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例,研究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目标链和标准链的打造、组织实施过程介紹、监测纠偏制度讲解等展示诊改的全部过程。并对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诊改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和思考, 以达到提升专业建设水平,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诊断与改进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Implementa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Diagnosis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uo Senqiao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specialty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the creation of the target chain and the standard cha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onitoring and correction system to show the entir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reform. It also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on the diagnosis and reform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1 序言
教育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本,构建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项周期长、复杂性较高的系统工程,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既需要高职院校顶层设计,逐层推进,统筹谋划、认真实施,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有效支持。借助院校内部质量诊断、评估和督查等方式,教育管理部门能够合理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文件,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2016年开始报送本省(区、市)职业院校年度实施情况及下一年度安排。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需要对诊改工作的概念特征、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1]。
2 诊改工作的内涵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手段,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是目标。实现从手段到目标的转化,必须借助诊改这个工具。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原因分析、诊改实施、监测纠偏等内容组成的闭环且不断循环的工作过程。其中,发现问题主要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或高职院校组织实施的教育与教学诊断,诊断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有效进行。发现问题通常是高职院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反馈的质量信息生成,也可通过自我反思查找来实现。原因分析主要是对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寻根朔源,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诊改实施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及其原因,并分析自身优劣势之后,实施相应的改进举措,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作。改进阶段的主体主要是专业层面,改进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专业教师团队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改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注重有序、有力和有效的原则。有序是指改进工作要与诊断以后的工作顺序无缝对接。有力是指要针对诊断提出问题,就突出重点开展改进工作,实现改进工作着力准确,力度充分,实现诊改的目标。有效是指高职院校专业团队要持续有效地推进诊改工作[2]。
3 专业诊改的实施
3.1 专业诊断与改进的组织和实施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制订专业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建设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专业诊断、实施专业改进、推进专业诊改复核、建立常态化专业诊断与改进机制。
3.2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诊改工作情况
3.2.1 专业基础摸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2008年首次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挂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招生。在2012年,专业正式获得教育厅的审批成立。经过3年的积累建设,在2015年专业获批建设四川省民办重点专业。于2016年,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汽车和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启动诊改,学习诊改政策文件。17年,重点开展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18年,正式开始诊改工作,基于学院的总规划,编撰了三年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专业建设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初步形成了一线双师三段四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诊改前,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约为50%,校内外实训基地8个,6个产学合作企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门。课程信息化资源较少,没有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在校学生600余人,新生报道率80.1%,学生就业率94.5%,省级技能大赛获奖5项。 3.2.2 优劣势分析
为了更好的开展专业诊改,对专业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明确了,专业优势是对接区域产业精准,校企合作面宽,行业发展态势好,招生相对稳定。专业的劣势主要有缺乏高水平领军人物,没有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未开展社会服务,师生获奖数量少,专业社会影响力还不足。专业发展面临较多机遇,作为四川省民办重点特色专业,有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专业建设,有汽车实训中心为专业实训和校企合作提供支撑;地处成都,汽车保有量大。同时也面临挑战,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
3.2.3 打造目标链,落实标准链
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专业的建设基础,确定省级重点专业为建设目标。根据大成都售后市场人才需求和核心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确定面向大成都地区汽车售后市场,培养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美容装饰等工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学校的质量诊断改进系统完成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年度目标的制定,设置相应指标的预警值。
对标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监测指标,找到专业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维度,与省级重点专业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监测指标体系等文件,对照9个一级维度,58个二级指标确定本专业的建设标准。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行业协会调研市场需求,梳理核心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合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3.2.4 组织实施
按照确定的专业建设标准,分解目标任务到最近的三个年度,确定责任人,由责任人组织团队,按进度进行项目实施,并根据每年调研到的汽车产业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和计划。
在诊改实施过程中,随着技术和生源的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学校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将汽车概论、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专业必修课调整成专业选修课。同时缩减部分对综合能力要求不高的课程的学时,将减少的课时用于新增专业选修课。
