转变:由过去漫天撒网式的招商向有重点、有针对性方向转变:由单纯的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转变,树立载体招商和环境招商理念,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靠良好的环境吸引客商,实现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2005年前三个季度开工项目累计达到3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共签约大型项目13个,总投资230.9亿元。如蒙泰热电联产,煤制甲醇等一批超亿元的项目先后落地,国电2×30万千瓦电厂等一批大项目也相继签约,新的增长点也在陆续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5户。共引进国内自治区外资金16亿元,合同引进外资157万美元。
与此同时,东胜区切实抓住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进落地工作,把引进资金,促成多少项目落地,作为衡量引资工作的重要指标。区招商局协同工商、税务、土地、环保等部门帮助外地客商克服和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在2005年香港经贸恳谈会上,中溢(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与东胜区人民政府签定的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甲醇以及后续转化60万吨烯烃项目,9月1日该项目在东胜区哈巴格希乡煤化工基地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这是首个在鄂尔多斯落地的项目,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煤制甲醇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利税1.3亿元。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近年来,东胜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积极进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东胜区作为一个已有40多万人口的城市,社会保障工作较为艰巨。但目前保障工作全面协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区委、区政府关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并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再就业渠道如何拓展等诸多问题设法加以解决,而且把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了每月190元,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的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
目前,共有5474人享受城镇低保,2004年发放城镇低保金473.3万元,农村低保金14.4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东胜区年征缴社会保险费1984万元,协调950名失地农民参加社保。接收109名到龄失地农民,使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除此之外,东胜区积极协调各乡镇及劳动就业部门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项目培训,培训的主要行业是驾驶、汽车维修、纺织等。近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85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2736人,安置就业岗位14086人。
经过几年的努力,东胜区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健全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年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东胜区大力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积极进行社会资助活动,十分重视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东胜区近年来科技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共申请专利31项,已被授权22项,获得市级以上认证的科研成果及项目24项,其中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全东胜区中小学已发展到55所。从2003年起,东胜区每年公开招聘中小学优秀教师,全面实行了校长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2004年面向全区公开聘任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继续放宽教育准入制度,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民营办学,培育出了新世纪中学、东联现代中学等一批优秀民营学校,已经形成了公、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局面。
东胜区努力挖掘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大力实施四项文化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力实施“小康文化工程”。东胜区推出的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庭院文化丰富多彩,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东胜区编制了文化产业规划,2005年7月份成功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
公共卫生健康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安居乐业的根本。目前,东胜区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专诊医院,市区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22家,个体诊疗机构245家。截止2005年8月份,共有31984名农民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六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
此外,东胜区努力加大食品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力度,卫生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99%。2005年又投资1.3亿元完成垃圾清埋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续建、15座垃圾清运站、30座水冲公厕、100座公厕的新建翻建。与此同时,全面实施新区鄂尔多斯公园、新区后山公园等绿化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4平方米,城市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腾飞的东胜,正以其崭新的姿态昭示于世人面前。
2004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亿元,同比增长27%,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8:57.2.40。财政收入完成9.23亿元,同口径相比增长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306元和3940元,同比分别增长18%和20.1%。全年共开工各类建设项目236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4亿元,同比增长134.7%。2005年,东胜区经济继续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仅1-9月份地区生产总值就达到了75.9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7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664元,同比增长25.6%。农民人均收入达到了4106元,同比增长44%。这一年,东胜区被评为“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
全力搞好经济建设
