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基于此,为提高课程实施效果,本文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课程实践创新路径,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思想水平
引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应用为高校学生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手段,需要在该学习环境下做出相应的转变。因此,探讨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创新是必要的。
一、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问题
移动学习环境的形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并对信息化教学的不足进行了有效弥补,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思政教学内容。但是,在该课程实际实践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偏技轻文等问题,且部分教师没有切实发挥出移动学习平台的作用,碎片化时间利用率较低,导致整体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其中,尤其是移动端的使用,过于注重与线下思政教育的配合,缺乏自身教育体系,使得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二、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创新路径
(一)立足于学习习惯培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
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智能设备普及应用背景下所营造的移动学习环境进一步打破了思政教学与学习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目前,移动学习已成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实效性,高校及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实现对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创新。具体而言,首先,高校应加大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深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指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渗透,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各科课程使学生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将自媒体嵌入思政教学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社交软件构建学习群聊小组或是选择线上教育平台,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将整理好的基础理论知识上传到群聊和平台上,供学习提前下载、浏览和预习,使教师在课上具有充足时间讲解思政课程重点内容。或是将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相关视频资料上传到平台上,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1]。
(二)定时课堂教学与移动即时教学相结合
定时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主要按课程教材进行有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这对思政课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但是,我国政策的变化与发展、重大纪念活动以及重大会议均在一些特殊时间点进行,为使思政教学贴合社会时事,开展特殊的思政教学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移动即时思政教学依托于智能移动设备以及网络,能够连通全国服务平台等全媒体,进而可以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开展思政教学实践。以十九大为例,召开过程中新华网、央视平台等主流媒体均会实时报道十九大盛况,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移动智能設备观看专栏内容,一同与学生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有效丰富了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另外,大学生本就喜欢使用手机接收相关资讯,或是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该特点,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整合,对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实践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于高校移动学习平台对课上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发布,要求学生联系知识理论对社会热点时事问题进行讨论与观点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思考方向进行指导,使其在思考与交流过程中引发共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大学生对新奇事物较为有兴趣,且思政课程本就理论居多,为使学生能够顺利理解与学习,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漫画、讨论帖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发挥学生移动智能设备的作用,进而为线下课程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有效支持[2]。
(三)构建网络课程体系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若是仅将线上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则无法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资源和教学模式的作用,甚至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对思政课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时,应构建网络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应搭建明确、规范的线上思政课教学平台,并结合线下教育内容科学设置网络课程,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课程体系应纳入到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中,在随堂测验、期末考核中均予以体现。另外,高校在开展实际的网络思政课题体系构建工作时,应以立德树人作为课程体系的根本,引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人文社科知识,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素养,促进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协同发展。另外,发挥移动端学习优势,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例如,在网络教学时利用微博等媒体实时获得并讨论新闻报道,或是运用大学生感兴趣的抖音平台等观看官方账号发布的新闻实时,并将其设立为网络课程体系的板块之一,进而推动网络与课堂同步开展教学工作,实现优势互补。
结论:综上所述,移动学习环境下开展思政课教学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因此,应构建基于移动端的网络课程体系、定时教学与即时教学相结合以及加强网络思政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储著源,周小华. 全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2):53-60.
[2]杨芸. 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创新分析[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68-70.
作者简介:刘冬东,1980年12月,男,安徽阜阳人,本科,助教,高校思政课教学。
关键词: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思想水平
引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的普及应用为高校学生构建了移动学习环境,高校思政课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的重要手段,需要在该学习环境下做出相应的转变。因此,探讨移动学习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与创新是必要的。
一、分析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问题
移动学习环境的形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并对信息化教学的不足进行了有效弥补,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思政教学内容。但是,在该课程实际实践过程中,存在学生学习习惯较差、偏技轻文等问题,且部分教师没有切实发挥出移动学习平台的作用,碎片化时间利用率较低,导致整体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其中,尤其是移动端的使用,过于注重与线下思政教育的配合,缺乏自身教育体系,使得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二、探讨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创新路径
(一)立足于学习习惯培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
不同于其他学习方式,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移动智能设备普及应用背景下所营造的移动学习环境进一步打破了思政教学与学习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极大的提高了高校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目前,移动学习已成为学生接受新知识的重要方式。为增强高校思政课程教学工作在移动学习环境下的实效性,高校及教师应立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加强网络思政教育,实现对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创新。具体而言,首先,高校应加大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深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思想的指导,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渗透,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整合,通过各科课程使学生在移动学习环境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基于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将自媒体嵌入思政教学过程。
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线上社交软件构建学习群聊小组或是选择线上教育平台,在开展教学工作前,将整理好的基础理论知识上传到群聊和平台上,供学习提前下载、浏览和预习,使教师在课上具有充足时间讲解思政课程重点内容。或是将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的相关视频资料上传到平台上,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教育,从而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1]。
(二)定时课堂教学与移动即时教学相结合
定时教学是高校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课堂教学主要按课程教材进行有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这对思政课教学工作十分重要。但是,我国政策的变化与发展、重大纪念活动以及重大会议均在一些特殊时间点进行,为使思政教学贴合社会时事,开展特殊的思政教学实践是十分必要的。其中,移动即时思政教学依托于智能移动设备以及网络,能够连通全国服务平台等全媒体,进而可以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开展思政教学实践。以十九大为例,召开过程中新华网、央视平台等主流媒体均会实时报道十九大盛况,这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移动智能設备观看专栏内容,一同与学生解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同时,还有效丰富了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另外,大学生本就喜欢使用手机接收相关资讯,或是浏览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闻,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该特点,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机整合,对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思政课教学实践进行创新。例如,教师可以依托于高校移动学习平台对课上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提炼与发布,要求学生联系知识理论对社会热点时事问题进行讨论与观点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思考方向进行指导,使其在思考与交流过程中引发共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前大学生对新奇事物较为有兴趣,且思政课程本就理论居多,为使学生能够顺利理解与学习,教师可以采用视频、漫画、讨论帖等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发挥学生移动智能设备的作用,进而为线下课程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有效支持[2]。
(三)构建网络课程体系
在移动学习环境下,若是仅将线上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则无法充分发挥网络思政资源和教学模式的作用,甚至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对思政课教学实践进行创新时,应构建网络课程体系,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形成与发展。具体而言,高校应搭建明确、规范的线上思政课教学平台,并结合线下教育内容科学设置网络课程,在节约教育资源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手机等移动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思政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课程体系应纳入到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体系中,在随堂测验、期末考核中均予以体现。另外,高校在开展实际的网络思政课题体系构建工作时,应以立德树人作为课程体系的根本,引导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人文社科知识,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素养,促进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协同发展。另外,发挥移动端学习优势,及时解答学生疑惑。例如,在网络教学时利用微博等媒体实时获得并讨论新闻报道,或是运用大学生感兴趣的抖音平台等观看官方账号发布的新闻实时,并将其设立为网络课程体系的板块之一,进而推动网络与课堂同步开展教学工作,实现优势互补。
结论:综上所述,移动学习环境下开展思政课教学创新对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因此,应构建基于移动端的网络课程体系、定时教学与即时教学相结合以及加强网络思政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储著源,周小华. 全媒体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创新[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2):53-60.
[2]杨芸. 微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实践创新分析[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35(03):68-70.
作者简介:刘冬东,1980年12月,男,安徽阜阳人,本科,助教,高校思政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