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佳木斯市建立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执行机制,打造实体性职教集团,探索区域职业教育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全面整合佳木斯市的中高职资源,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彰显出巨大的职教办学活力。
关键词:政校企协同;创办;实体性职教集团
佳木斯职教集团成立于2007年5月,是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本着“大职教”的理念,整合全市9个部门18所院校和市图书馆,先后成立了佳木斯技师学院、佳木斯职业学院,并在两所院校的基础上组建了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随着集团的发展,业务不断扩展,功能不断丰富,成员不断调整。
1 实现集团实体化运作,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佳木斯职教集团是佳木斯市编委正式批准的事业单位。集团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执行体制。集团管委会的成立,创新了佳木斯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原有职业院校分属教育、人社等部门的管理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是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确保集团的高效运行。集团实施的是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管委会主任1人,由佳木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担任,主持日常工作;设副主任3人,分别负责集团常务、教务、总务等工作,成员若干,形成了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管委会作为集团的决策机构,主要承担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监控性管理,为集团制定统筹性、全局性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集团管委会的成立有效的解决了责任不清,职能交叉重叠,集而不团的问题,实现了区域性职业教育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
二是建立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运行机制,有效指导校校、校企、跨区域合作。下设秘书处、校企合作部、发展科技服务部、人力资源团队建设部。分别负责集团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校企共建、共享、共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负责与科研院所、企业进行产学研用深入合作,负责师资队伍培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人事分配制度等。集团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运行机制,有效地实现了区域内成员单位紧密型合作,跨区域成员单位联盟式合作,确保了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人、财、物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大大提高了集团管理的效能。
2 全面整合职教资源、实现佳木斯地区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佳木斯区位优势与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整合职教资源,对全市18所职业院校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了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自我、辐射周边的“职教城”。由此,有力推动了佳木斯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一是资源共享,带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发展。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优势突出的巨大职教与实训资产,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基地)80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现有图书馆藏书47万册。这些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规模化办学优势,不但统筹和共享全市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资源,有效的实现了职教资源的重组和互补。而且还极大地满足县域职业教育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需要,使县域职业教育克服发展瓶颈,极大地带动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市职业教育摆脱“小而散”、“小而差”的困扰,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与空间。
二是加大投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市委、市政府把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纳入了“十二五”规划,国家、省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予以重大的政策扶持。采取立项向上争取、集团发展自筹、市里投入支持,先后筹资3亿多元,建设和改造了15.3万平方米的教学场地(包括教学楼、图书馆)、生活服务设施、生产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厂房,投资650万元建设了占地2.3万平方米的综合体育场,以及占地4万平方米的拓展训练基地等基础设施。
3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集团成立初期,与本地企业主要以“松散型”合作为主,即传统意义上的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层次较浅。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随着集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完善,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真正为地方企业培养和输送适应性、高素质人才,在进一步深化与市内外企业全方位、多形式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进校园、专业办公司”的校企合作思路,形成校企共建办学、校企联盟办学、订单合作办学、厂校一体办学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是推行“工厂进校园、专业办公司”办学模式。集团已引入佳木斯永泰汽修厂、格雷特模具厂等7户企业入驻校园,年产值过亿元,系书记或主任兼任入校企业副经理等职,企业经理兼任系副主任。