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近与涛就像三根琴弦,若弹奏其中的一根或两根,则无法弹奏出动听的歌声,只有三根琴弦合奏,才能拔响最美妙的音乐。
我们三人分属三个不同的单位,是共同的爱好把我们三个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玩起了有钱人不屑玩的文学来。我主要是老公长期不在家,寂寞之余,附附风雅,与作家们凑凑趣,以此来打发工作之外的无聊时光。
从我们相识开始,他俩叫我丽,但背后却给我起了个外号——波斯猫。
我始终也没弄懂这个“猫”的来历,查遍十二属相,只有虎和猫是同科动物,但虎和猫无论从形体还是从习性都相差太远,更别说那属于外国种的波斯猫了。每每问及他俩,他俩都是暧昧地一笑,看来这只是属于这两个臭小子的专利名称了。
时间久了,我们三个人越走越近,今天近请吃饭,明天涛请喝茶,也许是性格使然,抑或是工作关系,我都没有理由拒绝他俩发自内心的邀请,偶尔我也回请他们两次,以此答谢他俩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及生活止的照顾。我们三人这种不定期的相聚,被某“业内人士”戏称为“三人帮”。
久而久之,在我们三人中多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他们俩大哥哥般地呵护,常常让我感激不尽,我自信我和老公的感情很好,不至于做出对不起老公的事,但若两三天不见他俩的面或接不到问候的电话,总感到缺少点什么,相互之中,多了些想念和牵挂、关心和祝福。
这是否是某些人所说的男女之间最纯洁的友谊,我说不清,但我敢肯定绝不是婚外恋,三角恋,红杏出墙之类,我把这种情感命名为第四种情感。
最让我聊以自慰的是,他们俩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没因为我而发生过口角之争,他俩也非常“像样”,既不失男子汉阳刚之美,又保持文学家儒雅风度。
近虽然长得比较“正直”,属憨厚型,但他那油亮宽大的额头常常闪着睿智的光芒:涛虽高大俊美,但其有时笨拙的言语也能与老实挂上钩,也许是文学的功劳吧。听说搞文学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好人。
近和涛自然属于那百分之九十九之中的好人。有例为证。
一次我们去网鱼。有五、六个酸里酸气的人,不用问结果,自然是话比鱼多,好像不来上一段笑话或野史就不足以显示出自己的聪明和博学来。但唯有近活动的不是嘴皮子而是酸乏的四肢把鱼一条条捞上来。阳光的照射下,他那成熟的脸上挂着一副憨憨的傻笑。若不知他才三十几岁的话,还真以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而这时的涛却和他的名字一点都不符,不敢下水,只站在岸上孩子似的往水里扔着石头,嘴里还美眉美眉地话不离口。这时才让人感到他那高大的身材长得是多么浪费。也正是因为此,才导致了他失去了背我过河的机会。
当时,水齐腰深且很急,近二话没说就把我背到身上,我当时感到近的背上非常热乎,也很结实,是一个安全可靠的依托,近非常沉稳地一步步把我送到了对岸。隔着五、六十米的河水,我似乎看到了涛那不自然的悻悻的目光。
还有一次,我们来了一个文学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由于大家兴致很高,就喝了很多酒。每当这时,近就偷偷地把我的酒换掉一些,虽然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说明不了什么,但每次都能照顾“少数民族”,也让我在欣慰之余有些触动这就是男人的风度。
