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张一蓓 《天天向上》炮制流程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ir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天向上》的选题会很热闹,导演们七嘴八舌地报着选题,信息来自网络、报纸、杂志、电影、观众爆料,当然也有坊间热议的话题。这些对媒体来说本来并不稀奇,奇就奇在与会人员嘻嘻哈哈玩闹的工作场景,以及大量选题被毙后众人欢快的歌声掌声:“毙嘞——毙嘞——(迈克尔·杰克逊《Beat it》曲调)”。
  “精诚合作的主持人及幕后团队、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完美主义的工作态度、永不知足的好奇心,成就我们‘天天向上’。”张一蓓说。
  《综艺》:天天向上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一蓓:主持群和幕后团队。
  《综艺》:汪涵现在身上的职务很多,有没有想过如果哪一天汪涵分身乏术离开《天天向上》了,这个节目怎么办?
  张一蓓:汪涵如果不做《天天向上》了,我们就只能换个节目,因为这个节目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换句话说,汪涵主卡是一个样子,何炅、欧弟或者马可主卡就是另外一种样子。我是最不喜欢频繁换主持人的。
  《综艺》:《天天向上》的录制周期是多长时间?团队多少人?每期节目预算多少?台里会有使用上的具体规定吗?
  张一蓓:《天天向上》每半个月录两期节目,一周准备一期节目。主创人员六七个,全组30人。平均每期节目预算13万元。制作费用的使用大致上有规定,但可以微调。湖南电视做得好,就是因为自由度高,给我的权限非常大。2002年我只有25岁就做‘越策’,没有任何一个领导改我的台本,写成什么样就录成什么样,特别自由。所以在这儿做事很开心。
  《综艺》:从“越策”到“天天”,主创成员变化大吗?怎么看待湖南台人才频繁外流现象?
  张一蓓:主创有变化但不大,人才梯队已经出来了,很主要的几位主创基本都在。跳槽,还是出于个人的选择和职业规划吧。在我们这儿工作几年后,像导演,在这个组若不是特别有潜力是很难超越别人的。如果这个人“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他就可能会选择离开,因为他在这个组是普通导演,到别的地方可能已经能当制片人了。
  这也很正常。如果说到了某天,湖南卫视或者其他地方的制片人都是我这儿出来的,我很乐见,这才是我的梦想。虽然有人走了,但他们身上会深深烙着我们团队的痕迹,洗都洗不掉。
  《综艺》:你录用员工的标准是什么?
  张一蓓:单纯的品质是我最看重的,天真、单纯,不玩心机。有这种品质业务就能做好,玩心机长大的人业务不会好。本科以上学历是台里的门槛,业务上我比较关注领悟力强、进步速度快的员工。
  《综艺》:听说你的团队非科班出身的成员占大多数,这样一来实际工作中会有操作难度吗?
  张一蓓:脱口秀需要各种各样的人,不是电视专业出身也意味着没有更多框框,对节目创意来讲反而是好事。
  《综艺》:台里对节目组的激励机制怎样?
  张一蓓:“包场”“冠名”创造的经济效益虽然是台里的,但会计算到我们的工作业绩中。年底台里会计算收入产出比,会有奖励。收视率奖金也会有,我们拿全国第一第二就有奖金,全组几万元不等;《快乐大本营》是常青树,经常拿第一,拿第二都没钱;有些栏目第四第五就不错了,取得这样的位次也有奖励。
  《综艺》:以一期节目为例,讲讲你们的节目是如何出炉的?
  张一蓓:以微软那期为例。录制的一个多月以前,微软找到我们,问我们有什么结合点可以做节目。吃了几次饭后,知道他们即将出新产品Windows 7,我们就说不如你们直接在我们节目中做Win7的发布,但幕后揭秘要给我们看,要让我们拍。
  微软嘛,最抓人眼球的就是比尔・盖茨。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他怎么就创造了这么大财富?在这个世界上,算是IT业奠基者之一的微软,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怎么就富得流油,造就出那么多亿万富翁?
  确定大方向后,就是花很长时间不断地筛选采访对象,哪些人去美国拍,哪些人到现场来,然后根据我们选定的人做台本。嘉宾提前两三天到长沙,然后出场秀排练,录制当天和主持人、嘉宾对台本,然后是现场录制、美国外拍等大量后期工作。节目60分钟,外拍22-24分钟,共计80多分钟,但录了三四个小时。
  《综艺》:通常情况下,你们给嘉宾付费吗?