同时各院系根据品牌专业的实际,创办了实体公司,如:焊接系成立了三鑫焊接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丰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犁架、钢结构,研制中小型锅炉等取得一定成效;信息工程系成立新视线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为计算机平面、建筑装饰、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学生工学交替提供了平台;机电工程系创办了佳木斯华信制造有限公司,管理系创办会计师事务所;集团还成立了启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伟诚保安公司、嘉洁家政服务公司和实验艺术团等实体公司,全部实行“零效益”运转,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实训、生产、创业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平台,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也使学生能够受到企业文化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企业岗位教育,最终实现校园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吸引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园。政府建立的创业孵化园区坐落在集团院内,总投资8300万元,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有23栋标准厂房及办公后勤用房,园区内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佳木斯市格雷特模具精密厂、佳木斯畅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佳木斯永泰汽修厂、佳木斯华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内知名企业已经入驻园区并投入生产,企业通过创业孵化,不断做大做强,校办各企业产值近亿元。现已引进中小企业21家,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近3000个。这不但方便了学生实习就业,更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满足高职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发展,中小企业依托孵化园区的优惠政策、科研优势和技术支持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建立多元投资办学体制。集团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尝试。2007年,与民营企业佳木斯畅通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畅通公司出设备、资金、人员,占总资本的60%;集团以办公厂房、设备入股,占总资本的40%。双方共同管理经营,利润按股份分成,目前,年利润达到500多万元,共接收集团毕业生21名。
各级领导对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2008年8月原国务院副总理、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到集团视察指导工作。2012年9月19日原省委书记、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軒视察了职教集团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给全省职业教育开了个好头。”2012年6月5日原省长、现省委书记王宪魁第二次视察集团时也勉励集团“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步伐,扩大发展”,并责成省政府研究室对集团的改革发展进行调研,以参阅件“打造培育产业工人团队的新基地”形式刊发,黑龙江日报以《大职教模式办学启示录》在头版头条刊发佳木斯职教集团的经验。2013年5月10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陆昊到集团视察调研,他指出“佳木斯职教集团不仅要做出黑龙江的品牌,重点专业还要办到全国职业教育最高水平,办成职业教育的北大、清华。”。
参考文献
[1]丁敏旭,王风,滕勇.浅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21).
[2]陈俊,王建良.论职教集团建设与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3] 王家青,华海鱼.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
作者简介:张秀丽,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政校企协同;创办;实体性职教集团
佳木斯职教集团成立于2007年5月,是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本着“大职教”的理念,整合全市9个部门18所院校和市图书馆,先后成立了佳木斯技师学院、佳木斯职业学院,并在两所院校的基础上组建了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随着集团的发展,业务不断扩展,功能不断丰富,成员不断调整。
1 实现集团实体化运作,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佳木斯职教集团是佳木斯市编委正式批准的事业单位。集团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执行体制。集团管委会的成立,创新了佳木斯市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打破了原有职业院校分属教育、人社等部门的管理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理顺了管理体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
一是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确保集团的高效运行。集团实施的是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设管委会主任1人,由佳木斯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担任,主持日常工作;设副主任3人,分别负责集团常务、教务、总务等工作,成员若干,形成了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管委会作为集团的决策机构,主要承担宏观性、战略性、全局性、监控性管理,为集团制定统筹性、全局性发展规划、政策措施等。集团管委会的成立有效的解决了责任不清,职能交叉重叠,集而不团的问题,实现了区域性职业教育集约化和一体化发展。
二是建立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运行机制,有效指导校校、校企、跨区域合作。下设秘书处、校企合作部、发展科技服务部、人力资源团队建设部。分别负责集团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负责校企共建、共享、共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负责与科研院所、企业进行产学研用深入合作,负责师资队伍培养、改善教师队伍结构、创新人事分配制度等。集团管委会领导下的理事会运行机制,有效地实现了区域内成员单位紧密型合作,跨区域成员单位联盟式合作,确保了集团各成员单位之间人、财、物的合理配置与流动,大大提高了集团管理的效能。
2 全面整合职教资源、实现佳木斯地区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的政策机遇,充分发挥佳木斯区位优势与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整合职教资源,对全市18所职业院校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出了功能齐全、特色突出、服务自我、辐射周边的“职教城”。由此,有力推动了佳木斯职业教育的规模化发展。
