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归纳已决判例的发案原因入手探索预防对策一直是司法实务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当前我国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主要研究手段。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职务犯罪呈现出明显的高发趋势,特别是高校招生、基建、采购领域更成为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财产等案件的重灾区。因而,从分析高等教育领域职务犯罪发案特点、原因着手探索其预防对策,则是目前高考领域职务犯罪预防体系构建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高校职务犯罪 商业贿赂 预防对策
作者简介:白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宋瑞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林芝,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书记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9-068-02
随着教育系统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已成为职务犯罪的多发领域。北京市朝阳检察院对2007年以来立案查处的高校领域职务犯罪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该类犯罪发案数上升较快,已超过前七年涉案人数总和。
一、高校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后勤基建、财务等实职部门涉案较多且犯罪部位相对集中
如财务部门发案占查处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后勤基建领域与行政管理部门发案也呈上升趋势。发案环节多集中于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等部位。
(二)涉嫌罪名相对集中,共同犯罪特点突出
终审案件中,罪名主要集中于受贿与贪污两罪。此外,随着高校日益成为巨大的经济实体并频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涉及教育系统的商业贿赂案件日益增多,而且随着部门分工越来越细,涉案人员通常需借助彼此的职位便利才能实施犯罪,其直观体现为共同犯罪案件在终审案件中占到案件总数的50%。
(三)犯罪主体特点
1.犯罪主体职级分布呈现“两极化”
一极是校领导或关键岗位负责人,他们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和资金支配权,如缺乏必要监管,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极则明显体现出低职特点,部分犯罪人职务不高却位居重要岗位,熟悉本部门的管理漏洞,从而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2.犯罪主体中年化特点显著
涉案人员初次犯罪的平均年龄为42岁,年龄最大的52岁,年龄最小的仅24岁,其年龄分布日趋向中年化发展,并以45岁最为突出。
3.犯罪主体呈现高学历特点
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较高,多受过高等学历教育。在终审的罪犯中,除1人为大专学历外,其余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占到总人数的16%。
(四)作案手段呈现“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特点
由于高等学院教职员工普遍文化程度较高,对制度上的漏洞较为熟悉,作案手段比较隐蔽。如某学院贪污窝案的四名涉案人员采取对收取的住宿费不开发票、不入财务账,私自存入个人账户,并以发放奖金的名义私分;某校财务处副处长则默许行贿方帮其缴纳手机话费,垫付购车贷款,不经手现金以确保安全。
(五)犯罪行为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大
近四年查处的案件中,作案历时一年以上的占查处案件总数的66.6%,持续时间最长的达6年之久;涉案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大案4件,最多达241万元之巨。如在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贪污窝案中,仅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一年间,四名犯罪人就分6次私分学生住宿费,其中最少的一次分赃12万,最多一次分赃115万元。
二、近年来高校领域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内部资源的稀缺性是导致高校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
高校内部资源的稀缺性体现在招生录取、校园工程建设、图书等物资采购以及就业分配环节,正是由于这些资源的稀缺性吸引了各方社会主体的追逐,放大了这些权力的价值,从而导致企业运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源,为贪污贿赂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二)高校自主权力不断增大,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是高校职务犯罪多发的重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高校招生、财务、基建等部门的权力随之扩大,特别是校办企业和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的公司、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关系,成为孕育商业贿赂的温床。高校系统内部并没有随着自主权力的扩大及时建立完善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并且对于一些新推行的监督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和“过滤”,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监督的效力。
(三)财务制度不规范是引发贪污犯罪的关键原因
涉案高校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朝阳区2007年以来查处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利用财务制度的漏洞敛财是重要的致罪因素,如财务账目不规范、公款收支不明确、票据报销审核不严格等。
(四)招投标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高校商业贿赂的重要原因
