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晓走了,张大中来了,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之位被之前的老对手轮流坐着。
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并担任国美董事局非执行董事是黄氏家族思索再三的选择。至此,历时近8个月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上演“三国杀”
陈晓担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之后,国美电器确实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他主持引进了贝恩的战略投资,让公司走出了因创始人案件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变革了发展策略,2009年,公司落实了精简措施,收缩了许多门店,开始将重心转向后台与单店获利能力提升方面;提升公司治理结构,改变了过去创始人黄光裕时代一身多兼的局面,他卸去总裁,交由王俊洲执掌;落实股权激励计划。危机关头,这一系列策略凝聚了国美高管的士气。但部分措施显然带有“去黄化”色彩,比如贝恩进入与股权激励计划,也可能让国美走向注重短期效益之路,由此引发创始人对自身权益的焦虑。
去年5月,创始人以手中筹码对贝恩两名董事及两项提案所做的阻击,被视为矛盾的激化。之后不久,陈晓一方接连推出上述“去黄化”措施,导致大股东开始将斗争焦点落在他个人身上,强烈要求陈晓下课。去年“9•28”后,双方虽然平静下来,但大股东一方一直没有放弃对外释放陈晓即将离职的消息。
张大中的出现,多少让人意外。因为自从国美整合大中后,他便淡出家电连锁业,仅在去年创始人PK董事会时,传出巨资支援黄方的消息。他的出现,让人感受到黄氏家族对国美电器现任团队可能还不够放心。
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日前表示,“公司的管理层非常稳定,目前正在专注于公司的五年发展战略的执行。”
实际上,国美管理层如何“站队”,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将很大程度决定国美的走向,也是“黄陈之战”双方较量的重要砝码。
据了解,杜鹃回归之后,就积极展开与管理层以及投资者的沟通,并“列席”和“旁听”国美董事会会议,管理层在逐渐分化,并逐步向大股东靠拢。
虽然市场分析,在大股东全面掌权之后,被视为“叛将”的国美管理层将遭到调整或者清洗,但一位国美中层表示,稳定是国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而且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之后,大股东方面也会对原来的激进策略进行反思,管理层调整不会在近期出现。
为何选择张大中
陈晓离职使得本已平静的国美再次引起哗然,而张大中的出山同样劲爆。两人与黄光裕的关系同样微妙——陈晓与张大中都是家电连锁的掌门人,分别执掌永乐与大中电器,同样把自己的企业卖给了黄光裕,成为国美电器的一部分。然而,不同的是,陈晓选择跟随黄光裕,持股国美之后成为黄光裕下属的一名将才,而张大中则选择潇洒离开,闲云野鹤,云游四方。
如今,张大中的到来再次引发人们的猜想,同样是被黄光裕收购的企业的前任老总,张大中会重蹈陈晓覆辙吗?答案是,NO!而且是,绝对的NO!
为什么?因为黄光裕和杜鹃不会在同一个地点摔倒两次。之所以选择张大中,是看重了张大中本分、忠厚的一面。张大中不过是来帮忙支撑一下场面,是来镇场子的,绝对不是来踢馆的,这点已经非常明显。
其次,大股东与管理层以及贝恩之间在去年年底就达成了协议,其中陈晓离开是妥协的条件之一。而贝恩的条件,管理层要保持稳定,不能出现动荡,为了要达成这一点,大股东就不能动作太明显来控制董事会,所以大股东必须选择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人选来接任陈晓。所以,这个人选只能是第四方的人,不能在三方中来挑选接任者。在这个原则下,大股东的代表邹晓春,管理层的王俊洲,以及贝恩的人都不能入选,而大股东又必须挑选一个既有行业经验,又能镇得住这帮管理层,同时也不能让贝恩失望的人,多方看来,张大中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分权“稳”字当头
在国内媒体疯狂寻访张大中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出国避开。
比张大中行程更引起大家关心的是,张大中加入会否导致国美经营策略的变化?他会发挥怎样一个作用?
