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努力建设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部分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该如何运用音乐,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呢?我以为有几点需要注意:
一、选用合适的音乐
在引入音乐进入教学时,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选用与文章思想感情一致的音乐,但有时老师却会觉得效果并不理想,甚而否定了音乐的特殊效用。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上白居易《琵琶行》时,为了更形象而直接地加深学生对琵琶的感受,我选择了林海的《琵琶语》作为朗读琵琶女自叙身世段落的背景音乐。初闻《琵琶语》,该曲反复的前奏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一曲琵琶将所有的哀怨情愁弹尽。我让学生聆听后,说说对此曲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他感受到淡淡的哀伤,有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意境。有的学生说他感受到的是浪迹天涯自由自在的逍遥,还有的学生说他感受到的是历经人世沧桑后的豁达和淡淡的喜悦,听着学生们多元化的回答,我极为诧异。”②为什么学生会有如此大的感受差异?从这位老师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选择的其实只是自己以为合适的音乐,“初闻《琵琶语》,该曲反复的前奏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一曲琵琶将所有的哀怨情愁弹尽。”这是一位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的体会,不可能是不知愁滋味的青少年所能体会出来的。学生有如此多样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他们只是如实地说出了自己听完乐曲的感受。
所以,“合适”必须也只能是符合所教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音乐。课前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音乐喜好,还要多了解所选音乐的相关背景资料,需要时要让学生先了解这些资料,才可能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
在学习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我没有选择民乐,而是播放了一首老歌《骊歌》,并在大屏幕上打出歌词:“南风又轻轻的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从今以后要各奔西东,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它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享受,学生们安静的聆听着歌曲。
一曲终了,我请同学们谈谈这首送别歌曲的主要内容时,学生们都谈到了与朋友分别时不要难过,要勇敢的奔向未来,友谊万岁!我顺势带领学生们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朗读中,有同学失声说道:“这不是和刚才那首歌一样吗?”读完两遍后,我请那位同学解释自己的那句话,虽然他并没有清楚地进行解释,但明确地指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也是在说友谊的天长地久。其他同学有的在暗暗点头,有的则若有所思。此时我补充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与杜少府的关系,并请学生们认真地阅读诗歌,感受其中难舍的分别之情,以及最终诗人对游人的慰勉。在下面的交流中,很多同学都畅所欲言,就连平时不爱回答的一个女生也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在适当的时机引入音乐
起用时机要恰当,是在上课之初,还是在快下课时,是在讲授前还是讲授中或是讲授后,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实际精心安排。
有位老师在上《枣核》一课时,精心选取了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作为导入,希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但这首歌歌词简单易懂,主题明确,学生很快就洞悉了老师的用意,联系课文后迅速指出《枣核》的中心就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而此时全文的分析还未展开。实际上,虽然学生说出了文章中心,但在课堂分析时,孩子们不能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可见,在课堂开始学生说出了中心却并不理解,不是真正的从文章阅读分析得出的见解,而是在歌曲的“诱惑”之下得出的结论,影响了对文本的分析。其实,这首歌在分析即将结束时播放,能真正感染学生,使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素质。
三、引入音乐要适度
在语文课堂上,语言文字仍然是主调,引入的音乐只能做配角,为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服务,这个配角决不可喧宾夺主,语文课堂中的音乐,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载体,带到语文课堂中来的音乐,其目的也只能是为教师授课时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增添道具和色彩,而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更不能为了音乐而引入音乐,否则把语文课上成乐曲欣赏课,本末倒置,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了。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又说“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今天,把音乐请入语文课堂,可以使语言的美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着祖国语言的优雅,体味华夏语言的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芳星园中学)
