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调查研究,针对当前中国(大陆)一般工科院校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就实验室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要性及体制改革、人员培训、设备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体制改革 设备购置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67-02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有许多工作需要改革。
1 提高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1.1 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各类专门人才,在智育方面即要求学生要有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基本实验实践的技能,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要通过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性环节来实现的。
当今,我们的科学技术与当代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除理论方面的差距以外,还有科学实验方面的差距。特别是实验方面的差距就更大。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与国外大学毕业生相比,动手能力差是明显差距之一,如今在校大学毕业生是二十一世纪中间的建设骨干,如果我们大学实验室抓不上去,没有按照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要求装备起来, 大学生不能掌握先进的技术,实际上就要影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其中,实验教学就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国内如此,国外较发达的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如我国一般院校机械学科机制专业,实验教学只占总学时数8.8%。某重点大学29.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31.35%,日本早稻田大学35%。由此可见,一个大学生入学后都要安排1/3左右的学时进行实验学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又能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分析记录,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学会独立从事科学实验和科学技术工作的本领。从而,为培养学生既懂理论,又能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国一般院校机制专业实验教学学时所占比例看,与国外相比是非常薄弱的,从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对实验室建设没有引足够重视,实验室建设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
1.2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心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也是高等学校的一大特点之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们不但要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既是教育中心,而且也要办成科研中心。准确一点说要把实验室办成科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获得诺贝尔奖金时说“自然科学理论离不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以实验产生的。”众所周知,像电话、电报、飞机、激光技术、电子技术,基本粒子的发现,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的出现,大部分都来源于实验室。我校完成的多项科研成果例如:电磁永恒发电机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等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实验室的水平,就没有学校科学技术的水平,而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科研上不去,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科研成果不用与教学,也达不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目的。总之从哪个角度看,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與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2 改革实验室设置,成立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的设置与组成是管理工作的大前提,如果设置不尽合理,管理工作就会出现问题。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组)弊多利少,其突出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技术,设备物资,人才管理的特点,来发挥它的特殊性能。普遍存在分散、脱节、重叠,“小而全”的情况,由此带来的后果是:
(1)教研室主任除教学科研工作外,又担负本室教学工作。造成负担过重,自然出现了重教学,轻视管理实验室的现象,有的甚至不管不闻。
(2)重复购置。经济上不合理,例如我系电测、农机、机制实验室,都需配置动态应变仪,若每个实验室购置一台共耗费1万多元人民币,但每台的利用率很低给国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3)技术上形不成拳头。由于经费有限,各室只能配置最基本的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略有差别,水平稍有提高,经费就不够用的。再者,实验技术人员行政上受教研室领导,人员不集中,整天忙与日常事务,难以集思广益,难以提高技术水平。
(4)实验教学不能形成体系。现在是各门课的实验内容主要围绕本门课程安排,缺乏对一个专业学生由浅入深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全面设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总之,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实践证明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不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利用。实验室必须成立联合体,由联合体统一领导,人员统一调动。实验室建设统一规划,仪器设备统一使用。这样既发挥了设备的作用也调动起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实验室管理现代化。
3 改革实验室人员结构。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要建设好实验室,不仅需要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等条件,更要有一只又红又专的高水平的实验技术管理队伍,重视实验人员的积极因素,是实验管理的又一重要任务。目前,实验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实验人员不配套,技术力量薄弱,从数量和质量上看,远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必须改革实验人员结构,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3.1 实验人员结构要合理化