一位长期与张大中接触的业内人士表示,张大中是一个性格“比较谦和”的人,亦是一个“有高度的人”。“他去国美,可能是出于稳定国美、稳定家电连锁行业考虑”。
按照黄光裕最开始的想法,他最想将其律师邹晓春或者胞妹黄燕虹推上去担任公司董事主席,但去年股东大会的失利让他看到,这两人目前还不具备让市场信服的能力。
作为一个公众公司,黄家需要推出张大中,并且从渊源上来说,当初国美收购大中时,黄光裕的出价高于张大中的预期,两人因此结下不错的私交。2010年黄、陈争斗正酣,黄家资金告急,业内盛传张大中无息借款给黄家从香港市场购买股票、增强表决权。
目前,国美董事会就像是一个相互牵制的棋局,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并担任非执行董事,王俊洲依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裁。这就意味着张大中手握的实权并不大,具体的经营管理权在王俊洲手里,这与黄光裕和陈晓主政时期有根本的区别。从这些角度分析,张大中更像是一个过渡角色。
而张大中未来要扮演的角色,一如当年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入狱后出任董事局主席的王殿甫,都属“友情出演”,承载“过渡者”功能。张大中虽然出任董事局主席,却是非执行董事,这就是说他并不会参与具体的公司经营管理,这与陈晓之前的职位有很大的不同。
“黄家这次选择一位创业家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来出任董事局主席,根本还是在于创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思考问题的维度不尽相同。创业家为了企业可以赌上身家性命,职业经理人更多考虑股权、公司业绩。陈晓上任后,忽视了零售业中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一发展铁律,暂停国美门店扩张、提升单店店效,而为何不能边扩张边优化呢?”新日电动车副总裁、原国美电器总裁助理胡刚说。
陈晓主政时,2010年国美电器5年规划提出,到2014年国美电器的门店数量将拓展到2000家。而国美集团现有门店1400多家,这意味着未来3年内国美将新开约600家门店。3月8日,国美副总裁李俊涛表示,2011年国美电器内部确定的开店目标是新增400多家。看得出来,国美开店的扩张步伐明显提速。
但开店就需要资金。从黄家目前资金紧缺这一点来判断,将未上市门店置入上市公司是很好的套现途径。同时,考虑到国美未上市门店中,大中电器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事交由张大中来协调岂非轻车熟路?
这样看,无论是把这当做国美收购大中战略的一种延续,还是未来扩张所需,张大中提供的都属一种“增值服务”。
由大中电器创始人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并担任国美董事局非执行董事是黄氏家族思索再三的选择。至此,历时近8个月的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上演“三国杀”
陈晓担任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之后,国美电器确实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他主持引进了贝恩的战略投资,让公司走出了因创始人案件引发的资金链断裂危机;变革了发展策略,2009年,公司落实了精简措施,收缩了许多门店,开始将重心转向后台与单店获利能力提升方面;提升公司治理结构,改变了过去创始人黄光裕时代一身多兼的局面,他卸去总裁,交由王俊洲执掌;落实股权激励计划。危机关头,这一系列策略凝聚了国美高管的士气。但部分措施显然带有“去黄化”色彩,比如贝恩进入与股权激励计划,也可能让国美走向注重短期效益之路,由此引发创始人对自身权益的焦虑。
去年5月,创始人以手中筹码对贝恩两名董事及两项提案所做的阻击,被视为矛盾的激化。之后不久,陈晓一方接连推出上述“去黄化”措施,导致大股东开始将斗争焦点落在他个人身上,强烈要求陈晓下课。去年“9•28”后,双方虽然平静下来,但大股东一方一直没有放弃对外释放陈晓即将离职的消息。
张大中的出现,多少让人意外。因为自从国美整合大中后,他便淡出家电连锁业,仅在去年创始人PK董事会时,传出巨资支援黄方的消息。他的出现,让人感受到黄氏家族对国美电器现任团队可能还不够放心。
国美电器新闻发言人何阳青日前表示,“公司的管理层非常稳定,目前正在专注于公司的五年发展战略的执行。”
实际上,国美管理层如何“站队”,一直都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将很大程度决定国美的走向,也是“黄陈之战”双方较量的重要砝码。
据了解,杜鹃回归之后,就积极展开与管理层以及投资者的沟通,并“列席”和“旁听”国美董事会会议,管理层在逐渐分化,并逐步向大股东靠拢。
虽然市场分析,在大股东全面掌权之后,被视为“叛将”的国美管理层将遭到调整或者清洗,但一位国美中层表示,稳定是国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而且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之后,大股东方面也会对原来的激进策略进行反思,管理层调整不会在近期出现。
为何选择张大中
陈晓离职使得本已平静的国美再次引起哗然,而张大中的出山同样劲爆。两人与黄光裕的关系同样微妙——陈晓与张大中都是家电连锁的掌门人,分别执掌永乐与大中电器,同样把自己的企业卖给了黄光裕,成为国美电器的一部分。然而,不同的是,陈晓选择跟随黄光裕,持股国美之后成为黄光裕下属的一名将才,而张大中则选择潇洒离开,闲云野鹤,云游四方。
如今,张大中的到来再次引发人们的猜想,同样是被黄光裕收购的企业的前任老总,张大中会重蹈陈晓覆辙吗?答案是,NO!而且是,绝对的NO!