在涉案高校进行的招投标程序中存在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现象,为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诱发商业贿赂。例如,在某学院受贿窝案中,李某等人就利用“1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不需要经过招投标程序和上级领导审批”的制度缺陷,将大型工程拆分成多个小型工程,牢牢把握决策权从而控制承包商的“命脉”。
(五)上下级监督制度的缺失是诱发教育腐败的直接原因
涉案单位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严重缺位形成腐败风气,权力制约机制形同虚设,重要岗位负责人相互勾结贪污公款或公开收受贿赂。如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赵某等人贪污一案中,由学院院长赵某策划、主谋并分工,招生办主任、后勤负责人、讲师及其会计具体实施、形成了从上到下沆瀣一气的恶劣现象。
三、高校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分析
(一)明确高校产权界定,填补学校资产管理漏洞
一是规范校办企业及高校下设附属单位产权制度。加强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公司资产评估的透明度与专业性,以货币资金为单位计算学校出资人权利并成立专业性的资产管理中心或公司负责本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着重解决企业新增资产的归属权问题,明确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出资方与经营者的权、责、利划分并加强对学校无形资产的制度保护。
二是加强对企业及下设机构运营状况的监管。完善高校对校办企业及下设机构的财务制度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各项规定,依《公司法》规定行使出资股东权益,将企业经营收益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
(二)规范高校招标采购制度,严控校园商业贿赂之风
一是完善招投标配套制度建设。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招投标管理细则,详细规定学校物资采购等相关工作的规范流程并加强对招投标程序的监管,强化各环节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尽可能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腐败的机会。
二是引入高校基建、采购领域廉洁准入制度,从制度上防范商业贿赂的发生。借助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对投标人进行审查评估,以此作为评定投标单位信用及廉洁等级的重要参考并最终影响其投标结果,加大行贿腐败成本。
三是建立高校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约束权力运行流程。对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以防权力过度集中而独断专行;整合高校监督资源,将高校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进行整合,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预警机制。
(三)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宣传力度,提倡廉洁文化建设
各高校应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的力度,一是在高校内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落实反腐败教育并将教育工作制度化;二是应设立专门的财政预算落实廉洁教育,结合本单位及教育系统相关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警示活动,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三是逐步培养廉政理论与廉洁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动寻求同其他职能机关如检察院的合作;四是要重视教育的实际效果,防止为应付工作“走过场”。
(四)整合监督主体力量,落实政策制度执行实效
整合现有众多监督主体,加强高校纪检部门与检察机关、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主体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与线索通报的顺畅渠道,加大查处高校领域腐败的力度,控制教育腐败发展蔓延的趋势;加强制度、政策的执行力度,使既定的规章制度真正成为高校腐败行为的“防火墙”。
关键词 高校职务犯罪 商业贿赂 预防对策
作者简介:白洁,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刑法学硕士研究生;宋瑞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林芝,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书记员,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9-068-02
随着教育系统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院校已成为职务犯罪的多发领域。北京市朝阳检察院对2007年以来立案查处的高校领域职务犯罪情况进行统计发现,该类犯罪发案数上升较快,已超过前七年涉案人数总和。
一、高校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
(一)后勤基建、财务等实职部门涉案较多且犯罪部位相对集中
如财务部门发案占查处案件总数的三分之一;后勤基建领域与行政管理部门发案也呈上升趋势。发案环节多集中于基建工程、财务管理等部位。
(二)涉嫌罪名相对集中,共同犯罪特点突出
终审案件中,罪名主要集中于受贿与贪污两罪。此外,随着高校日益成为巨大的经济实体并频繁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涉及教育系统的商业贿赂案件日益增多,而且随着部门分工越来越细,涉案人员通常需借助彼此的职位便利才能实施犯罪,其直观体现为共同犯罪案件在终审案件中占到案件总数的50%。
(三)犯罪主体特点
1.犯罪主体职级分布呈现“两极化”
一极是校领导或关键岗位负责人,他们有相应的行政管理权和资金支配权,如缺乏必要监管,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极则明显体现出低职特点,部分犯罪人职务不高却位居重要岗位,熟悉本部门的管理漏洞,从而为职务犯罪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2.犯罪主体中年化特点显著
涉案人员初次犯罪的平均年龄为42岁,年龄最大的52岁,年龄最小的仅24岁,其年龄分布日趋向中年化发展,并以45岁最为突出。
3.犯罪主体呈现高学历特点