东胜区委、区政府领导深知搞好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在工业经济方面,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煤、电、油、运和自治区要把鄂尔多斯打造成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的良好机遇,重点做好煤炭的开采和转化工作。而在发展第三产方面,东胜区依托现有基础及其区位优势,大力提升其区域竞争力,使第三产业突飞猛进。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10.11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32亿元,年均增长33.4%,比同期生产总值增速快11,1个百分点。2005年的1-9月份,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8亿元,占GDP比重的49.7%,实现财政收入15.95亿元,占财政收入的729%,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10.2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64%。在农牧业经济发展方面,东胜区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种植业及其内部结构调整力度,使种植业向高效、集约方向大步迈进。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9390亩,其中保护地1390亩。食用菌种植达到615万棒,产量达到885多万公斤。肉牛、奶牛饲养量达到8600多头,生猪存栏42000多口。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2004年以来,东胜区一直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区委、区政府及时调整招商思路,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策略和工作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东胜区围绕工业化,城市化、农牧业产业化开展工作,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由政府单一招商向政府引导,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转变:由过去漫天撒网式的招商向有重点、有针对性方向转变:由单纯的招商引资向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转变,树立载体招商和环境招商理念,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依靠良好的环境吸引客商,实现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2005年前三个季度开工项目累计达到31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共签约大型项目13个,总投资230.9亿元。如蒙泰热电联产,煤制甲醇等一批超亿元的项目先后落地,国电2×30万千瓦电厂等一批大项目也相继签约,新的增长点也在陆续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75户。共引进国内自治区外资金16亿元,合同引进外资157万美元。
与此同时,东胜区切实抓住招商引资项目的跟进落地工作,把引进资金,促成多少项目落地,作为衡量引资工作的重要指标。区招商局协同工商、税务、土地、环保等部门帮助外地客商克服和解决项目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在2005年香港经贸恳谈会上,中溢(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与东胜区人民政府签定的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吨甲醇以及后续转化60万吨烯烃项目,9月1日该项目在东胜区哈巴格希乡煤化工基地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这是首个在鄂尔多斯落地的项目,也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煤制甲醇项目,项目一期工程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2.9亿元,利税1.3亿元。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近年来,东胜区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积极进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完善社会保障工作。东胜区作为一个已有40多万人口的城市,社会保障工作较为艰巨。但目前保障工作全面协调,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区委、区政府关心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并对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再就业渠道如何拓展等诸多问题设法加以解决,而且把失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了每月190元,农民家庭年人均收入不足600元的全部纳入了低保范围。
目前,共有5474人享受城镇低保,2004年发放城镇低保金473.3万元,农村低保金14.4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东胜区年征缴社会保险费1984万元,协调950名失地农民参加社保。接收109名到龄失地农民,使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除此之外,东胜区积极协调各乡镇及劳动就业部门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项目培训,培训的主要行业是驾驶、汽车维修、纺织等。近年来,共培训农村劳动力3185人,通过劳动力市场就业2736人,安置就业岗位14086人。
经过几年的努力,东胜区逐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健全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年增加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以及失业、工伤等保险制度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东胜区大力支持社会慈善事业,积极进行社会资助活动,十分重视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东胜区近年来科技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共申请专利31项,已被授权22项,获得市级以上认证的科研成果及项目24项,其中获国家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7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16项。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目前全东胜区中小学已发展到55所。从2003年起,东胜区每年公开招聘中小学优秀教师,全面实行了校长聘任制、校长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2004年面向全区公开聘任了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继续放宽教育准入制度,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民营办学,培育出了新世纪中学、东联现代中学等一批优秀民营学校,已经形成了公、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局面。
东胜区努力挖掘地区文化和民族文化,大力实施四项文化工程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全力实施“小康文化工程”。东胜区推出的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庭院文化丰富多彩,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东胜区编制了文化产业规划,2005年7月份成功举办了全国性的“中国秦直道与草原文化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历史性的成果。
公共卫生健康是人民群众健康生活,安居乐业的根本。目前,东胜区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的专诊医院,市区共有各类卫生事业机构22家,个体诊疗机构245家。截止2005年8月份,共有31984名农民加入了农村合作医疗。六个街道办事处成立了2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服务覆盖率不断提高。
此外,东胜区努力加大食品经营单位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力度,卫生合格率分别达到98%和99%。2005年又投资1.3亿元完成垃圾清埋及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的续建、15座垃圾清运站、30座水冲公厕、100座公厕的新建翻建。与此同时,全面实施新区鄂尔多斯公园、新区后山公园等绿化工程,人均公共绿地面积6.4平方米,城市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腾飞的东胜,正以其崭新的姿态昭示于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