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从工作性质上讲主要包括:①实验教学人员,②技术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③维修和制作人员,④经济和计划管理人员等等。然而一般院校实验人员结构和文化水平与与重点院校是不能比拟的,是极不合理的。例如我系共有15名实验人员,这15名实验人员除负担近3000余名学生的实验课外,还要进行编书(指导书)、采购、保管、设计、安装调试。无所不干,因此,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难以提高。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验理论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改革:
(1)充实和加强实验队伍。实验室需要具有较高实验基础理论,试验设计能力以及具有管理水平的实验技术带头人,也需要有一批精通测试技术,掌握试验方法,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的中级技术人员还要有一批善于动手一专多能的技师和技工。技术带头人、中级技术人员,技师和技术工人比例大体是1:3:1:2,当然有条件的实验室需配备保管员、资料员,从我系人员队伍结构看,目前只有技术带头人一人,高级工程师2名。如何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如何弥补人员不足?只有统一组织起来,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取得实验室的好成绩。总之,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实验队伍。
(2)注重实验人员的培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对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测试技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从指导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方面讲,实验技术人员则显得更为重要,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应当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一样都需要提高,在实验室工作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实验手段的再提高任务。培养提高的方式,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a.实验人员也和教师一样,有计划安排在校内外脱产进修。b.安排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类型短期训练班、学习班。c.鼓励自学。
3.2 认真做好实验人员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做好实验人员培训的同时,还要做好职称评定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经过考试和考核及时授予技术职称,这对促进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一定作用。实验人员的技术考核,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不同职称,不同工种的特点,从政治表现、工作态度、成绩大小三方面进行考核:
(1)实验技术的更新换代往往比实验对象本身要快得多,以机械类专业来讲,专业内容近二十年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测试技术却已经更新了好几代。所以实验人员工作新成就的考核应特别注意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看,不能割断历史去评价。
(2)实验室工作是大量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例如,试验设备和仪器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调试,仪器和器材的采购、运输、保管和维修,试验中大量数据的观察、记录、处理和整理保存,教学实验中由于学生分许多小组而带来的大量重复的讲解和辅导等等。因此实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既是教师、工程师,还要兼采购员、保管员、电工、钳工、机工,仪表工等等。这些工作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往往缺少一环就无法进行试验。
(3)实验工作成就,在形式上也有共同点,有的实验工作者,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努力,最后的成果不过是一个数据、一条曲线、或者验明一个事实而已。而目前的技术考核往往重视理论成果,对实验成就不够重视。
4 改革仪器设备采购制度,提高经济效益
一般院校对教学设备仪器购置管理办法大体可分为:分配设备总费、造计划报表、汇总,批准订货等阶段。宏观上比较合理的,微观上看也有一定的问题。
(1)申请设备计劃至上级报批时间短,对申请的设备仪器不能详细审查和论证,盲目订购,重复订购
(2)经费使用分散,重点不突出,仪器设备不配套,经济效益低
(3)缺乏预测分析,哪个部门抓得紧,那个部门在投资多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几个改进措施:其一,制定一个近期和比较长远的全面符合教学,科研要求的实验室规划,克服盲目性,对资金集中合理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其二,下放财务管理权,设备仪器审批权,购置设备经费要精打细算,要有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其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室的方针。其四,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与仪器,要重视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不断改善使用环境和条件,保证设备仪器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实行“专管公用”“协作共用”的方法,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五,提高设备利用率,积极开展对外服务。设备利用率是对设备经济性衡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设备利用率越高,则经济性越好。实验室在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仪器设备对外接受一些实验、科研生产任务,也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良好途径。但要使实验室积极对外服务,必须落实经济政策,做到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者利益。
参考文献
[1] 袁明圣,实验室改革的初步实践[J].实验室工作研究.1984.4.15-20.
[2] 周作元,李景奇,处于世纪之交的高校实验室工作的地位与改革思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1).
[3] 侯仰海,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5(6)282-283.
[4] 田能瑾,面向21世纪.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5-10.
