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互动”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dong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实施十几年来,课堂模式不断翻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新课改的稳步推进、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高中数学在高考中的居于显赫地位,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础,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主要针对“问题——互动”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仅供学习与交流。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模式;实施策略
  数学在高中教学中,不论是文综科还是理综科,在高考中都可谓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也不容小觑。
  数学抽象性强、逻辑思维严密,多数学生都感到有难度,数学成绩不尽人意,课堂效果也差强人意,气氛沉闷。改变这个沉闷现象、转变低效的教学,问题——互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助一臂之力。问题——互动,以问题为载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索,在互动中解决问题的模式,促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升数学能力。下面,就问题——互动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看法。
  一、 运用生活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新课标》对数学教学提出明确要求: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现有知识,从生活经验入手,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讨。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利于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生活化的问题,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函数的表示法》的教学时,课堂之初,教师应注重知识体系的梳理,从生活情境的创设,提出问题,引出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呈现给学生下面的某一天的昼夜温度变化情况的表格:
  继而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时刻与温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你能用图像法表示吗?用图像法怎么表示?表示函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是如何定义的?函数的图像法和列表法各有哪些优缺点?如何画出函数的图像?……这些问题,在一天昼夜的时刻与温度的生活化情境中,自然而然引出,并且这些问题直击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利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和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学习和探究的自觉性。
  数学源于生活,每一章节的知识,无不包含或者折射出生活的要素,教师应力求创设生活情境,助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周期函数”的教学时,周期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而引导学生从一年四季的周而复始的变化可以有助于这个概念的理解,如春天之后是什么季节?夏天之后呢?冬天之后,又是什么季节?从而引导学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构成一个简单的周期,有助于学生对f(x t)=f(x),理解t就是周期,从生活经验可以知道一年四季的周期t=4。这个生活化情境和生活化问题的提出,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降低知识的难度,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也促成师生、生生的互动。
  二、 運用故事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既包括教师的“教”,主要还是学生的“学”,为此,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营建学生为本的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为此,教学中,应该从趣味性教学方式入手,如运用故事等创设愉悦氛围,基于故事情景巧设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例如对于“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时,教师考虑到这个问题在初中数学中就出现过,学生对随机事件并不陌生,到了高中,再次提到这个知识点,学生难免不嗤之以鼻,出现“轻之”的现象,为了引发学生重新重视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融入故事,以吸引人的故事情节,并在故事情境中巧设问题,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对知识的探究。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故事:古代一个国王由于崇尚迷信,对死囚采取抽生死签的方法,在纸条上写“生”和“死”,死囚抽到“生”则“生”,抽到“死”则立刻处死。可是,一个犯上的大臣,皇帝一心一意让他死,于是写下了两个“死”,可是,最后,这个大臣还是赦免了死罪,他是怎么做到的?问题提出,学生立刻议论纷纷,主动思考,自主讨论,构建乐学的氛围,促其乐学的转变。
  三、 运用实践性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掌控课堂、把握知识的主动权,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思维力的发展受到束缚,兴趣的激发也受到限制,数学能力的提升也受到制约。而实践性问题的提出,给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从“做”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是学生积极互动的主要手段。
  如《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的教学时,对于空间图形的定理以及推论较多,采用“讲授”和“接受”的方法,课堂沉闷自不待言,学生学得乏味也不言而喻,而增加活动环节,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如让学生拿出一支钢笔,用这支笔撑起一块三角板,并站立起来在教室里走动2分钟,再让学生用两支钢笔同时撑起一块三角板,用三支笔再次做一次,比较三次的做法,体验并观察三次做法的结果是否相同,哪个更容易成功?哪个更容易失败?通过这个三个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通过实验和活动,学生可以发现“三点共面”的规律,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也提升数学水平。
  总之,“问题——互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问题引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也是学生互动的核心和基础,“问题——互动”方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推动教育的改革,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景臣.高中数学“问题—互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考试,2017(21).
  [2]郁飞.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育[J].文理导航(中旬),2017(07).
  作者简介:
  吕百席,江苏省新沂市,新沂市瓦窋中学。
其他文献
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基于问题导引的初中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
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提问能力也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老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提问能
当前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逐渐提升,在该背景下,要求合理建设城市园林,协调好城市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升城市环境宜居性.本文在分析园林景观绿化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
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有利于转变应试化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培
摘 要:信息技术手段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小学数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构建现代化的数学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  信息技术的不断迅猛发展,促使了教育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