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预习;意义;种类
〔中图分类号〕 G4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1(B)—0019—01
一、抓好预习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正迁移率,尽快培养学生技能的形成。通过课前扎实的预习和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已初步掌握的一部分知识的重复、再现和强调,使学生的记忆得到了巩固,对一些生疏的有难度的知识,通过教师启迪思维、解疑答难,使其加深了认识。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比较扎实地掌握知识点,使下一步的实践练习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有利于提高知识的运用效果,大大提高练习成效。
2.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在课堂上,学生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了教师及时的回应,现有问题现解决,无“学习死结”,他们的学习过程一路畅通,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处在积极的、有序的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3.先入为主,能适时地把教师的教学理念浸入学生的身心,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度,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任务在愉快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流畅、有序地完成,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能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觉钻研、主动探讨和集思广益的能力,这无形中将会促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预习的种类和方法
预习的种类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学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学期预习一般在假期或开学初进行,预习的范围涉及整本书。这种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初步了解新教材的体系,对学习内容、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阶段预习所涉及的往往是一章、一单元或一个小节的内容,一般放在双休日或讲授相关内容前进行。课前预习是最重要的一种预习,范围是下一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在当天作业后进行。预习应该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预习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最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标记预习法,也叫圈点标注法。是指在预习时边读边画、边读边批、边读边写,遇到美词、美句以及值得回味的段落做出标记,标出重点,划出层次,写出体会等。
2.笔记预习法。是指预习时边读边写、边读边记的方法。常用的笔记预习法有两种,一是眉批、旁批笔记,指在预习时把重点、难点、疑点等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种预习眉目清楚,能起到引导作用;二是摘录笔记,预习时发现难点、疑点可随手把它记在笔记上,以提醒自己主动地、有目的地听课,从而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
3.比较预习法。是指预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比较意识,能够运用以前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从多角度、多层次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样能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扩展思维,深化认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4.尝试预习法。是指按照课后的思考题或练习题进行预习,并尝试回答,答不出来时再预习,然后再尝试回答的预习方法,但注意不能钻牛角尖,对于确有困难的问题可留到课堂上去解决。
5.定量预习法,也叫计划预习法。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制定一个科学的预习计划,安排好合理的预习程序,确定恰当的预习方法,并努力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数量,保证预习工作的不间断展开。
6.思考预习法。是指边读边想或读完一课内容后再想。“边读边想”强调阅读教材时的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挖掘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尽力弄懂新内容中的概念。读完后要回头再想一想,哪些地方弄懂了?哪些地方不明白?哪些是重点?哪些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紧密的关联,有什么关联等等。
7.提纲预习。是指通过预习,把课本内容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结构纲要,这样能使课本内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中图分类号〕 G4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11(B)—0019—01
一、抓好预习工作的意义
1.有助于提高知识的正迁移率,尽快培养学生技能的形成。通过课前扎实的预习和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已初步掌握的一部分知识的重复、再现和强调,使学生的记忆得到了巩固,对一些生疏的有难度的知识,通过教师启迪思维、解疑答难,使其加深了认识。通过预习,学生能够比较扎实地掌握知识点,使下一步的实践练习处在一种积极的状态,有利于提高知识的运用效果,大大提高练习成效。
2.降低了课堂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在课堂上,学生预习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得到了教师及时的回应,现有问题现解决,无“学习死结”,他们的学习过程一路畅通,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处在积极的、有序的良性循环状态之中。
3.先入为主,能适时地把教师的教学理念浸入学生的身心,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彼此之间的默契度,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任务在愉快欢乐的课堂氛围中流畅、有序地完成,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4.能培养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自觉钻研、主动探讨和集思广益的能力,这无形中将会促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二、预习的种类和方法
预习的种类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学期预习、阶段预习和课前预习。学期预习一般在假期或开学初进行,预习的范围涉及整本书。这种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初步了解新教材的体系,对学习内容、知识点有个大概的了解。阶段预习所涉及的往往是一章、一单元或一个小节的内容,一般放在双休日或讲授相关内容前进行。课前预习是最重要的一种预习,范围是下一节教学所涉及的内容,一般在当天作业后进行。预习应该有目的、有选择、有计划地进行。预习的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最常用的预习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标记预习法,也叫圈点标注法。是指在预习时边读边画、边读边批、边读边写,遇到美词、美句以及值得回味的段落做出标记,标出重点,划出层次,写出体会等。
2.笔记预习法。是指预习时边读边写、边读边记的方法。常用的笔记预习法有两种,一是眉批、旁批笔记,指在预习时把重点、难点、疑点等写在书页的空白处,这种预习眉目清楚,能起到引导作用;二是摘录笔记,预习时发现难点、疑点可随手把它记在笔记上,以提醒自己主动地、有目的地听课,从而达到解疑释惑的目的。
3.比较预习法。是指预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比较意识,能够运用以前获得的知识和能力,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从多角度、多层次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这样能训练学生的多向思维的能力,有助于扩展思维,深化认识,加深理解和记忆。
4.尝试预习法。是指按照课后的思考题或练习题进行预习,并尝试回答,答不出来时再预习,然后再尝试回答的预习方法,但注意不能钻牛角尖,对于确有困难的问题可留到课堂上去解决。
5.定量预习法,也叫计划预习法。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规律制定一个科学的预习计划,安排好合理的预习程序,确定恰当的预习方法,并努力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数量,保证预习工作的不间断展开。
6.思考预习法。是指边读边想或读完一课内容后再想。“边读边想”强调阅读教材时的独立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努力挖掘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尽力弄懂新内容中的概念。读完后要回头再想一想,哪些地方弄懂了?哪些地方不明白?哪些是重点?哪些新知识与旧知识有紧密的关联,有什么关联等等。
7.提纲预习。是指通过预习,把课本内容提炼概括为有逻辑联系的结构纲要,这样能使课本内容脉络清晰、层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