记得当时我是带着孩子去的,因为大家谈兴很浓,时间就很晚了,孩子玩累了就在饭店的炕上睡着了。吃完饭,涛主动提出送我回家,并抱着孩子给我送到了六楼。听着他那夯实的脚步,我的心里霎时涌上一股暖流。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就是以哥们的形式相互往来,也就是以第四种情感相处着。时间久了,或成为一种习惯,或成为一种必然。我喜欢这种超越世俗的纯粹感情,它会愉悦人的身心,让人感到友谊的珍贵和幸福的升华,并不应该只分为男人和女人的情感世界。
我认为女人应该像菜一样,有些是可吃的,有些是可看的,我也许就是那道看菜;我认为男人应该像一本书,不仅有封面,而且还要有内容,越翻越精彩。
记得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应该因美丽而可爱,而应该因可爱而美丽。也许我还有那么一点点可爱之处吧,有时不免有些自信。去爱人是幸福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爱不清楚便是痛苦的。
也可能是性格的缘故吧,我自认为与其他男同事、男同学关系都不错,我看重的是“朋友”这二个宇的内涵,绝不是指谁或什么样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就是这样一个整天嘻嘻哈哈的人,但绝不是不讲原则。
近和涛曾玩笑着问过我,你更喜欢我们哪一个?把我问个张口结舌,与他们开起玩笑来,往往吃亏的总是我。我喜欢谁々我无法做出回答,是鱼与熊掌还是难分轩轾,反正是喜欢,又不是爱,分清分不清显然不重要了。
但这个结论却是大错而特错了,对我也许是这样,对于他俩却正好相反,难道是为了证明男性的魅力吗?还是固有的雄性占有欲在撰写归属与分封?
两个月以前,近和涛约我吃饭。席间的气氛很压抑,我感到异常,就询问他俩,开始俩人吞吞吐吐,但在我的反复追问下,近才神色凝重地告诉了我,原来是涛患了胃癌,且到了晚期,我痛苦万分,想到涛还有不到一年的光景,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泪水无声地顺腮面落,滴在酒杯嘀嗒有声。看到女人自有的伤心表达,他们居然一脸的鄂然。
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是他俩合伙蒙我的,想看看我有什么样的反应。看什么反应?肯定有鬼,谁知道俩个臭小子搞什么鬼名堂。我第一次把他们骂了,且骂了个狗血喷头,让他们无颜以对。
这俩臭小子经常在背后嘀嘀咕咕的,不知编排我些什么,总是神经兮兮的,你要问他,则一问三不知,来个极度夸张的表情。看来搞的是攻守同盟的那一套,真难以想象,平日里他们是怎么对付他们爱人的。
至从大骂他们以后,近和涛一改往日的油腔滑调,正正经经起来,但也就是这次大骂,让我后悔不及,也许是我一生的痛。
从那以后一个月,涛就南下经商了,送行的时候,我们三人默默无语,就连近那宽阔的额头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涛那瘦削的脸庞也不见了英俊之气,而替代的是一种隐约的黯然神伤。火车载着涛那远大的淘金梦轰轰隆隆地远去了。
又过了一个月,近也调走了,调到北方不远的一个城市工作,走时匆匆打了一个电话,只说等回来再聚,行啊,电话里送行也不错,省得独自面对那长长的铁轨,没有尽头,等回来再聚也好,只是不知道近什么时候回来。
过去的“三人帮”宣告彻底解散了,是否是我的大骂引来的结果,我不敢确定,但他俩远走他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过早知道了结果而达成了一种默契?还是刻意表现一种男子汉的光明磊落?是不敢正视这种快乐被赋予更幸福的含义?还是为“你更喜欢谁”未得结果而自闭心扉々虽然在人生当中不过短短的两年,但却留下难以泯灭的痕迹。这两年,是非常美好的~段时光,让人非常难忘的一段时光,它会深藏在我记忆的深处,刻在我人生的履历上。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便翻开这快乐的一页,展读这纯结无瑕的友谊。
两位大哥,你在他乡还好,茫茫人海,哪片阴凉是你们留下的身影?无限山河,哪条大路曾踏响过你们的步履?我挥毫写下了一首诗贴在墙上