[5] 张文桂.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24(2)7-9.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体制改革 设备购置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9(b)-0067-02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高校三大基本建设之一,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根据多年来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很多问题值得探讨,有许多工作需要改革。
1 提高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1.1 实验室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又红又专各类专门人才,在智育方面即要求学生要有广泛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基本实验实践的技能,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要通过重视和加强实践性性环节来实现的。
当今,我们的科学技术与当代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除理论方面的差距以外,还有科学实验方面的差距。特别是实验方面的差距就更大。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与国外大学毕业生相比,动手能力差是明显差距之一,如今在校大学毕业生是二十一世纪中间的建设骨干,如果我们大学实验室抓不上去,没有按照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要求装备起来, 大学生不能掌握先进的技术,实际上就要影响我们的现代化建设。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通过多种形式实现的。其中,实验教学就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国内如此,国外较发达的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一环节。如我国一般院校机械学科机制专业,实验教学只占总学时数8.8%。某重点大学29.1%,美国哥伦比亚大学31.35%,日本早稻田大学35%。由此可见,一个大学生入学后都要安排1/3左右的学时进行实验学习。这样既能使学生巩固和加深所学理论,又能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分析记录,讨论问题。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还能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和科学态度,学会独立从事科学实验和科学技术工作的本领。从而,为培养学生既懂理论,又能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我国一般院校机制专业实验教学学时所占比例看,与国外相比是非常薄弱的,从这一方面反映出我们对实验室建设没有引足够重视,实验室建设的好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
1.2 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中心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各类人才的重任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也是高等学校的一大特点之一,我国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我们不但要把高等学校建设成为既是教育中心,而且也要办成科研中心。准确一点说要把实验室办成科学研究中心。科学技术是以实验室为基础的。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获得诺贝尔奖金时说“自然科学理论离不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是以实验产生的。”众所周知,像电话、电报、飞机、激光技术、电子技术,基本粒子的发现,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与应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新材料,新工具,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的出现,大部分都来源于实验室。我校完成的多项科研成果例如:电磁永恒发电机荣获国家发明二等奖等项目绝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大量事实说明,没有实验室的水平,就没有学校科学技术的水平,而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科研上不去,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科研成果不用与教学,也达不到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目的。总之从哪个角度看,实验室在高校中的地位與作用都是十分重要的。
2 改革实验室设置,成立中心实验室。
实验室的设置与组成是管理工作的大前提,如果设置不尽合理,管理工作就会出现问题。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组)弊多利少,其突出的问题是不能根据实验室所具有的科学技术,设备物资,人才管理的特点,来发挥它的特殊性能。普遍存在分散、脱节、重叠,“小而全”的情况,由此带来的后果是:
(1)教研室主任除教学科研工作外,又担负本室教学工作。造成负担过重,自然出现了重教学,轻视管理实验室的现象,有的甚至不管不闻。
(2)重复购置。经济上不合理,例如我系电测、农机、机制实验室,都需配置动态应变仪,若每个实验室购置一台共耗费1万多元人民币,但每台的利用率很低给国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3)技术上形不成拳头。由于经费有限,各室只能配置最基本的仪器和设备,实验内容略有差别,水平稍有提高,经费就不够用的。再者,实验技术人员行政上受教研室领导,人员不集中,整天忙与日常事务,难以集思广益,难以提高技术水平。
(4)实验教学不能形成体系。现在是各门课的实验内容主要围绕本门课程安排,缺乏对一个专业学生由浅入深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全面设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总之,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实践证明不利于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不能充分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综合利用。实验室必须成立联合体,由联合体统一领导,人员统一调动。实验室建设统一规划,仪器设备统一使用。这样既发挥了设备的作用也调动起实验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实验室管理现代化。
3 改革实验室人员结构。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要建设好实验室,不仅需要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等条件,更要有一只又红又专的高水平的实验技术管理队伍,重视实验人员的积极因素,是实验管理的又一重要任务。目前,实验人员结构不够合理,实验人员不配套,技术力量薄弱,从数量和质量上看,远不能满足教学和科研需要,必须改革实验人员结构,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