针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邀请课程建设专家进行指导,选送教师外出学习。对标校级精品课建设标准,大力推动课程资源上网,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支持20多名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比赛18人次,和职业技能大赛9人次,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培训128人次,到企业顶岗锻炼17人次,与企业、其他高校联合申报课题5项。
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申报省市两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企业校内培训中心,建设校内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中心。
针对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我们联合知名高校、本地的科研院所等科研基础条件更好的院校和企业,积极尝试申报省市各类横纵向课题;利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区域内汽车企业开展员工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和鉴定工作。
3.2.5 监测纠偏
对诊改实施过程的数据采集,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为确保专业建设目标的达成,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建设指标的监测纠偏:
(1)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教学计划;
(2)利用内部质量保障监测系统对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警;
(3)通过目督系统,定期上报专业建设计划达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下月改进。
(4)专业每3个月填写一次任务实施进度控制表,实时监测任务实施情况。
(5)每学年学校组织专业诊断评估,形成纠偏报告,提出下一年改进方向。
(6)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听评课;教学运行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监督。
(7)每周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对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讨论,提出诊改意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每个学年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成自诊并形成常态纠偏报告。在内部的质量诊断改进系统进行年度任务处理,并填写診断报告。
4 诊改成效与思考
1.经过三年诊改,总体目标达成度为90%,基本完成诊改前期,对标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目标。在主要监测维度中,仍有省级精品课、省级教学成果奖和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用人单位满意度4项指标未完成,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找到改进措施,争取下一年度达成。
人才培养方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3项。建成1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2门校级精品课;14门专业课完成上线,课程累计学银在线访问量达到九十余万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从50%提高到71%,团队教师荣获省民办高校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与本地企业共建校内“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中心”,年生产总值30余万元。服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
2.通过诊改,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有以下不足:
(1)师资队伍中缺乏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物,队伍年轻化,稳定性不高;
(2)未能建成省级以上在线精品课程;
(3)社会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
今后,将切实对照专业建设标准,扣住每个监测指标和对应标准值,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工作更加精准。进一步加强诊改方法学习,提升诊改意识,运用诊改思维,在完成必达项的基础上,有针对的拔高完成内涵建设、校企合作相关指标,突出专业办学成果和专业特色。
5 结语
高职院校围绕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专业诊改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专业诊改,提升了学生满意度、企业认可度,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如何建立起专业诊改的常态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春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
[2]吴华梅.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思考[J].智库时代,2019(01).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诊断与改进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
Implementation Path of Professional Diagnosis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Luo Senqiao
Abstract:This article takes the specialty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of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rticle mainly includes the creation of the target chain and the standard chai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the explanation of the monitoring and correction system to show the entire process of diagnosis and reform. It also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and thoughts on the diagnosis and reform of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automobile application and maintenance technology
1 序言
教育和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的根本,构建和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项周期长、复杂性较高的系统工程,构建质量保证体系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既需要高职院校顶层设计,逐层推进,统筹谋划、认真实施,也需要教育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有效支持。借助院校内部质量诊断、评估和督查等方式,教育管理部门能够合理引导高职院校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推进质量保证体系建设。2015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等文件,并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从2016年开始报送本省(区、市)职业院校年度实施情况及下一年度安排。切实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需要对诊改工作的概念特征、主要意义和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细致分析[1]。
2 诊改工作的内涵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手段,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是目标。实现从手段到目标的转化,必须借助诊改这个工具。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是一个由发现问题、原因分析、诊改实施、监测纠偏等内容组成的闭环且不断循环的工作过程。其中,发现问题主要来自于教育行政部门或高职院校组织实施的教育与教学诊断,诊断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有效进行。发现问题通常是高职院校根据教育行政部门反馈的质量信息生成,也可通过自我反思查找来实现。原因分析主要是对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存在问题进行寻根朔源,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诊改实施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根据问题及其原因,并分析自身优劣势之后,实施相应的改进举措,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促进常态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作。改进阶段的主体主要是专业层面,改进工作的有效推进离不开专业教师团队的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改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要注重有序、有力和有效的原则。有序是指改进工作要与诊断以后的工作顺序无缝对接。有力是指要针对诊断提出问题,就突出重点开展改进工作,实现改进工作着力准确,力度充分,实现诊改的目标。有效是指高职院校专业团队要持续有效地推进诊改工作[2]。
