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肿瘤微转移的影响

来源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11217855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对胸段食管癌患者肺功能及肿瘤微转移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嘉兴市第二医院确诊为胸段食管癌并住院治疗的患者109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微创组(60例)和对照组(49例)。微创组在胸腔镜、腹腔镜辅助条件下进行手术,而对照组予以传统食管癌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病灶内侵袭基因表达量的差异。

结果

术后3 d,两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1s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但微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69.90±7.07)vs (48.62±5.09),(75.12±7.93)vs(42.99±4.81),(74.57±7.30)vs(41.37±4.69)(P<0.01)];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TRAP1)mRNA较治疗前均下降(P<0.01),而微创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54±0.09)vs(0.42±0.06),(0.52±0.08)vs (0.41±0.06)(P<0.01)];两组Krüppel样因子4(KLF4)、钙粘附蛋白E(E-cad-herin)mRNA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而微创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87±0.30)vs(3.17±0.36),(2.92±0.32)vs(3.19±0.38)(P<0.01)]。手术结束微创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较手术前1 d数值均有所升高(P<0.01),且术后1 d逐渐下降,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手术结束微创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花环率(TRR)较手术前1 d数值均下降(P<0.01),且术后1 d逐渐升高,术后3 d恢复至术前水平;除术前1 d外,微创组其余时间点的红细胞免疫功能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结束时:(30.29±4.80)vs(34.68±5.47),(16.02±1.58)vs(12.03±1.17),(17.50±2.86)vs(12.59±2.26);术后1 d:(29.13±4.19)vs(35.01±5.29),(20.98±2.86)vs(16.23±2.40),(22.50±2.56)vs(17.39±2.34);术后3 d:(26.01±3.80)vs(31.50±5.01),(23.30±3.37)vs(18.02±2.79),(25.80±2.10)vs(21.19±2.60)(P<0.01)]。

结论

在行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其肺功能、红细胞免疫、肿瘤微转移的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胰管结石的诊断、分型及治疗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32例胰管结石临床资料,总结不同类型胰管结石的处理方法。结果32例患者术前均通过超声、CT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等明确诊断。其中超声诊断正确率81.3%(26/32),CT诊断正确率86.2%(25/29),MRCP诊断正确率90.4%(19/21),内镜逆行胰胆管造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采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复杂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年龄平均44岁,范围21~66岁。肿瘤位于右侧7例,左侧2例,双侧3例。肿瘤最大径平均7.8 cm,范围2.5~16.0 cm。所有手术均经腹腔途径完成。3例患者行一期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病
目的初步探讨在分娩镇痛条件下足月妊娠引产中联用欣普贝生、间苯三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廊坊市妇幼保健中心就诊的需足月妊娠引产、单胎、无内外科合并症,无产科禁忌症、无前列腺素应用禁忌症、无麻醉禁忌症、宫颈bishop评分≤6分的初产妇共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缩宫素静脉滴注法引产,宫口开大3 cm时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
目的探讨胃网膜血管弓内入路优先离断脾胃韧带的腹腔镜保脾的脾门淋巴结清扫技术在胃上部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胃肠外一科因胃上部癌行腹腔镜下全胃切除的患者20例,采用胃网膜血管弓内入路先离断脾胃韧带的技术进行清扫脾门淋巴结。记录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脾门淋巴结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总清扫淋巴结数目及转移性淋巴结数目;脾门淋巴结清扫总数及转移淋
目的探讨"荷包背带裤式"胰肠吻合法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于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选择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采用"荷包背带裤式"胰肠吻合法,对照组采用"胰管对空肠黏膜"胰肠吻合法。该70例手术均由同一团队完成。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用时及术后并发症发
目的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值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外科接受PD治疗的93例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胰瘘情况,记录术前、术后第1、3、5天的血清PCT、CRP、WBC水平值,并根据胰瘘情况分为胰瘘组(63例)与非胰瘘组(30例),比较两
目的评估肾周脂肪解耦连蛋白1(UCP1)表达对肾透明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10月及2015年3月至10月收治的行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的ccRCC患者共98例,通过术前CT图像评估肾周脂肪厚度及黏连度。术后RT-qPCR检测肿瘤周围肾周脂肪UCP1,依据肾周脂肪UCP1 mRNA值,将患者分成高UCP1表达组(42例)与低UCP1组表达组(56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治疗中应用时机的选择对患者结局和并发症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德阳市人民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75例接受PCD治疗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PCD应用时期及其
目的分析磁共振波谱成像Cho峰值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评分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并评估Cho峰值与血流评分与TNM分期及预后质量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行磁共振波谱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使用ROC曲线比较单用或联用时彩色多普勒血流评分、磁共振功能成像对乳腺癌的确诊率,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SLC2A2 rs5393、rs540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二甲双胍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T2DM患者90例(T2DM组)及9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ELP)法检测SLC2A2 rs5393、rs5400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对T2DM患者进行二甲