3.1 实验人员结构要合理化
高校实验室技术队伍,从工作性质上讲主要包括:①实验教学人员,②技术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③维修和制作人员,④经济和计划管理人员等等。然而一般院校实验人员结构和文化水平与与重点院校是不能比拟的,是极不合理的。例如我系共有15名实验人员,这15名实验人员除负担近3000余名学生的实验课外,还要进行编书(指导书)、采购、保管、设计、安装调试。无所不干,因此,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难以提高。如何扭转这种局面,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实验理论水平,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改革:
(1)充实和加强实验队伍。实验室需要具有较高实验基础理论,试验设计能力以及具有管理水平的实验技术带头人,也需要有一批精通测试技术,掌握试验方法,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与维修的中级技术人员还要有一批善于动手一专多能的技师和技工。技术带头人、中级技术人员,技师和技术工人比例大体是1:3:1:2,当然有条件的实验室需配备保管员、资料员,从我系人员队伍结构看,目前只有技术带头人一人,高级工程师2名。如何发挥他们的指导作用,如何弥补人员不足?只有统一组织起来,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特长,才能取得实验室的好成绩。总之,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种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实验队伍。
(2)注重实验人员的培养。教师、专职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对提高教学质量,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测试技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从指导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方面讲,实验技术人员则显得更为重要,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应当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一样都需要提高,在实验室工作的每个工作人员都有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实验手段的再提高任务。培养提高的方式,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a.实验人员也和教师一样,有计划安排在校内外脱产进修。b.安排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类型短期训练班、学习班。c.鼓励自学。
3.2 认真做好实验人员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工作
做好实验人员培训的同时,还要做好职称评定工作,按照国家规定经过考试和考核及时授予技术职称,这对促进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一定作用。实验人员的技术考核,要从实际出发,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根据不同职称,不同工种的特点,从政治表现、工作态度、成绩大小三方面进行考核:
(1)实验技术的更新换代往往比实验对象本身要快得多,以机械类专业来讲,专业内容近二十年来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测试技术却已经更新了好几代。所以实验人员工作新成就的考核应特别注意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看,不能割断历史去评价。
(2)实验室工作是大量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例如,试验设备和仪器的设计、加工、安装和调试,仪器和器材的采购、运输、保管和维修,试验中大量数据的观察、记录、处理和整理保存,教学实验中由于学生分许多小组而带来的大量重复的讲解和辅导等等。因此实验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既是教师、工程师,还要兼采购员、保管员、电工、钳工、机工,仪表工等等。这些工作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往往缺少一环就无法进行试验。
(3)实验工作成就,在形式上也有共同点,有的实验工作者,几十年甚至一辈子的努力,最后的成果不过是一个数据、一条曲线、或者验明一个事实而已。而目前的技术考核往往重视理论成果,对实验成就不够重视。
4 改革仪器设备采购制度,提高经济效益
一般院校对教学设备仪器购置管理办法大体可分为:分配设备总费、造计划报表、汇总,批准订货等阶段。宏观上比较合理的,微观上看也有一定的问题。
(1)申请设备计劃至上级报批时间短,对申请的设备仪器不能详细审查和论证,盲目订购,重复订购
(2)经费使用分散,重点不突出,仪器设备不配套,经济效益低
(3)缺乏预测分析,哪个部门抓得紧,那个部门在投资多
针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几个改进措施:其一,制定一个近期和比较长远的全面符合教学,科研要求的实验室规划,克服盲目性,对资金集中合理使用,提高经济效益。其二,下放财务管理权,设备仪器审批权,购置设备经费要精打细算,要有必要性,可行性的论证。其三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室的方针。其四,对于大型精密贵重设备与仪器,要重视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不断改善使用环境和条件,保证设备仪器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实行“专管公用”“协作共用”的方法,也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五,提高设备利用率,积极开展对外服务。设备利用率是对设备经济性衡量的一项重要措施,设备利用率越高,则经济性越好。实验室在确保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仪器设备对外接受一些实验、科研生产任务,也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良好途径。但要使实验室积极对外服务,必须落实经济政策,做到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三者利益。
参考文献
[1] 袁明圣,实验室改革的初步实践[J].实验室工作研究.1984.4.15-20.
[2] 周作元,李景奇,处于世纪之交的高校实验室工作的地位与改革思想[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8.(1).
[3] 侯仰海,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探索[J].农机化研究.2005(6)282-283.
[4] 田能瑾,面向21世纪.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4)5-10.
[5] 张文桂.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24(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