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以来,杭州市以G20峰会建设为契机,以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示范带动、政策驱动、资金撬动”的“三足鼎立”工作机制,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实施示范带动 强化顶层设计
今年8月25日,国务院(国函﹝2015﹞136号)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获批后,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常委会第120次会议先后专题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并提出明确指示。10月15日,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专家对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论证。
为加强杭州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市科委会同市政府研究室编制整理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X”政策,即《关于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13个配套政策目录。同时,编制完善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空间布局规划》,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建设目标、推进举措和空间布局,提出要以杭州高新区、萧山临江高新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区十片,多园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制定了《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方案》,提出未来三年杭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六大工程。
为营造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杭州市制定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宣传月活动方案》,从9月份以来,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深入国家级高新区、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重点宣传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及各类平台、企业、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做法,进一步形成杭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实施政策驱动 提振发展信心
杭州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策扶持体系。近年来,出台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科技创新30条”、深化改革的“杭改十条”、法治杭州建设的“杭法十条”和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来杭创新创业的“人才新政27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科技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向重点产业集聚、向企业主体集聚。11月13日,“发现双创之星”走进浙江(杭州)主题日分别在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举办“众创空间主题互动”和“创客说主题分享”活动。根据“双创之星”活动的总体方案,市科委带头制定、梳理了2014年以来杭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25件,汇成《杭州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选编》,并初步确定选择其中与创业创新关系更加直接、对创业者比较有吸引力的10件政策编印成册,发放给广大企业和创业者。
实施资金撬动 强化创业扶持
近年来,杭州市以建设国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运用“无偿资助+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后补助+引导基金”等方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促进财政支持从“直接资助”向“间接资助”方式的转变。
一是拨改投。2008年率先设立10亿元的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本地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目前,创投引导参股基金已投资项目186个,投资金额25.14亿元,带动社会联合投资金额22.72亿元,引导基金实际带动社会资本放大倍数近10倍,已培育聚光科技等6家上市公司、奥默医药等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政府引导基金”;2013年设立蒲公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为7500万元,基金规模正逐年增加。目前,杭州天使引导基金合作基金已投资项目76个,投资金额1.95亿元,带动社会联合投资金额3.6亿元,投资项目中,浙江时空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最近一轮估值达60亿元;2014年底,在美国硅谷设立孵化器,总投资包括硅谷孵化器运营费用1000万美元,天使投资母基金600万美元,目前硅谷孵化器已经投资或孵化企业12家,总投资金额达到130万美元,多家企业获得下轮融资,融资额达1000多万美元。帮助孵化企业及人才与杭州市对接超过50项(次),已有7家与杭州进行了意向落地对接,包括基因芯片等三个项目已经作为重点引进项目正式落户杭州。
二是拨改贷。为鼓励银行设立专业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杭州市出台政策,明确凡按照基准利率给科技型企业放贷的,市财政给予银行按基准贷款利率的20%给予财政补助。目前,资助经费为1222万元,撬动银行贷款42.62亿元;对于获得雏鹰和青蓝计划认定的企业,按照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由科技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降低了科技企业贷款成本。目前,为科技型企业贴息近1862万元,撬动各类银行贷款28.66亿元;为解决企业“先还后贷”难题,杭州市于2014年发文设立科技中小企业周转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到期续贷时短期周转使用,首期规模1亿元。目前共发放周转资金543笔次,发放金额29.5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2015年8月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助保金”,按助保金资金放大一定倍数额度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贷款,形成“助保贷”业务。政府首期出资的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为1000万元,合作金融机构设定的“助保贷”贷款投放总量为风险补偿铺底资金放大10倍。
三是拨改保。以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为载体,市科技专项资金通过不断注入其注册资本,从2006年的2000万元到目前的2亿元,鼓励其面向科技型企业推出各类担保业务。该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2015年担保融资业务总量8.9亿元,累计达到61亿元,累计担保融资企业1600余家(次)。2009年起担保公司陆续在杭州市13个区、县(市)建立“风险池”,引入当地科技系统和政府部门小部分财政资金作为风险池资金,以担保公司承担风险为主,放大10倍支持当地中小微企业。“风险池”模式为全国首创,得到科技部、《人民日报》等高度评价,并获得杭州市金融创新一等奖。
