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符号,我们想到的无非是一些标志性的图案。人们每天进进出出,遇到无数的符号。禁止吸烟,禁止拍照,安全通道,便利商店,以及电脑桌面上的图标,等等。符号在生活中显得异常琐碎同时也非常重要。法国当代思想家让·鲍德里亚曾认为,当代生活就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不仅客体被符号化,而且连主体也同样被符号化。这样的符号都属于日常言语符号。
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在手段而在目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本篇文章中阐述的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艺术符号”。
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也曾用符号学原理解释艺术和审美现象。
中国古代,龙的图腾代表着皇族权威的至高无上,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祭祀,避邪,祈福专用的图案到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再到现在的汉字。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直在不断的演变。
“符号与艺术形象似乎自古就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下,艺术的发展如火如荼。艺术家不停地寻找表达自我艺术或公共艺术的符号,“某种程度上,符号简直可以说是艺术家个性色彩的标签”。在这个讲求自我,极度个性的时代,艺术符号成为艺术家本身的代名词已经不足为奇。中国近代,提到画骏马的,你不会不知道是徐悲鸿;画虾,你也会毫不犹豫的说是齐白石。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是情感的表述、思想的宣泄。与艺术家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是对等的关系。然而近年来,在当代艺术品市场和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符号”的运用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并逐步丧失其本该具有的鲜活性,使艺术创作陷入怪圈,阻碍发展。
一、艺术符号的献媚与极端现象
有人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一种殖民艺术。中国的先锋艺术家们变着花样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老路。这无异于宣告中国当代艺术的死亡。于是,各种各样的所谓发扬民族文化的艺术与艺术理论破茧而出。高呼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一时间被推崇。
用汉字做着天书的艺术家,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做着装置的艺术家,他们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当这些民族艺术家获得成功后,“中国艺术家开始自觉地利用中国资源,发掘‘中国形式与中国图像’”。想凭着他们敏锐的嗅觉与市场观察力卖弄一点“中国符号”以混进西方艺术的舞台或者征服一些西方策展人。隋建国把中山装套在洋雕塑上,中国园林中的假山石被展望翻成不锈钢,张晓刚把家庭合影重新搬上画布,等等。
艺术符号在献媚西方或者说展示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形成,符合了西方人的口味换来了大把的钞票和令人羡慕的艺术家名号。
除此之外,强调个性,寻找独树一帜的“艺术符合”,几乎成为了在当代艺术圈里生存的规则。“尊重个性的口号叫多了,连附庸风雅的公众和赞助商们都知道那艺术品的价值就在于有没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这一下又不妙了。市场认可了个性,却诱得画家们一个个挖空心思想着如何与众不同,个性又开始脱离掉每一个画家真切的情感传达与气质性格,成了一种挖空心思的寻找与制作。”
当张盛泉在自己的寓所自缢身亡,当杨志超拿啤酒瓶猛击头部,当张洹把自己横吊在房顶上,让鲜血滴在电炉上……为了艺术符号的标新立异,极端的疯狂。艺术在这种极端的行为中完全丧失了美。
二、艺术符号的跟风现象
在这个信息发达,同一时间浏览矢量图片的时代,审美正逐渐趋向疲劳。快餐文化,快餐艺术被摆上舞台。艺术品所表现的价值观渐渐被次要化,视觉冲击或者说视觉享受成为消费的主流。
中国的艺术市场已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初步形成。艺术市场、艺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外部社会对艺术的理解必须透过符号。而艺术符号作为一种传达媒介,它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穿透力。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衣食住行全都寄托在这市场上。市场直接地影响着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符号表达。