  张一蓓:基本上会付费。
  《综艺》:微软这期呢?这期节目对Windows 7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他们投赞助了吗?
  张一蓓:外拍费用、嘉宾费用他们自己出,只是帮我们节约了成本,并没有投赞助。我们首先是看内容,只要内容好,不管是否是做宣传我们都不介意。其他植入性的东西是后来才跟上来的,有商机——广告部开心啊(笑)。
  《综艺》:在节目的衍生品方面有什么考虑吗?
  张一蓓:年底我们想出书,节目相关的盗版DVD现在已经铺天盖地了,说明还是很受欢迎,也在考虑出正版的(DVD)。
  《综艺》:《天天向上》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张一蓓:最大挑战就是不知道明天做什么。观众反映我们的选题很好。我们自己的压力很大,总是希望更好,否则自己这关过不了。这时候就折磨导演,就是永远不满意的样子。(笑)
  《综艺》:你们和《快乐大本营》的竞争关系是怎样的?
  张一蓓:良性竞争。不过,让外界炒得很恶性。总的来说还好啦,好比一条街,有好几家大商场才会形成整体商机嘛。这种炒作不知道是哪个部门发动的,但肯定也是好意啦。
  《综艺》:你喜欢看哪些中国或外国的电视节目?
  张一蓓:很少看电视。全国特别有名的电视节目我都没看过,现在还是爱看电影和戏剧。个人认为,电视工作者的眼界要在电视之外,要比电视更宽广才能做好电视节目。如果一天到晚看电视节目你的井口就只有那么大,特别容易形成框框,自己创作时自然而然就套进去了。
  《综艺》:如果资金不设上限,你想做什么样的节目?
  张一蓓:如果资金足够,还想做个新的节目样式出来,还没完全想好。我理想中的湖南卫视,起码要有5档以上真正原创节目,我指的原创不是直接把外国模式拿来搞中国版。
  《综艺》:有没有这个问题,当制片人当了一段时间,台里的价值体系已不能完全体现你的价值?或者说职位不断往上升才能体现你的价值?
  张一蓓:不能这样说。中国电视产业成熟了,到那时最有钱的一定是最资深的权威的白发苍苍的制作人,这是我的梦想。所以说,制播分离体制的成功对推动专业化人才的成长很重要。
  《综艺》:是否想过做“张一蓓工作室”?
  张一蓓:台里跟我谈工作室谈很久了,但我觉得现在从工作室做起没有意义,而且制播分离刚起步,我不想在试验阶段浪费精力。先踏踏实实做节目,机会成熟了再做公司。我不想当试验田,没理性的事情不做。从团队角度讲,大部分主创都30出头了,有家有孩子要养,所以有些事情还是要有把握了再做。
  《综艺》:你会一直做制片人吗?
  张一蓓:是踏踏实实当制片人还是往上走走把空间留给手下,这是我至今最纠结的问题。我愿意一辈子当制片人,这个工作可好玩了,但从下属角度,“你怎么不往上走走,你老当制片人我怎么办呢?”(笑)
  《综艺》:如何看待中国娱乐节目的未来发展?