问君归期未有期,
家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饮杯中酒,
却话三友相聚时。
不知何时,倦鸟归巢,浪子还乡,不知何时,我们三人能重续宫商,再理三弦,弹奏出一首我梦中的歌
我们三人分属三个不同的单位,是共同的爱好把我们三个素不相识的人连接在一起,玩起了有钱人不屑玩的文学来。我主要是老公长期不在家,寂寞之余,附附风雅,与作家们凑凑趣,以此来打发工作之外的无聊时光。
从我们相识开始,他俩叫我丽,但背后却给我起了个外号——波斯猫。
我始终也没弄懂这个“猫”的来历,查遍十二属相,只有虎和猫是同科动物,但虎和猫无论从形体还是从习性都相差太远,更别说那属于外国种的波斯猫了。每每问及他俩,他俩都是暧昧地一笑,看来这只是属于这两个臭小子的专利名称了。
时间久了,我们三个人越走越近,今天近请吃饭,明天涛请喝茶,也许是性格使然,抑或是工作关系,我都没有理由拒绝他俩发自内心的邀请,偶尔我也回请他们两次,以此答谢他俩对我工作上的支持及生活止的照顾。我们三人这种不定期的相聚,被某“业内人士”戏称为“三人帮”。
久而久之,在我们三人中多了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来,他们俩大哥哥般地呵护,常常让我感激不尽,我自信我和老公的感情很好,不至于做出对不起老公的事,但若两三天不见他俩的面或接不到问候的电话,总感到缺少点什么,相互之中,多了些想念和牵挂、关心和祝福。
这是否是某些人所说的男女之间最纯洁的友谊,我说不清,但我敢肯定绝不是婚外恋,三角恋,红杏出墙之类,我把这种情感命名为第四种情感。
最让我聊以自慰的是,他们俩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没因为我而发生过口角之争,他俩也非常“像样”,既不失男子汉阳刚之美,又保持文学家儒雅风度。
近虽然长得比较“正直”,属憨厚型,但他那油亮宽大的额头常常闪着睿智的光芒:涛虽高大俊美,但其有时笨拙的言语也能与老实挂上钩,也许是文学的功劳吧。听说搞文学的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是好人。
近和涛自然属于那百分之九十九之中的好人。有例为证。
一次我们去网鱼。有五、六个酸里酸气的人,不用问结果,自然是话比鱼多,好像不来上一段笑话或野史就不足以显示出自己的聪明和博学来。但唯有近活动的不是嘴皮子而是酸乏的四肢把鱼一条条捞上来。阳光的照射下,他那成熟的脸上挂着一副憨憨的傻笑。若不知他才三十几岁的话,还真以为一个德高望重的长者。而这时的涛却和他的名字一点都不符,不敢下水,只站在岸上孩子似的往水里扔着石头,嘴里还美眉美眉地话不离口。这时才让人感到他那高大的身材长得是多么浪费。也正是因为此,才导致了他失去了背我过河的机会。
当时,水齐腰深且很急,近二话没说就把我背到身上,我当时感到近的背上非常热乎,也很结实,是一个安全可靠的依托,近非常沉稳地一步步把我送到了对岸。隔着五、六十米的河水,我似乎看到了涛那不自然的悻悻的目光。
还有一次,我们来了一个文学朋友,大家在一起吃饭,由于大家兴致很高,就喝了很多酒。每当这时,近就偷偷地把我的酒换掉一些,虽然这一个小小的举动说明不了什么,但每次都能照顾“少数民族”,也让我在欣慰之余有些触动这就是男人的风度。
记得当时我是带着孩子去的,因为大家谈兴很浓,时间就很晚了,孩子玩累了就在饭店的炕上睡着了。吃完饭,涛主动提出送我回家,并抱着孩子给我送到了六楼。听着他那夯实的脚步,我的心里霎时涌上一股暖流。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就是以哥们的形式相互往来,也就是以第四种情感相处着。时间久了,或成为一种习惯,或成为一种必然。我喜欢这种超越世俗的纯粹感情,它会愉悦人的身心,让人感到友谊的珍贵和幸福的升华,并不应该只分为男人和女人的情感世界。
