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水稻种植中,相关人员必须要重视抗病技术的应用,积极开发各类抗病技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水稻种子进行全面的处理,从根部上提升水稻抗病能力,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对抗病技术进行推广,拓宽水稻抗病技术的应用渠道。
关键词:水稻;种植;抗病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抗病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假如抗病技术在水稻种植中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则会导致水稻产量的减少,这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在水稻种植中合理应用抗病技术的重要性。
一、水稻种植中抗病的重要性
水稻种植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病技术,不但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还能提高收成。做好水稻新品种的探究力度,重视抗病探究,以在正常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情况下,避免病害影响,保证水稻收成。若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害现象,相关人员未及时制定有效措施处理,加快病害扩散速度,降低水稻生产量。针对这种情况,选用有效技术防治病害。需格外注意的是,抗病技术应用中需根据水稻品种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质量高的水稻,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二、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应用
1.重视水稻种植抗病技术的推行。水稻抗病育种技术作为当前我国国内一项先进的技术,其主要是通过保障水稻生长的正常规律,提高水稻的产值,稳定国内水稻的产量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平衡。现阶段推行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从种植的水稻品种来看,水稻种植一般都需要结合实际的种植状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从而更好的利用相关抗病育种技术,使用最合理的方式科学地选择新型水稻品种,从而增强水稻抗病能力,保障其健康生长;第二,为了使得水稻能够健康生长,需要对其作物进行分阶段的抗病技术应用研究,以防止在某一阶段出现不良问题,保障其正常生长。当然,基于我国目前的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状况,需要加强对水稻种植抗病技术的推行工作,从而减少水稻种植中农药的使用,应用新的抗病技术提升作物抗病害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注重水稻品种的选择。在水稻种植前,要先了解水稻种植地区的具体情况,获取相应的水土信息。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从而在根源上防治稻瘟病的产生。稻瘟病抗病品种可选择:博优湛19号、皖稻61及培杂山青等。
3.处理带病稻草。当水稻成熟收割后,为了防止带病稻草将病害传染到后期种植的水稻上,需要将收割后的稻草进行焚烧处理。如果没有将收割后的稻草焚烧处理,也可通过将稻草腐熟,以达到消灭病菌的效果。腐熟后的稻草,可用来垫圈,实现稻草的充分利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带病的稻草捆扎秧肥,杜绝稻瘟病通过稻草传播。
4.重视肥水管理。在水稻种植中,要重视对肥水的管理。在肥水管理中,要重点控制肥水中的病菌,防止感染水稻幼苗,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在肥水管理中,施肥是重点和难点。在施肥作业中,要保证废料养分的适当性,严格控制施肥时间,且掌握好施肥方法,保证施肥方法与水稻发育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施肥养分控制中,可以采用用肥水平配方,将氮钾磷的用肥比例控制在2.1∶1.2∶1。在水稻肥料选择中,可以选择复合肥,复合肥在水稻施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管理水的过程中,要采用干湿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与施肥相配合,以保证施肥与给水的最佳效果。为了避免病菌的入侵,要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证水源不会出现病菌问题。同时,满足水稻发育需要。
5.药剂防治。在田间调查完成后,如果发现稻瘟病,可采用喷洒药剂的形式,实现对稻瘟病的预防。在药物喷洒过程中,注意应将药物喷洒在易发病的稻田中,从而达到更好的病害防治效果。在药剂防治过程中,尽量将防治周期控制在4d左右。常用的药剂主要有4%富士1号100g、25%多菌灵250g等。
