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教学对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自豪感有重要意义,因此,历史教学至关重要。高中时学生的思维方式及兴趣逐渐稳定的阶段,在此阶段,对于历史的教育是否成功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之后的人生观、价值观。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的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困惑。笔者在呈现这些困惑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历史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扩大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具体来讲,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都有了更具体的要求。高中历史课正在面临着改革,顺应日益收到重视的素质教育要求,高中历史课的变化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后逐步加以实施。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变化
1.从学会到会学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并且产生对学习历史浓厚的兴趣。这是一大转变。过去的教学重点多放在如何让学生学到历史基础知识,明白社会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历史观。但当前的课程标准却着重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仅仅会知晓历史事件、还能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阐释历史事件和现象,在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下,最终还能够延长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会运用历史的思维去解决历史及相关问题。当学生具备以上素质,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可以说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一要塑造健全的人格;二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三要激发爱国热情;四要能为以上三点奋斗终身。可见,学生除了掌握历史知识、基本历史规律、重大历史事件等等,还要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具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并由学习基础知识而能够发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新的要求已经将传授知识提升到另一个高度,要求培育符合当代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都飞速发展的中国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界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也早已实施。现阶段,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中穿插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小开始,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学生,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合作交流、具有充足知识、能够自我学习、乐于发现探索的综合人才。
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面对的困难
1.课时内容较少而教学内容增多 课改的结果是将课本改为读本,增加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学生自己阅读和学习的能力。然而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大大增加,考察内容也就变多了,但高中历史课程的课时仍然没有变化。这就使得课时相对变得较少,但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多。
2.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知识结构却专业性太强 新课程改革的课本变现多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这样使得根据教材编写方式进行的教学模式会变的单一,没有变化。中学生的教学若出现单一不变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知识的专业性增强了,内容加大了,许多专题性的知识需要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然而高中生时间紧张,时间自控能力仍有待加强。学生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实践等等,而考试内容又可能会涵盖这部分。故很可能给学生的考试及学习造成巨大的压力。
3.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 关于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尚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虽然大多数一线高中历史教师都接受过关于新课程标准的短暂培训,但多是基于理论上的,关于具体如何运用的实践上的培训还没有形成。故,教师多自己探索着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案固然可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若没有统一科学的实践指导,丰富的教学模式很可能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压力。
三、教学设计的实验探索
1.增加教学趣味性 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要加大教学内容,最有效的方式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这就将教学的趣味性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历史本身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然而一味的按照教材的内容教条的将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可能不如将其转换成为“讲故事”收到更好地效果。例如,笔者在给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先请学生听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广建宫廷王府,大兴土木的情境;二是天朝诸王“奢富比赛”争排场,追求诗词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情境。这两个情境呈现给学生之后,学生不仅迅速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还纷纷举手发言提出当今我国的打击贪污腐败运动的必要性。
2.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新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及老师的评价方式不能仅局限于考试,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新课标以学分认定和模块教学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模块学分认定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组成,而学习成绩则分为单元测试和模块考试两部分。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发挥的好不好而被认定了该生是否需要重新学习本学期内容。而模块教学评价更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高中历史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与时俱进,迅速转变思想,积极调整教学设计,配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良好的学习内容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文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 廖明书.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3] 华国中. 试论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文汇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 52510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扩大所掌握的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具体来讲,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都有了更具体的要求。高中历史课正在面临着改革,顺应日益收到重视的素质教育要求,高中历史课的变化需要经过认真思考后逐步加以实施。
一、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些变化
1.从学会到会学 新课程标准对于高中历史教学目标中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学习方法,并且产生对学习历史浓厚的兴趣。这是一大转变。过去的教学重点多放在如何让学生学到历史基础知识,明白社会历史进程,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历史观。但当前的课程标准却着重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多样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给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学生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不仅仅会知晓历史事件、还能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阐释历史事件和现象,在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下,最终还能够延长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且会运用历史的思维去解决历史及相关问题。当学生具备以上素质,就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并具备独立发展的能力,可以说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2.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新课程标准对人才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一要塑造健全的人格;二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三要激发爱国热情;四要能为以上三点奋斗终身。可见,学生除了掌握历史知识、基本历史规律、重大历史事件等等,还要能够在这样的基础上具有健全的人格以及高尚的爱国情操、并由学习基础知识而能够发言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新的要求已经将传授知识提升到另一个高度,要求培育符合当代的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都飞速发展的中国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界对于新型人才的培养计划也早已实施。现阶段,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中穿插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从小开始,一点一滴的渗透给学生,逐步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够合作交流、具有充足知识、能够自我学习、乐于发现探索的综合人才。
二、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面对的困难
1.课时内容较少而教学内容增多 课改的结果是将课本改为读本,增加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学生自己阅读和学习的能力。然而这样使得教学内容大大增加,考察内容也就变多了,但高中历史课程的课时仍然没有变化。这就使得课时相对变得较少,但教学内容变得越来越多。
2.教学模式相对单一,知识结构却专业性太强 新课程改革的课本变现多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这样使得根据教材编写方式进行的教学模式会变的单一,没有变化。中学生的教学若出现单一不变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
另外,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知识的专业性增强了,内容加大了,许多专题性的知识需要学生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然而高中生时间紧张,时间自控能力仍有待加强。学生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实践等等,而考试内容又可能会涵盖这部分。故很可能给学生的考试及学习造成巨大的压力。
3.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 关于新课程标准颁布之后,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尚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虽然大多数一线高中历史教师都接受过关于新课程标准的短暂培训,但多是基于理论上的,关于具体如何运用的实践上的培训还没有形成。故,教师多自己探索着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新的教学目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案固然可能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但若没有统一科学的实践指导,丰富的教学模式很可能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压力。
三、教学设计的实验探索
1.增加教学趣味性 在课时有限的前提下要加大教学内容,最有效的方式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这就将教学的趣味性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历史本身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知识面广,容易激发感情,激励意志。然而一味的按照教材的内容教条的将历史事件呈现给学生,可能不如将其转换成为“讲故事”收到更好地效果。例如,笔者在给学生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时,先请学生听了两个故事:一是太平军进入天京后,广建宫廷王府,大兴土木的情境;二是天朝诸王“奢富比赛”争排场,追求诗词之风,互相争奇斗艳的情境。这两个情境呈现给学生之后,学生不仅迅速理解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还纷纷举手发言提出当今我国的打击贪污腐败运动的必要性。
2.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新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及老师的评价方式不能仅局限于考试,还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及学习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新课标以学分认定和模块教学评价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模块学分认定主要由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组成,而学习成绩则分为单元测试和模块考试两部分。这样,学生不会因为一次考试发挥的好不好而被认定了该生是否需要重新学习本学期内容。而模块教学评价更注重的是学习的过程而非结果。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且注重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高中历史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与时俱进,迅速转变思想,积极调整教学设计,配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加科学、良好的学习内容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朱文龙.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探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 廖明书.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3] 华国中. 试论新课改后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 科教文汇
(作者单位:广东省化州市实验中学 52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