一是资源共享,带动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发展。集团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优势突出的巨大职教与实训资产,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基地)80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现有图书馆藏书47万册。这些丰富的资源优势和规模化办学优势,不但统筹和共享全市职业教育与技能教育资源,有效的实现了职教资源的重组和互补。而且还极大地满足县域职业教育在师资、实训基地等方面的需要,使县域职业教育克服发展瓶颈,极大地带动县域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我市职业教育摆脱“小而散”、“小而差”的困扰,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与空间。
二是加大投入,放大政策叠加效应。市委、市政府把职业技能教育发展纳入了“十二五”规划,国家、省劳动保障、教育等部门予以重大的政策扶持。采取立项向上争取、集团发展自筹、市里投入支持,先后筹资3亿多元,建设和改造了15.3万平方米的教学场地(包括教学楼、图书馆)、生活服务设施、生产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厂房,投资650万元建设了占地2.3万平方米的综合体育场,以及占地4万平方米的拓展训练基地等基础设施。
3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集团成立初期,与本地企业主要以“松散型”合作为主,即传统意义上的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合作层次较浅。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随着集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条件日益完善,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真正为地方企业培养和输送适应性、高素质人才,在进一步深化与市内外企业全方位、多形式合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厂进校园、专业办公司”的校企合作思路,形成校企共建办学、校企联盟办学、订单合作办学、厂校一体办学等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一是推行“工厂进校园、专业办公司”办学模式。集团已引入佳木斯永泰汽修厂、格雷特模具厂等7户企业入驻校园,年产值过亿元,系书记或主任兼任入校企业副经理等职,企业经理兼任系副主任。同时各院系根据品牌专业的实际,创办了实体公司,如:焊接系成立了三鑫焊接技术咨询服务公司,为丰农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犁架、钢结构,研制中小型锅炉等取得一定成效;信息工程系成立新视线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为计算机平面、建筑装饰、电子商务等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学生工学交替提供了平台;机电工程系创办了佳木斯华信制造有限公司,管理系创办会计师事务所;集团还成立了启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伟诚保安公司、嘉洁家政服务公司和实验艺术团等实体公司,全部实行“零效益”运转,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提高职业能力的有效实训、生产、创业的“工学交替、工学结合”平台,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也使学生能够受到企业文化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和企业岗位教育,最终实现校园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吸引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园。政府建立的创业孵化园区坐落在集团院内,总投资8300万元,占地面积1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有23栋标准厂房及办公后勤用房,园区内设施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环境优美。佳木斯市格雷特模具精密厂、佳木斯畅通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佳木斯永泰汽修厂、佳木斯华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内知名企业已经入驻园区并投入生产,企业通过创业孵化,不断做大做强,校办各企业产值近亿元。现已引进中小企业21家,提供实习就业岗位近3000个。这不但方便了学生实习就业,更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满足高职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助力小微企业成长发展,中小企业依托孵化园区的优惠政策、科研优势和技术支持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建立多元投资办学体制。集团引入市场机制,积极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尝试。2007年,与民营企业佳木斯畅通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畅通公司出设备、资金、人员,占总资本的60%;集团以办公厂房、设备入股,占总资本的40%。双方共同管理经营,利润按股份分成,目前,年利润达到500多万元,共接收集团毕业生21名。
各级领导对佳木斯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肯定。2008年8月原国务院副总理、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到集团视察指导工作。2012年9月19日原省委书记、现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吉炳軒视察了职教集团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你们做了一件大好事,给全省职业教育开了个好头。”2012年6月5日原省长、现省委书记王宪魁第二次视察集团时也勉励集团“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加快步伐,扩大发展”,并责成省政府研究室对集团的改革发展进行调研,以参阅件“打造培育产业工人团队的新基地”形式刊发,黑龙江日报以《大职教模式办学启示录》在头版头条刊发佳木斯职教集团的经验。2013年5月10日,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陆昊到集团视察调研,他指出“佳木斯职教集团不仅要做出黑龙江的品牌,重点专业还要办到全国职业教育最高水平,办成职业教育的北大、清华。”。
参考文献
[1]丁敏旭,王风,滕勇.浅论职教集团校企合作双赢机制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0(21).
[2]陈俊,王建良.论职教集团建设与高职创新型人才培养[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3] 王家青,华海鱼.中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2).
作者简介:张秀丽,高级讲师,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