3 专业诊改的实施
3.1 专业诊断与改进的组织和实施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制订专业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建设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专业诊断、实施专业改进、推进专业诊改复核、建立常态化专业诊断与改进机制。
3.2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诊改工作情况
3.2.1 专业基础摸底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在2008年首次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挂汽车运用与维修方向招生。在2012年,专业正式获得教育厅的审批成立。经过3年的积累建设,在2015年专业获批建设四川省民办重点专业。于2016年,在学校统一部署下,汽车和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启动诊改,学习诊改政策文件。17年,重点开展实训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18年,正式开始诊改工作,基于学院的总规划,编撰了三年专业建设规划,确定了专业建设目标。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初步形成了一线双师三段四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诊改前,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约为50%,校内外实训基地8个,6个产学合作企业,校企合作开发课程1门。课程信息化资源较少,没有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在校学生600余人,新生报道率80.1%,学生就业率94.5%,省级技能大赛获奖5项。 3.2.2 优劣势分析
为了更好的开展专业诊改,对专业的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明确了,专业优势是对接区域产业精准,校企合作面宽,行业发展态势好,招生相对稳定。专业的劣势主要有缺乏高水平领军人物,没有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未开展社会服务,师生获奖数量少,专业社会影响力还不足。专业发展面临较多机遇,作为四川省民办重点特色专业,有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专业建设,有汽车实训中心为专业实训和校企合作提供支撑;地处成都,汽车保有量大。同时也面临挑战,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高。
3.2.3 打造目标链,落实标准链
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结合本专业的建设基础,确定省级重点专业为建设目标。根据大成都售后市场人才需求和核心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确定面向大成都地区汽车售后市场,培养从事汽车机电维修、美容装饰等工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在学校的质量诊断改进系统完成专业建设规划、专业建设年度目标的制定,设置相应指标的预警值。
对标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监测指标,找到专业在师资队伍、实践条件、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维度,与省级重点专业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标准和专业监测指标体系等文件,对照9个一级维度,58个二级指标确定本专业的建设标准。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行业协会调研市场需求,梳理核心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结合学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指导意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
3.2.4 组织实施
按照确定的专业建设标准,分解目标任务到最近的三个年度,确定责任人,由责任人组织团队,按进度进行项目实施,并根据每年调研到的汽车产业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建设目标和计划。
在诊改实施过程中,随着技术和生源的变化,对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结合学校的学分制和选课制,将汽车概论、汽车保险与理赔等专业必修课调整成专业选修课。同时缩减部分对综合能力要求不高的课程的学时,将减少的课时用于新增专业选修课。
针对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邀请课程建设专家进行指导,选送教师外出学习。对标校级精品课建设标准,大力推动课程资源上网,推进新形态教材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支持20多名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比赛18人次,和职业技能大赛9人次,组织教师参与教学培训128人次,到企业顶岗锻炼17人次,与企业、其他高校联合申报课题5项。
实训条件建设方面,申报省市两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企业校内培训中心,建设校内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中心。
针对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问题,我们联合知名高校、本地的科研院所等科研基础条件更好的院校和企业,积极尝试申报省市各类横纵向课题;利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区域内汽车企业开展员工技术培训,职业资格考试培训和鉴定工作。
3.2.5 监测纠偏
对诊改实施过程的数据采集,利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为确保专业建设目标的达成,通过以下措施进行建设指标的监测纠偏:
(1)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教学计划;
(2)利用内部质量保障监测系统对专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预警;
(3)通过目督系统,定期上报专业建设计划达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促进下月改进。
(4)专业每3个月填写一次任务实施进度控制表,实时监测任务实施情况。
(5)每学年学校组织专业诊断评估,形成纠偏报告,提出下一年改进方向。
(6)通过校院两级督导听评课;教学运行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对课程教学情况进行监督。
(7)每周定期举行教研活动,对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讨论,提出诊改意见,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每个学年度,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完成自诊并形成常态纠偏报告。在内部的质量诊断改进系统进行年度任务处理,并填写診断报告。
4 诊改成效与思考
1.经过三年诊改,总体目标达成度为90%,基本完成诊改前期,对标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目标。在主要监测维度中,仍有省级精品课、省级教学成果奖和主持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用人单位满意度4项指标未完成,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原因,找到改进措施,争取下一年度达成。
人才培养方面,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3项。建成1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课,2门校级精品课;14门专业课完成上线,课程累计学银在线访问量达到九十余万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从50%提高到71%,团队教师荣获省民办高校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在教学能力竞赛和职业技能竞赛分别获得省级二等奖和国家级二等奖。与本地企业共建校内“汽车维修生产性实训中心”,年生产总值30余万元。服务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
2.通过诊改,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仍有以下不足:
(1)师资队伍中缺乏高层次的行业领军人物,队伍年轻化,稳定性不高;
(2)未能建成省级以上在线精品课程;
(3)社会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数量需要进一步增加。
今后,将切实对照专业建设标准,扣住每个监测指标和对应标准值,有的放矢开展工作,使工作更加精准。进一步加强诊改方法学习,提升诊改意识,运用诊改思维,在完成必达项的基础上,有针对的拔高完成内涵建设、校企合作相关指标,突出专业办学成果和专业特色。
5 结语
高职院校围绕专业内涵建设开展专业诊改是一项积极有效的措施。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通过专业诊改,提升了学生满意度、企业认可度,提高了专业建设水平。如何建立起专业诊改的常态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讨。
参考文献:
[1]刘春玲.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本质、意义和内容[J].职业技术教育,2016(18).
[2]吴华梅.高职院校专业诊断与改进思考[J].智库时代,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