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是一门美育因素十分丰富的学科。美育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创造美的生活,使平凡的生活脱俗而放光彩,使平凡的生活充满诗情画意。作为地理教师,我在不断地探索将美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素质。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中学地理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素材。
1.自然美的美育素材: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最丰富的源泉,浩瀚的宇宙,壮丽的河山,生机勃勃的动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如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安徽黄山、长江三峡……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信念和思想品格。
2.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素材:教材中涉及到很多名胜古迹、现代工程建设、革命纪念地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等,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美和艺术美。如名胜古迹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都是举世闻名,令人向往。现代工程建设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田湾核电站……这些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的美的事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联想,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树立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只是提供了美育的素材,能否将这些素材挖掘出来,还取决于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素养。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注意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教材中美的因素和一般知识组合在一起,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知识相融合,然后,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成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再通过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想象。
教学中,教师要以美的地理事物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通过形象、直观的语言,运用恰当的诗歌、谚语等文学知识,创造一种美的意境,把地理知识变成有色彩、有形象、可感知的活生生的主体画面,如讲授长江三峡的水流湍急时,引用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船行之快说明江水之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水急浪险的惊险画面,再如讲授地形对气候、植被的影响时,山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植被相应呈垂直变化,可引用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谚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讲天气特点时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望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知识文字优美,构思巧妙,比喻贴切,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上,仅有高超的语言能力和示范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电视、多媒体等,它们也是发现美的工具,在教学中有独特的作用。如在讲授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章时,如果单凭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总显得枯燥、抽象,学生兴趣不高,但如能借助多媒体视频,就如把同学们带到了那星光璀璨的太空遨游一番,对揭示宇宙的奥秘和宏观世界的美,效果明显,从而使枯燥的讲解转化为美的享受,并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另外,我还根据我校学生所学的音乐、美术知识,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介绍蕴含地理内容的歌曲,并利用投影仪,开阔学生审美视野。如在讲授西北内陆区时,先用投影仪打出内蒙古草原景观图,让学生欣赏草原牧区的美丽景色,说明西北内陆区气候特征: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区,草原辽阔,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然后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配合教学内容,将歌词和投影画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内蒙古草原如诗如画的美好境界:在美丽的草原上,牧民们自由地放牧,歌唱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歌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再如讲授《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时,我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而是从学生熟悉的歌曲《长江之歌》开始,先播放《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从歌词中学生就了解了长江的发源地、水量、入海口,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长江那气势磅礴的境界,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向往,培养他们热爱长江之情。学生从紧张的求知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绪高涨。
三、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形象、教学语言和仪态,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的思想、仪表、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美的印象。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仪表应庄重、简洁、大方,体现仪表美;教师的语言应热情、生动、形象,充满激情,体现语言美;教师的精神应饱满,洋溢着活力,体现精神美;教师的板书板画应规范、科学,体现艺术美。为此,教师应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用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应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必须是学生心目中崇敬的美的表率。
地理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教师应当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育素材,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另外,让学生懂得在享受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同时,还要懂得珍惜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一切地理景观,并用自己的行动来美化客观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一、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
中学地理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素材。
1.自然美的美育素材:大自然是实施美育的最丰富的源泉,浩瀚的宇宙,壮丽的河山,生机勃勃的动植物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如杭州西湖、桂林山水、安徽黄山、长江三峡……不仅可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而且能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信念和思想品格。
2.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美育素材:教材中涉及到很多名胜古迹、现代工程建设、革命纪念地以及自然资源的综合开发等,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美和艺术美。如名胜古迹有万里长城、北京故宫、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苏州园林、承德避暑山庄、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都是举世闻名,令人向往。现代工程建设有葛洲坝水利枢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田湾核电站……这些劳动人民和艺术家创造的美的事物,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最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和联想,使他们得到美的享受,树立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
二、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材只是提供了美育的素材,能否将这些素材挖掘出来,还取决于教师良好的道德修养、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素养。法国大艺术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在教学中,注意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将教材中美的因素和一般知识组合在一起,内化到自己的头脑中并与自己已有的审美经验、知识相融合,然后,再将它们和谐地组织成为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再通过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引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丰富想象。
教学中,教师要以美的地理事物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应通过形象、直观的语言,运用恰当的诗歌、谚语等文学知识,创造一种美的意境,把地理知识变成有色彩、有形象、可感知的活生生的主体画面,如讲授长江三峡的水流湍急时,引用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船行之快说明江水之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长江三峡水急浪险的惊险画面,再如讲授地形对气候、植被的影响时,山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植被相应呈垂直变化,可引用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及谚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讲天气特点时用“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望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时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些知识文字优美,构思巧妙,比喻贴切,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上,仅有高超的语言能力和示范技巧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投影、录像、电视、多媒体等,它们也是发现美的工具,在教学中有独特的作用。如在讲授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章时,如果单凭教师课堂上的讲授,总显得枯燥、抽象,学生兴趣不高,但如能借助多媒体视频,就如把同学们带到了那星光璀璨的太空遨游一番,对揭示宇宙的奥秘和宏观世界的美,效果明显,从而使枯燥的讲解转化为美的享受,并能拓展学生的视野。
另外,我还根据我校学生所学的音乐、美术知识,在教学中紧密结合教材内容,介绍蕴含地理内容的歌曲,并利用投影仪,开阔学生审美视野。如在讲授西北内陆区时,先用投影仪打出内蒙古草原景观图,让学生欣赏草原牧区的美丽景色,说明西北内陆区气候特征: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气候干燥,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区,草原辽阔,是优良的天然牧场。然后播放学生熟悉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配合教学内容,将歌词和投影画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内蒙古草原如诗如画的美好境界:在美丽的草原上,牧民们自由地放牧,歌唱自己幸福美满的生活,歌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再如讲授《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时,我不是平铺直叙地讲述,而是从学生熟悉的歌曲《长江之歌》开始,先播放《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从歌词中学生就了解了长江的发源地、水量、入海口,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了长江那气势磅礴的境界,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激发学生对长江的向往,培养他们热爱长江之情。学生从紧张的求知中,得到美的享受,情绪高涨。
三、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形象、教学语言和仪态,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自己的思想、仪表、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给学生以美的印象。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仪表应庄重、简洁、大方,体现仪表美;教师的语言应热情、生动、形象,充满激情,体现语言美;教师的精神应饱满,洋溢着活力,体现精神美;教师的板书板画应规范、科学,体现艺术美。为此,教师应孜孜不倦地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用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教师应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教师必须是学生心目中崇敬的美的表率。
地理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审美因素,教师应当善于挖掘教材中蕴藏的美育素材,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熏陶。另外,让学生懂得在享受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同时,还要懂得珍惜它,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平衡,保护一切地理景观,并用自己的行动来美化客观世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