我认为女人应该像菜一样,有些是可吃的,有些是可看的,我也许就是那道看菜;我认为男人应该像一本书,不仅有封面,而且还要有内容,越翻越精彩。
记得不知是谁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应该因美丽而可爱,而应该因可爱而美丽。也许我还有那么一点点可爱之处吧,有时不免有些自信。去爱人是幸福的,被人爱也是幸福的,爱不清楚便是痛苦的。
也可能是性格的缘故吧,我自认为与其他男同事、男同学关系都不错,我看重的是“朋友”这二个宇的内涵,绝不是指谁或什么样的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就是这样一个整天嘻嘻哈哈的人,但绝不是不讲原则。
近和涛曾玩笑着问过我,你更喜欢我们哪一个?把我问个张口结舌,与他们开起玩笑来,往往吃亏的总是我。我喜欢谁々我无法做出回答,是鱼与熊掌还是难分轩轾,反正是喜欢,又不是爱,分清分不清显然不重要了。
但这个结论却是大错而特错了,对我也许是这样,对于他俩却正好相反,难道是为了证明男性的魅力吗?还是固有的雄性占有欲在撰写归属与分封?
两个月以前,近和涛约我吃饭。席间的气氛很压抑,我感到异常,就询问他俩,开始俩人吞吞吐吐,但在我的反复追问下,近才神色凝重地告诉了我,原来是涛患了胃癌,且到了晚期,我痛苦万分,想到涛还有不到一年的光景,再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泪水无声地顺腮面落,滴在酒杯嘀嗒有声。看到女人自有的伤心表达,他们居然一脸的鄂然。
后来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假的,是他俩合伙蒙我的,想看看我有什么样的反应。看什么反应?肯定有鬼,谁知道俩个臭小子搞什么鬼名堂。我第一次把他们骂了,且骂了个狗血喷头,让他们无颜以对。
这俩臭小子经常在背后嘀嘀咕咕的,不知编排我些什么,总是神经兮兮的,你要问他,则一问三不知,来个极度夸张的表情。看来搞的是攻守同盟的那一套,真难以想象,平日里他们是怎么对付他们爱人的。
至从大骂他们以后,近和涛一改往日的油腔滑调,正正经经起来,但也就是这次大骂,让我后悔不及,也许是我一生的痛。
从那以后一个月,涛就南下经商了,送行的时候,我们三人默默无语,就连近那宽阔的额头也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涛那瘦削的脸庞也不见了英俊之气,而替代的是一种隐约的黯然神伤。火车载着涛那远大的淘金梦轰轰隆隆地远去了。
又过了一个月,近也调走了,调到北方不远的一个城市工作,走时匆匆打了一个电话,只说等回来再聚,行啊,电话里送行也不错,省得独自面对那长长的铁轨,没有尽头,等回来再聚也好,只是不知道近什么时候回来。
过去的“三人帮”宣告彻底解散了,是否是我的大骂引来的结果,我不敢确定,但他俩远走他乡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是过早知道了结果而达成了一种默契?还是刻意表现一种男子汉的光明磊落?是不敢正视这种快乐被赋予更幸福的含义?还是为“你更喜欢谁”未得结果而自闭心扉々虽然在人生当中不过短短的两年,但却留下难以泯灭的痕迹。这两年,是非常美好的~段时光,让人非常难忘的一段时光,它会深藏在我记忆的深处,刻在我人生的履历上。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便翻开这快乐的一页,展读这纯结无瑕的友谊。
两位大哥,你在他乡还好,茫茫人海,哪片阴凉是你们留下的身影?无限山河,哪条大路曾踏响过你们的步履?我挥毫写下了一首诗贴在墙上
问君归期未有期,
家乡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饮杯中酒,
却话三友相聚时。
不知何时,倦鸟归巢,浪子还乡,不知何时,我们三人能重续宫商,再理三弦,弹奏出一首我梦中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