6.加快新科技手段在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对于水稻种植抗病技术需要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不断的把新的技术手段應用到水稻抗病技术中,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必须要加快新科技手段在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步伐,这样才能够对于一些突发的病害进行及时的治理,降低农业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通过一些农业专家的研究努力,在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中引入了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来帮助水稻育种过程中的抗病研究,以DNA分子的标记从而寻找一些具有特殊抵抗病害能力的基因,在进行一系列的基因重组,从而获得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种子,极大的增强了水稻种植中水稻的抗病害能力。
三、水稻种植中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
1.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一旦水稻种植、生长中出现该疾病,将降低水稻收成。通常情况下,水稻纹枯病多发生在水稻茎秆、叶片,病发早期出现斑块,随着时间的延长,斑块开始增加、变大,逐渐形成相对较大的病斑。从该疾病的发生原因上得知,若水稻种植期间过多施肥,或水稻种植过密,将诱发该病。为有效预防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需科学、合理的管理稻田,比如:捞出稻田中的漂浮物,减少种植区域菌核总量,预防病发率;保证水稻种植密度的合理性,便于保证水稻生产量。另外,严格把控水稻施肥时机,控制施肥总量。
2.稻瘟病。稻瘟病也是水稻种植中的多发病害,若该病害爆发,将降低水稻生产量,情况严重时将降低50.0%左右。因稻瘟病病害位置、病害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节瘟、叶瘟、穗颈瘟等,其中,节瘟、穗颈瘟是最为常见的。水稻种植中稻瘟病的发生原因为长时间接受照射,空气湿度大。想要预防该病害的发生,需做好水稻育苗阶段的抗病工作,可选用三环唑浸泡育苗,提高水稻育苗的抗病能力,然后再栽培水稻,以壮苗为主。同时,还可用旱地育秧的方式栽培,氮肥施肥过程中需充分掌握施肥总量和时间,一旦发现水稻出现稻瘟病,应立即借助药物处理。
四、结语
水稻作为粮食产物,良好的收成对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意义重大。但从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各种因素的存在,致使水稻遭受到病害侵扰,影响水稻健康生长,降低水稻产量。因此,需根据水稻种植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选择相对合适的抗病技术,以在降低病害发生率的同时,保障水稻收成。
参考文献:
[1]潘美兰。关于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研技术推广,2016(10).
[2]刘建梅。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J].咨询台,2015(07).
关键词:水稻;种植;抗病技术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及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抗病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水稻产量的增加,从而更好地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假如抗病技术在水稻种植中没有得到合理的应用,则会导致水稻产量的减少,这会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这也充分体现了在水稻种植中合理应用抗病技术的重要性。
一、水稻种植中抗病的重要性
水稻种植中,科学、合理的使用抗病技术,不但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还能提高收成。做好水稻新品种的探究力度,重视抗病探究,以在正常培育水稻新品种的情况下,避免病害影响,保证水稻收成。若水稻种植过程中出现病害现象,相关人员未及时制定有效措施处理,加快病害扩散速度,降低水稻生产量。针对这种情况,选用有效技术防治病害。需格外注意的是,抗病技术应用中需根据水稻品种进行选择,尽量选择质量高的水稻,保证水稻健康生长。
二、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应用
1.重视水稻种植抗病技术的推行。水稻抗病育种技术作为当前我国国内一项先进的技术,其主要是通过保障水稻生长的正常规律,提高水稻的产值,稳定国内水稻的产量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平衡。现阶段推行的技术方案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从种植的水稻品种来看,水稻种植一般都需要结合实际的种植状况选择合适的种植技术,从而更好的利用相关抗病育种技术,使用最合理的方式科学地选择新型水稻品种,从而增强水稻抗病能力,保障其健康生长;第二,为了使得水稻能够健康生长,需要对其作物进行分阶段的抗病技术应用研究,以防止在某一阶段出现不良问题,保障其正常生长。当然,基于我国目前的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状况,需要加强对水稻种植抗病技术的推行工作,从而减少水稻种植中农药的使用,应用新的抗病技术提升作物抗病害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2.注重水稻品种的选择。在水稻种植前,要先了解水稻种植地区的具体情况,获取相应的水土信息。根据这些信息,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从而在根源上防治稻瘟病的产生。稻瘟病抗病品种可选择:博优湛19号、皖稻61及培杂山青等。