  张一蓓:我觉得还是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一定要鼓励中国的电视工作者创造自己的节目样式。
其他文献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至少有十年以上的高速发展期。这是一个黄金年代,资本已经整装待发,但我们自己准备好了吗?    我所在的建外有一个环境优雅的咖啡厅,一天,我被一家投资公司老总约至此处见面,在等候的时候吃惊地发现周围人们谈论的议题都是自己的文化公司如何上市。  自从华谊兄弟上市之后,电影业迅即热闹起来。资本有着嗅觉最为灵敏的鼻子,他们首度在中国电影业中嗅到了钱的味道——华谊兄弟的上市从某种角度
期刊
进入下半月,在国产人气影片《杜拉拉升职记》和进口3D大片《诸神之战》的带动下,市场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这半月入市的新影片多达10数部,其中上述两部影片双双跨过亿元红线,其他影片也有不俗的市场表现。淡季影市渐行渐远。  4月15日入市的《杜拉拉升职记》虽然披着“广告中插播电影”的恶名,甚至一个镜头中出现三个商标,但影片中让人眼花缭乱的时装美食、靓男美女,每一个镜头中透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时尚气息还是俘虏
期刊
2009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全国各大电视媒体不仅圆满完成了主流媒体的宣传使命,而且在新闻改革、节目创新等方面,彰显了电视的责任感和媒体素养。电视由内而外的变革正在上演。  2009年的电视开始主动试图扭转既有的识别形象和表达模式。从以央视新闻频道“改进新闻报道”为核心的大改版,到卫视扎堆改版,再到卫视的跨区域整合,电视正在由里及外发生着深刻变化:新闻在与网络竞争时效性的同时,更加注重观点和立场
期刊
综艺节目大多是娱乐节目,而娱乐节目的作用是能让人们暂时忘却现实烦恼,沉浸到被制造出来的快乐中去。所以,综艺节目一般与严肃的时事保持着相当距离。然而,人终究都具有社会属性,关注社会事件是人的本性,因此当综艺节目与新闻要素进行叠加之后,强大的加分效果便立刻显现出来。从本期榜单上就能看到,与时事密切相关的主题综艺节目成为了绝对赢家。  上海世博会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内最重要的大事之一,电视新闻上一直以倒
期刊
上周北美地区的票房冠军属于华纳兄弟和新线联合推出的《新猛鬼街》(Nightmare on Elm Street)。这部翻拍自1984年同名经典的恐怖片在当地3332家影院上映,周末3天总共收入了3290万美元,平均单厅进账9875美元,在《钢铁侠2》(Iron Man 2)尚未在北美公映的情况下顺利夺得魁首。不过影片的口碑甚差,在烂番茄网站上的好评度只有15%。  票房10强榜上的另一部新片是《木
期刊
坦率讲,很多搞电视的人都很痛恨收视率。那些惊心动魄的阿拉伯数字以及捉摸不定的小数点,常年来都在折磨着电视人。到底是哪些人在看自己的节目?到底有多少人在看电视?我相信,所有的电视人都问过这些问题。但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相信的这些数字也许有时候是信不过的。最近,我就听到了一个和收视率有关的耸人听闻的故事,我无法判断它的真伪,因为其离奇程度足以上《人间》,黑暗程度足以上《新闻调查》。  我听到的情况是这样
期刊
柳岩永远是忙碌的,很多时候来不及好好吃饭,经常需要在赶路过程中化妆。  为什么如此忙碌?柳岩说:“大家认识我,认可我,并不是因为我出了唱片,或演了电影,是因为我是一名主持人,我自己特别清楚这一点。而一个主持人,不想让大家忘记的最好、最简单的做法,莫过于永远‘在线’——持续出现在屏幕上,和观众常有交流。这很重要,因为主持人淘汰得太快。”  柳岩第一次正式做电视主持人是在2005年,通过参加安徽卫视与
期刊
正如肖艳自己所说,她确实是央视新闻频道一张太新的面孔,能获得“年度最具潜力主持人”奖,更多是对她所主持的《24小时》的肯定。这档在每天晚间11点播出的新闻节目开播于2009年8月,适逢央视新闻频道改版,为了寻找新的主持人、新出镜记者以及各省的驻站记者,央视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撒网搜寻新面孔。“可能我那时候在江苏电视台做的一档节目,还有当时的状态、形象以及以往的工作经历正好与央视的需求相契合,而我也想工
期刊
155个日日夜夜,3720个小时的辛苦和努力,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这么一个大的背景下,所有的辛苦和努力都是值得的,都是应该的,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只是做了一个中国电视人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事情。”  这样的获奖感言听上去似乎有些“官方”,但也确实反映了主创团队的心声。作为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庆典电视直播(以下简称“60”年直播)导演组的总协调人,央视文艺节目中心文艺部导演王浩在
期刊
播出频道:东方卫视 节目类型:家庭才艺真人秀    授奖辞  在娱乐和选秀的包装下,《全家都来赛》提供了一个观察新时代中国式家庭的断面。在世博会的大环境下,找到了中国文化中的独特“家文化”,展示了中国老百姓的真实情感。     曾几何时,选秀类节目充斥着国内荧屏,特别是如《超级女声》《加油!好男儿》等偶像选秀节目,均风靡一时。然而繁华胜景之后,选秀节目的瓶颈期也迅速到来。选秀节目如何推陈出新,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