谁能第一时间突出重围,吸引最多的闪光灯,谁就是众望所归的艺术家,谁就能在这艺术市场上获回报。艺术的严肃、神圣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统统都转换为金钱。一个个艺术家摇身一变成为艺术界万众瞩目的“明星”,这意味着社会的接受和承认,艺术家的帽子已经戴在头上,艺术符号可就此形成。伴随着成功的“艺术符号”案例而来的是大批量盲目地跟风。
当方力均的光头,引发了一场市场和学术风云之后,各种光头艺术接踵而至,光头裸女、光头波波、光头着衣人,光头的双性人,等等,似乎是在说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光头的世界。市场的认可,消费商的购买使一些艺术家像蚊子见到了血,顾不得思想,顾不得是吃了人家吃剩下的,先捞一把再说。
艺术符号的跟风不仅仅只有表面图式的跟风还有思想的跟风。
“当一位艺术家成功地利用某一种独特样式出人头地,后面那些冥想苦寻着的艺术家立即就会从方法论上找到其得以成功的模式与套路,从而形成表面上看图式不同,实际上思理共通的样式,形成相互影响的‘时潮’。”
然而,对想要在艺术界大展手脚,名留史书的人来说,跟风无疑是死路一条。艺术符号的创建应该是艺术家经过一定时期的思考,能充分体现自我精神的一种文化载体。
三、艺术符号的自我复制现象
不知道岳敏君的笑,持续了多少张画布;赵半狄和他的熊猫娃娃合了多少张影;周铁海把他的狮子头替换到了多少名画上;朱海的那只眼睛还要出现多少次,等等。
“复数就是美丽”。当代艺术把这一论述演绎的如此完美。彭德在看一个展览的时候说:“看来艺术家的成功就在于将一种被推崇的构思不断改头换面地复制下去的耐心,这与政客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过时的政见,高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广告一样异曲同工。”
不断复制自己的艺术符号,不断的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的风格形成了,艺术符号也成熟了。让人记住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接下来出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自我的遗失,当符号成为模式,创作也变得不用煞费心机。艺术家在自我复制的同时禁锢了自己的思想,作品的表现力会随着数量的增多变得苍白,符号的演说也会越来越无力。
既然艺术符号有生成的活性,也就有凝固的惰性。一些艺术符号被不断地重复使用就很有可能散失自身的鲜活性和暗淡自己的明亮度。这样,原本饶有兴味的艺术符号就会变成不须破译的明码信息。艺术符号的审美效能也就有可能丧失尽净。
四、结语
艺术符号作为一个传达媒介,当代艺术把“符号”这一元素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上。它的生成需要双重契合:“与审美意象的契合和与艺术形式的契合。要达到这种双重契合,艺术家还必须对这个未来的艺术符号进行文化和审美的双重开掘。只有这样,这个艺术符号,才具有文化与审美的特殊性。”
真正的艺术家,不应是艺术符号的献媚者、一仍旧贯的沿用者、盲目跟风者,而应该是艺术符号革故鼎新的创造者。警惕“符号”陷阱,善用符号,才能在艺术的长河里自在遨游。
艺术符号与日常言语符号的差别不在手段而在目的,前者表现美感,后者表现概念。本篇文章中阐述的仅仅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艺术符号”。
符号学的奠基人之一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美国学者苏珊·朗格也曾用符号学原理解释艺术和审美现象。
中国古代,龙的图腾代表着皇族权威的至高无上,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从祭祀,避邪,祈福专用的图案到象形文字到甲骨文再到现在的汉字。符号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一直在不断的演变。
“符号与艺术形象似乎自古就一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下,艺术的发展如火如荼。艺术家不停地寻找表达自我艺术或公共艺术的符号,“某种程度上,符号简直可以说是艺术家个性色彩的标签”。在这个讲求自我,极度个性的时代,艺术符号成为艺术家本身的代名词已经不足为奇。中国近代,提到画骏马的,你不会不知道是徐悲鸿;画虾,你也会毫不犹豫的说是齐白石。
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是情感的表述、思想的宣泄。与艺术家有着直接的联系,甚至是对等的关系。然而近年来,在当代艺术品市场和经济效益的驱使下,中国当代艺术中“艺术符号”的运用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并逐步丧失其本该具有的鲜活性,使艺术创作陷入怪圈,阻碍发展。
一、艺术符号的献媚与极端现象
有人说中国的当代艺术是一种殖民艺术。中国的先锋艺术家们变着花样重复西方发达国家的艺术老路。这无异于宣告中国当代艺术的死亡。于是,各种各样的所谓发扬民族文化的艺术与艺术理论破茧而出。高呼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一时间被推崇。