3.处理带病稻草。当水稻成熟收割后,为了防止带病稻草将病害传染到后期种植的水稻上,需要将收割后的稻草进行焚烧处理。如果没有将收割后的稻草焚烧处理,也可通过将稻草腐熟,以达到消灭病菌的效果。腐熟后的稻草,可用来垫圈,实现稻草的充分利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带病的稻草捆扎秧肥,杜绝稻瘟病通过稻草传播。
4.重视肥水管理。在水稻种植中,要重视对肥水的管理。在肥水管理中,要重点控制肥水中的病菌,防止感染水稻幼苗,影响水稻的正常发育。在肥水管理中,施肥是重点和难点。在施肥作业中,要保证废料养分的适当性,严格控制施肥时间,且掌握好施肥方法,保证施肥方法与水稻发育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施肥养分控制中,可以采用用肥水平配方,将氮钾磷的用肥比例控制在2.1∶1.2∶1。在水稻肥料选择中,可以选择复合肥,复合肥在水稻施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在管理水的过程中,要采用干湿结合的方式。同时,还要与施肥相配合,以保证施肥与给水的最佳效果。为了避免病菌的入侵,要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证水源不会出现病菌问题。同时,满足水稻发育需要。
5.药剂防治。在田间调查完成后,如果发现稻瘟病,可采用喷洒药剂的形式,实现对稻瘟病的预防。在药物喷洒过程中,注意应将药物喷洒在易发病的稻田中,从而达到更好的病害防治效果。在药剂防治过程中,尽量将防治周期控制在4d左右。常用的药剂主要有4%富士1号100g、25%多菌灵250g等。
6.加快新科技手段在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对于水稻种植抗病技术需要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不断的把新的技术手段應用到水稻抗病技术中,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必须要加快新科技手段在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步伐,这样才能够对于一些突发的病害进行及时的治理,降低农业经济损失。近几年来,通过一些农业专家的研究努力,在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的应用中引入了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分子标记技术来帮助水稻育种过程中的抗病研究,以DNA分子的标记从而寻找一些具有特殊抵抗病害能力的基因,在进行一系列的基因重组,从而获得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种子,极大的增强了水稻种植中水稻的抗病害能力。
三、水稻种植中常见病害和防治措施
1.水稻纹枯病。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一旦水稻种植、生长中出现该疾病,将降低水稻收成。通常情况下,水稻纹枯病多发生在水稻茎秆、叶片,病发早期出现斑块,随着时间的延长,斑块开始增加、变大,逐渐形成相对较大的病斑。从该疾病的发生原因上得知,若水稻种植期间过多施肥,或水稻种植过密,将诱发该病。为有效预防水稻纹枯病的发生,需科学、合理的管理稻田,比如:捞出稻田中的漂浮物,减少种植区域菌核总量,预防病发率;保证水稻种植密度的合理性,便于保证水稻生产量。另外,严格把控水稻施肥时机,控制施肥总量。
2.稻瘟病。稻瘟病也是水稻种植中的多发病害,若该病害爆发,将降低水稻生产量,情况严重时将降低50.0%左右。因稻瘟病病害位置、病害时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节瘟、叶瘟、穗颈瘟等,其中,节瘟、穗颈瘟是最为常见的。水稻种植中稻瘟病的发生原因为长时间接受照射,空气湿度大。想要预防该病害的发生,需做好水稻育苗阶段的抗病工作,可选用三环唑浸泡育苗,提高水稻育苗的抗病能力,然后再栽培水稻,以壮苗为主。同时,还可用旱地育秧的方式栽培,氮肥施肥过程中需充分掌握施肥总量和时间,一旦发现水稻出现稻瘟病,应立即借助药物处理。
四、结语
水稻作为粮食产物,良好的收成对于满足人们生活需求,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意义重大。但从水稻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因各种因素的存在,致使水稻遭受到病害侵扰,影响水稻健康生长,降低水稻产量。因此,需根据水稻种植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选择相对合适的抗病技术,以在降低病害发生率的同时,保障水稻收成。
参考文献:
[1]潘美兰。关于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研技术推广,2016(10).
[2]刘建梅。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J].咨询台,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