实施示范带动 强化顶层设计
今年8月25日,国务院(国函﹝2015﹞136号)正式批复同意杭州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为国务院批复的第10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示范区获批后,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委常委会第120次会议先后专题听取了相关情况汇报,并提出明确指示。10月15日,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论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邀请了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专家对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进行论证。
为加强杭州创新驱动发展的顶层设计,强化创新创业的政策扶持,市科委会同市政府研究室编制整理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1+X”政策,即《关于加快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13个配套政策目录。同时,编制完善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和《空间布局规划》,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建设目标、推进举措和空间布局,提出要以杭州高新区、萧山临江高新区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区十片,多园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制定了《杭州“创新创业新天堂”行动计划方案》,提出未来三年杭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六大工程。
为营造示范区建设的良好氛围,杭州市制定了《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宣传月活动方案》,从9月份以来,策划了一系列宣传活动,组织中央、省、市媒体深入国家级高新区、未来科技城、青山湖科技城等,重点宣传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定位及各类平台、企业、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做法,进一步形成杭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实施政策驱动 提振发展信心
杭州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政策扶持体系。近年来,出台了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科技创新30条”、深化改革的“杭改十条”、法治杭州建设的“杭法十条”和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来杭创新创业的“人才新政27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科技资源向实体经济集聚、向重点产业集聚、向企业主体集聚。11月13日,“发现双创之星”走进浙江(杭州)主题日分别在梦想小镇、云栖小镇举办“众创空间主题互动”和“创客说主题分享”活动。根据“双创之星”活动的总体方案,市科委带头制定、梳理了2014年以来杭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密切相关的重要政策文件25件,汇成《杭州市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选编》,并初步确定选择其中与创业创新关系更加直接、对创业者比较有吸引力的10件政策编印成册,发放给广大企业和创业者。
实施资金撬动 强化创业扶持
近年来,杭州市以建设国家促进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运用“无偿资助+担保风险补偿+贷款贴息+后补助+引导基金”等方式,推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机融合,促进财政支持从“直接资助”向“间接资助”方式的转变。
一是拨改投。2008年率先设立10亿元的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支持本地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发展信息经济智慧应用。目前,创投引导参股基金已投资项目186个,投资金额25.14亿元,带动社会联合投资金额22.72亿元,引导基金实际带动社会资本放大倍数近10倍,已培育聚光科技等6家上市公司、奥默医药等6家新三板挂牌企业,连续六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政府引导基金”;2013年设立蒲公英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规模为7500万元,基金规模正逐年增加。目前,杭州天使引导基金合作基金已投资项目76个,投资金额1.95亿元,带动社会联合投资金额3.6亿元,投资项目中,浙江时空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最近一轮估值达60亿元;2014年底,在美国硅谷设立孵化器,总投资包括硅谷孵化器运营费用1000万美元,天使投资母基金600万美元,目前硅谷孵化器已经投资或孵化企业12家,总投资金额达到130万美元,多家企业获得下轮融资,融资额达1000多万美元。帮助孵化企业及人才与杭州市对接超过50项(次),已有7家与杭州进行了意向落地对接,包括基因芯片等三个项目已经作为重点引进项目正式落户杭州。
二是拨改贷。为鼓励银行设立专业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杭州市出台政策,明确凡按照基准利率给科技型企业放贷的,市财政给予银行按基准贷款利率的20%给予财政补助。目前,资助经费为1222万元,撬动银行贷款42.62亿元;对于获得雏鹰和青蓝计划认定的企业,按照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50%,由科技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降低了科技企业贷款成本。目前,为科技型企业贴息近1862万元,撬动各类银行贷款28.66亿元;为解决企业“先还后贷”难题,杭州市于2014年发文设立科技中小企业周转资金,主要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到期续贷时短期周转使用,首期规模1亿元。目前共发放周转资金543笔次,发放金额29.5亿元,累计为企业节约成本5000余万元;2015年8月与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杭州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助保金”,按助保金资金放大一定倍数额度对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贷款,形成“助保贷”业务。政府首期出资的风险补偿铺底资金为1000万元,合作金融机构设定的“助保贷”贷款投放总量为风险补偿铺底资金放大10倍。
三是拨改保。以杭州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为载体,市科技专项资金通过不断注入其注册资本,从2006年的2000万元到目前的2亿元,鼓励其面向科技型企业推出各类担保业务。该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省最大的政策性科技担保公司,2015年担保融资业务总量8.9亿元,累计达到61亿元,累计担保融资企业1600余家(次)。2009年起担保公司陆续在杭州市13个区、县(市)建立“风险池”,引入当地科技系统和政府部门小部分财政资金作为风险池资金,以担保公司承担风险为主,放大10倍支持当地中小微企业。“风险池”模式为全国首创,得到科技部、《人民日报》等高度评价,并获得杭州市金融创新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