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文化素质及综合素质较高,多受过高等学历教育。在终审的罪犯中,除1人为大专学历外,其余均为本科以上学历,研究生占到总人数的16%。
(四)作案手段呈现“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特点
由于高等学院教职员工普遍文化程度较高,对制度上的漏洞较为熟悉,作案手段比较隐蔽。如某学院贪污窝案的四名涉案人员采取对收取的住宿费不开发票、不入财务账,私自存入个人账户,并以发放奖金的名义私分;某校财务处副处长则默许行贿方帮其缴纳手机话费,垫付购车贷款,不经手现金以确保安全。
(五)犯罪行为持续时间长、涉案金额大
近四年查处的案件中,作案历时一年以上的占查处案件总数的66.6%,持续时间最长的达6年之久;涉案金额在5万元以上的大案4件,最多达241万元之巨。如在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贪污窝案中,仅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一年间,四名犯罪人就分6次私分学生住宿费,其中最少的一次分赃12万,最多一次分赃115万元。
二、近年来高校领域职务犯罪多发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内部资源的稀缺性是导致高校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
高校内部资源的稀缺性体现在招生录取、校园工程建设、图书等物资采购以及就业分配环节,正是由于这些资源的稀缺性吸引了各方社会主体的追逐,放大了这些权力的价值,从而导致企业运用各种不正当手段获取资源,为贪污贿赂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二)高校自主权力不断增大,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是高校职务犯罪多发的重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高校招生、财务、基建等部门的权力随之扩大,特别是校办企业和教育机构与非教育机构的公司、企业之间形成利益关系,成为孕育商业贿赂的温床。高校系统内部并没有随着自主权力的扩大及时建立完善有效的科学管理制度,并且对于一些新推行的监督制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扭曲和“过滤”,很多制度流于形式,大大降低了监督的效力。
(三)财务制度不规范是引发贪污犯罪的关键原因
涉案高校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的现象。朝阳区2007年以来查处的高校职务犯罪案件中,犯罪主体利用财务制度的漏洞敛财是重要的致罪因素,如财务账目不规范、公款收支不明确、票据报销审核不严格等。
(四)招投标制度不完善是造成高校商业贿赂的重要原因
在涉案高校进行的招投标程序中存在的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的现象,为暗箱操作提供了条件,诱发商业贿赂。例如,在某学院受贿窝案中,李某等人就利用“1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由项目负责人自主决定,不需要经过招投标程序和上级领导审批”的制度缺陷,将大型工程拆分成多个小型工程,牢牢把握决策权从而控制承包商的“命脉”。
(五)上下级监督制度的缺失是诱发教育腐败的直接原因
涉案单位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严重缺位形成腐败风气,权力制约机制形同虚设,重要岗位负责人相互勾结贪污公款或公开收受贿赂。如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赵某等人贪污一案中,由学院院长赵某策划、主谋并分工,招生办主任、后勤负责人、讲师及其会计具体实施、形成了从上到下沆瀣一气的恶劣现象。
三、高校领域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分析
(一)明确高校产权界定,填补学校资产管理漏洞
一是规范校办企业及高校下设附属单位产权制度。加强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公司资产评估的透明度与专业性,以货币资金为单位计算学校出资人权利并成立专业性的资产管理中心或公司负责本校经营性资产的管理;着重解决企业新增资产的归属权问题,明确企业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出资方与经营者的权、责、利划分并加强对学校无形资产的制度保护。
二是加强对企业及下设机构运营状况的监管。完善高校对校办企业及下设机构的财务制度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各项规定,依《公司法》规定行使出资股东权益,将企业经营收益全部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
(二)规范高校招标采购制度,严控校园商业贿赂之风
一是完善招投标配套制度建设。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招投标管理细则,详细规定学校物资采购等相关工作的规范流程并加强对招投标程序的监管,强化各环节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尽可能减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腐败的机会。
二是引入高校基建、采购领域廉洁准入制度,从制度上防范商业贿赂的发生。借助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对投标人进行审查评估,以此作为评定投标单位信用及廉洁等级的重要参考并最终影响其投标结果,加大行贿腐败成本。
三是建立高校廉政风险防范制度,约束权力运行流程。对重大事项集体研究,以防权力过度集中而独断专行;整合高校监督资源,将高校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部门进行整合,建立防治商业贿赂的预警机制。
(三)加大反腐倡廉教育宣传力度,提倡廉洁文化建设
各高校应不断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宣传的力度,一是在高校内设立专门机构负责落实反腐败教育并将教育工作制度化;二是应设立专门的财政预算落实廉洁教育,结合本单位及教育系统相关案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警示活动,扩大宣传范围,强化宣传效果;三是逐步培养廉政理论与廉洁教育的专业研究人员,主动寻求同其他职能机关如检察院的合作;四是要重视教育的实际效果,防止为应付工作“走过场”。
(四)整合监督主体力量,落实政策制度执行实效
整合现有众多监督主体,加强高校纪检部门与检察机关、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主体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与线索通报的顺畅渠道,加大查处高校领域腐败的力度,控制教育腐败发展蔓延的趋势;加强制度、政策的执行力度,使既定的规章制度真正成为高校腐败行为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