用汉字做着天书的艺术家,用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火药”做着装置的艺术家,他们在发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符号。当这些民族艺术家获得成功后,“中国艺术家开始自觉地利用中国资源,发掘‘中国形式与中国图像’”。想凭着他们敏锐的嗅觉与市场观察力卖弄一点“中国符号”以混进西方艺术的舞台或者征服一些西方策展人。隋建国把中山装套在洋雕塑上,中国园林中的假山石被展望翻成不锈钢,张晓刚把家庭合影重新搬上画布,等等。
艺术符号在献媚西方或者说展示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得以形成,符合了西方人的口味换来了大把的钞票和令人羡慕的艺术家名号。
除此之外,强调个性,寻找独树一帜的“艺术符合”,几乎成为了在当代艺术圈里生存的规则。“尊重个性的口号叫多了,连附庸风雅的公众和赞助商们都知道那艺术品的价值就在于有没有独特的个性与风格。这一下又不妙了。市场认可了个性,却诱得画家们一个个挖空心思想着如何与众不同,个性又开始脱离掉每一个画家真切的情感传达与气质性格,成了一种挖空心思的寻找与制作。”
当张盛泉在自己的寓所自缢身亡,当杨志超拿啤酒瓶猛击头部,当张洹把自己横吊在房顶上,让鲜血滴在电炉上……为了艺术符号的标新立异,极端的疯狂。艺术在这种极端的行为中完全丧失了美。
二、艺术符号的跟风现象
在这个信息发达,同一时间浏览矢量图片的时代,审美正逐渐趋向疲劳。快餐文化,快餐艺术被摆上舞台。艺术品所表现的价值观渐渐被次要化,视觉冲击或者说视觉享受成为消费的主流。
中国的艺术市场已在经济文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初步形成。艺术市场、艺术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着当代艺术的发展。毋庸置疑的是,外部社会对艺术的理解必须透过符号。而艺术符号作为一种传达媒介,它应该具有更强的社会穿透力。
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衣食住行全都寄托在这市场上。市场直接地影响着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符号表达。
谁能第一时间突出重围,吸引最多的闪光灯,谁就是众望所归的艺术家,谁就能在这艺术市场上获回报。艺术的严肃、神圣以及它所代表的文化价值在这一过程中统统都转换为金钱。一个个艺术家摇身一变成为艺术界万众瞩目的“明星”,这意味着社会的接受和承认,艺术家的帽子已经戴在头上,艺术符号可就此形成。伴随着成功的“艺术符号”案例而来的是大批量盲目地跟风。
当方力均的光头,引发了一场市场和学术风云之后,各种光头艺术接踵而至,光头裸女、光头波波、光头着衣人,光头的双性人,等等,似乎是在说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光头的世界。市场的认可,消费商的购买使一些艺术家像蚊子见到了血,顾不得思想,顾不得是吃了人家吃剩下的,先捞一把再说。
艺术符号的跟风不仅仅只有表面图式的跟风还有思想的跟风。
“当一位艺术家成功地利用某一种独特样式出人头地,后面那些冥想苦寻着的艺术家立即就会从方法论上找到其得以成功的模式与套路,从而形成表面上看图式不同,实际上思理共通的样式,形成相互影响的‘时潮’。”
然而,对想要在艺术界大展手脚,名留史书的人来说,跟风无疑是死路一条。艺术符号的创建应该是艺术家经过一定时期的思考,能充分体现自我精神的一种文化载体。
三、艺术符号的自我复制现象
不知道岳敏君的笑,持续了多少张画布;赵半狄和他的熊猫娃娃合了多少张影;周铁海把他的狮子头替换到了多少名画上;朱海的那只眼睛还要出现多少次,等等。
“复数就是美丽”。当代艺术把这一论述演绎的如此完美。彭德在看一个展览的时候说:“看来艺术家的成功就在于将一种被推崇的构思不断改头换面地复制下去的耐心,这与政客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自己过时的政见,高人不厌其烦地重复使用广告一样异曲同工。”
不断复制自己的艺术符号,不断的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家的风格形成了,艺术符号也成熟了。让人记住的目的也达到了。
但接下来出现的问题很可能就是自我的遗失,当符号成为模式,创作也变得不用煞费心机。艺术家在自我复制的同时禁锢了自己的思想,作品的表现力会随着数量的增多变得苍白,符号的演说也会越来越无力。
既然艺术符号有生成的活性,也就有凝固的惰性。一些艺术符号被不断地重复使用就很有可能散失自身的鲜活性和暗淡自己的明亮度。这样,原本饶有兴味的艺术符号就会变成不须破译的明码信息。艺术符号的审美效能也就有可能丧失尽净。
四、结语
艺术符号作为一个传达媒介,当代艺术把“符号”这一元素摆在了很高的位置上。它的生成需要双重契合:“与审美意象的契合和与艺术形式的契合。要达到这种双重契合,艺术家还必须对这个未来的艺术符号进行文化和审美的双重开掘。只有这样,这个艺术符号,才具有文化与审美的特殊性。”
真正的艺术家,不应是艺术符号的献媚者、一仍旧贯的沿用者、盲目跟风者,而应该是艺术符号革故鼎新的创造者。警惕“符号”陷阱,善用符号,才能在艺术的长河里自在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