(责任编校:辛攀)
一、选用合适的音乐
在引入音乐进入教学时,每位教师都会有自己的一套标准,选用与文章思想感情一致的音乐,但有时老师却会觉得效果并不理想,甚而否定了音乐的特殊效用。
我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上白居易《琵琶行》时,为了更形象而直接地加深学生对琵琶的感受,我选择了林海的《琵琶语》作为朗读琵琶女自叙身世段落的背景音乐。初闻《琵琶语》,该曲反复的前奏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一曲琵琶将所有的哀怨情愁弹尽。我让学生聆听后,说说对此曲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他感受到淡淡的哀伤,有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意境。有的学生说他感受到的是浪迹天涯自由自在的逍遥,还有的学生说他感受到的是历经人世沧桑后的豁达和淡淡的喜悦,听着学生们多元化的回答,我极为诧异。”②为什么学生会有如此大的感受差异?从这位老师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选择的其实只是自己以为合适的音乐,“初闻《琵琶语》,该曲反复的前奏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一曲琵琶将所有的哀怨情愁弹尽。”这是一位教学多年的语文教师的体会,不可能是不知愁滋味的青少年所能体会出来的。学生有如此多样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奇怪了,他们只是如实地说出了自己听完乐曲的感受。
所以,“合适”必须也只能是符合所教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音乐。课前教师应该先了解学生的音乐喜好,还要多了解所选音乐的相关背景资料,需要时要让学生先了解这些资料,才可能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
在学习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我没有选择民乐,而是播放了一首老歌《骊歌》,并在大屏幕上打出歌词:“南风又轻轻的吹送,相聚的光阴匆匆。亲爱的朋友请不要难过,离别以后要彼此珍重。绽放最绚烂的笑容,给明天更美的梦。亲爱的朋友请握一握手。从今以后要各奔西东,不管未来有多遥远。成长的路上有你有我,不管相逢在什么时候,我们是永远的朋友……”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它带给人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享受,学生们安静的聆听着歌曲。
一曲终了,我请同学们谈谈这首送别歌曲的主要内容时,学生们都谈到了与朋友分别时不要难过,要勇敢的奔向未来,友谊万岁!我顺势带领学生们赏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朗读中,有同学失声说道:“这不是和刚才那首歌一样吗?”读完两遍后,我请那位同学解释自己的那句话,虽然他并没有清楚地进行解释,但明确地指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也是在说友谊的天长地久。其他同学有的在暗暗点头,有的则若有所思。此时我补充介绍了诗歌创作的背景以及诗人与杜少府的关系,并请学生们认真地阅读诗歌,感受其中难舍的分别之情,以及最终诗人对游人的慰勉。在下面的交流中,很多同学都畅所欲言,就连平时不爱回答的一个女生也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在适当的时机引入音乐
起用时机要恰当,是在上课之初,还是在快下课时,是在讲授前还是讲授中或是讲授后,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实际精心安排。
有位老师在上《枣核》一课时,精心选取了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作为导入,希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但这首歌歌词简单易懂,主题明确,学生很快就洞悉了老师的用意,联系课文后迅速指出《枣核》的中心就是作者对祖国的热爱思念之情。而此时全文的分析还未展开。实际上,虽然学生说出了文章中心,但在课堂分析时,孩子们不能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可见,在课堂开始学生说出了中心却并不理解,不是真正的从文章阅读分析得出的见解,而是在歌曲的“诱惑”之下得出的结论,影响了对文本的分析。其实,这首歌在分析即将结束时播放,能真正感染学生,使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素质。
三、引入音乐要适度
在语文课堂上,语言文字仍然是主调,引入的音乐只能做配角,为课堂教学的相关环节服务,这个配角决不可喧宾夺主,语文课堂中的音乐,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载体,带到语文课堂中来的音乐,其目的也只能是为教师授课时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增添道具和色彩,而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更不能为了音乐而引入音乐,否则把语文课上成乐曲欣赏课,本末倒置,效果就会适得其反了。
古人在《乐记》中曾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又说“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今天,把音乐请入语文课堂,可以使语言的美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使学生在更大程度上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着祖国语言的优雅,体味华夏语言的魅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芳星园中学)
(责任编校:辛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