为什么?因为黄光裕和杜鹃不会在同一个地点摔倒两次。之所以选择张大中,是看重了张大中本分、忠厚的一面。张大中不过是来帮忙支撑一下场面,是来镇场子的,绝对不是来踢馆的,这点已经非常明显。
其次,大股东与管理层以及贝恩之间在去年年底就达成了协议,其中陈晓离开是妥协的条件之一。而贝恩的条件,管理层要保持稳定,不能出现动荡,为了要达成这一点,大股东就不能动作太明显来控制董事会,所以大股东必须选择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人选来接任陈晓。所以,这个人选只能是第四方的人,不能在三方中来挑选接任者。在这个原则下,大股东的代表邹晓春,管理层的王俊洲,以及贝恩的人都不能入选,而大股东又必须挑选一个既有行业经验,又能镇得住这帮管理层,同时也不能让贝恩失望的人,多方看来,张大中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分权“稳”字当头
在国内媒体疯狂寻访张大中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出国避开。
比张大中行程更引起大家关心的是,张大中加入会否导致国美经营策略的变化?他会发挥怎样一个作用?
一位长期与张大中接触的业内人士表示,张大中是一个性格“比较谦和”的人,亦是一个“有高度的人”。“他去国美,可能是出于稳定国美、稳定家电连锁行业考虑”。
按照黄光裕最开始的想法,他最想将其律师邹晓春或者胞妹黄燕虹推上去担任公司董事主席,但去年股东大会的失利让他看到,这两人目前还不具备让市场信服的能力。
作为一个公众公司,黄家需要推出张大中,并且从渊源上来说,当初国美收购大中时,黄光裕的出价高于张大中的预期,两人因此结下不错的私交。2010年黄、陈争斗正酣,黄家资金告急,业内盛传张大中无息借款给黄家从香港市场购买股票、增强表决权。
目前,国美董事会就像是一个相互牵制的棋局,张大中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并担任非执行董事,王俊洲依然担任执行董事兼总裁。这就意味着张大中手握的实权并不大,具体的经营管理权在王俊洲手里,这与黄光裕和陈晓主政时期有根本的区别。从这些角度分析,张大中更像是一个过渡角色。
而张大中未来要扮演的角色,一如当年创维数码董事局主席黄宏生入狱后出任董事局主席的王殿甫,都属“友情出演”,承载“过渡者”功能。张大中虽然出任董事局主席,却是非执行董事,这就是说他并不会参与具体的公司经营管理,这与陈晓之前的职位有很大的不同。
“黄家这次选择一位创业家而不是职业经理人来出任董事局主席,根本还是在于创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思考问题的维度不尽相同。创业家为了企业可以赌上身家性命,职业经理人更多考虑股权、公司业绩。陈晓上任后,忽视了零售业中最为重要的位置,这一发展铁律,暂停国美门店扩张、提升单店店效,而为何不能边扩张边优化呢?”新日电动车副总裁、原国美电器总裁助理胡刚说。
陈晓主政时,2010年国美电器5年规划提出,到2014年国美电器的门店数量将拓展到2000家。而国美集团现有门店1400多家,这意味着未来3年内国美将新开约600家门店。3月8日,国美副总裁李俊涛表示,2011年国美电器内部确定的开店目标是新增400多家。看得出来,国美开店的扩张步伐明显提速。
但开店就需要资金。从黄家目前资金紧缺这一点来判断,将未上市门店置入上市公司是很好的套现途径。同时,考虑到国美未上市门店中,大中电器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事交由张大中来协调岂非轻车熟路?
这样看,无论是把这当做国美收购大中战略的一种延续,还是未来扩张所需,张大中提供的都属一种“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